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對去殖民化的不情願,是否源自於對原住民性(l’autochtonie)的抵抗?

Photo by Khamkéo Vilaysing on Unsplash

2011年,巴黎布朗利碼頭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引人注目的毛利文化展,文化人類學博士Mélanie Roustan在2016年的文章《法國博物館中的原住民性運用》中,深入分析了這場展覽,揭示了法國博物館在去殖民化議題上的矛盾與掙扎。Roustan博士質疑法國博物館,在處理殖民遺產方面的行動,以及它們在維護與文物(尤其是被視為神聖的文物)關係方面的角色。

法國模式的矛盾與掙扎

布朗利碼頭博物館的毛利文化展,一方面展現了法國博物館在去殖民化上的一些積極進展。展覽積極展示毛利文化,讓原住民社群參與文物的展示和詮釋,並試圖呈現更全面的歷史觀點。這些做法體現了博物館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以及促進文化交流的意願。

然而博物館不願意歸還毛利文物,僅透過展覽和合作的方式呈現,這與原住民要求歸還文物的訴求相悖。其次,博物館仍以自身觀點為主導,未能充分呈現毛利人的聲音和觀點,這顯示出博物館在詮釋權上的主導地位。

這種矛盾反映了法國博物館在去殖民化上所採取的「法國模式」。一方面,他們試圖尊重原住民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他們不願放棄自身觀點和詮釋權,也不願歸還文物。這種矛盾源自於法國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特別是對「共和價值」的重視。法國認為所有文化都應平等,因此博物館不願給予原住民文化特殊待遇,堅持以「普遍主義」為原則。

然而,這種「普遍主義」原則卻可能與去殖民化的精神相衝突。去殖民化強調尊重原住民的主體性,承認其文化獨特性,並歸還被殖民者掠奪的文物。法國博物館的做法,雖然試圖在不同文化間建立對話,卻可能被視為是另一種形式的文化霸權。

對於文物所有權的堅持,反映了法其對於殖民歷史的複雜態度。一方面,他們承認殖民歷史的不正義,試圖透過展覽呈現更全面的歷史觀點,另一方面又不願放棄殖民時期獲得的文物。

Photo by Clay Banks on Unsplash

博物館在跨國遺產文物的定位

Roustan博士的文章不僅僅引發了關於博物館在跨國遺產世界中定位的討論,更深入地觸及了法國世俗主義原則下博物館所面臨的獨特挑戰。

博物館作為文化承認和合法化過程的核心,被期待能解決圍繞遺產的衝突,在財產權與公共利益之間取得平衡。然而,在法國,共和博物館制度體現了遺產的世俗化,將其從信仰和私人領域中抽離,使其能被理性知識所掌握,並回歸到認同它的人們。

殖民文物涉及到複雜的產權和詮釋權問題,尤其當原住民提出歸還請求時,博物館如何回應文物的「神聖性」?博物館的(去)神聖化過程是為了文化合法化和代表性,但某些原住民群體卻要求在博物館內進行儀式,這又該如何調和對遺產多種用途的開放性和對世俗主義的尊重?

在法國的背景下,博物館被視為政治共同生活的一部分,處於文化衝突的最前線。

原住民的要求讓博物館機構面臨自相矛盾的禁令:一方面要維護所有人的平等,另一方面又要承認每個群體的特殊性。這也讓博物館在跨國遺產世界中扮演中立角色的可能性受到質疑。

文中提到,文物的移動和流通,是博物館遺產以及文化之間關係重新界定的結果。

這些文物在不同文化間的流動,雖然可能促進文化交流,但也可能造成文物的「再脈絡化」。當文物被置於新的文化脈絡中,其意義和價值可能會被重新詮釋,甚至被扭曲。

這種「再脈絡化」的過程,是否又是另一種形式的文化殖民?西方博物館是否仍然掌握著文物的詮釋權,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原住民文化之上?

Photo by Feodor Chistyakov on Unsplash

備註:
Autochtonie,中文常譯為「原住民性」或「本土原生性」,在文化人類學中,不僅僅是描述一個群體與特定土地的原始連結,更強調其在殖民或移民浪潮之前的存在。這個概念在1970年代隨著北美原住民的自我認同運動興起,逐漸發展成一種全球性的身份認同。Autochtonie不僅僅是一種身份認同,更是一種動態的民族形成過程(ethnogenesis)。它不是歷史的殘留,而是在與主流社會互動、對抗和協商中不斷演變的產物。

【參考資料】
Mélanie Roustan, « Des usages de l’autochtonie dans les musées français », Culture & Musées; DOI : https://doi.org/10.4000/culturemusees.852

Françoise Morin, « L’Autochtonie, forme d’ethnicité ou exemple d’ethnogenèse ? », Parcours anthropologiques; DOI : https://doi.org/10.4000/pa.19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