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關心了誰,又忽視了誰?
20181023 系友專訪:精神醫療社工(2)
作者:邱建綸
對於一位身處在安寧病房,每天都必須面對生離死別的人而言,從他們雙眼所望出去的世界,可能比我們常人所想像得更真實而充滿掙扎,但同時卻也更加全面且客觀。
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與待在他們身旁、臉上佈滿憂愁的家屬,這些出現在醫院裡的人,常常是我們會想到要投入心思去關懷的對象,我們可能都曉得要好好告別一個人的離去,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然而,聚焦在病床邊陪伴的過程裡頭,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誰?當家中有一個人住進安寧病房,長輩們常會因此投入大量時間進出醫院,他們身為辛勞的照顧者,卻同時也成了情感支持的缺乏者,理所當然地,安寧社工師在此扮演的角色,便是與那些家長們預約會談,試圖減緩他們在面對家人死別時的悲傷感,但是,鮮少出現在醫院,或因為這種情境而時常獨自在家的兒童呢?在這場告別的儀式中,兒童的心情無意間成為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塊。
在本次有關醫療社工師學姊的採訪中,我們除了初步了解醫療社工師的工作內容,與其工作上會遇到的困難,我覺得在本次採訪最吸引我注意的,其實是有關安寧病房外的家中兒童照護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兒童的年紀還小,毋需讓他們親身經歷大人世界中的死別議題,不過,我們沒想到的是,在長輩們因為病人而把生活重心從家庭轉移到醫院的同時,其影響早就悄悄影響著心智年齡還在發展階段的兒童。首先,家人陪伴的時間減少了,伴隨而來的是兒童依附與情感疏離間的矛盾,再者,家人的情緒轉為沈重憂鬱,也會帶給兒童負面的情緒感染,如此看來,醫療社工難以接觸到的家中兒童,卻成為同樣需要被關注的群體。
學姊在採訪中即表示,如果可以的話,將家中的兒童成員納入會談的一環,多少有助於幫助孩童了解家庭變革的原因,讓他們知道家庭現在的狀況為何,為什麼長輩們的陪伴變少了,家庭的氛圍缺少歡笑,此外,在會談的同時給予其匱乏的心理陪伴和支持,可以提供兒童一個安穩的成長環境。生離死別是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到的人生階段,我認為兒童雖然心智年齡尚未成熟,但同樣可以試著帶領他們一起去正視這個議題,其實年幼兒童的心思比我們所認知的更為敏感,有時候當我們想要掩飾某個重大的事件時,卻藏不住已經被感染的情緒起伏,兒童雖然矇矇懂懂地不了解事情的全面性,卻可能因為被忽視而變成隱形的悲傷者,而等他們逐漸成長並回想起過去的這段回憶時,不但不會因而釋懷,反而可能帶有憤怒與不解,演變成其幼年時期另類的陰影。
過去,醫療院所裡的社工可能主要將焦點擺在病患以及身邊的家屬,但,事實上每個家庭內的成員,都有可能被這個事件所影響,無論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此次訪談我們了解到,兒童在情境中可能會面臨的難題與衝擊,未來可以投入更多心思在其照護上,甚至是以此作為研究主軸,尋求一個更為友善的方式來顧及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陪同他們度過死別的悲傷與痛苦,迎向生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