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老娘叫譚雅 I, Tonya》 一切根本不可能這麼簡單

Mion Ya
電影後聊聊
Published in
5 min readSep 8, 2018

1994年美國運動史上發生了一場赫赫有名的『小意外』,人們對這場『小意外』各執意見。無論多少的口水模糊了真相,眾所皆知的,這一切的一切都圍繞著我們的主角—— 譚雅哈丁(Tonya Harding)。

早在看到了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與艾莉森珍妮(Allison Janney)的組合,就讓我對這部電影有所好奇。從預告片裡,你就已經能感受到了片中會擦出的火爆關係,而在正片裡可一點都沒有讓人失望。

電影裡我最愛的就是他運鏡手法。追隨著譚雅的舞步與旋轉,無論是跟著譚雅的手,從仰望著譚雅到俯視全場的開場動作。或者是伴隨成功的三周半跳,圍繞著激動的譚雅,彷彿我們就站在她旁邊與她共享這份喜悅一般。精彩的運鏡,也帶動了讓整場花式溜冰表演更好看刺激。

既然提到了三周半跳,就來說說這個高難度的花式溜冰技巧。我不是個懂花式溜冰的人,但請你想像一下,當你以單腳跳起後必須在空中旋轉1260度,再以另外一隻腳點在冰上並繼續優雅的滑行,你就可以想像這個動作是真的很有難度的。

在歷史上,譚雅哈丁是美國第一位辦到的,也是全世界第二位成功的女運動員。但即使如此當你回顧她過往的成績,你會發現那並不理想。而這也是這部電影所要告訴我們的,在當時評審所要的,不只是優秀的溜冰技巧,而還要求要有大家閨秀的假象。

當然可以理解的,要推出國外參加重要賽事的選手。他們代表著國家,沒有人希望他們品行不良讓自己國家丟臉。但當評分的重點歸咎於形象而不是實力,那比賽有還有什麼公正公平可言呢?應該是給予有實力的選手相應的資源與教育,而不是將形象設為首選。

『美國的人們想要有個人來愛,想要有個人來恨。就這麼簡單,但一切根本不可能這麼簡單。』——譚雅哈丁 Tonya Harding

從《翻滾吧阿信》到《飛躍奇蹟》,甚至去年在台灣所舉辦的世大運。你可以看到選手們需要多大的精神與努力去換取成績,撇除這些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黑暗內幕需要面對。而即使你是再厲害的運動員,你都將面臨退休的時刻。如果你唯一會的就是你所參與的運動,但若又有人將它從你身上剝奪那又該何去何從呢?

《老娘叫譚雅》用著幽默感探討著美國社會。如同要呼應譚雅這位主角一般,直衝而情感豐厚。我很喜歡如同《死侍》那般打破第四道牆,甚至比起《死侍》我更喜歡本片這樣的應用。在運鏡的帶領下,角色有時會直接對觀眾說出心中的OS。簡短而快速卻充滿力量,讓角色與觀眾的距離更加拉近,也讓他們說的話更具有了說服力。

在本片裡角色的演技各個都十分到位而精彩。當中最令人讚嘆的當然是我們的瑪格羅比,你可以看到她火爆的表現,以及在那背後的執著。其中有一幕最令我印象深刻,即將要上場比賽的她,努力地擠出微笑,奮力在顴骨上抹出腮紅,好像這樣就能抹去那些不愉快一樣。自我期望不被社會接受的矛盾,在此刻表露無遺。

不過可惜的,瑪格羅比與賽巴斯汀斯坦(Sebastian Stan)是從角色們15歲的年齡開始飾演,但在觀影的過程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他們的臉上的細紋根本不是15歲的模樣。在電影裡,他們從15歲跨越到20多歲的年齡,但在不提及他們的情況下,你很難從角色的轉變上察覺到他們的故事已經過了那麼多年月了。

綜觀而言,《老娘是譚雅》是部火辣而好看的電影。用了有趣而新穎的方式去探討了譚雅哈丁的故事。如《艾美懷森》大膽的,拍下了大眾隱隱約約知道,卻不曾真實瞭解實際於背後的故事。

最後讓我們來欣賞一下,由《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編曲Sufjan Stevens所寫的《Tonya Harding》。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評,請按下「拍手clap👏給我鼓勵!
也歡迎在下面留言,或是「Follow」我,讓我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喔!
按住拍手「5秒」,表示簽到,愛的鼓勵。
按住拍手「7秒」,覺得有趣、還不錯。
按住拍手「10秒」,喜歡這部電影,說得不錯。
按住拍手「10秒以上」,大大支持,加油!!

更多電影內容,也歡迎follow我的IG喔~!👇👇👇

--

--

Mion Ya
電影後聊聊

Instagram|麥恩!電影後聊聊 @mion_chinwag Podcast|《聊BAR!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