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落人》(Still Human) 和 《G殺》(G Affairs)
如果說《淪落人》是童話,那麼《G殺》就是一場血淋淋的戰役。
今年的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早於一月公佈。不計最佳電影《三夫》(Three Husbands),今年學會的推薦電影少之又少,只有五部。繼《三夫》之後,最為備受讚賞的要數新晉導演陳小娟的《淪落人》,這部電影在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也囊括了八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導演、編劇和男女主角。
我在上年看了《淪落人》,當時我沒預想到這電影會大獲好評如許。因為那時看完電影的我,倒沒有丁點感動。現在眼見人人對此片讚不絕口,使我說起來也有點不好意思︰是不是我錯過了電影的什麼?或者不理解導演拍這電影的動機?事實上,《淪落人》又不是什麼艱深晦澀的故事,所以這說法是不成立的。經過反覆思量,又看過其他人的評論,我大概明白,《淪落人》不感動我的原因,正正是大家大力讚揚的理由 — — 故事太童話,童話得脫離了現實。
看《淪落人》,你可以看到導演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她捕捉了唯美的景致,拍出城市的花開花落,宛如人生的高低起伏,循環不息。她該是一個樂天開朗,極度正面的人。然而,在電影的世界,太正路未必是好事。電影中的角色,個個都像聖人一樣,性格善良得可以。他們遇上的人生低谷,其實也不是絕望。半身不遂的黃秋生,即使沒有遇上菲傭姐姐 Crisel Consunji,也至少有好友李璨琛的幫助,不至於慘絕人寰;葉童的角色設定,旨在影射那些歧視主僕發展成男女感情的人(陳小娟說因為她也曾經會為這種男女關係側目,我大膽臆測這個角色是影射她本人),說她要與髮型師自由戀愛的故事線似乎有點多餘。
我理解,電影不想把傷殘人士和菲傭姐姐描寫得太負面太悲傷。而且,社會太沉鬱,大家都想看童話故事。但超乎現實的童話,只反襯社會的悲涼。如果你喜歡《淪落人》,是因為它的城市童話化和浪漫化,那你也不要謾罵韓國愛情電視劇 unrealistic 好了。
《G殺》同樣是今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推薦電影之一(另外還有《無雙》(Project Gutenberg)),在金像獎擁有五項提名,但關注度不及《淪落人》,但相比之下,我更愛《G殺》。《淪落人》和《G殺》是截然相反的兩種風格。如果說《淪落人》是童話,那麼《G殺》就是一場血淋淋的戰役,活生生地展示香港社會的無能和腐敗。
《G殺》大玩對比,將極端的事物連在一起,彷彿要把社會上各種極端的價值觀東拼西湊。古典音樂,配合性愛場面;理應正義凜然的警察,偏偏是貪贓枉法的渾蛋;性工作者遇上名校校長,前者卻是正人君子,後者反是偽善者;師生之情,演變成肉體關係。看着看着,你會感受年輕一代的張狂,邊緣人士的無力。在滿佈邪惡陰霾的社會內,他們才是真正的淪落人。
《G殺》的導演李卓斌手法大膽,展現強烈非凡的風格。電影亦讓我看到不少香港演員的實力,尤其李任燊演繹的自閉症患者,我沒想過他能演得那麼好。獲提名最佳女配角的黃璐,更是全片的一大亮點,希望她會成功獲獎(年年都惠英紅好悶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