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居 — 台灣地方創生的現在進行式

一同來體驗,不需放棄原本生活,就能創造多元感受的「二地居」!

林宏翰 Paul Lin
BEST 惡地共築
Jan 27, 2021

--

林承毅老師經營地方社群多年,有感於地域振興急需人才回流鄉村,激發出適合台灣本土執行地方創生的過渡模式,那便是二地居。

不過,在介紹承毅老師的核心概念之前,不妨先透過目前台灣、日本地方創生發展之現況進行爬梳,從而將能更理解「二地居」之脈絡。

二地居,是地方創生的過渡期,也是進行式。圖 / 林宏翰
目錄l   台灣地方創生發展背景2   「二地居」概念發想3   日本案例與戰術4   「二地居」核心概念5   誰適合二地居?6   案例與結論

背景

時至今日,儘管在地青年返鄉總數正逐漸增加,地方產業發展卻仍不見顯著成效。究其原因,除許多鄉村地區本身青年基數不足,更重要的是地方本身並無相應產業供人才發揮專長,沉重的經濟壓力正迫使著人才不斷朝城市聚集,呈現極化的同時也造成農地廢耕、社區超高齡化甚至是孩童教育、在地治安的問題。

為了平衡地區經濟、產業均衡發展,除國土計畫法公布後開始針對原有非都市土地進行相關規劃外,由社區總體營造過渡到社造3.0(地方創生)的政策也希冀透過在地文化保存、生態保育以及青年輔導就業等方式,促進返鄉青年回流。然而,當許多地方團隊如火如荼展開計畫的同時,卻也碰上相關專業不足、執行人力不足、無法為地方找到適合品牌定位等。對於深耕地方已久的團隊而言,無法打造品牌無疑是難以突破的盲點,本書為該問題所下的註解為「因為慣性,所謂的地方魅力往往要從外人眼中才能略感一二。」但地方團隊與外部團隊該如何溝通,甚至是如何吸引外部團隊長期協力社區推動營造,儼然成為目前許多地方團隊的罩門。

有時地方亮點需要外人的指認才能被看見。圖為里山生態公司向滿州阿嬤解釋手做米苔目獨特性。圖 / 林宏翰

概念發想

林承毅老師認為地方創生的關鍵,首要應該先凝聚居民的共識,讓地方因該共識而產生其性格與品牌,才能推播共感給社區外部的客群參與。

儘管目前政府制訂許多補助計畫以期鼓勵地方保存文史、行銷在地,然而仍有部分社區陷入日本社造大師木下齊所警告之「補助金是毒藥」的桎梏中,不僅無法將補助視為社區營造之加速器,反而容易為了特定面相而寫造成居民間意見不一互相猜忌,失去了原本計畫美意。居民應從在地文化開始挖掘,經過詮釋再轉譯的過程逐漸凝聚居民的共識,這正是「打造地方品牌的過程」。有了共識與地方性格,便可透過品牌吸引外部人參與體驗,藉體驗過程中逐漸產生對該地的認同感,從而逐漸改變拜訪的頻率,從「遊客」進階至「關係人口」。

恆春民謠讓許多在地、甚至外地青年感動,成為「關係人口」。圖 / 林宏翰

日本案例與戰術

書中並舉許多日本案例作為該動態過程的應證。像是人口高度高齡、青年外流嚴重的高知縣因為透過老人選秀,讓他們當刊物封面代表、偶像團體,逐漸打出在地知名度。當地好客的性格也吸引許多久居東京體驗人情冷暖的都市人前來感受「家」的氛圍,也漸漸培育許多「關係人口」,甚至越來越多人移住。筆者認為,這與台南正興幫發展軌跡相似,只要走出地域特色,好客也能是地方亮點。

另一個案例是同樣原本並無特色的熊本縣,後因推出吉祥物「熊本熊」而一炮而紅。然而推出一個吉祥物,並非如大眾所想的如此簡單及易複製。「地域吉祥物要成功關鍵在於,要像養育小孩一樣的持續陪伴著他們。」書中也明確指出,地方代表物應先從感染在地人做起,並讓在地人認同才能代表在地人,而在地人的高度認同也會讓推廣在地文化變得更有自信,凝聚的感動便能吸引社區以外的人加入其中成為一份子。筆者認為,文化絕非一時發想甚至抄襲的產物,當在地特色能真正透過地方吉祥物加以推廣出去,便會更輕易建立自身與該地域的連結。

近年來,日本政府為了吸引社區以外的人參與,也制定了許多「戰術」。例如地方物產展(需持續舉辦)、地方宣傳報、首都天線店(如世博地方館般由縣市在地設計師操刀呈現該地區最特別的一面。通常一樓賣生鮮雜貨,二三樓為地方知名餐廳設分店)、食通信與地方誌、故鄉税(部分捐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回謝禮,類似台灣群眾募資)、山村留學、地方品牌企劃、展覽講座、地方吉祥物、地域振興協力隊等。每一個戰術目的便是讓外部原先「毫無關係」的「遊客」,在不自覺的過程中接觸許多地方的美,從而興起對某地的嚮往,日後便可透過拜訪更認識在地,從而建立起羈絆成為「關係人口」甚至是「流動創生人口」。

熊本熊做為地域品牌代言人,已深獲在地人認同。圖 / Flickr: nilcc展

「二地居」核心理念

上述提到「關係人口」、「流動創生人口」、「二地居」等概念,究竟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又與地方創生、日本戰略有何關係呢?事實上,正如筆者與許多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們生活面臨的經濟壓力等困境,提及地方創生,我們通常會「想」而不敢「做」。常見原因包括對該地域不夠熟悉(非在地人),人脈網絡不在當地,產業是否能支撐家庭生活等,甚至許多人連當地有哪些產業也常常不得而知,這些都是前進地方參與創生的阻力。

而上述提及之日本戰術,目標正是減低非在地人進入地方工作時產生的不適感。林承毅老師認為要進入地方工作,基於上述原因通常無法一蹴而就,然而若將地方創生分為四個階段逐步推進,則較讓人有踏實感而願意嘗試。此四階段便是:

  • 關係人口:仍然居住城市,但因對某地區有感情而頻繁造訪
  • 流動創生:仍然居住城市,然而在另一處(鄉下)會短暫居住經營副業
  • 二地居:在城、鄉,兩地工作同時兩地生活(時間比例相近)
  • 移住定居:居住於鄉下,成為新移住工作者

四階段從上而下,依據個人經濟、家庭、時間因素自由調配,可有效避免一下遷移那種「離鄉背井」的衝擊。首先透過旅遊、執行專案或工作等方式認識某地方後,若對於該地區有所感情,便能成為「關係人口」。其後隨個人時間與對在地認同感的深化,便會逐漸將重心遷至鄉下,而逐步向「二地居」甚至「移住定居」邁進。其中二地居便是一個在城市與鄉間認同的過渡期,可以藉充分認識兩地的生活後決定是否移住,或維持二地居,或發現不適合地方工作而退回關係人口。該論點為城鄉距離皆在三、四小時內的台灣人工作型態賦予極大彈性,交通、時間及聯繫成本的逐漸減少,也讓台灣成為最適合執行二地居的國家。

你,適合二地居嗎?

「地方創生的焦點不只是拼經濟,而是需要引動更多流動性讓人樂意回來。」然而,建立關係人口甚至進一步進行二地居,如何知道自己的性質適不適合呢?承毅老師透過「創生風土人論」將在地方工作的人們簡單分類,以風、土象徵為地方努力的人們,無影的風讓人感受它的存在卻捉摸不定,土雖不起眼卻是頂天立地的紮實基礎。而由「風型人」與「土型人」組成的地方風土軍團,讓地方創生不再專屬特定人。以下先就兩種特質的人進行介紹。

  • 風型人:從既有地方之外(如城市、其他地區),乘著風抱持著理想而來。帶著新奇的事物、消息、人、意識而來,同時也反向對外散佈訊息,因而成為擾動區域內凝結且停滯不動空氣的發動機
  • 土型人:第一線地方實踐者,腳踏實地在地方默默耕耘著,從基礎扎根,投入如養育生命一般的實業

一般而言土型人大多已在地團隊、在地人為主,深耕已久熟稔在地人際網絡是其特色,然而缺點是無法快速更新社區外部消息,同時長時間執行計畫也常對於地方發展之想法僵化。風型人則帶著最新的消息與科技來到地方,協助土型人推動創生更有效率,也能以全新的觀點詮釋地方發展,然而缺點便是構想時常無法落地化,需與土型人多加溝通學習。由此可見,無論是風型人抑或土型人,只要兩者能認知自身之不足虛心向對方學習,便可將在地創生之效益極大化。此二類人若為二地居者,也能在保有在地思維的同時,運用城市作法進行在地行銷與營造,從而逐漸形成在地實踐者聯盟,如同承毅老師組成之台灣地域振興聯盟一般,彼此共享資訊而讓經驗傳承。

而目前台灣何類型的人適合參與,承毅老師指出目前頂級世代(55–65歲,有豐富人脈、專業與經驗,財務自由度高)是青銀協調者的重點,也可做為好的風型人或土型人帶領地方青年成長。另外除個人力量外,有鑑於地方團隊經常缺乏穩定資金來源,與企業 CSR 合作也是一種方式。這其中可參考蘇澳朝陽社區沐浴品牌茶籽堂,從原本消極茶樹認養到創立品牌行銷地方;也可參考日本網路公司在地方設立第二辦公室,公司同時在當地設立學校幫助員工小孩就讀,讓城市的人抽籤二地居。地方創生的責任不該僅僅歸於地方團隊、政府、返鄉青年,你我都可以。

企業 CSR 成立地方品牌茶籽堂,反而成為代表地方文創的代表。圖 / 林宏翰

「二地居」書本的後半段,介紹了台灣九個地方案例,說明許多地方企業創辦人如何透過二地居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型態。其中二地居的終點其實有許多想像空間,有如原鄉青年柯信雄、唐佳豐經過88風災便毅然決定辭職回鄉經營林下經濟;也有如地產公司董事長陳百棟往來台南台北,推動台南家鄉建設的同時也不忘在台北汲取最新知識,直至今日呈現三天台南三天台北兩處都有舒適的家的情形;也有如金魚厝邊彭仁鴻在替代役第三年時為了宜蘭工作與政大求學,維持一年每天兩地跑的辛苦情景,直到後來雖定居宜蘭,仍有時會北上開會。

每個人二地居的目標、終點都不同,有些人或許成為「移住人口」;有些人則退回「流動創生人口」;有些人則堅持「二地居」終老樂此不疲。找到自己未來一生的目標或志業並不容易,但或許你可以先從關係人口做起,慢慢認識你所居住的地區,慢慢的品味而非消費在地生活,有一天你也能成為在地生活的行家,找到屬於自己最佳的歸宿。

如果您對我的文字感興趣,請給我10個👏 
假如您對地方創生、二地居議題感興趣,請給我30個👏
歡迎有任何想討論的議題,可以留言討論!
再次謝謝您耐心讀完。

--

--

林宏翰 Paul Lin
BEST 惡地共築

土地的紀實札記。英倫的留學分享。 我想說,說一些塞滿情緒的個人故事,來感動你。IG: pl_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