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被製造出來的?購物節行銷有感

雙 11 購物節熱潮的反思

Davias Hsieh
MurMur 服務科學
4 min readJan 22, 2018

--

今年的雙 11 購物節銷量又推上高峰,單天淘寶營業額就上看台幣 7,740 億,再一次突破歷史紀錄。

且今年除了各家電商紛紛跟進推出大量優惠外,許多實體通路也打出破盤優惠,希望能在雙 11 這天分一杯羹。

包括我本人,也因為電商業者在雙 11 前誇張的氛圍營造,與吸引人的折扣預告,激發了購物欲,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各家的優惠,以及尋找下手標的。

最後,當然是收穫滿滿,買了許多覺得需要的東西,還有很多以前原價買不下手的東西(可能就也不那麼需要),雙 11 就這樣和平圓滿的落幕了。

雙 11 各家電商優惠(圖片來源:https://tel3c.tw/blog/post/17379)

熱鬧後的空虛

不過由於本身是個喜歡多想的人,在這批大肆血拼後,感到有點空虛,雖然好像滿足了購物欲,卻有種不實在感。

總會想,雙 11 然後呢?還有其他的嗎?什麼時候?要跟進嗎?我還有需要買什麼嗎?

於是雙11過後,又上了幾家電商網站閒晃,看自己有沒有漏買什麼,或是有沒有一些持續的優惠,當時認為我在尋找我的「需要」。果不其然,我看到了這個:

雙 11 餘燼猶存

業者顯然是想延續雙11熱度,並給一些對購物意猶未盡的人再一次機會,但因為實在沒有找到其他想買的東西,所以瘋狂購物行為就暫告一段落。

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過了幾個禮拜後,我無意間看到了這個:

雙 12 購物日

看到這行銷活動後我有點傻眼了,有種:「很多優惠當然很好,但你把我當成什麼了」的感慨。有種需要叫做:「你覺得我需要」。

需要是被創造出來的,很多商家可能都以創造消費者更多的需要為目標,卻沒有回頭想想他們的真正需求是什麼。

在服務科學的學科訓練中不斷強調,顧客很常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但會有一些核心的需求,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挖掘他們的需求,並滿足他們,或甚至超乎他們的期待。

但在與顧客接觸時,若這樣的行銷操弄沒有掌握好尺度,或是讓消費者感知上覺得過了頭,可能會引起反效果,流失顧客。

回歸提供服務的本質

電商購物節的打造,對你我來説都可能曾經是福音,擁有大量的折扣何樂不為。但身為電商業者,當消費者只是為了買而買時,就可能要檢視一下自己提供服務的本質。

對身為使用者的我而言,電商的核心價值是要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使用者方便地用網路搜尋購買物件,隨時隨地都可以購物; 並有良好的購物資訊串流、貨品物流整合,讓使用者能快速地收到購買物件。

以使用者觀點而言,個人對電商服務的假設是,顧客將會花費很少的時間在購物行為上,省下的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但若發現購物行為反倒吞噬更多時間,甚至注意力被操作,我的意識便會開始反撲,認定這樣的服務是不需要且該被拋棄的。

以上只是個人的想法,也許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推陳出新的優惠,感覺這是店家的誠意,並且持續購物會讓自己感到快樂,那也是很好。

本篇以身為消費者,但些微跳脫消費者角色審視自身行為的反思,以另一個角度,檢視雙11購物節之於電商對消費者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