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四後:誰的音樂?誰的城市?

Lin, Chen-Yu (林真宇)
音樂在某處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Sep 11, 2018

原文刊載於洞見事務網〖CL聽文化〗 (Mar 2013)

Beatles 名曲 Penny Lane現存的地標

披頭四樂園

試想像:你是一個披頭四迷,等待了好久、好久,終於來到了披頭四的故鄉。這裡有披頭四的故事館、旅遊套裝行程、「披頭四誕生地」的Matthew Street每年都辦著封街音樂節,而因披頭四聲名大噪的The Cavern club[1],從每天下午兩點開始,開始有樂團演唱著披頭四的名曲,陪伴著一批又一批的觀光客。這個城市裡,有很多很多傳說:導遊告訴你,John Lennon當年就讀於利物浦藝術學院(Liverpool College of Art),翹課時會到隔壁的Philharmonic pub喝啤酒、走和你一樣的上坡路、欣賞一樣的夕陽。

這個城市,有各樣緬懷披頭四的方式,每天每月不停輪遞。巴士旅遊團,會放著懷舊的披頭四音樂,帶你去看<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歌裡所寫的草莓園,雖然至今確實只剩下一個門牌,寫著「草莓園」;你會經過已被偷過多次街道牌誌的Penny Lane;你會被帶到四個團員的故居,但也只能拍張照,因那些房舍此刻還有人居住。主人或許已對於觀光客見怪不怪,但屋裡的貓,偶爾會在閃光燈中,悄悄走到窗邊,對興奮不已的觀光客,投注輕巧且難以捉摸的目光。

(The Beatles 歌裡的Strawberry fields)

以「遮」為「美」的文化之都

1977年,利物浦的市議會曾經否決興建披頭四的雕像,他們說,這個團體的貢獻,不足以代表這個城市。[2]但如今,從港口、公車、風景明信片,沒有一個環節看不見披頭四。轉變之大,讓人幾乎已經無法想象沒有披頭四的利物浦,會是什麼樣子。2008年,利物浦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一系列的慶典述說披頭四的偉大,以及利物浦音樂發展的蓬勃與獨特,Paul McCartney以及Ringo Starr站在舞台上,接受眾人景仰的目光。

那年,歐洲文化之都的慶典,各種活動持續了一整年。利物浦投注了許多經費和心力,期望「文化之都」的特色能被世界看見。其中一計畫是改善市容( Look Of The City),而執行的項目,包含用布幕、圖案、或者標語「包住」某些特定的建築物(building wrapping)。許多尚未經歷都市再造、但外貌又非「古色古香」的樓房和商場,在2008年的命運,是被遮蓋起來。於是乍看之下的市景,剩下St. George Hall一帶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群、象徵利物浦在港口貿易全盛時期,一般稱為Three Graces的三棟高樓[3]、以及其餘「好看」的建築物。

除掉了「礙眼」樓房後的利物浦,彷彿對市容施了咒語,召喚出十九世紀英國大港的榮光,遮蔽掉二十世紀後的失業率、貧窮問題、港口及工業的沒落。被遮住的,是利物浦的「現在」:提供廉價日用品的購物中心、一家家的「一磅店」,開在奢華的高級街道旁。或許在歐洲文化之都的慶典上,赤裸呈現城市的缺陷過於掃興,於是在「什麼代表利物浦」的篩選,他們中被忽略了。

Three Graces. 三棟象徵利物浦港口榮景的代表性建築。

誰主宰利物浦的聲音?

音樂文化,一向是利物浦引以為傲的。但,音樂的代表性是否也如同建築,存在一道篩選的程序,讓流行音樂歷史上記載剩下「某些重要的」?而「代表利物浦的音樂」,是否也存在一塊無形的布幕,讓其他聲音在喧囂的歷史裡,只能成為被忽視的背景音樂?流行音樂學者Cohen曾寫道,「一系列選擇過的故事,主宰了利物浦的流行音樂歷史,而這些故事創造了『主要的敘事』(Master narrative)」。[4]

文化產業的行銷操作,說故事一向是重要的一環。當故事說得動人,便有機會帶來觀光客和商業契機。當音樂和地方歷史的建構,反覆述說披頭四的光榮記錄,其實也鎖定了「利物浦聲音」(Liverpool sound)輝煌且「不爭」的面相:白人的搖滾音樂。因為地理位置,利物浦其實擁有歷史悠久的黑人社群、以及華人社群,但論到音樂文化,披頭四的榮光蓋過一切。以黑人音樂為例,儘管社群存在已久,享受的媒體資源稀少、受官方的重視程度不高。不停回首六零年代搖滾音樂的土地上,他們成為「其他樂種」。

披頭四外的利物浦:黑人音樂辯論

二零一二年底,英國MOBO(Music of Black Origin)和利物浦市議會合作, 舉辦了一場辯論(Liverpool Black Music Debate)[5],邀請了業界人士、電台主持人、利物浦Sound City音樂節的執行長,從商業、音樂製作、學術以及傳播媒體角度,討論利物浦黑人音樂發展的現狀及問題。從頭到尾,現場的對話都非常活絡,但也相當凝重。

樂人無奈地表示,地方主流電台拒絕播放他們的音樂,因為「調性不符」,但這個問題無法解決,因商業電台有絕對的權利決定要播放哪些歌曲;有人質疑「這些狀況十年前就在討論了,至今沒有改善,代表政府就算意識到這些狀況,也無法解決,身為樂人只能自己找出路」;也有人表示利物浦的音樂盛名,是靠旅遊及文化產業堆砌吹捧出來的,也因此實際情況,遠不及心中想像。對樂人而言,無論市場還是當地廠牌,都相當侷限,最有效快速的解決辦法,就是「去倫敦發展」。

披頭四以後,當地樂團的音樂,「來自」利物浦,但卻不等於他們「代表」利物浦,或者能夠「成為」利物浦。在觀光客憧憬懷舊的眼光裡頭,披頭四已經「成為」利物浦流行音樂的代號,神聖、確切、可以被瞻仰、不能被質疑。但對某些當地樂人而言,這份感情十分複雜,當背負着來自「音樂之都」榮耀的同時,披頭四傳說的巨大身影,盤旋在自己音樂的上空。

電影「愛你在心眼難開」裡的Jack Nicholson曾說「我從來沒有對你說謊,我只是告訴你真相的某些版本。」(”I have never lied to you, I have always told you some version of the truth.”)流行音樂與城市的歷史,何嘗不是如此?媒體、政府、甚至音樂歷史書,不可避免地反覆強調「某些真相」,以至於對聽眾而言「利物浦聲音」(Liverpool sound)其餘的可能性,在篩選的過程裡,悄悄被布幕遮住了。

那天,黑人音樂的辯論結束後,利物浦創作歌手、以及音樂廠牌創立人KOF,演唱了一首改編組曲,字字句句陳述身為樂人的期待與困惑。身為創作人的KOF,時常演唱自己的歌,但在現場表演,他卻常用這首改編歌詞的組曲,拋出疑問和憧憬。他針對英國的此刻發問:如果孩子是未來,我們能給他們什麼?而孩子,能給他們的下一代什麼?在一晚的辯論之後,關於利物浦音樂多元發展的現在與未來,就如同每位認真熱情但依然充滿疑惑的來賓,KOF沒有提供解答,反而用音樂繼續「問」着。

KOF 在Black Music Debate演唱的組曲

“I feel the hunger, I see the poverty,

I know that devils on the corner try to buffet me

with temptation just to reach the highlight,

I won’t the streetlights sear and blind me…

Here we are now, entertainers.”

– KOF

後記:L8/ Special Thanks to…

以利物浦而言,都市再造計劃、觀光政策、種族、甚至戰爭等,都影響了流行音樂歷史的切入面向。本篇文章探討「結果」,複雜的「原因」及「過程」,相當多學者認為值得探討。C.L 居住的區域,接近過去黑人音樂以及非洲 — 加勒比海音樂最發達的一帶。(郵遞區號L8開頭,包含Granby和Toxteth)但此刻若非透過閱讀,生活上難以感知,因為正如紀錄片<L8: A TimePiece>中所提到的:被「強調」的音樂文化,多和此刻市中心的搖滾樂場館有關,L8區域,成為了「郊區」。 紀錄片<L8: A TimePiece>提供了當地音樂文化,「披頭四之外」的另一種觀點,也提供流行音樂歷史另一種思考,可供有心的讀者參考: http://vimeo.com/16294410

[1] 因為披頭四曾多次在此表演,且在此遇到未來的傳奇經紀人Brian Epstein而聲名大噪的酒吧。從1957年開幕至今,關閉和並開張多次。 [2] Cohen, 1997, p. 80 [3] 聳立於利物浦舊港口旁,鑑於二十世紀初的三棟建築物:皇家利物大樓(Royal Liver Building)、克納得大樓(Curnard Building)、利物浦港務大樓(Port of Liverpool Building) [4] Lashua, Cohen, Schofield, 2010, p. 128 [5] 2012年11月1日,舉行於利物浦博物館。

Reference

Cohen, Sara. 1997. ‘More than the Beatles: Popular Music, Tourism and Urban Regeneration’. In Tourists and Tourism: Identifying with People and Places, ed. Simone Abram, Jacqueline Waldren and Donald V. L. Macleod, 71–90. Oxford: Berg.

Cohen, S., 2012. Live music and urban landscape: mapping the beat in Liverpool. Social semiotics, 22(5), pp.587–603

Lashua, B., Cohen, S., and Schofield, J. 2010. Popular music, mapp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verpool. Popular music history. 4(2), pp.126–144.

Leonard, Marion, and Rob Strachan, eds. 2010. The Beat Goes On: Liverpool, Popular Music and the Changing City.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異鄉寫「文化」,儘管閱讀、勤勞走動可貼近城市心跳,但沒有人與人的真實互動和火花,一切將乏善可陳。本篇的完成,特別感謝:Mei-Ying, 謝謝你邀請我去Black Music Debate,因此我們聽見KOF。Mark, thanks for the city walking tour. That was when I first learned about ‘Three Graces’. Indirectly but profoundly, this article could only be written because of your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

--

Lin, Chen-Yu (林真宇)
音樂在某處

Popular music studies. Research associate, lecturer, documentary filmmaker, and ethnographer in music based in Liverpool. 從流行音樂到影像文字,從台灣,到音樂,一路到英國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