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io 」域名的故事

網路治理與國家主權、地理、政治的關連

YingChu Chen
7 min readMay 20, 2019
Photo by Roel van Sabben on Unsplash

常會看到不同的頂級域名(Top-level domain,簡稱 TLD),從古老的通用頂級域名(Generic top-level domain,簡稱 gTLD)名:

  • .com:商業相關
  • .edu:教育相關
  • .gov:政府相關(但美國則沒有.gov.us 或 .com.us 哦!)
  • .net:網路相關
  • .mil:軍事相關
  • .org:不屬上述的組織使用
  • 到現在還有 .cc、.io這些常見的TLD。

「.io 」域名會讓人聯想 Input/Output,電腦輸入/輸出會記為「 I/O」,自1997年9月16日開放註冊,所以多是資訊相關從業人員會申請的 TLD 之一。

然而「.io 」,是屬於查戈斯群島的 TLD,但目前查戈斯群島仍存有主權爭議。模里西斯聲稱其擁有該群島的主權,而英國則在 1965 到 1973 年間「遷移 」島上的居民,並擁有 「.io 」 的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 (Country code top-level domain,簡稱 ccTLD)的註冊權。

在網際網路號碼分配局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簡稱 IANA) 中關於「.io 」的資訊:

在 Google 廣告的目標設定裡,「.io 」是屬於gTLD,而不是 ccTLD,也就是當你的廣告目標是設定在 「.io 」的使用者時,可能不是位於該區域的網路使用者(.io 本來是 ccTLD),而是網路上有使用「.io 」或是常瀏覽使用「.io 」域名的網路使用者之類的。對於查戈斯群島上的居民,也許會有心理觀感不佳的感受,畢竟本來是被認定為國家,到不被認定為國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販售「.io 」gTLD 可以為成該區域的收入。隨手查了一下,目前「.io 」的註冊總量為 453,015個,應該也會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於是我想到台灣的原住民,如果想要申請自己的頂級域名,如達悟族可能會申請「.tao」、阿美族可能會想申請「.amis」,但向 ICANN 申請 gTLD可能至少要準備一筆龐大的費用,還有營運計畫。但在這之前:

  1. 有意願去申請這樣的頂級域名嗎?還是覺得不需要?
  2. 如果有意願申請,誰可以代表不同族群去申請這樣的通用頂級域名?台灣政府嗎?還是各族的領袖?
  3. 如果有這麼一筆費用(含營運銷售可能至少一年一百萬美金),各個族群會想申請 gTLD 還是做其他用途?

所以網路治理與國家主權、地理、政治有著極深的關連,但在網際網路剛開始時,沒有人想到會牽涉到國家與地域主權,也沒想過簡單的縮寫字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這些就是網路治理論壇裡會討論相關議題了。

gTLD 在網路行銷上的應用與爭議

台灣很喜歡談網路行銷,從現實世界的車體廣告、電視廣告、紙本媒體廣告…到網站內容行銷、搜尋引擎排名的各種奇技淫巧、社群媒體的廣告投放,卻鮮少人想到通用頂級域名 gTLD 的重要性。

除了前述我們常看到的 gTLD 外,近年來 ICANN 也開放了許多 New gTLD 供網路註冊機構來申請。除了 .io、.cc 這樣的域名有著國家主權爭議的議題外,另外像台灣的 .taipeiIANA 的資料庫中顯示是由台北市政府的某個職員所註冊登記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台北市政府的網址是 https://www.gov.taipei/,相關部會的域名都改為 .taipei ,同時台北市政府也鼓勵大家申請這樣的資源( https://www.hi.taipei/),目前 .taipei 的註冊量是 2,217 個。不過大家好像也沒想過,申請了 .taipei 後,在做廣告投放是否會有影響,及使用 .taipei 是否能代表什麼 (它畢竟不是 ccTLD),或是不清楚 .taipei 會對廣告投放產生的效用是什麼。我們僅能得知 .taipei 好像可以強調地域位置,有點像在宣告「我是台北人,我驕傲」,但好像又說不出有什麼正面影響,比較類似在將「台北」塑造為一個品牌,但這樣的品牌能否為使用者加分,可能還需要觀察。

ICANN 也鼓勵品牌來申請 TLD ,稱為 Brand TLD,屬於 New gTLD 計畫,例如 .taobao.alibaba.sony,還有最後撤銷的 .htc,如果公司需要強調品牌形象與經營品牌,申請一個 Brand TLD ,列為固定的行銷預算可能在未來會是必要的支出。

有些 gTLD 可能就會有一些與職業、行業相關的爭議,例如:

  • .alibaba,目前是由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所註冊,但我們也清楚阿里巴巴是一個中東國家的故事,主角阿里巴巴並不是中國人。
  • .bank 和 .insurance 是由 fTLD Registry Services, LLC 註冊,一個由銀行、金融服務保險公司所組成的聯盟所營運的單位,但 .finance 卻被其他單位註冊走了。
  • .coffee、.pizza 由 Binky Moon, LLC 所管理,並不是一家賣甜甜圈或是賣咖啡的廠商或什麼協會。
  • .hotels 和 .booking 目前是由 booking.com 所註冊,而不是由什麼跨國的旅遊協會所註冊,也不是飯店業者組成聯盟去註冊。
  • .hr 由克羅地亞學術和研究網路( Croatian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簡稱CARNET) 所管理,屬於克羅地亞共和國的 ccTLD,但我們也很清楚 HR 是 Human Resource 的縮寫。
  • .kiwi 不是指紐西蘭奇異果也不是紐西蘭的國鳥,而是一個通用域名。

林林總總的列了這些,也是想提醒大家,gTLD 除了可以作為品牌識別外,它已經是一個行銷戰場,在更多時候,也許會討論到由誰來申請可以代表產業的 TLD,例如 .bank 或 .insurance 就由相關的單位聯合組成一個單位去申請,而.coffee、.pizza 卻沒有類似的機構去申請註冊。

台灣的網路行銷公司在這域名這一塊的著墨一直都不多,也許在過度依賴社群網站、即時通訊的行銷方式,卻從沒想過將域名申請做為行銷成本的支出之一,也沒想過使用正確的域名是否能提升網路行銷精準度的情境。

我注意到一些區塊鏈應用相關的公司,他們的域名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 .network 或 .net ,此舉也是告訴網路使用者,他們的野心是建立一個網路,而不是只有商業(.com)而已:

順便也查了一下常見的「.cc」的註冊量為 691,562 個。「.cc」是澳洲海外領地科科斯(基林)群島Cocos (Keeling) Islands,的 ccTLD,在2000年時由 eNIC購得。

--

--

YingChu Chen

請勿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使用、再製、再編輯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