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意外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我所尋求的正義

Mion Ya
電影後聊聊
Published in
5 min readSep 8, 2018

《意外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是今年我最愛的劇本。在進戲院前,原本以為是控訴著世界各種不公的故事。但在觀看時,才會發現所談論的比我想像的更來得細膩與深層。身兼導演與編劇的馬丁麥克唐納(Martin McDONAGH)一向都善用著黑色幽默的調調,犀利的刻劃人性的種種。

電影描述著一位女兒被殺害的母親(法蘭西絲麥朵曼所飾),為了提醒辦事不力的警察們,而在郊區的三個廣告牌上刻薄的指責警長。但這樣的做法非但沒有促成她想要的結果,卻導致了更多的問題接踵而出。

在電影裡,試圖要伸張正義的母親,引領了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從公權暴力到歧視議題,都是我們經常會在美國新聞上看到的。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因此看著事情的面向有所不同、抱持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但在面對與自己對立的那方,所有的評斷標準都變得格外嚴格苛刻。無論是這位母親,或是面對這位母親的警員皆是如此。

— — — 以下畫線部分含有劇情 — — —

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無疑是部電影最重要的人物。一開始的她看似堅強,但不難看出逞強其實佔了不少。而在當警長訴說了自己癌症末期,甚至是自殺之後。看似冷酷的顏貌,內心其實充滿著動搖。無論是心中的掙扎、對女兒的悔恨、不願透露卻微微散發的脆弱,以及頓開的領悟。法蘭西絲精準而深刻,把觀眾帶入女主角的情緒當中。

在電影裡我很喜歡兩個她獨自的段落。一個就是她與鹿對話的橋段,她自言自語的說著「你不是來說服我什麼轉世投胎的鬼話吧?你雖然很漂亮,但你不是她。」在這個時候,我們還未得知在她女兒出事之前,跟母親是大吵過一番地。但在這段話語,以及她疲倦的神情,似乎能感受到不只是無法為女兒討回公道的無力,還有一絲絲的愧疚在其中。

而另外一段則是在最後,被革職的警員似乎找到了兇手。等候回音的法蘭西斯,充滿著期待卻又不斷地提醒自己別抱太大的期望。在接起電話的霎那得知一切落了個空,彷彿坐上了雲霄飛車般情緒瞬間波動。即使心裡已有個底,也再也無法故作堅強的落下了淚。

飾演警長的伍迪哈里遜(Woody Harrelson),與飾演小跟班警員的山姆洛克威爾(Sam Rockwell)也都十分精彩。

小跟班警員是典型那種價值觀老舊又沒什麼教育底質之人。在警長受到受到這位母親指責時,他就跳出來進行各種反擊。他的各種濫用權職行為令人髮指,但當我們隨著電影,逐漸將指責的手指轉向他時,看見了他讀警長留給他的遺言以及他與母親的交流,讓你看到他似乎不全然是個壞人。

這也是一個令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其中一個原因,沒有一個人是全然的壞人。當你看見角色不好的一面,接下來又讓你看到他其他面向。就如同法蘭西絲飾演的這為母親一樣,面對這位小跟班警員變化有著同等的驚訝。也許我們都不該針對人進行指責與指點,每個人都會犯錯,但不代表著我們能忽略他做過正確的決定,或做下自認為正義的審判。

我們不該給別人貼上標籤,無論是小跟班警員、自以為的鎮民、甚至是女主角也是。我們總無意間賦予了他人既定印象,甚至抹去了彼此真正認識的機會。

— — — 含有劇情部分結束 — — —

我最喜歡這部電影的,是你能跟著法蘭西絲麥朵曼的步伐而有所思考與領悟,隨著電影的時間由淺至深,由少漸多。導演所帶給觀眾的,並不只是現在美國社會的面貌。他同時也讓觀眾去審視自己的價值觀,理解自身又有多少歧視與公平。

當你看完電影慢慢咀嚼之時,你會發現原來在電影裡看到了如此多的議題與社會樣貌。但在電影之中,你就只是跟著法蘭西絲的步伐在走,不會感到複雜與凌亂。整部片都是很順暢自然的帶領著觀眾去探索,這也是我覺得這劇本厲害的所在。

最後,得吐槽一下。台灣的翻譯《意外》真的很糟糕。原本英文片名是如此獨特而有記憶點,台灣卻翻了一個對不太到電影重點,還很沒記憶點的名字!要不是因為這次金馬影展我們家玉米的推薦,我可能就一個不小心錯過這部好作品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評,請按下「拍手clap👏給我鼓勵!
也歡迎在下面留言,或是「Follow」我,讓我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喔!
按住拍手「5秒」,表示簽到,愛的鼓勵。
按住拍手「7秒」,覺得有趣、還不錯。
按住拍手「10秒」,喜歡這部電影,說得不錯。
按住拍手「10秒以上」,大大支持,加油!!

更多電影內容,也歡迎follow我的IG喔~!👇👇👇

--

--

Mion Ya
電影後聊聊

Instagram|麥恩!電影後聊聊 @mion_chinwag Podcast|《聊BAR!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