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雜誌視覺設計

①考察台灣與日本雜誌改版的 2 種路徑

暫且將這兩種路徑稱為「圖像先決/版面先決」

金彥良
notes on.tw
Published in
May 13, 2021

--

我只是覺得「圖像先決/版面先決」聽起來很酷而已。這不是什麼編輯圈的專有名詞,純粹是我掰出來的。

走到雜誌區,多數的雜誌封面都是以人物或符合雜誌主題(汽車、建築或時事)的攝影圖像為核心,並配上已經被公式化的版型。這自然是因為多數雜誌是一個定期出刊,必須吸引讀者持續購買的商品,如果每一期都長得很不一樣,讀者恐怕難以在第一時間在架上認出來。再加上雜誌在架上的陳列方式,幾乎所有的雜誌封面版型,都是顯眼的標題在最上方。這也讓多數的雜誌設計改版焦點都聚焦在——如何設計出具有識別性的雜誌標準字。

以下以這幾年我比較有留意到改版的雜誌為例——《La Vie》與《PAR 表演藝術》為一組,《shopping design》和《聯合文學》為一組做對照。前者有明確的標準字調整,後者則無。

如何更具識別性?雜誌標準字的新面貌

《PAR 表演藝術》:讓雜誌成為一場表演

《PAR 表演藝術》是兩廳院長期出版的刊物,於2021年年初交由見本生物做雜誌改版。原本的雜誌標準字相當有識別性,所以要捨棄這樣的識別,而且是政府組織的刊物,可說是相當大膽的一個嘗試 — — 而新的嘗試,則以「票券」作為核心的識別,讓雜誌名稱不再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而是成為一個與內容有緊密連結的圖像。這樣的概念或許源自雜誌改版宣言所寫的:「這一回,我們將雜誌重新想像成一場紙上展演。」

圖片取自網路

在封面圖像上,因為改版後僅有三期,所以還難以斷言未來的圖像走勢會是如何,但似乎可以從目前最新的兩期,看出照片所呈現的不只是對象,更是一組符號組合。除此之外,文案不如過去那樣,把雜誌的專題關鍵字句直接寫在明顯處,而是排列在邊緣處,視覺上的層級被相當弱化,字數上更是有明顯的減少。整體而言,視覺風格充滿前衛感,未來幾期可以繼續觀察這樣的風格,是否以及如何被延續。

延伸閱讀:《PAR 表演藝術》改版進化史

截圖自《PAR 表演藝術》官網

我不清楚長期關注這本刊物的讀者對這樣的改版有什麼想法 — — 畢竟我並非該刊物的受眾 — — 但我個人非常喜歡改版後的樣子,至少我走到書店裡首次拿起改版後的它,就是最好的證明。或許可以合理推測,改版後的封面會讓原本忠實的讀者一時在架上認不出它來,進而影響銷售,但同樣有可能吸引像我一樣的新讀者。無論實際的銷售是怎樣改變,相信只要能度過改版初期的適應期,《PAR 表演藝術》的新面貌會為它自己帶來正向的結果。

《La Vie》

《La Vie》是一本已經出版十多年的美學設計雜誌,於2020年年初作了本次的改版,標準字設計由洋蔥設計操刀,雖然不像《PAR》是概念上天翻地覆般地變動,但變動之大也足以讓人第一眼便關注。過去的標準字風格算是歐文字體中 Modern Typeface,是時尚品牌非常愛用的字體風格——筆畫粗細對比極高,給人極為俐落的感受,這樣的風格多少呼應「新菁英時代美學生活指南」這樣的訴求。而新的標準字體,則是有種俏皮童趣感,距離感不再那麼遠——這大概是編輯希望雜誌更貼近讀者生活、更親和的緣故,從選題上便可發現《La Vie》近幾年的內容不再是菁英美學,轉向訴求相對大眾、日常元素中的美學意識。

延伸閱讀:〈【雜誌進化中】《La Vie》全媒體主編方敍潔:改版是一種與讀者一起迎向未來的承諾〉

圖片取自OKAPI

除了標準字的變動外,版面本身也朝收斂簡潔的方向邁進,標準字旁保持淨空,刪去副標,提要重點內容的小字整理在左下角。在圖像的運用上,相較於標準字並沒有太顯著的變化。但可以觀察到,過去的照片比較偏向實際場景,改版後的照片則有較多棚拍、鏡頭離對象的距離更近更聚焦。另外,過去很常只運用插圖撐起整個圖像,改版後則較少看到類似的作法,插畫出現較少、也偏向點綴。在該期主題的標準字設計上,過去很多手寫感的筆觸,改版後則多偏向黑體,這部分可能是與新標誌標準字保持相近風格的考量。

截圖自 La Vie 官網

整體而言,《La Vie》的改版讓雜誌的外表更為清爽討喜,在同樣是英文作為名稱的雜誌群體中,新標準字風格也非常出眾。我個人是認為這次改版是非常成功的嘗試。

圖像應該單純化還是多元化?

接下來的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見兩本雜誌的改版分別往圖像一致性/多元化這兩個端點前進。

《Shopping Design》

這次《Shopping Design》的改版,第一眼可能會讓讀者納悶究竟改了哪裡?這大概是其編輯並不希望在視覺上有太大的改變。其實《Shopping Design》在更早以前有過較顯著的視覺改變,那時候標準字從襯線體變成了現在的無襯線體,也將原本的中文小字「設計採買誌」給拿掉。單就封面來看,本次的改版讓標準字改為置中,也稍微放大,從目前已出版的幾期來看,封面的圖像也不再像過去是有較多幾何插圖或純文字的擺放,而是以更具時尚感的人物攝影為核心,文案也減少、擺放上趨於集中乾淨,較少過去豐富的感覺,這一點也反映在內頁的編排上。

圖片取自OKAPI

我必須老實說,我比較喜歡在此之前的視覺調性,畢竟時尚感的攝影封面有太多太多雜誌在做了,再加上一本設計雜誌如果僅能以人物作為封面,那能呈現題材的方式會變得很有限 — — 例如,過去有過介紹文字設計的專題,這樣的專題直接以「文字」作為圖像,是再好不過的了(當然也不是沒有以人像攝影的可能,只是要做得好很難)。即便是以照片為元素,過去也有幾期較有趣靈活的排版方式,而不只是滿版的照片。我個人猜測,這是因為此次改版調整為季刊(過去為月刊),因應份量上增加不少,進而讓視覺上更側重一致性的考量。

延伸閱讀:〈【雜誌進化中】《Shopping Design》:改版是與時俱進,創造新的價值〉

《聯合文學》:有意識地組織攝影畫面

接續來談聯合文學改版。台灣多數的文學雜誌在視覺上都無法與其他多數雜誌匹敵。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文學雜誌太過關注文字,或是編輯們對文字以外並不了解。因此王聰威與《聯合文學》的嘗試相當令人振奮。

2008年《聯合文學》封面一覽。截圖自 UDN 讀書吧網站。
2011年《聯合文學》封面一覽。截圖自 UDN 讀書吧網站。

從上面的截圖對照來看。2008年時《聯合文學》的封面圖像,基本上都來自現成的圖像,而2011年的封面,則明顯可以看出,照片是為了雜誌主題而特別拍攝、且構圖是經過規劃的。這對於一本文學雜誌是困難的,一來文學要如何具象化就是個難題,二來是許多作家並不擅長面對鏡頭,更別說要符合規劃的畫面。因此我們可以看見,《聯合文學》不只呈現作家,更找來合適的人選去構成一個情境。在版面上,文案有更靈活與分明層級的排版,也多了純粹的幾何去劃分構圖。

2016年《聯合文學》封面一覽。截圖自 UDN 讀書吧網站。
2019年《聯合文學》封面一覽。截圖自 UDN 讀書吧網站。

2014年後的改版:更精緻收斂,更多文字的圖像化

再往後幾年的《聯合文學》封面,明顯可以感受到文字與圖像的比例拿捏變得雅緻,不再有剛改版時圖與文都很喧嘩的感覺。且在 2016 年便有至少兩期是純以文字與幾何撐起整個版面,而且不是極簡主義的版面呈現,而是讓文字本身就作為圖像。到了2019年,可以看見文字運用更具多元性,手寫字體、區塊化的文字,讓「文字」重新成為雜誌的主角。在攝影方面,也慢慢開始有種時尚感的嘗試,以415期蔡明亮、412期李英宏兩人的構圖來看,偏向人物特寫,意味著不再是透過一個場景來支撐起人物與版面的個性。

經歷了這麼多的改變,唯一讓人感到可惜的是,「聯合文學」這四個標準字本身並未做太大的變化。這可能是老牌文學雜誌不希望這一點已沿襲幾十年的識別消逝,也可能是編輯團隊最終認為並沒有必要去做更動。

文學雜誌的標準字可能

但文學雜誌的標準字設計有沒有可能做得更現代感設計一點?絕對是有的 — — 至於有無必要,這裡不做一概的討論) — — 以王志弘為《短篇小說》所做的標準字為例,兼顧了楷體手寫感的粗細變化與黑體俐落的風格。

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因為《短篇小說》是新創刊的雜誌,較無延續早期標誌的包袱。但之後我會介紹幾本來自日本,同樣是作為文學雜誌,它們的資歷絕對不比《聯合文學》要淺,但改版的幅度相比《聯合文學》可是相差非常大的。這裡容我先為前面四本雜誌的改版,做一個簡單小結。

圖像先決所面臨的困境

我們可以發現,這四本雜誌幾乎都在圖像上更用心,我將這種做法稱為「圖像先決」,也就是訴求圖像來建立風格。除了《聯合文學》部分專題常採用文字圖像化的手法外,其餘三本幾乎都在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攝影風格。

單憑攝影的瓶頸:多元性與獨特性

如果拿掉標準字,我們能很肯定地區分哪一個是《Shopping Design》,哪一個是《La Vie》嗎?如果只以攝影風格來辨識,在數本甚至數十本同質性的雜誌裡,實在困難。這一點在一票時尚美妝和旅遊雜誌中,便可以看見攝影的表現再多元,也難敵題材相似的狀況。

《PAR 表演藝術》的攝影風格相當鮮明,值得期待,但長期而言並不是沒有撞風格的可能,同時這種作法勢必仰賴編輯、設計、攝影的高度參與與意見整合,才能構築出一個深具訊息的畫面,是一個成本相對高的做法。能否長期延續這種攝影風格,抑或是在圖像手法上能有別的切入方式,是待被觀察的重點。

漢堡始終是漢堡

單就《聯合文學》的攝影而言,有人物、有情境、有場景,再加上表現手法的組合變化,以及文字圖像化與插圖的運用,短期來看,在文學雜誌的架上《聯合文學》勢必是最顯眼的那個。但這樣多變的視覺風格,恐怕也會讓每一期要以怎麼樣的方式來呈現,成為編輯檯上的負擔。此外,現在因為海放別的競品雜誌,所以不用擔心視覺風格太多變的問題,但若有別的文學雜誌也開始嘗試類似的做法,那如何保有《聯合文學》本身的識別性,便是一個全新的難題。

這裡我要直白地說,這四本雜誌的改版,未能塑造更明確的版型風格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前面說明了這麼多它們所做的改變,但其實整體來看,仍逃脫不了「最上方標準字」加上「近滿版圖像」的作法。這是多數雜誌都會採用的作法,或許在選用的圖像和文字比例與擺放方式有多少的差異,但這樣的差異程度,大概就是漢堡夾的東西再怎麼不一樣,又或是麵包造型或作法去做改良,只要最終是兩片麵包夾著餡料,那最終給人的印象仍然是漢堡。也許常吃的人分得出來,但要光靠漢堡就區分不同店家的特色,我想是很困難的。

當然我對漢堡沒什麼意見(雖然少吃),我也不是這些雜誌的負責人,甚至我未曾在雜誌現場工作過。他們考量的點與我不同是再自然不過的了。這裡不討論到底該不該建立明確的版型風格,僅透過介紹幾本日本雜誌所採取的「版面先決」路徑,來討論不同做法的可能性。

日本文學雜誌的版面風格建立

接下來,我想藉由幾本日本文學雜誌改版的面貌,來讓各位知道,所謂明確版面風格是怎麼一回事。至於這樣的改版是好是壞,及是否能套用在別種類別的雜誌身上,留給各位做判斷。

同時,這幾本文學雜誌的改版,也都不約而同地對「既然文學雜誌的主角是文字,那麼專注把文字給做好」這樣的意見,有了回應。

《群像》:在圖像與文字間來回擺盪

作為1946年就創刊的超老牌文學雜誌,以下我們來快速爬梳一下它所經歷過的幾次改版。下圖最左是昭和約四十年前後(1960s)的封面,可以看見標準字是非常手寫感的;下圖中是 1979 年,也就是村上春樹出道的那一期,標準字仍保有手寫感,但筆畫尾端已經被修得比較方正;下圖右則是 1999 年,標準字已經非常有現代感,筆畫統一性高且銳利,文字排版也因為排版印刷技術的進步,而更具靈活性與層級。在這三個階段的封面圖像,基本上都是走抽象的類幾何元素。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到了 2005 年,標準字又變回了筆畫圓潤的明體,封面圖像則開始有較具象的插畫或是照片。此階段應該進入電腦排版的年代,因此可以發現文字排版和色彩運用,都遠比以前來得豐富。可能因為這樣,文字的擺放變得太過散落,缺乏整體的統一性。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到了2007年……小等一下,為什麼這幾年的《群像》開始變得有種廉價旅遊書的感覺?也很像 KTV 裡隨意放入的風景畫面。總之它們開始嘗試以攝影照片為核心,但這些照片實在不讓人覺得是特定拍的(即便是,也拍得太鳥了),或許跟該期的小說內容有某種關聯,但實在難以想像是怎樣子的關聯。總之第一眼很不像文學雜誌,當然不排除這可能是當時想做的突破。

標準字也有所改變,筆畫與筆畫之間故意做出分割,「群」右半邊的「羊」也似乎刻意強調上面的那兩點,把它做得像羊角一樣……但實在不怎麼好看。總之這個階段有種過於往圖像靠攏、未能拿捏好的印象。唯一能稍微稱讚的是,這幾年的文字擺放又比較有版面邏輯了,原則上就是以直或橫長條的方式擺放在邊緣,不過標準字的位子可以看到仍有在嘗試不同的位置。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左2007,中2009,右2011。

到了2012年,《群像》從非常寫實的攝影圖像又疾速地折回了幾何的懷抱。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改版。本次的風格直白明確,更大比例的標準字與內容文案,宣告了文字的回歸。標準字變得較細瘦,文案所選用的字體基本上也都是同樣風格的名體。雖然文字成為了主角,但幾何圖像也相當鮮明,從下圖最左以單純幾何散佈在版面的方式,到下圖中間以幾何去構成水杯、雞蛋又或是適當加入插圖的做法,再到下圖右以抽象幾何撐起整個版面。

高度一致性的文字排版,再加上靈活的色彩與幾何,塑造了《群像》此階段既能清楚地被識別,又能不斷端出新菜色的視覺風格。這樣的風格,或許可以視作最早期1960年前後抽象幾何風格的復辟,但圖與文不再是並行的要素,而是更整合性地建構出封面。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左2012,中2015,右2017。

自2018年起到2020年短短的兩三年間,《群像》迎來兩次顯著的改版。先前的風格其實已經相當明確,但這樣的視覺風格在日本其實並不少見,或許是因為這樣,《群像》希望能有更與眾不同的視覺要素與版面構成。這兩次的改版,都是讓圖像與文字更為融合——某種程度上,文字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主角。

2018年的改版,或許是基於「群像」本身的意涵,以「群像」二次做出各式各樣的圖像。同時大膽地將「群像」兩個字移至版面中間,這是雜誌受限於陳列方式而少有的做法。合理猜測是因應視覺上決定完全以「群像」為主體,而去做出的版面調整,畢竟如果把這樣高度圖像化的文字擺在中間最上方,恐怕版面會非常地不平衡。

這裡我想多提一個小細節,「群像」二字本身的字體風格,也和前一個階段略有不同。橫筆與直筆的粗細幾乎一致,筆畫尾端也偏向方形而不再是三角形。其餘文案的字體選用上,也出現了近一半的黑體。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2020年,《群像》再次改版。先前的改版與這次的改版比較起來,都不值得一提。版面、標準字、運用的圖像類型全都做了天翻地覆地改變。日文夠好的可以讀一下關於這次改版的訪談(抱歉我日文還不夠好,接下來都只能看圖說故事)。

標準字變得肥厚矮胖,並且每一期都有專屬的圖像結合。文字編排大致以分散在四處、傾斜的方式,結合圖像與幾何色塊,將版面分割成好幾塊;這樣的分割只要方向和位置稍作改變,就能有新的變化,同時還保有高度的識別性。有了強烈的版面,圖像就可以恣意地以不同的方式呈現,這一期是攝影,下一期可能是純文字,再下一期可能是插畫,基本上想放入什麼要的圖像都是有可能的。

順帶一提,這次改版的標準字是由鈴木哲生所設計,整體裝幀設計則是由川名潤装丁事務所所負責。下圖的上排最右側的幾何,則是大澤悠大所設計,他幾何的運用爆幹強的。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可能是前兩次的改版,《群像》已經慢慢讓自身的印象與典型對文學雜誌的想像脫鉤,至少已經透過近10年不斷變化的圖像元素,讓其讀者習慣這是一本多變的雜誌。即便如此,這次改版的變化之大,讓我實在很好奇讀者的反應是如何(等我日文好一點再來搜尋相關資料)。

我個人很期待有天能看見《聯合文學》往這樣的方向前進,也認為它們有這樣的潛力。

《すばる》

文學雜誌《すばる》自1970年創刊,從下圖的整理可以發現,到1999年為止,有過非常多次些微的設計變動。整體來看,標準字大致是維持書法風格的字體,1976年以前的文案集中在書腰的位置,1977–1980年則維持上半部文字、下半部圖像的構圖。圖像在這個階段以前,幾乎都是精細而寫實的美術繪畫。

1982年以後,標準字的造型固定了下來,持續沿用到了2008年,除此外,開始組織文字的位置、大小層級也有更明顯的區隔。1986–1999年為止,圖像開始運用不那麼寫實感的繪圖,到了2005年與2008年,則開始運用同樣風格的插圖建立視覺的一致性。截至這個階段為止,《すばる》整體的視覺調性都未有太大的變動。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自2009年開始,《すばる》開始有了較為令人耳目一新的嘗試。在版面上,文字的排版延續前一階段的風格,不過文字的層級對比更為明確,也更偏向強調人名;圖像則不再與文字分離,而是滿版蓋在文字底下。圖像也轉往奇幻唯美的感覺,不再有明確具象的主體,而是很情景式的。(有一期出現了航海王,因為兩者都是集英社底下的雜誌)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隔了五年,2013年又再度做了改版。不同於先前的改變多是做圖像風格或文字排版的微調,這次的改版相當明確——不再以繪圖作為核心圖像,讓文字成為主角。2013–2014這兩年,背景大致上是一種模糊、漸層感的朦朧圖像,文字則以置左橫排佈滿整個畫面。標準字大幅改造,變成非常幾何感的黑體,與此同時,部分文案也使用了黑體來呈現。到了2015年,原本朦朧感的背景改為純粹的底色,2015年底開始則加入簡單的幾何造型。然後到了2017年,迎來再一次的改版。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首先是標準字,從原本略微怪異的幾何黑體,又回到了楷體風格。文案所用的字體風格也呼應這樣的回歸,又變回了幾乎只使用明體的狀態(除了特集、評論等小字)。文字的排版也改以直排為主,並有所穿插,也有部分的資訊以橫排的方式置於下方。文字為了不和背景衝突,所以拉了一個色塊區隔,如此一來讓背景能夠放置幾何、照片、繪畫等多種要素而不讓風格有太大變化。

到了2019年,雖然不是顯著的改版,但自此開始,圖像全以幾何為主、不再有照片或精細的插圖;文字底下的幾何色塊,也不再拘泥於方形,而是開始有了各式的造型。到了2020年,則更近一步讓底下的幾何與文字的排版結合,創造更明確的版面區塊,也為 2020 年6月號起最新一次的改版,埋下風格的伏筆。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標準字又做了一次調整,變成了大致是黑體、但筆畫收尾做了收細的細節,因此也帶有楷體的味道在。版型不再是「文字—色塊—圖像」這樣三個前中後的疊層關係,而是組成多個「文字—色塊」的區域,並搭配簡單的幾何造型,分割構築成整個版面。每一期因應文案的多寡,組塊的大小位置和數量都有所變化,再加上顏色與幾何,《すばる》收斂出了適合自己的版面風格。雖說此風格在書封或海報視覺上並不罕見,但運用在雜誌封面,應該沒有太多,因此它們可說是搶下了一個簡單好用的版型路線,未來其他雜誌要再做類似的嘗試恐怕得多繞點路了。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日本文學雜誌還有《新潮》、《文學界》和《文藝》值得介紹。但我先在這裡告一個段落,否則整篇文章會變得太冗長,也有點頭重腳輕。這裡就先放上他們現行使用的封面版型給各位參考,若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這三者又各自採取不一樣的方式來建立風格。日後有機會再做探討。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版型先決:兼具靈活與識別性的版面

我們可以從上面整理的改版變化看見,《群像》自2007年的改版、《すばる》自2005年的改版,在版型與圖像上都採取明確統一的做法。而在最後,他們基本上都在純幾何、切割版面的大方向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山頭。

版型就像是一個系統,設計得妥當,變得容易做到被識別、被團隊延續使用與變化出不同樣態。這裡再舉幾本知名的雜誌為例,如《TIME》、《&Premium》和《Monocle》都有著明確的版面。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台灣這幾年,也有幾本新創刊的雜誌,如《小日子》、《VERSE》、《本地》、《週刊編集》等刊物,都有著鮮明的版型風格。

圖片源自網路搜尋。

談了這麼多版型風格,其實我也並非認為版型風格非建立不可。事實上,多數的雜誌都沒有建立明確特殊的版型,也好好地活了幾十年,其中不乏我很喜歡的雜誌,像是《アイデア》或是未來要介紹的《新活水》與《電影欣賞》,後兩者甚至沒有可被稱作一貫的版面要素(連名字的標準字都常常改變)。但我們仍然可以輕易地在架上辨認出這三本雜誌——因為他們本身的圖像視覺足夠強烈,想不注意到他們都難。

之後我將繼續介紹這些有趣的雜誌案例。to be continued……

--

--

金彥良
notes on.tw

The author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talk about his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