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E5:雷諾曼牌陣基礎 pt.2

了解過「配牌」怎樣操作之後,今天來介紹「橫線列陣」,以及幾個非常重要的解牌技巧。從基本配對到大牌陣,這些手法你必須要懂!

Nes’ Tarot 塔羅諮詢
Nes’ Tarot 占卜教室🔮
14 min readDec 30, 2020

--

歡迎您來到Nes’ Tarot占卜教室!每一節Podcast課堂,大概為30-40分鐘;而在每小段講課的中間,您會聽到滴答滴答的章節停頓位。您也可以隨時將Podcast暫停,抄寫您的學習筆記。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例如說短暫將手機、推播通知靜音,可以令您更專注,提升學習效率。Podcast目前主要以粵語(廣東話)廣播,不定期更新。在我們開始之前,先準備好你需要的課堂物品:你的牌卡、筆記本和筆、一杯水、一顆開放、輕鬆的心,讓我們一起進入牌卡占卜的奇妙世界吧!

內容節錄

(00:00:00) Intro
(00:02:48) 該用幾張牌問事?
(00:07:47) 雷諾曼橫線牌陣之三五七九
(00:09:09) 初階(1):三張牌 Line of Three
(00:12:16) 三張牌之牌陣變化
(00:14:35) 雷諾曼牌陣 vs 塔羅牌陣
(00:15:58) 初階(2):進階橫線列陣、鏡像 Mirror
(00:18:46) 五七九張牌的深入分析
(00:20:19) 串連 Chain
(00:23:16) 開場白、結尾辭 Opening and Closing
(00:26:40) 小總結

📍編按:本集 Podcast 已於 2028.8.9 重新剪輯完成,文章亦盡力跟隨逐字稿以書面中文再編撰過。初期錄音,因為原講稿安排未完善,以致部份錄音分段未能完全配合文章段落分配,請各位見諒。

該用幾張牌問事?

會用牌卡來占卜的人或前來問牌的人 (無論屬占卜專業與否都不重要),通常都會提出一個問題:到底需要用幾張牌?

那麼是否比較認真的問題會牌數量比較多牌、簡單的問題用牌數量比較少?簡單解答:通常是。但在此之前必須要說的是,牌的數量較多,解答不一定會清楚;牌的數量少,也不代表解答不精準 (acute/ precise)。或者是否應該說,在牌數量多一點、不清楚牌義就繼續抽牌、補牌的情況下,解答就會比較清楚嗎?拿出來反問,答案當然是「不是」~😂

雷諾曼卡的「解答釐清」(clarify) 手法,其實與塔羅牌很不一樣,請記得【不要】直接將用在塔羅的方式套用到雷諾曼卡之中。將占卜卡的手法套用在塔羅牌上,是非常有效,甚至感覺能夠互通;不過若反過來,on the other way round 的效果會差很多。(有些操作問題比較難現在短時間內解釋說明為什麼;只要你開始繼續用 [雷諾曼] 你就會明白。)

「到底用幾張牌問事」這問題,重點在於事件複雜,牌數量較多;事件較簡單,牌數量較少。通常使用占卜卡/ 雷諾曼卡的時候,都有一個很常見的提問:時間。有關「預測時間」這問題,對於我,其實我並不建議你解答「預測」提問;不過你仍可從現在的情況 (事件狀態) 推測下一刻的事,即思考「可預見的將來」,這是可接受的方式,只是記得盡量不要用「預測」得來的解答去為目前當下的事做決定喔。

通常當下 (即時) 的事件、一星期內的事,或短期、正在計劃中的事件,通常用三張牌的回答就可以得到答案。但如果當下事件時間線比較長、針對中短期事件或嘗試做一星期預測),則可用三~五張牌。三張牌的話解答會較精確,但通常不會太足夠;原因並不因為雷諾曼不夠深度,而是因為如果你想得到比較全面的解說,五張牌應該會得到更多的解答。

你可能會問:用牌有時數量會較多、卻又說推測推不到那麼遠的時間……那麼使用多幾張牌的話又會是什麼時候呢?其實當你用到七~九張牌,你可以得到得解答就更全面、更廣闊了。

換個角度來粗略計算一下。如果三張牌可以解答到三~五天到一星期以內的狀況,若以使用全部 36 張牌來占卜,一個大牌陣 (Grand Tableau) 的解答應該可以最少大約覆蓋 12 星期 (3x12=36),等同「一季」。經常進行占卜的人應該會明白,「卜」的覆蓋期通常為三個月;原因是每三個月之間,都必會出現較明顯的季節 (節氣) 轉換,而這個「12 週」正好就是大概一個季節。

注意:用數學計算雷諾曼占卜用牌的數量,此為粗略估算及綜合有經驗的外國占卜師而言,而非科學或者必然的情況。

另一方面,以上是否表示雷諾曼占卜的「最長預測」只限於一季?當然不一定。牌卡占卜師的經驗、直覺、第三眼 (The Third Eye) 或頂輪 (Crown Chakra) 靈敏度較佳的,是可以推測到長達一年 (甚至更長遠) 的時間範圍;只是既然每一位占卜師能夠預見的能力也不一樣,沒有所謂「標準」的根據,以「三個月」來做較好的量度準則就可以了。

雷諾曼橫線列陣/ Line, String of 3–5–7–9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初階牌陣。在此之前想再問問大家:到底「配牌/ 雙卡配對」是屬於牌陣嗎?當然是!當你將兩張牌抽出來 (記得雷諾曼是沒有單張抽牌設定),已經可以出現簡單的配牌解答。

雷諾曼初階牌陣是 Line of 3/ 5/ 7/ 9,即使用三~九張牌的 (直線) 牌陣,我會稱之為「橫線列陣」。

📍回帶 S1E4 ▶︎ 進一步使用兩張牌以上牌陣前,請先確保你已經明白雷諾曼「配牌」是怎樣解讀的。這解牌基礎你必須要穩固,才可以順暢地分析規格更大的牌陣,包括使用全 36 張牌的大牌陣的時候,同樣亦需要你「配牌」操作;若你未能明白此操作邏輯,接下來你將會非常痛苦🌚。請重聽「兩牌配對 Pair」的部份,並多加以練習,再繼續向三張牌及以上的牌陣進發。

初階(1):三張牌/ Line of Three

使用三張牌的時候,解牌邏輯與使用兩張配對牌的時候是一樣的。只是三張牌的解說方式有好幾個。

第一種方法跟兩張牌配對做法一樣,就唯一分別就是只配對左右邊兩張牌;跳過的中間牌是主語 (subject),左右配對牌為修飾形容 (modifier)。夾在中間的牌又稱之為 Centre Card (注意它與 Master Card/ cartes maîtresses 並不一樣);在牌陣中所佔的份量比較重,是問牌的焦點主題,也是問題的根本或根源。

另一種解法是,左邊與中間的牌都是事件主題,右邊最後一張牌是修飾形容或者事件的結果 (outcome)。無論由左至右、或者由右至左,你都可以選擇將三張牌之中的主題牌安排在左邊、中間,或者右邊。前提是,在列出主題牌之前你必須事先決定好要如何配對、要放在 [三張牌之中的] 哪一位置上。

之前曾經解釋過左~右、或右~左的排牌方式,都是可使用的手法,亦痛解釋過為什麼雷諾曼解牌時從右~左會比較方便;當你清楚牌的位置與順序是怎樣互動之後,即使你以左邊一張 + 右邊兩張方式操作配牌也無不可,只要事先決定好以及養成一種使用習慣就可以了。

三張牌之牌陣變化

對比只使用兩張配對基礎配牌,三張牌能夠以最少數量的牌、最直接的方式給出最多的解答內容。三張牌的解牌方式,亦可變化成「因為、所以、怎麼做 (because of — therefore — how)」。如果你是比較「新派」的牌卡師,即使這並非新的牌陣,你可能會想用「過去、現在、將來 (past — present — future, PPF)」這常見的牌陣來解牌。

注意:並非每件事、每次問牌都能夠或需要使用 PPF 牌陣;【學習牌陣相關的分享很多,容許以後再慢慢分享】。針對三張牌 PPF 牌陣,先不要給「過去現在將來」這叫法影響你的觀念。中間那張牌,即形容「現在」;左邊的牌就是「之前發生的事」 — — 你想處理的時間範圍 (time frame) ,需清楚分辨例如昨日、今早也可屬「過去」範圍。有關如何設定提問及使用牌陣,雷諾曼的操作方式始終與塔羅不太一樣;先思考一下何謂過去?何謂將來?這個「將來」是接下來的時間,是較遠之後,還是下一刻就馬上出現的事?只要對於 PPF 定義有比較清晰的概念,這也是一個很常使用的雷諾曼牌陣喔。

雷諾曼牌陣 vs 塔羅牌陣

單單使用雷諾曼牌陣,其實真的很…dry 🌚。相對於塔羅使用的牌陣,形形色色真的非常的多 — — 抽牌方法很多,甚至或邊抽邊問,所有眼花撩亂 free-style 都能套用在塔羅牌陣之上,完全看使用者的習慣而言。

在傳統雷諾曼占卜中,比較老派的有關牌陣的內容其實並不多,新派則可能會比較多「牌陣設計」;不過若只用老派的橫線牌陣,都可以發揮到最大的功效 — — 愈簡單的牌陣處理方式,愈能快而準地找出解答。

使用雷諾曼卡牌陣,我們不需要在每一個牌陣位置上植入不同的預設提問 (像 [塔羅牌陣] 挖蘿蔔坑或者種植塞種子…);你需要做的,是將雷諾曼圖案中的事、物串聯成一個故事。要開始培育你說故事的能力,才可以更好解說與分析眼前的牌卡圖案。

初階(2):進階橫線列陣、鏡像 Mirror/ Mirroring

三張牌之後,是時候來挑戰五張或以上的牌~

傳統上,雷諾曼的橫線到陣,牌的數量是以單數呈現。例如三張、五張…最多大概九張;九張以上例如排 13 張這些有點傻😂,我相信這是少數人的做法而已,倒不如用另一牌陣方式去呈現還比較好。

用上三張牌以上的牌陣 (五-七-九張)、九宮格、或甚至大牌陣,大部份操作技巧都是從傳統占卜繼承而來;最常使用到的,大概就是鏡像 (mirror, mirroring)。

鏡像/ Mirror, Mirroring

在排列橫線列陣時,例如三張牌,第 2 (中間一張) 牌是牌陣的中軸 (axis),也是整個牌陣的主題;至於中軸的左右兩邊、像被軸心切開兩邊而且對稱的牌,它們會像鏡子一樣反射了「對面」的另一張牌,修飾說明了中軸上的主題內容。

例如:三張牌牌陣中,第 1 張牌鏡射第 3 張;五張牌牌陣的第 1 張牌鏡射第 5 張、第 2 張牌鏡射第 4 張。七張牌的手法同理,配對位為 1+7、2+6、3+5;九張牌方法亦同,即配對 1+9、2+8、3+7、4+6。

🎴🎴🃏🎴🎴
🟠🟢⚪️🟢🟠

以五張牌為例:🃏是主題中軸 (subject),🎴左右邊相同顏色標記 為鏡射修飾形容 (modifier)。

五七九張牌的深入分析

你可能會覺得,如果五七九張牌的牌陣與三張牌的本質沒有不同,那麼為什麼不只用三張就好?大不了分幾個短問題來問來解,不就可以得到很多答案?

真的有那麼簡單就好!當你使用五七九張牌的時候,即使*基本*解法邏輯一樣 (鏡像),不只有所得到的資訊更多,可以使用的技巧亦會變多。你可以將五七九牌陣變成幾組「三張牌」處理:

(🎴{🎴[🎴)🎴}🎴]

以五張或七張牌為例:(圓括號 1–2–3) 是第 1 組,{大括號 2–3–4} 是第 2 組,[方括號 3–4–5] 是第 3 組。

例如在五張牌,用第 2 張牌做「主題」的話,第 1/3 牌就是修飾形容;輪到第 3 張牌做主題牌的時候,第 2/4 牌就是修飾形容。在得到的資訊增加的時候,內容雖然免不了有機會重覆,但同時亦可為解答增加深度。所以到了九張牌的時候,你可以串連起的解讀就更多了…

串連/ Chain, Chaining

串連 (chain, chaining) 是增加橫線列陣內容解說的一種手法,對於解讀較「長」的橫線牌陣非常有用。方法是從第一張牌開始,用串連配對牌的方法一張緊接著下一張,將故事串連起來。例如 1+2、2+3、3+4、4+5 — — 假如你使用五張牌,解讀在 4+5 就正式結束;但如果你的牌陣有九張牌,那麼你就必須 5+6、6+7、7+8、8+9 繼續重覆下去直至跑完九張為止。【編按:7+9 為錄音口誤,正確為 8+9。】

有時你可能也會那麼覺得,雷諾曼真的很煩就像三姑六婆話很多…🤪 不得不否認,雷諾曼解牌的確會出現很多*重覆*的解說 (是經常性出現),只是當解說一再「重覆」時,解釋的深度也會不同。尤其當主題牌、修飾形容兩張牌的位置如左右互換,出來的意義與主題也可以不一樣。

例子:假如左邊牌的主題為「筆」、右邊是修詞「紅色」,解讀是「紅色的筆」;當左右互換主題為「紅色」、修飾形容為「筆」,解讀雖然同樣指向相同物品,可是焦點就會變成「有一枝筆,它是*紅色*的」,即「紅色」才是重點。哪一張牌是「主 (題)」?哪一張牌是「副 (詞)」?這是操作雷諾曼卡時尤其要留意的事。

另外,使用串連這技巧時,方向從左至右,或者從右至左開始都可以。

【回頭補充幾句】相信很多人學雷諾曼之前都有學過塔羅,到了這一刻必會再次帶出「牌陣該用幾張牌」的問題。

當我們使用塔羅的時候,牌陣用牌數量多,不等於對解釋狀況或找答案有幫助,因為很可能會愈多愈亂;然而雷諾曼卡的功能和長處,是不(好)厭(Q)其(長)煩(氣)😂地講述事件狀況,而且還是具體地形容當下的事。牌陣中雷諾曼卡的數量愈多,得到的補充說明會愈多或者愈清楚;用三張牌若解釋不夠詳細,用五張牌應該就能呈現更清晰的故事了。

開場白、結尾辭/ Opening and Closing

使用橫線列陣這手法,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第一張及最後一張牌,因為都有它們的特殊意義 (不論是左~右、或者是右~左的解讀法都適用)。

擺放牌時,在左至右的情況下,最左邊一張是整個牌陣的開場白 (Opening Card, opening)。開場白可以讓您知道事件或此狀況是怎麼開始的,像描寫背景或切入點,或故事起點在哪裡、從哪裡開始說起,就像一個框架或括號一樣將故事「包圍」起來。

在左至右的情況下,最右邊、或往後會再認識到的九宮格最右下角一張、或牌陣 [結構上] 的最後一張牌 (last card),很多時候都會成為整個牌陣的結尾辭 (Closing Card, closing),又名仲裁者 (arbitrator)。

雷諾曼本身有自帶卡號碼 (1–36),亦帶有紙牌花式點數或人頭 (pips & heads);然而我覺得雷諾曼的卡號碼是不太重要的【除了用來排列順序與宮位 (House) 使用上有此需要】。

雷諾曼卡本身是一套 32 張的「小紙牌 (petit jeu)」,包含了 Ace、6–10、J、Q、K,即有四牌組共 12 位人物;如果你在最後一張牌上看到一個人物 (J Q K),或對於你來說帶有「人物」意味的事物 (例如狗、蛇、或令你馬上就想到的人),這意味他就是整個牌陣故事的「最高話事人」(arbitrator) — — 有一個人將會為你總結整個牌陣的解答。

Opening Card 以及 Closing Card 連同連同最中間的主題牌,讓橫線牌陣得到一個很好的「框架」,給了故事一個像「過去-現在-將來」有三個左、中、右時間點 (框) 的 PPF 描寫。

小總結

相比起一些塔羅牌陣,尤其比較脫離傳統的牌陣,例如牌陣每一張牌的位置和結構建立在好幾條小問題 (mini questions) 之上,情況就好像一個蘿蔔一個坑 — — 使用雷諾曼卡或者傳統占卜卡的時候,手法並不是這樣【即使有些新派會這樣做】。

傳統的雷諾曼解牌手法重點,是鏡像等配牌手法,以及將牌的內容描寫一張接一張 1+2、2+3、3+4…串連出一個故事 (storyline),解牌時需要牌與牌之間配對、互相溝通及連結,也需在牌陣中運用主題、修飾形容的配對手法。

「說故事」這種手法,對於分析塔羅亦很有效,相信最古老的塔羅占卜也可能如此,我也非常推薦這一種解讀方式。不過,如果你打算將操作塔羅牌陣的方式 (例如設定很多個 mini questions)、將塔羅的解讀方法反過來套用在雷諾曼占卜卡之上,即使你會為每一題目 (每一個位置/ 蘿蔔坑) 抽兩張雷諾曼做配牌都好 — — 這做法就不一定有效了。

今天這一課可能有些人會聽得一頭霧水😅,因為單純口述某些事物是比較有難度。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將課堂錄音停下來 ⏸,回頭再聽需要的部份;更簡單的做法,是將手上的雷諾曼卡排列出來,觀察牌陣每張牌的擺放位置 [與配牌]。

下一課我們再來討論多一個牌陣;同時我會為大家介紹何謂「正面影響」(positive) 及「負面影響」(negative)、有關推算時間,以及 Yes-No 提問的技巧。

下一集再見。

EP05 -END-
2022.8.9 重新編輯

除了 Firstory,還有 Apple Podcast 或 KKBOX 等平台都可以收聽喔!

🎧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2Wfm65n
🎧 KKBOX: https://bit.ly/3oCWuva
🎧 SoundOn: https://bit.ly/3m8f8t4
🎧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oALL4g
🎧 Spotify: https://spoti.fi/37UyRHB
🎧 Pocket Casts: https://bit.ly/33XHakL

☕️ 如果覺得節目好聽,歡迎您來贊助我喝杯咖啡,讓我可以精神飽滿地繼續為大家免費送上源源不絕的牌卡占卜自修材料💕
👉🏼 https://pay.firstory.me/user/nestarot

--

--

Nes’ Tarot 塔羅諮詢
Nes’ Tarot 占卜教室🔮

撇開神秘與過時的迷信觀念,#塔羅不只是占卜!不論您是問牌者或學習者,在 Nes’ Tarot,您總能夠找到適合您的讀牌服務或學習資源,為一眾與塔羅牌有緣的您帶來不一樣的體驗。👉🏼https://nes-tar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