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rpool 8: 聽見利物浦第八區(L8)的歷史與聲音

Lin, Chen-Yu (林真宇)
音樂在某處
Published in
6 min readSep 11, 2018

原文刊載於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CL聽文化〗(Feb 2014)

Liverpool 8

第八區 vs. 我

CL 回到利物浦了。

從接近市中心的學生住宅區域,搬家到郵遞區號開頭L8區域的我,很快地就感覺到生活產生巨大的變化。久聞L8是歷史長久的黑人社群中心、且歷史上好幾起嚴重警民和種族衝突,皆在此地發生。我開始體會真正居住於利物浦的感覺。和學生一起居住,大家都是短暫寄居的,和城市的牽絆淺、各自背負自己的使命和記憶。但L8似乎有一點點不一樣,我想這差異不只來自於與市中心地理距離的增加。

開始和英國人一起居住、生活的我,開始喝更多的茶;而在一條許多中東、及非裔加勒比海居民的街道上,我也漸漸習慣在回家的路上,看見阿拉伯文標示的銀行、以及一家又一家的加勒比海料理。走啊走的,沒有半張東亞面孔。於是漸漸地明白,該怎麼樣簡短卻精確地闡述這感受,那就是:

「我好突兀。」

走在倫敦,「大家來自世界各地、我也是外國人」的多元,是一種珍貴的體驗;而剛搬家的我「大家來自世界各地,但好像不是我這種外國人」的淺淺困惑,則是另外一種。前者因著所有人都不同而自在歡慶,但後者對我來講的那種神祕、是難得的衝撞。

社區是誰?關於音樂與社交

我搬到了另一個社區,開始了新的適應,縱然仍不真的「屬於」這裡。過去一年的我一直在思索一個詞的意義:Community(社區),它似乎無所不在。利物浦許多區域都市再造(Urban regeneration)計畫,建商和政府不斷強調是為了「社區」的利益、但也有很多人提出反對意見,說這些計畫圖利財團、根本不顧「社區」所需;巷口的量販店在年終驕傲地公佈這一年如何地回饋「社區」;2005年後,英國立法支持社區利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用意是呵護地方草根文化成長的空間。(參考3000英鎊的匿名情書:給親愛的Live Music)Community,指的是住在同一棟水泥建築物的人群嗎?還是平時交流、且彼此幫助依賴的人們?既然社區有自己的利益、需要被保護,那它似乎是一種與「全體」相對的概念、是一種「你我有別」的界線。

L8: A Time Piece這部紀錄短片,採訪曾經見證L8充滿酒吧、表演場地、黑人音樂場景繁榮的音樂工作者及居民們。現在的L8,是個寧靜的區域,除了一些速食、快餐店、和餐廳外,就是住宅區,幾乎看不出喧嘩熱鬧的痕跡。但曾經,這裡充滿不同的Live music場館,且夜生活區域精彩無比。一些有別於The Beatles的音樂,且深受非洲及加勒比海移民、甚至美國黑人音樂影響的樂種:Reggae、Soul、Motown、R&B,在這個地帶,被社群的人們喜愛著 。而更重要的,那是人們感覺到自在,能交心、聚集、談話的地方。這樣的空間消失時,因為要滿足基本生活和社交的需求,居民只能前往市中心。 或許是因為,人們始終有著屬於某個群體和交通有無的需求,因此有了這些場館;但又或許,是因為這些場館的存在,人們對於地方的認同和社區文化的尊重,才更深刻地存在着。

片中的受訪者們感嘆着這些年L8的轉變,他們不覺得是好的。「這裡不再有黑人社群了….不再有地方讓我們社交、談天、交換想法、聊政治…」「人們曾經能很自在的居住在L8,但現在得往市中心跑、用市中心昂貴的消費水準社交…」「我們曾經有自己的音樂啊……」

超市裡醒目的標示

我們是誰?關於差異與細節

「我們是誰?」是一個大哉問,也是要定義「社區」最重要的核心問題。過去L8的社區成員,大多是非裔及加勒比海的移民、和移民的後代,有些人適逢The Beatles大放異彩的年代。當大西洋另一頭的美國認為整個利物浦的音樂,都是由充滿英國色彩、歌頌愛與和平的白人樂團組成的,L8有自己的聲音,外頭千變萬化,但他們聽著做着自己的音樂。

那,「我們是誰?」

不知道你是否也覺得,這樣的話語聽起來很煽情也很熟悉:我們(世界上所有的人類)是一個大社群、我們(整個臺灣的人)都是一家人,「我們」應該要…?不過,那個「我們」到底是誰呢?這樣感性的呼籲聽起來美好和平、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外、誰都可以加入這個溫馨又充滿希望的大家庭。但事實上,卻也可能粗暴且隨便地掩蓋了確確實實存在的差別,和那些差異中的重要細節。若不去想這些小細節,生活也過得下去:人類沒有聽音樂的酒吧不會滅絕、個人沒有社區不會因為孤獨而當場死亡,但很多偉大和重要的文化資產,不也就是從這些細微區別產生的?像是音樂、藝術、語言、甚至思想、信念。

「不要星巴克我!」

紀錄片的最後,導演放上了雷鬼之父Bob Marley的一句話:「如果你知道你的歷史,你會知道自己從何而來。」(If you knew your history, you would know where you are coming from. — Bob Marley) 我很喜歡英國喜劇「醉後末日(The World’s End)」裡的一幕。機器人們嘗試把整個城鎮的人也變成機器人,電影最後,又醉又身陷險境的主角,對著邪惡機器人大喊著:’Don’t Starbucks us!’ (不要「星巴克」我們!)這聲又滑稽又突兀、且看來勢單力薄的吶喊,卻是當代社會的一個掙扎。星巴克很方便、品質很穩定、到哪都一樣,但是這份「到哪都一樣」,卻一體兩面。以L8而言,人們不會不聽音樂,但是聽的音樂,卻很可能變得越來越相像。因此知道「我們」是誰很重要,當哪天面臨要守護或者割捨的抉擇,至少知道,這個「社區」裡誰休戚與共着、及要不要大喊一聲「不要星巴克我!」。

怎樣的Regeneration (再造) 符合社區利益呢?

怎樣的REGENERATION (再造) 符合社區利益呢?

參考資料

Cohen. S., 2012. Live music and urban landscape: mapping the beat in Liverpool, Social Semiotics, 22(5), pp. 587–603

The World’s End (film), 2013. http://www.imdb.com/title/tt1213663/

L8: A TimePiecehttp://vimeo.com/16294410Liverpool 8 http://www.toxteth.com/liverpool8.html

--

--

Lin, Chen-Yu (林真宇)
音樂在某處

Popular music studies. Research associate, lecturer, documentary filmmaker, and ethnographer in music based in Liverpool. 從流行音樂到影像文字,從台灣,到音樂,一路到英國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