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還是壟斷?MyLog 上架心路歷程

-主筆: Numbers 實習生 邱如韻 Diana Chiu
-編修: Sofia Yan

那年我 19 歲,是個徹頭徹尾的科技麻瓜,數據、科技生態對我來說是一些跟生活不相關、很遙遠、也很中性的名詞,沒有什麼特別好惡,一直到我進入 Numbers 成為行銷實習生,才漸漸起了一些變化。

是什麼開啟了我對科技、數據應用的新思考?這要回溯到 MyLog App上架的那段時間。

Numbers 團隊今年參與了台美防疫松,與 MyData Taiwan 社群共同開發了 MyLog App ,但至今 App Store 上還是看不見 MyLog 的身影,努力研發的 App 不能上架,真的很心酸啊…

※延伸閱讀:科技社群及黑客松臥底實錄
※延伸閱讀: 【科技抗疫實例:MyData Taiwan】臺灣自主健康管理工具登場,堅持找出防疫追蹤和隱私的平衡 )

MyLog App 的誕生

MyLog 這款 App 由 MyData Taiwan 社群共同協作,Numbers 也在疫情期間與社群一起開發、貢獻一份力量。這是一個非營利性軟體,鼓勵大眾於疫情期間,自主紀錄健康資料,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協助使用者保存、控制自己的個人資料,並以現實生活中合作商家的優惠券兌換,來鼓勵民眾持續記錄身體健康 (沒錯!紀錄身體狀態還能換優惠!就是那麼好康😍),也能在有需要的時候提供給相關單位作為防疫參考,是以公民自發促進防疫的 App。由此可見 MyLog App 是公益性質,並有利於社會防疫的,然而 App 上架卻頻頻受阻,原因是甚麼呢? 我訪問了 MyLog 的產品經理 Sherry、前端開發工程師 Dayuan,以進一步了解目前醫療相關 App 上架的困境。

Google Play 與 App Store

MyLog App 目前已經通過 Google Play 的審查,成功上架,但 App Store 改了一千遍 (誇飾) 也還是無法上架…

這艱難的 App 上架其實跟新冠肺炎也有關係,根據 iThome 的報導,App Store 從今年三月起拒絕非政府與醫療單位開發的 COVID-19 相關 App 上架,Google 等平台也相繼跟進, MyLog App 由於涉及疫情健康資料蒐集,也遭遇 App 平台審查的難關。

但是,同樣是應用程式平台,為甚麼 Google 可以,Apple 就不行呢?

我們稍微分析了這兩個品牌的形象,Google 是相對大眾化的品牌,就是希望使用者滿街都是,以普及其產品與服務為宗旨,採用的模式為:「審查以『內容是否中立』為原則,並且採取檢舉後才撤銷」,如果仔細研究 Google 的品牌設計 (延伸閱讀: Google 的設計團隊如何定義他們的 LOGO?),不難發現,其出發點多為親近用戶,如幾何形式及教科書的印刷字體。

然而 Apple 蘋果的形象相對精品化 (延伸閱讀:【品牌經營】從品牌定位、品牌差異化、品牌形象到品牌溝通,關於品牌你不可不知的名詞概念),白話文就是科技業中的名牌包,以提供高質感的產品使用經驗為主,客群和審核機制比較封閉,管控也因此更嚴苛,在上架 App Store 前會不斷受到審查,故新冠病毒疫情相關 app 的檢查更為刁鑽。

APP上架限制的必要與爭議

了解不同平台的差異後,我們回來思考 App 上架限制這件事。

避免大眾恐慌、提供使用者更加具有信賴度的防疫 App,這些加強疫情相關 App 審查的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卻也有可能因為這些規範,讓非公益性質、立意良善的 App 沒有管道可以提供給大眾。讓我們從正反方重新思考 App 上架規範的爭議。

COVID-19 相關軟體上架限制:必要面

1.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這是限制 COVID-19 相關軟體最關鍵的一點。

在資訊充斥的時代,錯誤訊息 (Misinformation) 特別容易在社群工具間流傳,若 COVID-19 的錯誤資訊透過 App 散布,很容易引起群眾恐慌 (延伸閱讀: Apple is rejecting coronavirus apps that aren’t from health organizations, app makers say)。想像一下,一個 App 對錯誤地區誤傳疫情警訊,勢必引起當地人心惶惶,經濟也會直接受到影響,一則錯誤訊息的影響可以經由 App、社群媒體的散播被放大十倍甚至百倍。因此軟體平台如果限制 App 發行單位,能初步確認資訊來源的可信度 (延伸閱讀: 蘋果App Store下禁令:拒絕上架疫情主題App,除非開發者滿足一認證)。

2.保護個人資料

有些 COVID-19 App 會蒐集個人健康資訊,或是定位相關的內容,若未妥善保存或有機制防止惡意資料侵害,很容易成為個資破口。個資保護在防疫軟體中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哪些資料會被收集、資料會儲存多久、是否能刪除等等標準,成了不可忽視的一環,但從 MIT Technology Review 看來,顯然仍有許多軟體未符合這些標準。(延伸閱讀: A flood of coronavirus apps are tracking us. Now it’s time to keep track of them.)。

3.提醒 App 開發者更加謹慎

軟體平台的限制可說是對 App 開發者的提醒,相當於對開發者說:「如果不再加強資安,你們辛苦開發的心血就蒸發囉!」以此來加強開發者對於 App 在疫情資訊及個資上的重視,重新修正軟體的設計,更加謹慎處理每筆資料,以保障使用者的權益。

COVID-19 相關軟件上架限制:爭議面

1.國情文化不一樣

國情和 App 上架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文化差異是會造成同樣規範在不同文化中形成落差的。以 COVID-19 App 上架規範為例,開發者需要以政府或醫療相關單位的名義上架;在國外,取得醫療單位或學校認證以上架 App 的難度不高,然而在台灣,要取得以學校名義發表 App 有其限制,因為在台灣的學術風氣中,非學校發行的官方 App 就不能掛名,MyLog App 就算與台大藥學系副教授王繼娟合作 (延伸閱讀: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王繼娟副教授與MyData Taiwan合作研發自主健康管理APP,於台美防疫松獲獎),並且由王教授提出上架申請,仍然無法通過審查。

2.軟體平台有權利審核健康醫療的標準嗎?

另一方面, App 平台的背後營運者是科技公司,意即 App 的審核標準由科技公司規定,但,科技公司真的具備醫療知識、足夠了解醫療需求嗎?如果與大學附屬醫院教授共同協作的 app 無法被認可其專業度、無法獲得信任,大眾的醫藥知識又該以誰為標準?掌管審核生殺大權的科技公司嗎? App 產品的好壞及專業究竟是誰說才算?哪個領域的專家可以決定?是否應增加第三方審查機構?我想這些都是值得更深一層探討的議題。

3.App 無法上架的原因與指示不清楚

在 MyLog App 上架申請審查的過程中, 一次次被 App Store 駁回,但 Numbers 前端工程師 Dayuan 說,Apple 列出的修正要求並不明確, 僅提供違反的規則條例,資訊不夠充分,使工程師無法針對問題進行修正,只能像猜心一樣,一次一次測試、再一次一次被駁回。以王教授名義提出的申訴,也多次收到一模一樣、指示不清晰的回應。修改 App 還得學會讀心術,開發者心裡的那個苦啊…

保護還是壟斷

在 MyLog App 上架不斷被駁回的同時我們也發現,Google 與 Apple 相繼推出與疫情相關的應用。這讓我們不禁開始懷疑,提高 App 的上架門檻,是阻擋了潛在的惡意軟體,還是協助了「科技帝國們」的壟斷

由科技公司決定能不能上架 App,是否也意味著,這些軟體平台公司不僅擁有科技技術的決定權,還擁有對於「什麼資訊可以被流通」、「哪個領域可以被重視」的壟斷權?

App 上架的規範,以及如何透過科技來促進公益,都是很值得反覆省思的議題。如果能以最低限度的審查,搭配合理公開的標準,或許能在必要與侷限上取得平衡,不至於扼殺了立意良善的實用工具

數據應用、資料安全與疾病防治間如何取得平衡,是 COVID-19 大流行以來大眾都相當關注的議題,訂定嚴格的審查制度遏止惡意、虛假訊息散播的益處,是否大於提供公眾立意良善且實用的防疫工具,我們持保留態度,但希望以此文喚起大眾思考,科技巨頭們若能掌握所有資訊流通的生殺大權,到底是保護,還是壟斷?

--

--

邱如韻 Diana Chiu
Numbers Protocol - 主張數據

Diana 的寫實派留學筆記。不只寫那些國外的憧憬,更寫那些深刻的顛沛流離, 一個出國卻喜歡用中文寫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