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帶你看展覽:不一樣的博物館學習體驗

Eunice Cheung
M+ Labs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un 19, 2020
一個年幼學生站在室外的階梯上,向身旁的群眾說話。這群人或站或坐圍着他,面帶微笑四處張望,望向圍着階梯、鏡頭以外的竹製藝術裝置。
學生正在介紹梁碩的作品《山頂裏》。攝影:M+,香港

一位小學生沿M+展亭的螺旋階梯向上走,帶領一列教師來到展區。他擔當導賞員,向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分享他對眼前一件竹棚藝術裝置作品的想法。他談到自己不懂得欣賞這件創作,也藉那些竹棚憶述自己當童軍時於戶外攀爬的艱辛經歷。此時,他的同學在展廳內整裝待發,準備為即將進內參觀的教師介紹場內的展品。

M+教學及詮釋組於2019年12月12日在M+展亭舉辦了一場教師活動,而這位嬌小的學生便是活動中一位重要的參加者 — — 導賞員。有別於以往的教師活動,這場活動以「為何沒有繪畫作品展出?」為題,邀請小學生帶領參加者遊走於展覽的不同空間,分享不一樣的觀賞角度,不但捨棄慣常由策展人或教學工作者主導的形式,更促進教師及學生重新想像及探尋與別不同的博物館學習體驗。此文章會以四個關鍵詞闡述我們的經驗與收穫:「實驗」、「重新想像」、「尊重」和「不確定性」。

實驗

一個年幼學生站在展廳中,望向左方說話,她左右兩邊有一個高大基座,上面裝有熒幕播放影片。
學生正在介紹林一林的作品《第二個1/3單子》。攝影:M+,香港

我們為何要在博物館為師生帶來與課堂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希克獎2019」展覽舉行期間,我們邀請小學生在一場教師活動中擔任導賞員。這是我成為M+教學及詮釋組策展實習生半年以來首次協助策劃的教師活動。活動強調以學生為本,因此我們事前與先導學校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的視藝科教師聯絡,安排七位小四至小六的學生與我們在校內及M+展亭進行三場工作坊,以準備參與這場教學實驗。為了令學生和教師有不同於平日課堂的學習體驗,我們將他們的角色互換,由學生主導講解環節,教師則擔任觀眾隨時發問。

由小學生主導的活動不只對他們來説是新體驗,對我們來說也是新嘗試。小學生一些出於直覺的想法轉瞬即逝,我們需要不斷觀察、記錄,協助他們表達心中所想,確保我們的合作以雙向的溝通方式進行。有一次,我們與學生在工作坊中交談時,有位學生提到她十分期待隨後會去參加的戲劇興趣班。那段對話提醒我們,或許她會對沈莘包含舞台劇元素的作品感興趣,可讓她在導賞時介紹這件與她喜好相關的創作。透過回應他們的個人故事,我們可以共同創造獨一無二的學習體驗。

進行實驗時也難免會遇到無法預料的情況甚至意外。例如在首次工作坊中,我們分身不暇得忘記邀請學生向我們介紹自己的名字。可是,這次「意外」亦促使我們探索更多,啟發我們為工作坊構思出一個命名遊戲,協助我們了解小學生如何理解展覽中的藝術創作。

重新想像

房間內有一個正在播放交響樂團錄像的大熒幕,一群人站在牆壁前,看着角落中正在說話的年幼學生。
學生正在介紹楊嘉輝的作品《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攝影:M+,香港

展覽中為何會有豬腦、牛丸和螞蟻?

在第一次工作坊中,學生依直覺認為博物館是個保存文物和學習歷史的地方,但「希克獎2019」展覽與這種想法有別,它包含了錄像、場域特定裝置和日常物質等不同媒材,且展品都留有讓人自由解讀的空間。這是個促使學生重新想像博物館和博物館學習的好機會。

學生在觀看同一件藝術品時會有完全不同的聯想,展現他們各自對外在世界的想像和感受。我們鼓勵他們憑藉感官去體會作品,而非被展覽說明所束縛。因此,我們在工作坊中進行了一個為藝術品重新命名的環節。楊嘉輝的《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被一位學生重新命名為《沙沙》,因為當中管弦樂消音後的聲音令他聯想起在沙上行走。為了凸顯每個人的特質,我們還邀請兩位學生為同一件作品命名,藉以促成意義的建構,並培養批判思維。

透過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我們看到他們不但能暢快淋漓地發揮創意,更踴躍分享自己的喜惡及疑惑。例如學生會因為在展廳中看到某些讓他們想起昆蟲或豬腦的新穎物料而覺得不自在。然而觀賞和詮釋藝術並沒有成規,正因如此,博物館才可成為有助師生摸索和蛻變的另類學習場域。

尊重

一個年幼學生站在展廳中,向圍觀的一群人說話,伸手指向身後的白色牆壁。
學生在展廳中作介紹。攝影:M+,香港

我為何要聽你的話?
因為我們也有聽你說話!

我們第二次的工作坊由一個有趣的問題拉開了序幕:「為甚麼只有你們兩個?另外兩個工作人員呢?」雖然首場工作坊的兩位同事與學生只見過一次面,但是學生竟然甫進課室就留意到她們不在場。

學生往往對我們的一舉一動和所作的承諾十分上心。在工作坊臨近尾聲時,Dicky(M+教學及詮釋助理策展人)提及過他想用三句話來概括當天的活動内容,而當Dicky不小心說多過三句後,學生就會像平日在課堂玩鬧般趁機取笑他。當下我們對學生所付出的專注表示讚賞,學生滿臉驚訝,或許沒想到他們所開的玩笑會被我們認真回應。

為了提前令學生了解導賞員所肩負的職責,我們決定讓他們也一嘗身處聚光燈底下的滋味。我們圍圈聆聽,在每個學生分享完畢後,邀請其他同學發問。儘管他們平時七嘴八舌,但成為焦點時亦難免緊張。可是當知道有人對他們所說的話題感興趣時,他們便更熱中與觀眾交流。

不確定性

一個年幼學生微笑站在展廳中,手上拿着一張紙。她身旁是一個房間的入口,房間內有一件藝術裝置,由以鋼筋及撕破的米色及棕色絲質布料製造的抽象三角形結構組成,三角形結構旁邊有盛着細小物件的托座。
學生正在介紹胡曉媛的作品《石疑》。攝影:M+,香港

要是我不懂得回答觀眾的提問,那該怎麼辦?

當想起有可能被問到一些不懂得回答的提問,我們難免會覺得緊張。在帶領導賞團前的最後一次工作坊中,我們一同想像如被觀眾問到一條不懂回答的問題時,應該怎樣做?我們的結論是回答:「我不知道!」學生聽罷捧腹大笑。然而,在探求未知的過程中從來都不一定會找到答案,不了解某些事物是正常不過的。不過,我們還是準備了一些提示卡,讓學生寫上他們在工作坊中想到的關鍵詞。這樣做並非要讓學生照着讀,而是希望刺激他們思考,並令他們有種得到支持的感覺。

在正式的導賞團中,有一名學生真的回答觀眾說「不知道」,此時氣氛不但沒有變得尷尬,反而參加者都嘗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以示支持。也許是因為這個活動日形式輕鬆,教師都很樂意參與討論,這條沒有尋找到答案的問題成功打破了導賞員與觀眾的隔膜。

一位教師表示,這個以學生為本的導賞團令她難得有機會用課程標準以外的角度欣賞藝術品,因而可以「不理性」地對導賞内容,投放更多個人情感。參加者一同歡笑,而當一位學生覺得錄像作品的主角看起來十分孤單時,教師們亦一同安慰她。這場發生於課室之外的對話,並非為考核評分,卻成功拓闊了師生的關係,令我們都確定這是值得實踐的學習模式。

七個年幼學生或站或坐在M+展亭中,微笑向鏡頭舉着勝利手勢,並拿着「希克獎2019」的展覽場刊,後方投影幕寫着「希克獎2019」。
於活動中擔任導賞員的學生。攝影:M+,香港

在活動中獲益良多的並不止學生;因為他們,我們亦在博物館大樓開幕前上了寶貴的一課。這趟學習體驗讓我們更敢於探索小學生的世界,也提醒我們透過他們的視角去觀察世界,並在過程中不斷學習、思考,甚至發問。除了讓學生詮釋展品的內容以外,我們更在乎他們能否藉此體驗建立自信,培養一套屬於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學生在活動中自在地分享對作品的喜惡及個人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激發我去探問各式各樣教學的可能。這次經歷亦提醒我們要抱有如小學生般的好奇心,繼續實踐具創意的教學形式及內容,令M+能締造一個開放的平台,讓創作人、教師及學生互相啟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