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都市裡的文化實驗— 用系統觀點分析 C-LAB未來策略

前言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以下簡稱 C-LAB)的前身為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再更早以前,可以追溯回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由於歷經不同的階段與管理者,在城市居民的心中,留下了各自清晰程度不同的印象,也因為如此,從轉型至今,不段面臨著「定位不明確」的問題。

現在的 C-LAB 作為一個創新實驗基地,專注在推動藝術文化創新實驗、展演映發表、跨域協作共創、國際文化交流、教育推廣、社區服務等多樣化計畫和活動,同時也積極的建構新型態藝文機構群落、戶外綠地公園等多元化功能和設施。

這次的專案為文化部、C-LAB 與 Omplexity 系統變革公司合作,希望藉由系統圖的輔助,釐清 C-LAB 的核心定位,以及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不同的角色分別扮演了哪些重要的功能,一起為了推進臺灣文化發展而努力。

系統圖藉由畫出不同角色之間的行動是如何互相影響的,呈現出整個系統動態、錯綜復雜的一面,接下來這篇文章將要帶領大家一起看 C-LAB 整個系統中包含了哪些重要的人事物,他們各自的觀點與行動,以及這些元素是如何一起塑造起一整個空間與文化的。

專案背景

C-LAB 坐落於台北市大安區,身處蛋黃區的他們,時常被質疑「為什麼文化實驗需要發生在這麼市中心的地方」,以及受到「文化實驗需要時間培養,但很難具體的提出質量化績效」的困難。

為了更了解這個專案內,不同角色的看法,以利後續能更清楚的向大眾闡述 C-LAB 的核心關注點,Omplexity團隊訪談了文化部與 C-LAB 的執行團隊共9人;以及外部包含董事、藝術評論家、學者、創作者、民意代表、里長等共11人。希望從他們的觀點來了解專案的不同面向,例如:大眾對C-LAB願景與核心業務的看法、與民眾的接觸的現狀、資金運用的困難等等。

透過這些訪談,我們統整了 C-LAB 系統的五個大面向,分別是:人才培育、作品產出、願景、民眾參與/近用、經費與績效,並找出讓系統持續轉動的核心正向循環。可以在以下連結中查看關於五大面向的基本介紹。

系統圖描述

變革理論圖概覽

C-LAB 變革理論圖

系統圖的特色在於它能協助我們突破以往線性的思維,看出各個行動、觀點之間的因果關聯性,幫助我們更清楚的了解所有事物是如何彼此影響的,藉此讓身處在系統中的各個角色了解,他們可以如何彼此合作達成目標、減緩互相對立造成的衝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繪製過程中,訪談了許多不同角色的原因。

在簡版的圖中,我們可以看見最外圈的圓,呈現出系統中最核心的運轉動力:當C-LAB 持續培養更多的文化創作者與產出作品與新的技術,就有更多機會能夠將這些好的作品推廣出去;而這些作品不論是在國內轉介給其他組織做培育、投資,或是在國際發光發熱,都能作為量化指標之一去衡量園區的經營成效。這些指標能有利於 C-LAB 對民眾和中央部會說明他們的重要性,讓溝通更順暢,藉此穩固每年的經費與預算,讓他們有更多資源來去支持文化實驗。

完整系統圖概覽

由於篇幅限制,此文僅將介紹一些繪製過程的關鍵洞察,以及系統圖如何應用於此專案中,作為溝通與討論的媒介。若對於了解整個系統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至以下連結,觀看約20分鐘的系統圖導覽影片

關鍵洞察
在整個核心的運轉動力之外,我們也辨別出一些關鍵的影響因素,例如:

  • 園區經營:園區的整建,以及不定時公開舉辦展演、工作坊與活動有其重要性,這些行動能夠吸引民眾參與與近用C-LAB的園區,累計為質化指標的一環。而身處在蛋黃區也有助於民眾的參與,能讓藝術文化深耕在日常生活之中。
  • 國際連結:C-LAB 的核心願景為培養台灣的文化軟實力,而這不僅能提升台灣人民的文化素養,也能讓台灣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有助於建立起更深厚的國際連結。
  • 獨特定位:在台灣整體的文化產練上,目前缺乏了一個前期支持文化實驗的角色,而這正是 C-LAB 定位獨特所在。他們保留了一個場域讓文化創作者試錯,當後續這些作品與創作者準備好進入市場時,協助對接不同的資源,讓其他藝文單位支持他們繼續發展。

系統圖的應用
在此次專案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了解內部的重要角色對系統的看法、釐清外部重要角色的觀點,最後聚焦在核心問題上,共同發想有哪些行動可以事半功倍的改善系統中的問題。以下將介紹系統圖在這三個階段分別扮演的功能。

一、策略對焦

藉由圖像化呈現系統的樣貌,讓專案核心團隊能夠對系統有一致的了解,並跳脫傳統線性式的思維,以系統觀點看出不同行動之間的關聯性,對焦目前的現狀與未來的策略。

二、利害關係人溝通

透過系統圖作為媒介,引導系統的利害關係人,例如:里長、藝術家等,分享他們認為重要的、優先的、尚未被處理的議題,以及其背後的原因,讓系統的多方觀點能夠對話。

三、行動發想與收斂

在召集利害關係人討論後,會收斂出系統的關鍵願景與機會點。針對這些願景與機會點,與專案核心團隊一起進行發想,探索不同行動方案施行的可能性,最後進行收斂,並著手規劃具體的實行流程。

結語

此次專案歷經近四個月,在訪談20位內外部利害關係人後,協助釐清了對C-LAB而言,若要做好的大眾溝通,讓民眾了解其定位,就必須要呈現出其在文化產業鍊中重要的角色,以及透過訂定質量化績效的指標,藉以更清晰的展現出年度成果;同時也要讓民眾了解到,自己身處在系統中,民眾的參與,除了能給予創作者回饋外,也會累積貢獻回讓C-LAB的經費更穩定、有更多資源能做人才與作品的培育,成為一個正向的循環。而不論是民眾參與、核心願景的達成、經費資源等的挹注,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

2022/12/10(六) 將舉行「都市中心裡的文化實驗:認識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工作坊,若有興趣參與的民眾,歡迎至以下連結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211170737274228963020

想多學習系統思考? 可參考 Omplexity設計的 Live 線上視訊班的課程
想多了解系統繪製顧問服務? 可參考 Omplexity的系統變革繪製流程

--

--

Omplexity 系統變革顧問公司
Omplexity

Omplexity顧問團隊參與過全球超過六十個系統圖繪製的大型專案,過往的合作客戶包含Google, Hitachi, 廣達, Nike, 微星科技, 聯合國, 世界銀行及世界經濟論壇等機構等客戶。 創辦人薛喬仁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是國際知名的系統變革專家。http://www.omplex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