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的年末盤點 #軟體篇

Sunny @ms.eatingtpe
From Conception to Completion
5 min readDec 10, 2020

身為一個跟軟體開發端沒關係的萬年使用者,以及我個人面臨的業障有點複雜,工作環境不同導致有複數的工作 email、複數的訊息管道和複數的工作介面,如果不整理的話我會死。

#小姐的年末盤點 系列文應該會寫
— 軟體篇 ✅
— 工作習慣痛改前非篇
— 看了超過兩次的工具書
— podcastoftheyear
— 工作原則檢討10點
— 今年對社群的想法
— ……(可能還會有想碎嘴的)
到現在也沒有做得很好,以下這篇文章整理一下今年的工具嘗試

可以視為化繁為簡的血淚史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如有雷同應該是不太可能

沒有業配
都是用3個月以上

心之所向:能跟作業系統整合得越好的軟體越不會被取代,因為跨軟體的順暢感使用者體驗好到爆。

工作軟體

好用會繼續

  1. slack: 訊息溝通必帶[每天使用]
  • 今年有感的更新:不同公司可以跨團隊互開群組溝通
  • 因為方案升級而感受到效率體驗:
a. workflow自動化功能,一開始推出很陽春,目前已經進步到可以做到的體驗是在slack內填寫表單,資訊直接串到google sheet,或是透過其他同步軟體導出資訊,目前數量有限。b. 可以把email 直接寄到 slack 對話裡面:從Evernote的時候就養成習慣把比較重要的信件直接寄到Evernote備份。Trello也有類似功能把信件寄到看板。
  • workflow 值單獨一篇(如果有人想看)

目前團隊用法如下:

a. 約會議時間後請PM發布行程檔
👌好處:簡化了過去「請PM」喬時間的溝通時間,有空的人同意出席一目瞭然
⬆️ 改進空間:目前未能考慮到把所有人的時間利用最佳化
b. 每週提醒負責人寫重要事件摘要:透過摘要篩選事件的輕重緩急,培養習慣。c. 跨團隊的request:把跨部門的需求標準化,資訊才會精準。d. 喝水小卡:下午兩點半提醒大家喝水,並且填寫喝水小卡提醒別人喝水
  • 小結:養成默契才能談團隊的能力積累,默契不可能憑空而來,需要一點輔助,應要透過有效率的流程來降低溝通成本。
  • 延伸閱讀:salesforce併購slack

2. miro 萬能白板工具 [每週使用]

  • 主要使用場景:發散討論、遠距工作時的圖像化討論
  • 因為方案升級而感受到效率體驗:容量從免費版三個變成無限多、有計時功能可以用於工作坊互動
  • 小結:免費版本基本上就有接近完整的功能,可以無痛內嵌在 notion 裡面

可以點這裡試試看介面👇

3. notion: 工作Wiki [每天使用]

  • 主要使用場景:今年有更深入的使用目的:說服團隊編寫工作手冊流程、建置團隊wiki/ 專案 wiki
  • 今年有感更新:子頁的權限不必跟著母頁,可以獨立區分權限✨
  • 今年無感更新:timeline 介面
  • 因為方案升級而感受到效率體驗:容量、版本回溯、roll-up
  • 致命缺點:google cal 時程無法同步(外掛已死)、跟其他軟體同步差、表格功能視為資料庫反而沒有簡易版本的呈現方式
  • 小結:
    notion適合做資料彙集的內部工作儀表板、用於凝聚共識、整理輸出。俗稱wiki。不適合大型檔案儲存、不適合作為專案進度管理工具(如甘特圖等)

4. Ulysses 專心書寫的工具[每週使用]

  • 主要使用場景:長篇書寫、需有思考段落、整理文字產出,這系列就是用Ulysses編輯的
  • 不能做到的事:跟別人即時共享,就是個單純的文字編輯器
  • 小結:熟悉Markdown 格式事半功倍,應該要想成是 .txt 的高級版本。雖然可以插入圖像等媒體但沒有太大必要。專注處理文字邏輯。
  • 補充:專門為iOS設計的一個文字編輯軟體,編輯檔放在iCloud一樣即時同步,段落摘要介面直白,會直接計算適當閱讀時間。

5. Eagle圖像管理管理 [每週使用]

  • 主要使用場景:多媒體資料整理,應該要視為高級版 finder
  • 今年有感更新:YouTube 找靈感收集可以直接歸檔、因為safari 條款更新取消safari 直接存圖的功能嗚嗚
  • 是優點也是缺點:沒有行動版,完全是桌面版軟體。
  • 額外嘗試:同步 google drive/ NAS 體驗 佳,但需要一點運氣來能一口氣設定完成
  • 小結:適合專案的靈感管裡,需要定期輸出封存檔案,瘦身電腦容量。

🙋為什麼把這個軟體擺在一起講

  1. 這兩個軟體其實就分別是文字跟圖片的資料庫,分類的邏輯很相似
  2. 都內建智慧型篩選器,可以就你的 tag 另外抓出篩選的資料(if, or, and ,not 這類的,基本上和電子信箱有的功能一樣)
  3. 就算不同軟體,也要訓練自己的腦袋相同的專案用一樣的標籤來 tag,這點我也在身體力行當中

6. zapier [每月使用]

  • 主要使用場景:收集產業新聞(RSS 訂閱 google alerts,自動彙整到 google sheet)
  • 跨平台自動流程
  • 致命缺點:用量很尷尬,真的太貴了

留校察看

  • asana:適合專案進行、不適合我的工作性質,不會主動使用,會配合個別團隊任務使用
  • timetree:暫時用不懂但還是得用,因為要看去潛水行程QQ
  • medium:logo 改醜,遲遲不中文化,但目前沒有自己架站的實力,且每週都有新追蹤次數,先放著。

棄守名單

  1. spark mail 電腦版:最後因為公司帳號型態(hibox)選了outlook
  2. gmail 手機版:沒有特別好用
  3. trello:適用團隊協作場景,個人不習慣卡片資訊用法
  4. myfitnesspal:習慣養成之後就不需要了
  5. Google keep:資訊類型進入notion、個人任務用內建reminder
  6. goodnote (iPad):初步筆記一律由手寫筆記本代替

年末盤點時間,整理一下2020的工作介面
以及從軟體中體會到的概念

加減寫加減看
想花少一點時間在編修文案上

先這樣!

🔗 我是小姐,更多有的沒的請看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ms.eatingtpe/🛰️ 小姐的同溫層:telegram頻道/聊天室
https://t.me/mseatingtpe2020

--

--

Sunny @ms.eatingtpe
From Conception to Completion

相信在社群的世代,每個人都可以是他人的星火。歡迎追蹤🦄️ ig:ms.eatingt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