愈是美好,愈是哀傷 — — 《頤和園》

Flyinglikeants
走在潮流之後
Published in
4 min readMar 24, 2020

「就像最近看完房慧真的《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這本書,書中,她說訪問婁燁是很困難,因他通常都只回答「是」、「對」,但當房慧真問他《頤和園》中有一幕是向《四百擊》最後小孩跑去海邊的鏡頭致敬,問他法國新浪潮對他影響,婁燁便回應說「你居然注意到這個!」,這些就是聯繫、密碼和解碼的時刻了。」 — — 一刻永恆 — — 《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

因為先看了書的關係,所以那天趕回中大看婁燁的《頤和園》時忍不住追尋和等待那個在海邊走的鏡頭到底甚麼時候出現,觀看過程發現除了有《四百擊》的影響外,《秋水伊人》影響的痕跡也是明顯的,就是男女主角在油站重遇那幕,《秋水伊人》結尾也是這樣,兩個已各有情人的男女主角在大雪紛飛的油站再遇,無限感慨。想起《秋》這戲就明白為何《頤和園》讀《蒹葭》這篇詩的讀書聲要呈現出來,秋水伊人這譯名正是來自這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另一篇戲中出現的讀書聲《蘭亭集序》則未想通為何要呈現。)其實有一齣同樣是與政治愛情有關的香港電影《玻璃之城》也從《秋水伊人》抽取靈感,《玻》中舒淇和黎明各自的子女都分別取名為「康橋」,《秋》中男女主角各自的子女都叫作「Francois」,那是因為男女主角相戀時曾約定將來二人的子女要叫作這名字,無奈的是他們未能廝守到老,只好將這份情意隱藏在子女的名字上。這三套戲的男女主角到最後都無法再一起,就像最愛的人往往不是會跟你走到最後和結婚的人。

《頤和園》有一幕拍得很美,就是男女主角在頤和園泛舟湖上,不知怎的,美得令人偷偷流下幾滴眼淚,也許知道美好總是短暫易逝,美好只為了後來的悲傷作鋪墊,愈是美好,愈是哀傷。

看著戲中那些性愛場面,我想起了董生的《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之學習年代》,書中有一段性愛描寫於我而言是非常深刻,就是男主角阿志去了反世貿示威後,到了女主角雅芝的家,雅芝看到一個受傷脆弱的靈魂,覺得自己可以擔當一個撫慰者的角色,和阿志發生關係,一晚來了三次,先是口交,接著男上女下,最後後入,董生描寫得很仔細。(雖然這行為動機太母性了)我還很記得我讀到這段情節是在宿舍裡,為了追看這小說看到凌晨三四點,看完這段描寫就失眠了,那些畫面在腦海裡縈繞不散,實在比我看過的三級電影和AV都要深刻,看後深深感受到文字、文學的魅力,刻畫場面和心理狀態都深邃得多,又再次領悟到文學才是我的最愛。直到現在,那些畫面仍然歷歷在目,為甚麼會這樣發生呢?為甚麼總是這樣發生呢?為甚麼董生寫得如此真實呢?

有影評說《頤和園》中的性愛場境太多,但只是將之置入政治解釋,也可以理解得到,政治像性一樣帶點暴力的「進入」我們的身體、介入我們的生命中,愛與痛、和平與暴力、浪漫與失落、靈與慾、革命與創傷全都混雜在一起。一經啟蒙,就回不去了,往後的生命會因政治、性而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使你不理會它,它還是會如影隨行,難以擺脫它對自身的影響,你會無法想像沒有政治的生命會是如何,沒有性的愛情會是怎樣。這其實是很暴力。

《學習年代》有個人物叫阿角,他不像阿志或書中其他人物那般熱衷社運,但他最後化成「綠巨人」站在劇場高處躍下而死,壯烈犧牲,讀到這段有種「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感覺。《頤和園》中的李緹也是在天台墮下而死……對了,我怎麼能知道他們為甚麼會自殺呢?我要怎樣才知道呢?我怎樣才能察覺他們有尋死的意向?看小說看電影已用全知的角度理解世事,都不能尋到自殺的因由,何況是只能了解局部的現實生活呢?我怎麼可以完全知道和洞察一個人躍下去的因由呢?

面對愛情,面對社會,面對世界,總有人會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我想說的是當局者固然有迷惘盲點的時刻,但旁觀者就必然看得清徹澄明了嗎?冷眼旁觀不代表看透世事啊!

最後想說《學習年代》是我看過董生的小說之中最最最投入的一本,成長、青春、愛情、政治、社運、文史哲、科學……全都可以融合一起。這本看起來很厚的小說很好看,一點也不難讀(文字和形式上),較艱澀的只是內容。旁人總是望厚生畏,所以難與人分享閱讀的共鳴與樂趣,但如像舊文所寫,我所喜歡的並不一定賣座,並不一定很多人按讚,並不一定為人熟悉,但一定寫到靈魂深處,以及埋藏一些密碼,待有心人揭開,然後得到作者、創作者一句:「你居然注意到這個!」

P.S. 看片尾演員列表的時候,看見曾美慧孜飾演其中一個角色冬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