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掃除學習財務自由

Mr. Nivla
Nivla’s 的筆記簿
4 min readFeb 12, 2019
左:Before大掃除,一團糟。右:十分簡潔,什麼也沒有。

「年廿八 洗邋遢」,2019年的農歷新年,立即決心為屋企做一個徹底的大掃除,即是學習近期很流行的斷捨離,丢棄了超過5成東西,空出了8個櫃桶。在過程之中,除了讓家更多空間,竟然有意外驚喜,領悟多了什麼是財務自由。

Photo by kazuend on Unsplash

我不需要很多也可以很快樂

在過程之中,我發現原來我買了很多我不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只用了幾次,就被我放置在家,未曾再用。這些東西最多的是書籍、簿、衣服,還有玩具。

家中的書量,我形容可以開小型圖書館,過去一年,已經先後3次執拾書櫃,丢棄了過百本書。今日依然可以找到幾十本不再需要的書籍。原來很多書籍,我都只讀了一次,不再重讀,甚至覺得不值得收藏。那為什麼當初會買呢?一來因為書名很吸引,二來是付錢買書的感覺很爽很快樂。問心,那些書買回家後,那種快樂感覺很快就沒有了。為了這種快樂感覺,我卻每月花數百元去買書,並霸佔了我極多的空間,包括我的床。但他們卻很少為我帶來長久的快樂。

還有是玩具,早段日子,我花了百多元買了一個高達模型,當時的我以為回到家中會立即興高彩烈的砌模型。結果是隔了1個月,我都還沒有起動開箱。原來我只是貪圖當下購物的快樂,這種愉悅感很快就過去了。錢花了,快樂來到快,去得更快。

在斷捨離的過程之中,我察覺到我有一類東西一值不捨得丢棄,就是家人朋友之間的相片、心意卡、生日禮物等等。這些東西不花我太多錢,收到的當下感到很溫暖快樂,事隔多年重溫回憶,依然能再次感到幸福快樂。那刻才發現讓我有長久的幸福快樂感覺不是一時購買的快感,而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不忍丢棄朋友的心意

幸福感是財務自由的開始

那麼和財務自由有什麼關係呢?根據富爸爸窮爸爸作者Robert Kiyosaki的定義,財務自由的定義是「被動收入大於開支」。所以第一步不是投資,而是減少我們的金錢開支。試想想,如果有兩個人,所有條件一樣。一個人每月開支5萬,另一個人每月開支5千,哪一個人更易財務自由?當然是每月開支5千的朋友,因為他只要有一層樓收租超過5千,便已經財務自由了。我想透過這個例子去表示,財務自由不一定要賺很多錢,而是減少不必的開支。

可能有人會問,減少了不必要開支,我的生活還有趣味嗎?首先要申報的是,我個人立場是反對降低自己生活質素去節省金錢,因為人性是會反彈,當有一日難以忍耐時,我們反而會花費超乎想像的金錢去彌補心情。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對於自己來說,有什麼是讓自己得到真正並長久的幸福感。如果打扮漂亮能讓你感到真正幸福,那就花錢在衣服化妝品上吧!如果每天一杯珍珠奶茶,能讓感到真正幸福,那就買吧!

前提是,我們要很清楚知道,對自己來說,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幸福」?有什麼可以讓自己感到「真正的幸福」

對我來說,原來和身邊的親朋好友創造美好的經歷是「真正的幸福」,所以我會願意減少其他的開支,並將金錢花在親朋好友的活動上。

各位朋友,對於你們來說,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如果未有答案,我個人極度推介你去嘗試做一次大掃除,從斷捨離的過程之中發現自己「真正的幸福」,相信你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3次拍手支持支持。

如果你超級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5次,讓我收到你的心意。

隨緣樂拍手,多多益善少少無拘,功德無量。

--

--

Mr. Nivla
Nivla’s 的筆記簿

香港公屋仔 | No stake in Hong Kong | 希望有日可以係香港有st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