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學,我的世界觀

Nissen Yeh
nissenlab
Published in
12 min readFeb 20, 2021

大學五年,思考的三件事「這是個怎樣的世界?」、「怎麼跟社會互動?」、「怎麼獲得幸福?」

從哲學系畢業了。前幾天默默去領了畢業證書,本來只覺得那就是張紙,但當真的拿到手的那一刻,心情還是有點激動的。「哇,五年的大學生活,原來就是為了這張紙嗎?」

過去,我曾經被問過幾次,哲學是如何影響了我,使我收穫了什麼。但我想與其說哲學是怎麼影響我,我會說,是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領域 —— 看事情的角度、對世界提問的方式,是如此的貼近我的思考模式。

因此這篇文章,我想要試圖紀錄一下

  1. 我如何遇到哲學
  2. 在大學這段期間,這些思想如何逐漸形塑我的世界觀
    ・「世界」——這是個怎樣的世界?
    ・「我跟世界」—— 怎麼樣跟社會互動?如何看待職涯與工具化?
    ・「我」—— 人要怎麼獲得幸福?

3. 哲學對於我的意義

終於遇到哲學

從小,我就喜歡思考一些奇特的問題。國小時,我最有興趣的問題之一是「矛盾律可以證明自己的非矛盾性嗎?」(這句話很酷吧,看不懂請就算了,不重要。)我在思考,如果一套判斷事情是否矛盾的規則,無法證明自己是不矛盾與合理的,那它憑什麼去證明其他事情是矛盾的?

想著想著,我就一方面覺得很興奮,覺得自己小小年紀就問出了很顛覆人類的知識大厦的問題,真是太酷了。但另外一方面,則是覺得孤獨。因為我不知道,在同樣的群體中,誰能跟我討論這樣的問題?誰能跟我一起好奇這個世界的本質?哪個老師可以告訴我這個世界的答案?

我對這類的問題是如此的著迷,同時好奇所謂的所謂知識、世界的本質。

ㄧ直到高中,開始閱讀了更多書,在營隊中認識一些老師和朋友。我才知道,原來有一個領域叫做「哲學」。原來,許多我小時候思考過的問題(像是人類有沒有可能只是活在虛擬世界之類的),早被別人提出過。一方面,我發現了自己不是百年奇才,暫時還無法顛覆人類知識的大厦(哎呀這真是深受打擊)。但開心的,是知道了自己的不孤獨,在那幽遠的歷史中,原來已有一群思想家,在前面等著我。

我認識了哲學,也認識了我自己。

思想是如何形塑了我的哲學?

到了大學,近一步接觸更多思想。大學的五年,其實從醫學、哲學、資訊,商學….等,他們都從不同角度,為了我對世界的哲學觀提供了許多養分。也是在這個時間,我逐漸形塑了屬於自己:

  • 對「世界」的觀點 —— 這是個怎樣的世界?
  • 對「我跟世界」的觀點 —— 怎麼樣跟社會互動?如何看待職涯與工具化?
  • 對「我(如何幸福)」的觀點 —— 人要怎麼獲得幸福?

先說明一下:以下內容會提到很多名詞或理論,如果看不懂,請就算了。寫出來只是為了偷偷讓大家覺得很酷而已(欸!)

(角度1)我對「世界」的看法:這是個怎樣的世界?

在對「世界」的看法上,在大學期間接觸了各個領域的理論和思想後,我逐漸發現,自己受著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的影響— — 我相信著,許多人類文化和社會現象,背後都有「現實、物理」上的基礎。

  1. 在研究語言學的時候,我發現人類「語言/文字」的演進,可以透過香濃訊息論(information theory) 來理解

比如說,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認為語言表達夠精簡,代表著一種專業。但從香濃訊息論(information theory)的觀點來看,語言如果不具有足夠「冗余性」(aka.沒有夠多的廢話),反而會產生一些風險。

比如說,我們學生時代學的「文言文」就是一種精簡的語言,由於消耗的資源(編碼)少,在紙張不發達古代,這種傳播方式很具有優勢(畢竟竹簡上要刻字、攜帶可是很累的)。但從訊息論的角度來看,這種高度壓縮的訊息,也伴隨著訊息丟失的高風險。因此許多文言文,其實只要一個字污損而看不清楚,就很容易影響整句話的解讀。

但在現代,紙張、網路等發明,讓通訊成本大幅降低的,冗余性高的「白話文」就展現了他的優勢,它幫助我們更容易的溝通而不會產生誤解,因此逐漸取代了文言文。

因此 —— 資訊(通訊)科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語言文化的演化現象

2. 對於世俗「成功」的理解,可以透過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 的觀點分析

在商業上,一般人認為很「世俗」的成功學,背後也存在科學的觀點。

我很欣賞物理學家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i),他能用客觀的科學方法分析「世俗的成功」。他最酷的研究之一,就是用大數據與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的角度,透過觀測一個藝術家前五場展品的展覽地點,就高程度的預測這個人未來的在藝術界的成就。

也非常推薦他的《成功竟然有公式》,是一本很有洞見的書。詳細可以看之前寫的心得文——《專業真的就能產生價值嗎?》

3. 對於「政治制度」,可以透過團體「權力結構分佈」的觀點來分析:

社會中看似複雜的「政治」問題,可以用結構性的模型理解。

例如,有些人可能認為,「民主」是一種人類「有意識」的選擇和推進。但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 Bueno De Mesquita ,他就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權力結構」角度,來闡述「民主可能只是一種群體權力分佈的『現象』,而不是一種選擇。」

Bueno De Mesquita 認為,一個群體民主或獨裁的關鍵,在於統治者「維持統治所需的關鍵人數的多寡」。當維持統治所需的關鍵人數愈少,那這群人就愈容易被賄賂和控制,因此愈容易產生並執行獨裁(例如:非洲軍閥國家)。相反的,當要控制的關鍵人數愈多,統治者愈不容易買通所有人,團體就愈傾向民主(例如:資產階級崛起的現代國家)——因此民主可能是一種「演化的現象」。

而大三時,也正因為歸功於Bueno De Mesquita 教授的這個有趣的理論,才讓我有幸獲得當年台大哲學桂冠獎社會組的首獎。

但最有價值的收穫是,在研究這些思想的過程中

這些思想帶我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了世界、文化和社會。

(角度2)對「我與世界」的看法:怎麼看待職涯與社會化?

對於職涯和工作上,我覺得自己受到馬克思的異化(Entausserung)與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啟發。

在大學期間,有段時間,在各種實習和打工的歷程中,我明確的覺察到自己對「工具化」有著天然的厭惡。

那時候,我很討厭所謂的「職場」、「工作」、「職涯」這種詞彙。每當我從自己的內心或身旁的同學那邊聽到「畢業後,我希望找 XX 工作,成為 XX 師(或是其他任何職業)」、「我要精進 XX 能力,然後去到更好的公司。」之類的想法時,我的內心時常會升起一種很深的荒謬感(來自於我的自我投射)

我會憤怒或嘲諷的心想「為什麼我們明明是一個人,但未來目標竟然都只是要成為一個工具人?或是…..一個『更好』的工具人?」

但最終,我在這樣失衡的憤怒中,我理解到了我要在「工具化」與「個體化」中取得平衡。

有一種社會學觀點認為(我覺得很有道理,但從來沒查到是誰講的 XD),人一生核心的需求可以簡單分為兩種 — —

  1. 如何個體化:如何在人群中獨立發展出自我、獨特性、意義感,不要被所謂的群體意識、社會框架所控制和淹沒。
  2. 如何與人連接:但在發揮「自我」的過程中,我們其實又渴望與人連接,不要孤立於世界。因此,在保全自我的前提下,透過適當的工具性與社會化,可以幫助我們與社會合作與共處。

最終,我喜歡沙特所說 ——「存在先於本質」,人應該先是我們自己(存在),然後才會是那些所謂職業、學生、父母….等的社會角色(本質)。

我意識到,人都有工具性,但卻也沒有人生來是「只是」為了成為一個工具。「工具性」可能是短期目標、是一種手段 — — 但在終局上,工具性是為了幫我們通到「與人連接」,但在此當中,又可以保持一定界線的「自我」。

然後就在這樣的互相平衡當中,交織出一個屬於自己滿意的人生——這就是我對於「我與世界」的觀點。

(角度3)對「我(怎麼幸福?)」的思考

「怎樣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是一個人生至關重要的哲學問題,也是我在大學的時光中,最想要獲取的答案之ㄧ。

而我的研究方法特別簡單,就是「聽故事」。我喜歡聽故事,因為可以從中體驗別人的人生、尋找參考指引,從中找到一些幸福的秘訣。

終於,在聽過很多、很多的故事後,我漸漸發現這些故事都有些類似的pattern,並從中發現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秘密」。

我觀察故事的結構,我發現大部分成功的(英雄)故事可能像是這樣的:

  1. 故事一開始,主角在年輕的時候,似乎都不約而同的會追求一些世俗的成功和價值。他們可能是一個在大公司上班的職場菁英、去國外名校留學的學霸、做很酷事情的創業家要來改變世界。他們會「向外走」,然後在這個所謂「追求成功」的戰場,迎向許多挑戰、挫折。並且在一些大風大浪與失敗後,經歷刻苦的奮鬥和打拼,終於獲得一些亮眼的成就。
  2. 但故事到了中期,主角開始擁有一些成就,不管是金錢和地位。然而,在某一個時刻,他們好像都會不約而同地,像是被雷打到一般,赫然的發現:
    「啊,其實這些大家很羨慕的東西,就只是這樣而已。」
    「雖然我成功了,但好像沒有什麼事情比家人、朋友和重要關係更值得珍惜。」
    「在別人眼中,我好像什麼都有。但我對社會到底有什麼意義?我的存在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價值?」

此時,故事邁向了另外一個篇章。主角開始轉向關注於「自我實現、意義、愛。」

幸福觀(1):人的「本質」都是「需求」的動物(馬斯洛的金字塔)

而在聽到這些眾多類似的故事之後,其實都不禁讓我思考

  • 如果最終都一定會走向「自我實現、意義、愛」,那為什麼英雄的故事開頭,不直接去追逐這些價值?然後直接邁向幸福就好?
  • 如果我們已經知道人生故事結構,大概是這個模式,那過程有什麼意義?
  • 究竟是主角太年輕才無法理解故事第二篇章的「價值」?還是在年輕的時後,就真的沒能力做到?

仔細研究,我發現了這個故事模式的背後,其實就是一個再簡單不了的理論——「馬斯洛需求金字塔」。

人類最初級的需求,就是卡在下層的「生存需求」,然後逐漸向上攀升,然後到所謂的「自我實現」。因此,人的本質就是一種「需求(慾望)的動物」

不管我們做出的行為是所謂「汲汲營營」 或是「貢獻自我」,某種程度,我們都只是在回應自己於金字塔上,不同階段的慾望。

我意識到,人生的焦慮似乎是兩種 — — 來自金字塔下層的「生存焦慮」和來自上層的「存在主義焦慮」。

  • 生存焦慮:對照的是所謂的「競爭力」和「安全感」。像是對於一個稚嫩的英雄來說,他一開始可能缺乏安全感的,隨時覺得自己要落後、比不上其他英雄、自己不夠「強大」,因此擁有許多「生存焦慮」。因此需要透過追逐「成功」的方式,讓自己可以更有能力、更有錢,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本。
  • 存在主義焦慮:但對一個在經濟和自我能力上,已經有足夠有安全感的英雄而言,他又會發現所謂的金錢、名聲,其實是很空虛和單一的價值。此時,他會開始擁所謂的有「存在主義焦慮」,開始思考「我之於這個社會是什麼?」「我對他人的意義和關係是什麼?」等重要議題。

如果是這樣,人要獲得「幸福」的方法很簡單,其實不外乎就是

  1. 先建立屬於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安全感:每個人建立安全感的節奏與方法都不同。一部分的人,需要先去最優秀的領域探索一圈或是賺到多少錢,才敢真的相信自己是足夠優秀和安全的;而有些人,擁有一個穩定工作、穩定的收入,就已經在這個階段可以覺得滿足。
  2. 在安全感被滿足後,追求自我實現與愛: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後,英雄開始用自己的方式開展自我價值。而在這個階段,英雄脫離了對金錢、社會地位、競爭的單一擁擠賽道,每個人都開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意義和道路,同時,這也是這個世界會如此多元和美麗的理由。

因此,幸福的道路,就是意識到自己在哪個階段中,然後循序的走下去——這真的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秘密」了。

幸福觀(2):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自我?

繼續談對於「幸福」這件事,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分享我覺得佛學、心理學如何分別提供了矛盾但又類似的答案。

  • 佛學的「緣起性空」:我很喜歡佛學「緣起性空」的世界觀,佛學認為所謂的當下都是「無常的」,所謂的現況、緣分、自我,都只是在當下「因緣巧合」短暫的聚合、暫時而非必然的結果。而人之所以會產生許多痛苦,是因為我們無法看透世界的本質,對於這個實際上是「無常」的世界,有著期待不變「執著」,因此就產生了苦 —— 而超脫這種痛苦的方式,是要清楚認知到這個世界「無常」的本質,看透自己的慾望。
  • 心理學的「內外一致」:相對於佛學這種有點禁慾式的觀點,一些心理學的觀點,給了好像相反的答案。如同 Amy Cuddy 的《姿勢決定你是誰》、Satir 的《與人接觸》所提到的,人真正的最好的狀態,其實是源自「能了解並能自在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感受、價值觀與潛力」的時候,那是一種「內外一致的發揮」,而不是所謂的「看開」慾望,更不是否定和壓抑慾望。而是能勇敢的直視慾望,展開慾望,並且為其行動和負責。

佛學的世界觀很美、很哲學,稍微稍微有點禁慾式。它要我們了解真實,看透一切;但部分心理學理論看似相反,它要我們充分展開,發揮慾望。看起來真是又衝突與矛盾。但他們其實只是看的方向不同。

  • 佛學教會我的是「如何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真實就是如佛學說的「無常」,一切的聚散都是無數的巧合和緣分,因此我們要意識到「世界與我」的界線,不要企圖將幸福的責任丟給外在世界。
  • 心理學教會我的是「如何看待自我?」:認識到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能夠理解自己慾望,能夠直視慾望,然後為自己決定行動或不行動,並且為最終結果負責。也就是由自己一肩扛起,幸福的責任。

而兩個觀點結合起來,就是 — —

看清世界即使是無常的,但每個人仍可以(也有能力)為自己的幸福負責。」

哲學對於我的意義

最終,哲學於我到底是什麼意義?

我想,我喜歡的哲學是自私的。在課堂上,我不能算是個好的哲學系學生,因為我不在乎課堂上具體的知識(具體誰說了什麼理論),我時常蹺課,我任性不太看我沒興趣的文本,不在乎學術上的嚴謹,更不在乎歷史嚴肅的考究。

但最終,我只希望透過學習這些思想,回應我對於世界的好奇,還有回答那些根源於「我自己」的提問。

哲學系畢業了,我依然不知道怎麼回答「哲學可以用來做什麼?」。因為對我來說,哲學不是工具,哲學本身就是目的。它是一種——

・對「世界」的理解、視角和詮釋

・對「自我」的提問與解答

我想,這兩個部分,都會是我終其一生,會一直追逐的內涵吧。

--

--

Nissen Yeh
nissenlab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future is to desig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