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該選擇有文化政策的候選人

文化描述的是一個群體抽象的模樣。正如偶像有人設,文化便是一個群體共同打造的「人設」。

ChatGPT 4

當然,「人設」是立體的、是多面的,有令人愉悅、令人感動、令人不忍、令人悲憤的各種面向。

言論自由是基本工具,讓我們能將這些面向講述出來,成為歷史。

歷史就是一個文明的知識管理,規章和法律是知識管理提煉而成的行動綱領,而道德即是願景本身。

一個龐大群體的成長歷史必定是震盪而非平穩,要能震盪向上,靠的是集體對文化的想像。

集體對文化的想像若單一,集體便會變得僵硬。

民主自由,則賦能我們每個人都加入對這個想像的共創歷程,在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有機的又動態的發展。

文化是民族的自信,底蘊是建設的基石
底蘊讓「人設」與實際行動貼合,表裡如一,行動真誠

底蘊不是中華五千年才是底蘊
族群多元是底蘊
言論自由是底蘊
山林和海洋是底蘊

這些都是我們的寶物

文化發展為什麼需要政策

務實一點來說,文化是長期累積而來,累積不能只是政府喊口號。

政府有政策、有法源,為民間投資提供風險投資的底氣。

看到有人在藝文政策的討論留言「八年來一直在砍藝文預算,他說他要提升 ,妳信?」

這種扁平的詆毀,讓我覺得很有必要講出來政府過去幾年我最有感的文化政策。

  1. 修法打黃牛:讓黃牛票從無法可管變成有法可管,這是很好的開始。
  2. 修法打造投資環境:透過稅賦優惠讓民間資金有更多理由參與文化建設。
  3. 真正意義上落實文化平權:補助售票系統改進身障票購票流程

尤其想提文化平權,一直以來都很關注身障票的購票方式,每逢有機會就跟見面的售票系統發難到底誰家有傳真機。

我承認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立法的環境要如何與我有關,直到我和立委有機會碰面,提起「現在還有很多售票系統的身障票還只能用傳真購票」的議題,我說民間售票系統有其執行難處,服務的量體太小,又需要與政府資訊鉤稽,不敷成本。

立委說:那這就是我們可以設立補助的切入角度。

那一刻我切身理解,補助款是為了公平而來。

補助是以直接資源挹注公平,同時透過法源打造有利環境發展的因素,才是能穩健發展的行動綱領。文化投資必定是長期且具備風險的,有政策的支持,使得文化投資多了一個撐得過前期損益未平的理由。

文化不只是軟實力也是經濟實力

我們欣賞韓國文化近年持續創造巔峰,那是韓國政府二十多年來,傾國家和財閥之力投資而來。民間機構和學校蓬勃發展,從小劇場起,場地、人才、觀眾,養成實體經濟裡屬於娛樂文化的生態系。

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我們見韓國的成功,應見他們的歷程。

四年過去,貨出去了,人要怎麼進來?人民親切的形象,只是第一印象。那之後的事,便是這個地方的底蘊如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化是桃李,我想見到屬於台灣的雅俗共賞的生態系。

我想為這個群體努力

台灣是一個言論自由、文化多元的地方,這幾年感受到台灣地氣持續在成長,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疫情三年,全世界都很辛苦。就連太陽馬戲團也一度瀕臨破產。

疫後有感一切文化活動復甦,音樂祭、國際樂團、劇場、喜劇、馬戲等,寒冬時積累的量能開始在各處開花。

劇場是古老的藝術形式,我相信現場活動是社會支持系統的沃土。與人相聚,並且創造共感,是人類社會的剛需。

最後再次引用小詩,每每想起都感到雞皮疙瘩:

婆娑之洋 美麗之島
公民之國 在花之中

請出門投票吧
支持有文化政策的候選人

--

--

Sunny @ms.eatingtpe
From Conception to Completion

相信在社群的世代,每個人都可以是他人的星火。歡迎追蹤🦄️ ig:ms.eatingt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