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 UX 設計師的訪談實戰 12 招(下)

讓我從零開始,急速貼近用戶想法的 3 原則+ 12 招

Zac, Tong-Yueh Yang
MZ-UXUI
7 min readApr 19, 2017

--

Image Curtesy: Unsplash.com

在上集我們談到訪談的目的、原則,還有如何提高資訊採收量的訣竅。需要回顧的朋友由此入。

好,正文馬上開始!

這一切的忙碌,都是為了打包現實回到會議室

如何提高採收的資訊價值?

第 8 招,利害關係試金石

如果訪談的目的是理解用戶對產品或服務(尤其是市面還沒有的)的評論,我們就擺明跟人類規避社會衝突的慣性在對抗,負面的評論會被中性化才表達,中性的觀點會被歸為有趣新奇。有實作過 Customer Development 或 Market Validation 的人,都必須接種預防的疫苗。「噢,這好酷。我喜歡!」= 這一題沒搞頭了,下一題!

身為研究員的我們,是也不用為了敬業而變成疑心病重的混蛋。面對湧來的稱讚,我們只需適時要求用戶承擔利害關係,來判斷他們的稱讚是否出於禮貌或廉價。利害關係表現的型態有三種:時間、名聲、金錢,讓我解釋如下:

  1. 要求付出時間,代價最低
    例如:「那你願意來參加下一堂 30 分鐘的課程試聽嗎?」、「接下來的兩週,我們每天能跟你電話訪問 15 分鐘嗎?」
  2. 要求付出名聲,代價中等
    例如:「願意現在幫我們推薦三位有同樣需求的朋友來做訪談嗎?」、「願意現在幫我們在臉書標注一個朋友推一則短文嗎?」
  3. 要求付出金錢,來真的
    例如:「願意現在就以早鳥優惠價購買嗎?」(拿出 iPad 秀結帳頁面,甜笑貌)

這種試金石的招式有它的風險,被拒絕時可轉往代價低的招式來要求,也要準備好被完封的說詞,讓雙方有個台階下(菸)。(至於訪談紀錄中所有正面的評價,都請直接灰掉吧)

第 9 招,底牌要忍到最後

在上一個訣竅中我解釋了如何驗證來自用戶的評價,事實上,在任何 Market Validation 之前的訪談,都應該要極力避免談論到我們的解決方案。直接跳到對產品的想法,會讓用戶進入建議與發想的模式,情報的價值頓時降至人人皆專家的品質。

如何能確認我們的心血真有解決用戶問題,同時又絕口不提產品呢?

主訪人可以主攻用戶過去切確的使用障礙、詢問目前的妥協解法、妥協的成本,與忍耐的極限。接著是發掘可能的替代方案、用戶選擇比較的考量,與遲遲不轉換的原因。當我們能有信心判定,用戶對痛點的認識與解法的期待有符合設定的條件時,才能夠用試探性的問題來測試我們的方案。即便如此,也應該規避產品提案的情境,我們需要使用中性的字眼來描述一個抽象的產品概念。

簡單來說,我們需要聚焦在明確的歷史事件,並對用戶當下與未來的想法存疑

執行 UX 的質化研究,難免要在產品入市前作風險較低的驗證或探索,但我們總能練習把底牌忍到晚一些才翻開。

第 10 招,有不理性才合理

如果人都是理性的,根本不需要做訪談,只要夠聰明的人都能獨自推演出正確的劇本。知名的 “5 Whys” 提問方式教我們要連續問五個為什麼,來打破沙鍋窮追根本的動機。方法論看來科學理性,卻沒人告訴我們,第五個回答很可能是全然的感性,是個兒時回憶、自我認同的投射,或是隨機養成的習慣。事實上,我反而期待這種發現,這讓我們比其他不做功課的團隊,多了一分競爭優勢。

在訪談中要追尋理性相對於感性的比例,我沒有完美的答案。但如果能從找到 10% 的感性癥結去完美支撐往後 90% 的理性決策,這整個案例我會給予高度的重視。市場行銷這整門專業,幾乎建構在人對購買決策的不理性,為市場研發產品的我們,當然要比照辦理!

當對話讓我們感到一切合理、可預測到令人恍神時,只要挑著用戶模糊一句帶過的點追問,或是鉅細彌遺地交代的點反問,都能提高發現不理性癥結的機會。人的大腦面對自己無法解釋的節點時,特別會抄捷徑,或是建立再合理不過的新地圖。

第 11 招,多提防記憶弱點

有時訪談的目的,是要取得產品與其他解決方案之間,重要的比較基準(Benchmark)。這通常會轉化成:耗時金額,或步驟順序這類資訊。我的經驗是這三種資訊可以記得很清楚的人很少,遇到交代地明確無比的用戶,請回顧上一個訣竅。

第一次的回答都該假設為粗估,我們需要透過不同案例、不同角度來探問。如果探問的結果與先前有明顯比例不符,我們就需要調整我們心中的估算。令人困擾的是,如果詢問多次,用戶會建立一個比例原則的模型,往後的回答都會因為不想自相矛盾而扭曲事實。

我曾在工作坊被講師扎扎實實地玩弄了一次。我首先被要求回答我印象中打掃一般會花多少時間,接著回答我有明確印象上一次打掃開始時間。講師在一陣模糊焦點之後,問我「那上一次打掃結束時間是幾點?」。然後我那不爭氣的下意識為了不違反之前回答,嘴裡精確地流出了明明沒印象的打掃結束時間。(就這麼巧,剛剛好符合我先前估算的總耗時!)登愣!講師笑畢後我就成為當天教學案例。

正因為 Benchmark 對於設計(商業)決策的重要性,我們在面對人腦弱點時,更要小心處理!

第 12 招,凱旋歸來有門道

同事們成天在 Sketch、IDE、GitHub,還有雲端共筆裡打轉,如果期待他們看到勤跑外場的我們會列隊歡迎,是很不切實際的!業主花了錢委外 UX 研究的服務,他們也不會有興致聽我們分享曲折離奇的花絮。「Deliverable 呢?」(敲碗)

我必須承認,訪談報告的產出,遠比訪談當下還燒腦 10 倍。世界上很少有比重複聽兩小時自己與他人的對話還要無聊的事情。不要以為送去聽打會拯救我們,因為要做成對團隊成員或業主能消化應用的格式,得做一次濃縮版的紀實。這會是我們首次用自己的主觀來粗篩這龐大的資訊(噪音居多)。建議不能等超過三天才做,屆時對腦力考驗更大。如果組織內有多組訪談人員,交換各自手上的原始資料來做濃縮,可以減少主訪人主觀的影響。

各家的報告內含資訊不同,我只任性地放濃縮版的紀實、經典語錄、報表圖表(如果統計受訪者的資料能做 Data Visualization 的話)等訪談事實,在值得關注的段落標示起來,最後加上簡短幾點主觀解讀與高報酬機會點。相信我,即便如此,對於明明渴求用戶實情的設計開發同仁,這樣的資訊量還是遠超過他們能對付的程度。

最後的提點:誰說我們對外部用戶的發揮技巧,不能在自己人身上產生好效果?反過來對團隊同仁做訪談,都是很愉悅的議程,「這已經是第五個用戶有這樣的行為模式,大家怎麼看?」、「上次會議僵了三小時,這次特地挖的癥結點能怎麼運用呢?」。獵取情報的人,一切忙碌不就為了這個嗎?(拍拍)

後記

斷斷續續寫了不少心得,都是來自於過去十多個月的試誤經驗累積,不敢自稱對方法理論暸解透徹,也不敢冒用原屬於講師與其他高手的獨創概念。有任何需要增補改正之處,也請多指教。

文末,我想跟大家分享勤做訪談對於人生的美好副作用:

  1. 交新朋友
    捫心自問,我們跟密友或家人,上次在沒有手機干擾的情況下,認真傾聽、挖掘心事足足兩小時是什麼時候?訪後的對象,常常會給我穿越劇的錯覺,似乎已經認識很久了。用戶也是,直到訪後的時間慢慢沖刷掉這種錯覺。但可以是朋友無誤(打勾)。
  2. 跨界專家
    因為提問的臉皮跟技巧的提升,我們會建立一個人肉機器學習模式。把這技巧用在產品主身上,會在兩小時會議後,有機會解開「我覺得你比我們家 PM 還懂我們的產品跟市場」的成就。
  3. 認識人性
    不同思路背景的人聊多了。我開始用更寬容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不合理。用戶來來去去,大家用不同理念過得好好的,我真的也不必堅持什麼了。

打完收工,祝大家出訪滿載,凱旋歸來!

--

--

Zac, Tong-Yueh Yang
MZ-UXUI

Product Strategist, UX / CX Designer , Ruby / Rails / R Developer. ESADE FTMBA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