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博物館 暢游數據海(上)

George Oates
M+ Labs
Published in
7 min readAug 6, 2019

設計師George Oates 與程式開發員Dan Catt在M+駐館兩週,她撰寫了文章分享這兩週進行數據工作的經驗。文章分上下兩篇, 本文為上篇,下篇可於這裏閱讀

我和Lara Day相識於2015年的博物館與網路亞洲研討會(Museums and the Web Asia),當時她剛剛加入M+,為該博物館的數碼團隊招兵買馬。幾個月前她在到訪倫敦,很高興她再度聯絡我,我們見了面,談到我代表自己創辦的Good, Form & Spectacle(G,F&S)公司到M+駐館的事。我們說好了,我會到位於香港數碼港(這個名字取得很好!)的M+辦公室工作兩週,同行的還有我在Flickr工作時的同事兼好友Dan Catt,他是位出色的工程師。

現在已人才濟濟的M+數碼團隊,努力為博物館大樓開幕作好準備──他們把工作進程公諸於眾、將藏品目錄元數據根據CC0 1.0通用許可協議發佈、提供公共應用程式介面(API) 以取用這些元數據、舉行了多屆黑客松、製作出色的網上內容,總之就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一樣,抱着前瞻思維從事數碼工作。我與Dan駐留M+期間最精彩的節目在於第二屆黑客松。我們在活動中指導參加者設計項目,並見證了第二代公共API的誕生,比第一代開放了更多數據。

G,F&S很擅長這類委約,就是為文化機構以大略而有效率的方式迅速審視其元數據。我們亦很有興趣了解如何創建能用於描述館藏的元數據,以及如何藉視覺方式和互動手法呈現這些知識。我們從這些工作得到新啟示,發現可以以新穎的方式來表達博物館館藏的架構和組織。館藏資料不一定要放在那種一板一眼的軟件介面,讓人逐項查閱或以報告形式詢問;反之,我們可以用互動的形式呈館藏,讓人們有機會在藏品間隨意遊走,掌握館藏的形態。這項工作的初步成果稱為spelunker,它是一個可基本運作的簡略網頁,可供探索和瀏覽,並能讓我們以嶄新角度觀看元數據。

為世界而設的嶄新博物館!

M+是非一般的博物館,成立於2012年,擁有日益豐富的二十至二十一世紀視覺文化館藏,博物館大樓位於維多利亞港海旁的西九文化區中心地帶,目前正在興建,落成後將成為照亮海港的燈塔

看到這種狀況,我馬上想到一些問題:一座新的當代博物館該如何塑造自身面貌?這座博物館可採用哪些二十一世紀的實踐,以為其數碼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是否可能建立新的收藏模式,以助開拓新的數碼手段傳播當代視覺文化?

外界對這座年輕的一流博物館期待甚高。我在駐館期間,聽到一些將M+的範疇和規模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相提並論的言論(有興趣比較的話,以下為你提供一些資料:MoMA成立於1929年,而M+則由2012年起以博物館形式運作)。在M+邁向博物館大樓開幕之際,到底數碼工具和資源可如何幫助M+更暢順地開展各項工作?

我們的工作方式

G,F&S掌握了數項簡單技巧 ,令這些短期工作項能獲得最大成效:

  1. 提高效率,節省資源
    文化機構要是有自己的軟件設計者,可以做到的事情就多很多。我們想讓客戶看到組建數碼開發團隊能省下時間和資源等,情況就如你在策展、財務、編寫內容或教育等方面會有自己的團隊一樣。
  2. 靈活變通,行動為先
    我們來自軟件開發的世界,現在一頭栽入博物館工作,我們明白博物館很難跟上我們原來那種快速的工作模式。因此我們透過繪圖、展示和提問來推展進度,並非需先有一致意見才能着手做事。
  3. 展示全貌,方便討論
    現在博物館所見的那些整合資料的軟件,幾乎是不可能用來探索館藏的全貌。我們的對策是將各藏品系列化作一個整體,展現其全景。這樣做的話,大家就可指出一些情況,看到缺口所在。

在我們駐館工作的十日間,每天早上都會先繪出當日計劃的草圖,目標是在當天完成由此規劃的所有數碼工作。我們亦為員工準備了兩場簡介,並在Keynote保留Work Log工作日誌。以下是其中一些草圖:

每日的設計草圖。

以下是Keynote中Work Log版面的截圖:

Work Log版面記錄了我們工作的進度。

工作成果

「DNA」──用以呈現整個藏品目錄

我們在工作的第一天,就將整個藏品目錄約11,000 個紀錄以視覺化方式呈現。當中約5,000個紀錄已整理完成,並放到公共API供大眾取用,而這個數據集將繼續擴充。

在以下的視覺化圖像中,每一橫排代表一項紀錄,每一直排代表數據的一個範疇。黑色代表某一範疇中有數據,白色則代表沒有。

放大來看,可見各項紀錄的數據模式各有不同。

紀錄元數據組成的視像圖案。
藏品目錄中有些部分非常相似,一位同事認為這部分代表她加入博物館的時間,從那時起她着手為新購藏所需數據制定劃一標準。
大家可看到這一區塊的數據,與上方「已完成數據」的圖案大相逕庭。為甚麼?

我們將圖像列印出來,貼在辦公室的牆壁上。有人會走過去看一下,談論對此的印象或反應,令我們十分興奮。

將內容列印出來,方便使用又有趣!(上圖可見我們把在公共API的紀錄印成綠色。)

目標與進展

這種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內容的用途之一,是客觀地顯示元數據中可能出現的空白之處。我們曾處理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館的藏品目錄,明白有這種空白是很正常的。博物館員工使用這個視覺化圖表,從中看到須注意的環節,尤其修改他們之前沒有發覺的錯處或遺漏,這是我們最樂見之事。

物件層面的「DNA」

我們在駐館的第二週一直改良spelunker,以令探索館藏的經驗更流暢。與此同時,我們亦想到將巨型的「DNA」圖像拆開,在物件層面呈現其面貌,可能會是一件有趣的事。那樣,大家只要掃視元數據,就能發現數據庫任何紀錄的空白。

一小組紀錄中,每件藏品的DNA。

大家可見我們亦使用不同顏色來快速標示個別藏品的數碼圖片/複製本使用權。以上例子中所見的綠色方格,表示M+員工可按需要使用複製本。而在以下的例子中,藝術家表示作品可在展覽中展出(以綠色格標明),但要用於其他用途,則須另行商議(以橙色格標明)。

我很高興能令G,F&S一直在開發的「DNA」技術更為實用(大家亦可參看我們與英國惠康基金會合作的「What’s In The Library」項目,看看這項技術實際應用的效果)。現在這項技術開始有工具的模樣了,我正想構想怎樣製作一種能適用於任何藏品的網頁版服務。

以上就是我們在M+駐留期間的基本工作。閱讀文章下篇,繼續了解我們與博物館的合作歷程 ,包括探討當代博物館在發佈數據時,須如何處理版權問題。

--

--

George Oates
M+ Labs

Designer interested in what Museum means. Loitering with intent. Director of @goodformand, CEO of @_museuminabox, thinking out loud at @thesmall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