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科人去哪兒? 服務科學 in 產業研究

畢業求職,產業研究在做什麼呢?

Davias Hsieh
MurMur 服務科學
5 min readOct 31, 2018

--

服務科學 in 職場 系列專題

上篇文章請到了智哥為專題做開場,

接下來的系列文章,會邀請服務科學所的畢業學長姐,分享他們當時如何選擇工作,及都在做哪些事。

專訪第一發,孫以倫 — 產業研究員

孫以倫畢業於清大服務科學所,目前於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擔任產業研究員。這次以專訪形式,瞭解她當初是如何選擇工作,產業研究的工作做了哪些事,又有哪些思維可以分享。

妳是如何決定選擇這份工作的?

當初找工作,先以研究類的出發,算是有點誤打誤撞,才找到產業研究員的工作。另外有個原因,我本來就很喜歡餐旅,覺得食品跟餐旅可能很有相關,所以選擇食品產業。我覺得做這份工作,可以觀察產業,又可以做些產業推廣,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工作內容是什麼?

工作以蒐集產業資訊為主,包含參加研討會、找產業的動態跟新聞,也會做一些調查,蒐集一、二級資料。會去拜訪廠商,一方面是蒐集資訊,一方面是維持和廠商良好的互動。因為我們是法人單位,常會做一些政策的推動,提供工商服務。比如說:企業的教育訓練,或是被委託做市場研究等等。

我的一天中,花滿多時間做研究,還有參加研討會。剛提到的蒐集產業資訊,基本上就是做研究,會產出書面、電子版報告。

我們會與滿多外部單位合作,其中因為我們有做跨法人的研究,所以會跟一些法人接觸。也會跟政府單位報告計畫執行的狀況,再來就是食品廠商,因為我們會辦研討會,相關廠商會來參加,我們也會在工商服務去訪廠。

有哪些工作上的思維可以分享嗎?

當一個有同理心的人,讓心柔軟

我在寫報告時,都會先把廠商放在心上,用他們的角度思考。我會思考提供怎樣的報告,能夠讓他們的發展更 好,一直在找創新的機會。

尋找創新價值,不被既有框架限制

我覺得人很容易被別人影響,尤其在這份工作,每天都在看全世界產業的資訊,讀著別人的思維模式,很容易被框架住。每當我工作上遇到難解的問題,或是覺得思想被制約時,我都會想像自己是在一場design thinking 工作坊,想像自已在那種氛圍下,會怎麼思考,我就會比較容易找到答案。我很在意創新,在意創新的價值。

重視傾聽了解需求,創造價值

其實我覺得在這份工作,困難的是如何說一個讓大家相信的故事。有時,著重溝通的方法,有時則要夠瞭解產業,知道哪些是產業的限制。更多時候,是要會傾聽。

比如說,我常去研討會,雖然產業觀點本身很重要,但我覺得傾聽更重要。聽他們在談論什麼、重視什麼。我希望我的研究是對準他們需求的,以他們重視的點為中心,加入一點自己的創新研究。和他們想的很像,卻有一點點不一樣,就是價值所在。

有沒有曾經懷疑過自己在職場上的定位?

聽過那個決定未來的十種人嗎? 我一直努力成為那個說故事的人。

其實在研究所時,我就曾經不太知道自己在服科所的定位。因為我以前是中文系的,到了新環境後,覺得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以後要做什麼。當時和一個以前中文系的學姊聊過,我說:「怎麼辦,不會coding,資訊能力也很弱,統計又沒很強,以後能做什麼?學姊你到底怎麼活下來的?」

他對我說:「你別這樣想啊!你知道「決定未來的十種人」裡面,說故事的人很重要欸,努力成為那個說故事的人吧!」聽到當下,我腦中出現質疑:「說故事的人哪裡重要了,不就在那邊出一張嘴嗎?」

但工作到現在,我真的覺得說故事要很有技巧,要不斷練習,我也持續往這方向努力。

覺得哪些特質適合做這個工作? Why?

細心、獨立思考、溝通與傾聽

細心是最基本的,因為很多資料引用、整理是很嚴謹的,不能不細心。要會獨立思考,著重在思考邏輯,因為產業一直在變,如果自己不會獨立思考,不會分辨資訊有沒有用,很難找到資訊的價值。

要會溝通、傾聽,剛剛提到說故事的人,溝通的技巧真的很重要,要有開放的心胸,去聽別人到底講什麼,不要預設立場,但這很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包袱。

對你來說服務科學是什麼?

行,是併排走的意思,跟大家一起做事,很重要。

我要引用老師講過的一句話:「服務科學是行的科學。」其實我覺得「行」,不只是實踐,還包括跟人一起走的意思。實踐很重要,但怎麼和人一起完成一件事也很重要。

補充資料:決定未來的十種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