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面向的戀愛自我研究,其之一「約會」

這陣子在鄉民圈裡被熱烈討論(嘲諷?)的一個議題是有一支youtube影片,幫一名花了10幾萬去上「戀愛家教」的母胎單身男生配對對象。說是約會,其實也就是兩個人坐著喝咖啡聊聊天,不是非常特別需要心力互動的行程。影片一開始男生表現尷尬的很好笑,看到後面卻尷尬的讓人難過。

先不說這個戀愛家教到底教了什麼噁心又無用的內容,也不說這組Youtuber拍企劃就卻只在後台看笑話看得有點過分,我在這個男生身上看到我自己高中大學時候的投射。不知道怎麼跟不熟的人聊天、看到有興趣的對象就會開始自亂陣腳、缺乏自我所以很難把話題講深。

當然隨著年紀增大跟人生歷練增加,我基本上不太會害怕跟初次見面的人約會了。但即使如此每次約會也都還是對自己以及對關係有新的發現。搭上最近這個話題,剛好讓我覺得可以來開啟之前說要寫的《大人面向的戀愛自我研究》系列第一篇「約會」。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自我實驗

在講自己的見解之前,還是得先自述一下才有足夠的文章脈絡。我並不是一個親密關係經驗很豐富的人。或者該說過往的嘗試蠻多的,但大部分都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闖亂撞,還沒進入戀愛關係就先撞死自己。因此幾乎沒有認真探查過自己在親密關係裡面的很多面向 — 自在的狀態是什麼、討厭的互動是什麼、界線跟需求又是什麼。

過去一年的時間內除了之前列的年度目標以外,自己私底下進行的另一項年度目標就是認真去約會。透過交友軟體、聯誼活動、朋友介紹,跟很多不一樣的人認識,甚至跟一些自己原本覺得不可能的類型約會過。從文字視訊聊天、約吃飯喝咖啡、甚至一起出去旅行,以很多形式跟不同的人相處。唯一的共通點都是從零開始,不像以前是在同學、同事、直接社交圈裡去找約會對象,現在幾乎都是在彼此完全沒有社交基礎的情況去約會的。

這一年我約會的目的都不是為了要找到一個合得來的對象。更重要的是多認識新朋友,並透過認識新朋友的這個過程來認識自己。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當成實驗小白鼠,去接受不同的刺激然後驗證跟調整自己。

所以這不是一篇什麼約會教戰守則。只是簡述我自己設計實驗,然後拿我自己當受試者所得到的心得。

定義約會

所以在這個情境下的約會是什麼呢?在這個情境下我認為約會很單純就是「認識彼此」的過程。更具體一點的是,會有一段約定好的兩人單獨相處時間去認識彼此。

以前我自己青少年時期會認為約會就是要精心規劃行程、景點排好排滿,表現自己多重視這件事。但後來發現對沒什麼感情基礎的對象來說,這樣的規劃老實說超級有壓力。對自己壓力也會很大,當計劃失效會讓自己很沮喪。後來覺得浪漫景點、高級餐廳之類的,那都是關係進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該有的約會形式,屬於加深感情而不是認識彼此的約會。也因此我後來比較有人生經驗之後就慢慢地傾向簡單吃個飯喝喝咖啡作為前期約會的形式,以能坐下來好好交流為主。

在「認識彼此」這主要目標成立的情形下,才能去考慮附屬的目標「保持開放態度來衡量可能的親密關係機會。」而且這附屬目標存在感越低越好。目標性太強的約會是很有壓力的,無論是對對方還是對自己。真的要考慮這目標,還是要在單次約會以外多花點時間去跟彼此相處更重要,去延長跟加深這段關係。

認識彼此

既然約會的目的是認識彼此,那兩大重點就是認識對方跟認識自己了。很粗略地講,就是在約會過程裡面去保持對這段互動的興趣跟投入,並試著察覺一些細膩的氣氛變化然後作出應對。

這樣的社交能力是蠻需要訓練的。因為我自己是做質性研究的,所以這個訓練是很夠的。平常工作不是做這類的人也無妨,因為日常中跟他人互動其實就會有很多機會能去鍛鍊自己的社交雷達靈敏度,只是看你有沒有心去練習而已(但是社交雷達鍛鍊得太靈敏會帶來很多麻煩的副作用,請小心謹慎…)。

認識對方

一個對話中,兩個人的投入程度如果是五比五,那這應該會是最為理想的一段互動。但是前期約會的情境下我通常會把對話引導成三比七(對方占七成),讓對方去分享更多他們的事情。而我自己則是會借力施力,當他們在開展話題廣度跟深度的時候,投出關於自己比較重要的資訊跟價值觀,延續話題同時讓對方認識我。

當然也是有真的沒辦法延續話題的場合發生過… 寫到這才發現「認識對方」這題目有點大寫不完,畢竟這就是整套人與人的溝通模式,也會因人個性而異。我想講的重點就是要保持著對對方有興趣的心情,同時以溫和的方式把對方當一個獨立個人好好互動。而不是像面試官一題接一題的逼問,或者單純大談自己的事蹟。

大家還是自己多趁日常去練習溝通技巧吧。

認識自己

除了認識對方,我覺得認識自己是約會中很重要卻常常被忽視的一環。以前很容易會在約會完之後,都在考慮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沒有對自己表現出興趣等等,卻忽略了自己在約會裡感受到的狀態是什麼。

雖然不是說現在約會完回家會寫筆記然後開自我檢討這麼誇張,但我的確會去回憶一場約會裡一些比較特別的時刻,譬如自己從心裡感到自在愉快的時刻,或者對方明顯有好壞情緒的時刻。慢慢地累積經驗就會知道自己如何跟新認識的朋友互動是最自在的狀態或者不自在的狀態,以及什麼樣的狀態可以讓互動對象也能放鬆互動。

舉個比較單純的例子來說。前面提到我是做質性研究的,所以對我而言只要腦袋切換到「訪談模式」要讓聊天延續下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我後來察覺到如果一場約會中的互動讓我必須切換到「訪談模式」才能繼續的話,那表示這場約會大概是很不對tone,即使聊天表面上看起來很順暢。並不是每場能延續的對話都是一場好的約會,因為那狀態下我並不自在。

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慢慢認知到自己在親密關係可能會有的困難跟壓力是什麼。即使真的很想要找到陪伴的人,也不要去忽視自己可以從支微末節發現的這些不自在。以寧缺勿濫的心態去拓展人際圈,我覺得這樣才是健康的。

約會之後

約會只是個起點,不是一兩場愉快的約會就直接跑壘得分(啊也許有的人可以啦)。要往親密關係發展後面還有更多複雜的層面,怎麼保持聯絡、怎麼進入關係等等。去年一年的經驗裡我畢竟不是真的急著要進入戀愛關係,所以大部分約會過的對象也沒有太積極去保持關係。大多變成了看看IG限動按個讚的網友,少數聊得來的成了偶爾見面或會聊聊近況的朋友。

有人應該會覺得約個會談個戀愛有這麼麻煩嗎? 的確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沒必要去想這麼多。但我的天生個性就是很喜歡研究這些情感面的變化,透過解讀這樣的變化去掌握自己與他人的狀況和關係。

所以對現在的我來說,透過這樣認識不同人的自我探索過程還蠻有趣的,也可以去增加自己的社交圈。因為實在不知道自己未來幾年會在哪裡,感覺很難定下來。大概會繼續這樣的探索吧,如果過程中有天時地利人和再說。

總之戀愛自我研究系列第一篇就在這寫完了,還有幾篇想寫的主題。但可能素材都要再累積久一點,不知道會不會斷尾就是了。

--

--

Joey Chiao-Yin Hsiao
non-optimistic-phd

剛從密西根大學畢業的菜鳥博士,研究社群媒體與跨文化互動。高社交敏感族群;熱愛日本二次元文化與烹飪;剛搬到加州灣區當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