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 》團結,使我們邁向光榮

Mion Ya
電影後聊聊
Published in
5 min readSep 8, 2018

1940年5月底,德國空軍轟炸機無情地襲擊著,英法聯軍僅存的絕望之地『敦克爾克 Dunkirk』。而就在此時,許多的船隻,無論是漁船、郵輪亦或是救生艇。各自航向這僅存卻不安然的防坡堤。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採訪時談到,這是他至今拍過最『私人』的一部作品。他將他空軍祖父的身影投映在這場撤退行動當中。也因此,你能在這部電影看到許多細膩的小人物情感於其中。

有別於以往我們常見的電影模式,諾蘭將這部電影拆成3個角度、3個時間線來穿插敘述。在電影裡,沒有過多的交代。他沒有告訴你二等兵湯米是從何而來,也不會告訴你也不會解釋為何道森先生等等的民眾會如此迫切而願意的直衝敦克爾克拯救那些受困的士兵們。

就連地點與時間,都只有簡單的單詞說明,給予基本資訊,讓觀眾能知道當前敘述的故事。而其餘的部分,全都留給了觀眾去想像。

也許對部分人而言,會覺得這部片空虛了點,似乎跟諾蘭以前的作品相比,沒什麼劇情。本來細緻複雜的劇情,就不是這部作品想表現的。

《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的重心放重在小人物的描寫。無論是逃亡者,或是前往救助的一方。每個人個抱著不同的想法,處在不同的壓力之下。

等待逃出的士兵們當然是本片詮釋的重點之一。你可以看到脫下裝備想游回英國的絕望、為了搭上船隻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急迫。很多的場面似乎安寧平和,但看著望向家園的眼神,以及步步踏入水中的士兵都令人感受的重重絕望壓迫在肩膀上。

我很喜歡裡面士兵的爭吵場面,停頓在這個高緊繃的存亡之際,有些人理智已然斷損、有些人秉持原則,也有著一套「例外」價值觀的人。太多作品極於顯示人類醜陋,能看到這樣的角色衝突讓我非常高興。

電影中我非常喜歡由湯姆格林卡尼(Tom Glynn-Carney)所飾演的彼得Peter這個角色,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想跟著父親一同前往敦克爾克救援。

在電影中你能看見這個孩子有著內斂的成長,也能從他的父親道爾先生的眼中看出對他的驕傲。我可以從這個角色身上深深的感受到這部電影的核心『團結』。即使他涉世未深、即使他不曾直接的受過戰爭的影響。不是因為工作、不是逼不得已,他卻願意踏上這充滿危險的航途。學會了接受、懂得沈穩以對。那份為了自己家園的人而拚命的努力與決心呀,是如此的溫暖人心。

而《敦克爾克大行動》也在畫面上有著極大的突破。累積了《黑暗騎士》系列、以及《星際效應》的經驗。這次諾蘭的團隊使用了IMAX攝影機來拍攝了將近7成的畫面,希望能呈現更加真實的效果。

其中空戰的部分,他們也用了各種方式將笨重的IMAX攝影機架設在那些古董『噴火戰鬥機』上來拍攝,想給予觀眾更加真實、動畫特效無法獲得的體驗。要如此的拍攝,從事前的計畫,到實際的拍攝都是種種的困難。要確保整趟拍攝飛機與駕駛的安全、要拍攝到那真實與精彩的畫面。攝影指導霍伊特范霍特瑪為此費了極大的苦心。

或許大部分的觀眾在這個時代下也許很難以分辨動畫特效與真實的差異。即使如此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踏入美麗華的IMAX影廳,去仔細地體會這場空戰畫面。也許你當下並無太多的感受,但當下次你看見了動畫特效所製作的畫面後,你可以回想起《敦克爾克大行動》中,你曾體驗過更貼近真實的種種細節。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評,請按下「拍手clap👏給我鼓勵!
也歡迎在下面留言,或是「Follow」我,讓我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喔!
按住拍手「5秒」,表示簽到,愛的鼓勵。
按住拍手「7秒」,覺得有趣、還不錯。
按住拍手「10秒」,喜歡這部電影,說得不錯。
按住拍手「10秒以上」,大大支持,加油!!

更多電影內容,也歡迎follow我的IG喔~!👇👇👇

--

--

Mion Ya
電影後聊聊

Instagram|麥恩!電影後聊聊 @mion_chinwag Podcast|《聊BAR!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