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麗希 1965年傳奇名演

Huang Che-Chin
music, love & life
Published in
3 min readDec 22, 2017

--

阿格麗希 1965年傳奇名演

阿格麗希,鋼琴

今年是蕭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逝世一百五十週年紀念,古典大廠 DG計劃出版蕭邦全集,而EMI則先行推出「鋼琴才女」阿格麗希的兩張專集,其一為與杜特華合作的蕭邦「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其二則為本次所介紹的阿格麗希首度出版的 1965年傳奇錄音。

1965年製作人Suvi Raj Grubb 在阿格麗希贏得蕭邦鋼琴大賽後的三個月,於 「教堂路」(Abbey Road)錄音室,為她錄製了這張專集。製作人在他所寫的書中提到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情形:「當阿格麗希走近錄音室,她那黝黑、菸不離手的樣子令人大吃一驚。…起初,她的手不經意地在鍵盤上移動,猶如她在測試鋼琴。然後她就彈起了蕭邦的波蘭舞曲,作品53號。我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長長地嘆了一聲『上 — 帝』,而錄音工程師則哇哇地驚叫著!阿格麗希是我們遇過最難以匹敵的演奏家。」

由於合約的問題,這張專集的錄音一直遲遲不能出版,在專集中的錄音記錄裡一行字提到:「本錄音之出版感謝 DG的合作」,所謂的合約問題大概便是與 DG之間的爭議吧!三十四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有幸能與當年的製作人一同驚嘆。

專集錄音曲目包括:B小調奏鳴曲、作品 59的三首馬祖卡舞曲、F大調第四號夜曲,作品 15–1、升C小調的詼諧曲,作品 39,以及降A大調的波蘭舞曲,作品 53。錄音的效果並不是最佳的狀況,除了 hiss聲之外,高頻也有些許扭曲,音像也時也會飄移,不過這些情況對於喜愛阿格麗希的樂迷應該不會構成問題。

她對樂句的處理極為自然流暢,其間還有自由呼吸的空間,可以靜靜地感受她處理音符的音韻之美,而她流暢的技巧更讓她豐富的樂思恣意發揮,卻完全沒有因為強調技巧所帶來的壓迫感。而更動人的是當年的阿格麗希年僅二十四歲的她,對於蕭邦音樂的體會已經完全了然於胸,因此當她將情感化為指尖的音符時,絲毫沒有一點勉強或做作,完全已經是人琴一體的純美境界。

在作品 58的B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中,前面三個樂章的自然流暢,與第四樂章戲劇張力形成對比。儘管第四樂章阿格麗希的演奏時間僅僅只是四分多鐘,卻構成了全曲最動聽的部份。

對於三首馬祖卡舞曲的處理,阿格麗希特別注重音韻的抑揚頓挫,以及樂句之間的對比效果,而樂句之間的轉換也小心處理,雖是短曲,卻也意韻無窮。

第四號夜曲一分多鐘以後的快速琶音,阿格麗希的技巧好得令人驚訝,由於她高超的技巧讓這首A -B- A三段體的樂曲產生了動人的效果。

第三號詼諧曲也是一首精采的力作,阿格麗希的演奏功力逐次遞增,在樂曲的終了達到白熱化的高點,專集到此結束似乎也無不可,不過接下來還有更精采的第六號波蘭舞曲,此曲也就是當年製作人第一次聽到便大叫的樂曲。此曲阿格麗希以極為自信的指法與力度適中的彈奏,復以優游自在的速度控制,呈現磅礡恢弘的氣度,讓筆者真正體會到何以此曲又被稱為「英雄」了!

1941年出生的阿格麗希,在當年即有大師級的風範,因此也不難理解三十四年後的今天,她依然能夠在樂壇上屹立的原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