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蔬果箱熱潮背後的二三事

劉宛昀
BEST 惡地共築
Published in
Aug 22, 2021

文/劉宛昀

五月中台灣爆發一波本土疫情,帶起一波購買「蔬果箱」的風潮。許多蔬果箱打著「幫助小農」的標語販售,但在訂購支持之餘,我們都應該好好了解訂購蔬果箱是如何幫助到小農。

關於蔬果箱,你該知道的事

蔬果箱其實不是因為疫情而誕生的產物,而是小農長久以來採用的一種銷售方式,消費者多是與小農長期訂購,彼此之間有良好的互信關係。這樣能帶來什麼好處?小農的通路較著重在市集、宅配、農場經營等,注重與消費者直接的產生互動,進而建立關係。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說,能夠明確知道自己購買的蔬果是來自哪裡、種植的情形如何(甚至可以實地走訪農場),了解並且對小農的經營方式與理念產生認同,能夠更安心的購買;站在小農的立場來說,種植的蔬果能夠有固定的銷售管道,且有一群消費者因認同他的理念而購買他辛苦種植的作物,這對辛苦的小農來說也是最大的鼓舞。這樣互信且互利的關係,不管是在精神面還是實際面上,對小農來說都是堅強的後盾,確保消費者與小農之間的關係穩定長久。

Image by Jill Wellington from Pixabay

疫情時代的蔬果箱亂象?

疫情之下,許多消費者一窩蜂的訂購蔬果箱,卻沒有認真了解蔬果的來源、產地、種植環境等,且可能因為物流延遲造成蔬果損壞,或本身不夠了解蔬果箱性質(比如說對蔬果箱有錯誤的期待,或是蔬果箱出現不常見的蔬果而不知如何烹調)等原因,導致訂購體驗不佳,甚至有消費者要求退貨、退款,這樣的狀況造成小農的損失,消費者也不再信任蔬果箱等相關產品。

許多農民坦言,蔬果箱的包裝、冷藏運費等支出導致蔬果箱的利潤其實不高,販售蔬果箱對他們來說是跟消費者「搏感情」,如同前文所述,建立小農與消費者的互信關係才是販售蔬果箱背後最大的利益。至於蔬果箱這個銷路在疫情之後會何去何從?有人認為蔬菜箱是未來趨勢,但筆者認為,疫情趨緩過後,民眾回歸到實體購買的可能性極大。一來是台灣人很依賴實體購買,疫情期間的傳統市場、超市每天都還是有一定的人潮(以筆者親身經驗為例,家中長輩堅持每週親自走一趟傳統市場,沒辦法接受年輕人代購蔬果回家);二來是這波蔬果箱的購買潮之下,應該有不少消費者的購買經驗不佳,不論是對內容物、價格、物流速度等,都可能有一些不符期待的地方,導致他們再次購買蔬果箱的意願低。

蔬果箱熱潮如何帶來正面影響力

雖然如此,筆者對於這波蔬果箱熱潮的態度還是正面的,其帶來的影響力其實有延續的可能性。舉例來說,彰化溪州「阿畝ㄟ菜市仔」販售的蔬果箱內,就附上手寫卡片,介紹每一樣蔬菜以及種植的小農,可以讓消費者認識吃下去的蔬果以及小農,這更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很有溫度的服務;另外還有透過蔬果箱推廣宣傳各地小農市集、透過社群媒體教導烹調方法等,上述這些手法可以直接的提升消費者對於產地小農的認識,並且建立兩者的互信關係,即使在疫情後大多數人回歸實體購買,他們也願意繼續購買蔬果箱,或者用不一樣的管道繼續支持小農。

總結來說,蔬果箱立意良善,前提是要建立在消費者足夠了解並且能夠接受蔬果箱特性的情況下。若要能將蔬果箱能帶來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在疫情之後延續這波熱潮,要如何讓更多人認識蔬果箱、認識小農以及他們種植的作物,絕對是未來值得深入思考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