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美國動物 American Animals》難以言語的千禧壓力

Mion Ya
電影後聊聊
Published in
5 min readSep 19, 2018

擅長紀錄爭議性話題,挑戰各種高難度題材的英國導演——巴特林頓(Bart Layton),在2011年的紀錄片《冒充者 The Imposter》後,首次製作長篇劇情片《美國動物 American Animals》。

為劇情片與紀錄片打開不一樣的連結

在『真實事件改編』一詞已經被過度使用的時代下,增添效果讓人們心想“天呀!這種事居然真實上演過的!”的過度修飾已經是成腔濫調了。

年初上映的《老娘叫譚雅 I, Tonya》,以打破第四道牆的方式增添趣味性、可性度,同時也讓拉近了觀眾與主角間的距離。在《美國動物》裡,導演將他在紀錄片的本事融入劇情電影之中,試圖抹去『紀錄』與『虛構』間的界線,讓真實人物與演員在電影中有所交流的氛圍,甚至質疑或困惑自己和友人過去的行為與認知。

在演員準備角色的同時,巴特導演特別提及了一點,要『演員不要與他們詮釋的真實人物有所會面交流』。乍聽之下令人困惑的要求,導演當然有其原因。導演說:『我不希望讓演員覺得必須寫實詮釋他們的角色。你知道電影裡的事件是很複雜的,無庸置疑不是這些真實人物能驕傲以待的事。我希望能讓演員們更自由地去表現他們從故事裡感受到的角色內容。』

從這邊你就能感受到導演的縝密。在要求故事真實性的同時,也讓演員們有一定的發揮空間,不希望受到真實人物主觀希望呈現的方式所影響。而本次最重要的電影道具 ——《美國鳥類 The Birds of America》也盡可能地還原到相同的模樣,高達20公斤的重力,讓主角之一的伊凡彼得斯(Evan Peters)吃足了苦頭。

看得出來在首次執導長片,導演有許多希望展現。像是不時會出現對《四海好傢伙 Goodfellas》、《瞞天過海 OCEAN’S 11》等經典犯罪電影的致敬片段,呼應著主角在籌備犯案時看著電影做準備。但在電影前半段步調偏緩慢,加上致敬與紀錄片的手法不時出現,有時又過分的在一些真實人物記憶裡的細節中迂迴,反而有些混亂。就好像你在海鮮義大利麵上灑上了金箔,又刨上一堆帕馬森起司,都是好吃或美麗的元素,加在一起卻會讓你找不到重點。

但進入到搶劫的橋段就不一樣了!狀況急轉直下,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緊張,主角的壓力及慌亂銳利的傳導給觀眾。如同一記當頭棒喝。『啊!原來這就是導演想說的。』

李滄東(이창동)所編導的《燃燒烈愛 버닝》,同樣都在探討著千禧年世代下的壓力與迷惘。在厭倦面對民主的階級,卻又無力擺脫民主所帶來的舒適。在《美國動物》裡提及了,『你將會與眾不同』宛如變成了一句詛咒般,當青少年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獨特,現實與夢想被撕成兩片時,對世界頓時失去希望,卻又背負著莫須有的期許所帶來的壓力。這份壓力似乎難以被大多上一輩的人所看見,在他們眼中這樣的狀況是過於安逸不想作為的怠惰,對這一輩卻是理不清又無法不認同的現實。

巴特導演雖然沒能做到像上次《冒充者》精彩拉扯。但在《美國動物》裡,他確實讓觀眾感受到那份千禧世代的無力與壓力,在現實與幻想間的徘徊。就如同激起導演靈感的《熱天午後 Dog Day Afternoon》激起70年代對社會的思辨,導演也許也能為這個世代帶出新的反思。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評,請按下「拍手clap👏給我鼓勵!
也歡迎在下面留言,或是「Follow」我,讓我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喔!
按住拍手「5秒」,表示簽到,愛的鼓勵。
按住拍手「7秒」,覺得有趣、還不錯。
按住拍手「10秒」,喜歡這部電影,說得不錯。
按住拍手「10秒以上」,大大支持,加油!!

更多電影內容,也歡迎follow我的IG喔~!👇👇👇

--

--

Mion Ya
電影後聊聊

Instagram|麥恩!電影後聊聊 @mion_chinwag Podcast|《聊BAR!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