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產業導論:全球與地方 (Introduction to music industry studies: 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

Lin, Chen-Yu (林真宇)
音樂在某處
Published in
4 min readApr 23, 2020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all floating in space in early 2020.

本學期有幸在台大國企系(所)開課。課程規劃起來壯志滿籌,執行起來,如同太空漫步,像2020年初的全世界:緩慢虛空到令人慌張。實體的接觸變成線上的噓寒問暖,生活裡塞滿還好沒訂的行程和取消不了的機票。我與Sound City的業界工作也如火如荼展開,開啟了英國藝人們關在家的直播平台 Guest House。人處邊陲,卻也是中心;白天亦是黑夜;順應與反抗一體兩面。很多時候,每天只感覺「我是誰?我在哪裡?」

學期已漂流至此,我紀錄開設〈音樂產業導論:全球與地方〉的初衷,和這門課的前世今生。

過去兩年,有機會參與了幾家公司「音樂產業教育」(Music industry education) 的規劃。這些計畫各有各的新意,有些在高教體系之內,有些不然。遠觀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系所,這些課程(包含我們自己的)一般注重產業動態,提供資訊、以及偶爾搔不到癢處的職涯訓練,給躍躍欲試想要進入此領域的芸芸眾生。往往最後補上一句「熱情很重要,夢想很重要!」同時提供無薪實習管道。這些課程有實用性,但對內容、宏觀視角和整體脈絡的著墨有其限制。對於現狀革命性的思考,大抵倚賴學生本身的人文底蘊。

英國學院脈絡底下的「音樂產業研究」(Music industry studies),談歷史、結構、權力關係,深受文化研究和批判理論影響。大師們著述等身,但豐富的文獻以英美為中心,「我們流行的才是流行」或「我們古典的才是古典」的傾向,不見得比產業界輕微。儘管全球各地的研究日漸豐富(例如:去年底剛出版,如音、東洪、妙如所編,而我也有微末貢獻的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西方為「理論」,其餘地方為「個案」的傾向,革命尚未成功。

於是,我希望能開一門課,不把音樂之所以為產業當成理所當然,談脈絡結構、也談現在的光景;談實踐,但也談內容。讓有幸在未來成為產業一部分的學子,不需在管理和內容間兩難。當產業教育與研究匯流,且全球與地方的關係被更精確地梳理,「被全球化」的新一代,或許有機會找到一個角落思考扎根、甚至安身立命吧。音樂在成為億萬生意前,已在人類社會裡,如呼吸吐納一樣自然。至於億萬生意把音樂怎麼了,哪些音樂、用什麼樣的方式被聽見(抑或剝削),接下來我們要帶音樂去哪裡,就是課程的重心。萬事皆可聊,但核心終究會回到音樂本身。內容產業,應當如此。

能與管理科系學生教學相長,是很令人興奮的事情。若要找一個地方讓這門課有所歸宿,我想沒有比國企系更好的地方了。

本學期主要講題如下:

-

第一講:「音樂」為經濟物品:音樂產業千年史

第二講:音樂產業關鍵詞:創意勞工(creative labour)、版權(個案:Difang Duana、Taylor Swift、Paul McCartney)

第三講:音樂產業關鍵詞:文化政策、創意產業(以英國利物浦為例)

第三講:全球與地方的錄音產業:雷鬼音樂(以Island Records為例)

第四講:拉丁音樂稱霸全球(Tango, Salsa, Latin Pop )?談榜單與獎項

第五講:韓流與三代K-pop偶像:音樂的全球與在地化

第六講:印度有個寶萊塢:電影、音樂與同步

第七講:中國:數位化與新興服務(以Outdustry與Modernsky為例)

第八講:殖民與遷移:Afrobeat、Highlife and Rai (西非、北非、埃及與阿爾及利亞)

第九講:台灣 :過去與現在 (Seminar:客座講員)

第十講:台灣 :展望國際(Seminar:客座講員)

-

已經floating in space,周遊雲端及不同時區的我,相信若要漂流,不如徹底。對於學術人而言,每堂精心設計的課程代表的都他們的頻率,暗示著看過的風景和想過的難題。講起來或許虛幻,但頻率被感應甚至產生共振,是賦予了這些歷程意義。Covid-19 數位轉型潮,若能不太狼狽,或許還能算上華麗轉身。下一站,我計畫踏上林教授的YouTuber旅程。拍拍短片,聊聊這些我牽腸掛肚又如數家珍的講題。

--

--

Lin, Chen-Yu (林真宇)
音樂在某處

Popular music studies. Research associate, lecturer, documentary filmmaker, and ethnographer in music based in Liverpool. 從流行音樂到影像文字,從台灣,到音樂,一路到英國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