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消滅!

淺談臺灣教育體制與青年回鄉困境

杜昆翰
BEST 惡地共築
6 min readAug 6, 2020

--

本文以帶領讀者了解青年回鄉現況,期待讀者反思並以正確心態面對地方消滅危機,甚至進一步展開實踐。

起點

臺灣近年掀起一股地方創生潮流,除因政府訂立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外,更應歸因於2014年由增田寬也出版的「地方消滅」一書。此書的出版不但影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訂立2015年為日本地方創生元年,更影響到五年後臺灣的政策。

這本「地方消滅」到底多厲害?為何能影響至少兩國的國家政策?

此書第一章便引用精確的數據,說明若日本生育率以及人口移入都市之趨勢沒有改善,百年內日本人口將剩下三至四千萬(目前為一億兩千萬,光東京都就有三千多萬,又生育率推估通常誤差極小),等於是百年後日本幾乎所有人口都集中於東京都,若此時發生天災,後果不堪設想。接著此書清楚分析地方人口減少的後果並破解常人迷思,表明若政府不「立即」思考對策,後果將不堪設想。第一章便給人如此之震撼,後續章節則開始具體說明對策,從中央到地方、甚至民間的層級,都清楚交代方針,引用的數據精確可信,怪不得能影響國家政策。

由於臺灣人口分佈結構與日本相近,遠見雜誌於2019年進行臺灣人口調查,並羅列20年內即將消滅的134個鄉鎮市,共占全臺土地面積七成,顯見此問題之迫切,至於臺灣政府與人民在近年採取了哪些行動?以下詳細說明。

地方消滅(中文版)/增田寬也

臺灣青年回鄉現況

臺灣目前地方創生的現況,以筆者一介學生,難以窺視全貌,在了解地方消滅危機後,也暫時難以從國家政策面著手去討論與分析。但筆者經由數十上百個臺灣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案例(2019年以前多用"社區營造",但"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意義並不相同,然目前尚無完整對這兩個詞的定義),大致看到了一些端倪,以下逐一說明:

一、前提

地方消滅的論述架構為:地方無工作機會/都市工作機會多→青年外流→鄉村人口減少→當人口減少到一定程度將無法維持地方最低限度機能→地方消滅

對政府而言,根本的問題是地方無工作機會(當然這是最簡化的架構),因此如何創造工作機會便成關鍵。

二、政府&民間的計畫/競賽/課程

十多年前,政府開始提供計畫/競賽,鼓勵學生透過政府補助,進入、認識鄉村,而政府的推手便是老師/教授,只要老師願意帶學生進入社區,就有機會發掘對社區有熱忱的青年。筆者認為此模式成效顯著,因每年有上百個課程帶領上千名學生進入社區,只要其中有五個、十個學生對社區有熱忱、願意花數十年深耕並自己創造工作機會,對社區就有相當大的幫助。

三、青年回流鄉村的阻礙

雖說成效顯著,但現在青年回鄉的速度遠不及人口流失速度,關鍵是什麼?筆者認為是臺灣教育體制與社會期待的影響。許多人從小被灌輸成績要好、考好學校、拿高學歷、到都市工作的觀念,在這樣的社會期待下,若聽到有人回鄉工作,第一直覺便是此人競爭力差,在都市找不到工作吧?若僅有家長/老師對學生抱有刻板印象還好,若連同儕都有相同想法,青年自己大概都會排斥回鄉吧?

四、高教迷思害"鄉"匪淺

重新瀏覽一次近年青年回鄉案例,光從大學科系就能看到端倪,許多是從休閒事業管理系/旅遊管理系/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公共關係暨廣告系(隨意列舉)......等科系出來的案例,老實說筆者以前看到這些科系時,會抱持輕蔑的態度,現在反而對這些科系肅然起敬,因為有許多老師/教授願意帶領學生進入社區,自然能培育出相當多回鄉人才。反觀臺灣所謂的「頂大」,聚集了許多所謂「頭腦好的人」,卻沒有這些科系、師資,學生沒有機會認識自己的鄉土,只有一堆往國外跑的機會,出了國很多再也不回來,就是高教迷思惹的禍。若今要在頂大設立「觀光系」,必會引來質疑跟撻伐;若一個頂大的學生說要回鄉工作,會被用何種眼光看待?直到最後,回鄉青年將明顯只剩某些領域的專業,更限縮了鄉村未來的發展。

NCKU BEST團隊於2019年秋協助左鎮公舘社區舉辦第一屆葛鬱金節

走出困境的關鍵

一、引導者

前文提到,許多青年回鄉的起點是參加老師的計畫/課程,筆者認為這些老師是關鍵,事實上老師就是引導者,而引導者可以是任何人。在社會迷思底下,很少有學生會主動認識鄉村/社區,縱使自己的家鄉是部落,也未必會熟悉。因此近乎所有回鄉的案例都有至少一個引導者存在,若一個學校的引導者數量少,學生回鄉的案例就會少,若引導者集中在某些科系,其他科系學生接觸這一塊的機會就更少。所以引導者的專業領域、分佈情形很直接影響到學生回鄉。

二、專業領域/地域限制

筆者曾粗淺了解幾個社區與青年合作之情形,發現有些社區有大量教授/學者進入,有些社區卻完全沒有,造成青年大量集中在特定社區,產生社區間的資源落差。其原因除了地域限制外,專業領域也是一個變因,若此社區有豐富歷史文化,可能會吸引人文歷史專家學者,若有豐富地理生態樣貌,吸引的專家也會不同。然而此現象對社區發展未必是優點,反而在引導者過度集中或領域過度重疊時,失去了一些社區發展的可能性。

三、擴散效應

光有老師扮演引導者絕對不夠,就如前文所述,老師容易有專業領域限制,帶領的學生也容易關注特定領域,因此當老師扮演引導者,帶領學生進入社區後,學生應有機會成為新的引導者。若學生對在地有興趣,他們會將這些地方介紹給家人、朋友、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以此擴散出去,產生新的可能性。筆者先前參與一個與線性文化遺產有關的計畫,在計畫開始前,恰好與生物科技系的友人提及此計畫,對方聽聞相當有興趣,決定一同參與,即是一個學生自己成為引導者,吸引不同領域友人加入關懷社區行列的實例。

四、大學社會責任

綜合前述,筆者認為青年回鄉走出困境的關鍵一步,應回歸到所有學生身上。並非筆者認為所有學生皆須回鄉,而是認為"理解現況並反思"應為學生之責任,如近年政府與各大學強力推動的USR計畫(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即是希望學生能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並進行反思,以此打破社會既有觀念,促使社會進步及改變。

2019秋 由簡聖芬老師帶領學生組成NCKU BEST團隊

結語

筆者受曾任教於成大之翁裕峰老師啟蒙,踏入社區關懷領域,並由成大建築系簡聖芬教授協助創立自發性關懷社區的學生團隊NCKU BEST,持續由成大都計系張秀慈教授從旁協助團隊發展。以此感念多位老師作為引導者的角色。筆者自我期許能成為引導者,故撰寫本文,然本文僅是引導的開始,從筆者的觀點出發,非要說服讀者投入地方創生行列,主旨為打破社會上對地方發展的迷思,期待讀者反思並在自身能力範圍內做出實踐或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