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乳牛的研究與筆記-1

牛的外觀與身體構造

One
One by Earth
39 min readSep 7, 2021

--

東海大學畜產系 蕭士翔老師提供
以牙齒區別牛的年齡
牛的四個胃如何運作
四個乳房構造
乳房解剖示意

家牛Bos taurus

  • 家牛的起源與馴化是一個令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非常困惑的問題。隨著生物學技術的發展,21世紀初對現代牛類所做的粒線體DNA與Y染色體測試更多得傾向於支持多中心假說。
  • 一般每次只產一胎,利用技術上的手段也可增加母牛產下雙胞胎的機率,然而異性雙胞胎中的母牛具有先天不育的特點。
  • 成年家牛壽命可達15年以上,但肉用牛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有時在2歲前就會進行屠宰。
  • 剛出生的牛犢沒有牙齒,半歲左右牙齒長齊,2歲時開始換牙,4、5歲時乳齒脫落完畢,恆齒長齊。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會逐漸磨損,因而判斷牛的年齡時常常觀察牙齒的使用情況。
  • 雖然大部分的人認為牛是草食性動物, 有些資料明確顯示牛是雜食性動物。[異食癖?]
  • 家牛有高達320度的視場,由於兩隻眼睛的視場只有很小的重疊,因此牛觀察側面的景觀時缺乏立體感,難以判斷物體的大小,常常需要停止運動才能進行對焦。
  • 家牛所能聽到的頻率範圍為23至37000赫茲,最敏感的頻率則為8000赫茲。雖然在低頻和高頻內都比人類要敏感,但是它們定位聲音來源的能力卻不強
  • 牛的嗅覺也頗為發達,主要用來收集來自同伴的信息。包括辨別不同的個體,分辨肛門腺、生殖腺和皮膚上分泌的信息素。家牛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那些皮膚較薄的地方,諸如面部、脖頸、大腿內側、外生殖器和乳房。它們也能辨別溫度和濕度的高低。
  • 一天之中家牛真正用於深度睡眠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小時,不過家牛在反芻與休息時實際處於一種意識模糊的半睡眠狀態。
  • 地位較高的個體,其後代如果能和母親保持較近的關係,似乎也會獲得較高的地位,據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後代從母親那裡學會了領導行為。頭牛的行為會被群體中的其他牛類所模仿,同時在採食、休息等方面擁有優先權。

野牛Aurochs(原牛)

  • 直到1627年,最後一次記錄的野牛在波蘭的Jaktorów森林中死亡

介紹牛的書籍與網站

Flight zone

  • 望著牛的眼睛會增加其Flight zone
東海大學畜產系 陳盈豪老師提供
  • 奶牛在開始移動、到達目的地、進入擠奶棚的自然次序會變化,所以如果空間壓力太大,奶牛就會擠奶入口停留很長的時間。
  • 壓力的跡像是:1.不跟隨(成群結隊)2.側身接觸 3.低優勢奶牛不得不倒車逃跑 4.抬頭

2019 |專題講座|

徐濟泰 — 順應乳牛天性有奶喝 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

  • 我們擠奶有305天,可以說是違逆自然的原則。我們小牛跟著母牛,如果是像肉牛那樣的動物,媽媽帶著小牛走的話,原則上牠大概過了7個月-8個月之後,這個小牛會學媽媽吃草。吃著吃著開始發育起來之後,牠自然的會去斷奶。即使去喝媽媽的奶,媽媽也會覺得好煩。這麼大個子了,一直湊過來幹嘛。也會把牠趕走。
  • 請問人的母奶裡面,免疫球蛋白有多少?看醫生能不能說出來。我們人在第一次生小孩、第二次生小孩、第三次生小孩、第四次生小孩,分別有多少。如果你能夠把媽媽好好照顧,讓牠活久一點。對你、對小牛、對大家都是好的。那如果你都是生一兩次就已經不行了,把牠照顧壞了,淘汰了,那對大家都是不好的。
  • 一個小牛生出來,我們就不給牠喝鮮乳。因為鮮乳要給人,然後牠就去喝事前冰凍起來做的奶粉。講者:過去是這樣子的,但是就產生另一個問題。我們的奶粉從哪邊買?紐西蘭養那麼多的牛,事實上內銷只有全國產量的10%。他90%生產下來的都是外銷的。這樣百分之80幾都是水,運輸成本很高。保存期限會很短,所以他們就會想盡辦法變成奶粉,然後再把奶粉賣到國外去。台灣大部分的淡奶粉,也是從紐西蘭進來的。
  • 有些人可以問他說,你一天餵給他多少的淡奶?有的做的比較不到位的,他會說我就用1兩或一杯奶粉,然後泡水。那1兩跟一杯早上下午各一次,一天餵2次。那個量大概就是半公斤左右,就是我們家裡面的碗,或我們那個漱口杯一碗或一杯。那這樣子養事實上是完全沒辦法滿足他們的,但是餓不死。餵到2倍的奶粉,將來的小牛事實上會長的更好。發育更好,將來乳量會更多。
  • 台灣沒有所謂的C級跟D級。乳品廠他要收的就是規定A級跟B級。所以會逼著我們的酪農要想盡辦法把A級與B級奶盡量生產出來。C級跟D級沒人買,所以只能留給小牛喝。
  • 在台灣養牛就這三個罩門,一個是乳房炎,一個是腳蹄的問題,一個是繁殖的問題。
  • 一般牛我們講牠的營養轉換率,是在喝奶的階段是最高峰的。這跟我們養小孩一樣,喝奶的小孩就好像在吹氣球一樣,莫名其妙就長很快。那開始吃嬰兒食品的時候,好像消氣了一樣,牛也是一樣。就是人奶、牛奶,它的消化吸收是特別好的。所以牠會讓這個動物的營養轉換成身體。牠會大很多,快很多。那所以如果牠更捨得讓牠喝多一點、喝久一點,會有比較高的個子。那個子大之後,產奶量就會更大。
  • 3.5是一般我們在喝的全脂牛奶,是這樣的一個含量。這也是為了我們的習慣。大部分的牛產下的奶,經過乳品加工廠出來的,他會把多餘的脂肪拿掉去做奶油或其他的用途,那出來大概都3.5。所以如果我們乳牛牠特別厲害,特別高的,牠有牠的價值。
  • 體細胞主要是兩個地方來,一個是做牛奶的組織,叫做乳泡。那是乳房裡面的結構,它負責在合成牛奶,合成之後就往中間送,然後經過管道,一直往下集中,讓人可以把它擠出來。細胞生命到了就會退場。就類似於皮膚會掉,就會剝落下來。另外就是微血管裡面會有白血球,會鑽過血管壁會跑進來。哪一個地方你發炎了,有感染,那牠就會紅腫,滲透性高。白血球會跑進來多。
  • 我們養牛一天早晚各餵一次。這個完全是基於個人的方便性。那個不是牛的天性,牛哪有說小牛早上喝一下奶,然後中間都不喝奶。到下午再喝一下奶,然後結束了,謝謝媽媽。今天謝謝媽媽,一天結束,乖乖睡覺。沒有這樣子的事情,人也不會這樣子。牛也不會這樣子。
  • 要讓牠能夠躺,這件事情對牛來講是最重要的。那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吃,所以牠就躺跟吃這兩件事情,不可以隨便就把牠忽略掉。那這是牛睡覺的方式,牠一天要睡12到13次。每一次睡都是不超過半個小時的時間。
  • 牛每一天的工作要先確定好今天老大是誰。所以那個覺得自己最強的,牠會去周圍繞一圈。你要不要跟我比,不認輸牠自己就會出來挑戰,反正挑戰完了、定了之後,老大就先吃先喝先睡。(與一些研究看法不同)
  • 牠生理上面需要躺。不要讓牠因為需要躺而沒得躺,受到緊迫。讓牠舒服的話,乳量就會比較好,會回饋的。溫度,環境的溫度會影響到牠的躺臥。所以溫度熱的時候,牛就不喜歡躺下來。所以在臺灣這個區塊,是特別重要。
  • 雖然溫溼度指數平均值還沒有到我們認定的熱緊迫,可是因為一天裡面的溫差太大,這個牛事實上已經不舒服了。我們臺灣在4月也會類似有這樣子的狀況。熱緊迫這個狀況事實上很快,上午已經有不舒服吃少一點了,到這邊差距只有差0.9公斤。到下午會差到兩公斤。
  • 沙可以比較好的緩衝,他會分散。然後會順著你的力道,他會移動。那牛600~700公斤的體重,躺下去有這樣的輔助,牠就會舒服很多。國外文獻,說要做乳牛廠的評鑑,去檢查牠有沒有受傷。為什麼要看牛的關節?用沙床最舒服,可是沙床是每一天要幫牠整理的。印象裡面應該是要有至少10公分的深度
  • 玫瑰農場,他很驕傲地跟我們講,這邊有60頭牛,他絕對有60個位置讓牠出來吃草,給牠睡覺的地方都不只60個了。人家有做過實驗,如果100個牛能用,牠的躺臥時間是最長的。如果你把這100個床位分給150頭牛去用,牠的躺臥時間是最少的。他做的是,讓牛隨時去躺的時候,絕對不用在那邊找。
  • 一公斤的稻殼要兩塊錢,包含運輸的費用。所以一天如果用26公斤的粗糠的話,一頭牛就是要花掉52塊的成本。他們現在養牛,一天的飼養成本大概300元,那如果又有處理牠上廁所,要他再從300塊額外再加52塊,你可以感受到那個壓力。
  • 水泥地面的牛,牠的牛蹄瘀青的狀況會比較多。用橡膠墊料的會少很多,大家都會互相會傳來傳去就知道。所以現在橡膠墊已經很普遍了。
  • 聽眾:那天我在四方看到,他們為了防止牠滑倒,把牛的後腳禁錮起來。講者:那個綁後面的腳,已經是治標不治本的一個操作。
  • 聽眾:我有參觀過初鹿牧場,他們會每天幫牛去洗澡,讓牠涼爽一下。但是牠們劈腿的情況也是很嚴重的,牠會綁繩子。講者:現在比較好的做法就是會加橡膠墊。因為橡膠墊的表面,事實上不是滑的,他是有紋路的,所以它有一個止滑的效果。
  • 條狀地面有一條一條簍空的,就用水把那個糞尿沖走就好,所以這樣子條狀地版,就不用在那邊整天做水洗的動作。還要有橡膠墊,把墊子打洞很容易從邊邊會變形,會裂、會斷。要投入更多的維護成本費。另外用金屬做的,好像水泥溝蓋一樣,在早期,我們的養豬也是類似這樣子。
  • 腳跛因為牠痛,所以牠站或者是在走的時候,牠會有一點彎腰駝背。牠會找一個角度,不會重心都平平壓在某一個腳。就會看到牠背部就比較不會直,走路頭就會上下很大的擺動。
  • 牛吃東西貼著地板,牠的身體結構沒有辦法,除非很用力,牠的嘴巴才會湊到地面。看東西的位置要比牠站的位置還要高10–15公分,這樣牠吃東西就會比較舒服,要不然牠就是要很用力,一直想辦法去彎腰,想辦法勾到地面上的食物。(我也是這樣觀察到的)
  • 在牛舍裡面,你不要在那邊做大動作。大動作也會讓你自己變大,變怪獸。明明是人,變成一個長翅膀的人。牠會覺得這是什麼怪物,就開始緊張了。
  • 每一隻牛如果你不要讓牠在固定的位置,至少一隻牛要有0.7公尺的寬度。這樣牠會感覺到那個威脅感低很多,越寬越好。反正就是不要阻饒牠去搶別人。牠要飄就讓牠飄。

牛的行為🐄

⭐研究:2020 牛的行為與覓食生態學:一個綜述(有全文檔)

  • 牛平均壽命為18–20年,成年女性死亡率較高。11歲後死亡率增加。
  • 植物多樣性影響牛的行為,但不影響羊的行為。植物株高亦有影響。
  • 森林生態系的半野牛冬季以易燃的木本植物為食,減少了森林火災。
  • 牛在食物缺乏時不改變覓食路線,食物充足時才改變,追求高品質食物。
  • 牛會因為羊的存在而縮短放牧時間,更多地反芻和休息。但牛並不會影響羊的。
  • 單獨飼養的牛花更多時間進食與反芻,飼養在一起的牛花更多時間休息[氣息交流中?]
  • 等待食物的奶牛眼白很高,取得食物後迅速下降。
  • 牛總是喜歡帶有相應提示的位置。位置是固定的還是變化的都沒有關係。如果通過提示提供不同質量的食物,那麼牛總是喜歡以前用高質量食物所經歷的信號。
  • 3NOP對甲烷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牛奶成分沒有任何變化。
  • 小公牛比小母牛的駕乘行為更多,而且春季比冬季多
  • 在雨季,發情期和發情週期都延長了。
  • 懷孕的母牛傾向於孤立於母牛群體,但生產後會傾向於加入母牛群體。
  • 自由牧場的牛比屋養牛產出更多牛奶,並且有更少的跛腳與乳腺炎。
  • 當小牛長時間與媽媽分開,小公牛喜歡與其他小牛相處,而小母牛更喜歡其他成熟的母牛。
  • 與媽媽分離會降低小牛的認知功能。一實驗結果表明若分離一整天,而晚上回到媽媽身邊則沒有影響。
  • 將小牛與母親分開後,眼睛的白度增加並且在四分鐘內達到峰值。與母牛重聚後,白度持續下降。
  • 牛的記憶可保留48天,另一研究表示視覺線索的記憶可以長達一年。
  • 牛的聲音定位較弱,但是對高頻敏感,會主動避開嘈雜地區。滿月的小牛可辨別自己媽媽與其他母牛的聲音,也能聽得懂名字。
  • 高地位的牛可以由聲音在群體中辨識出來,他們在餵食處花費更多時間,但是吃得更少。[與另一研究結論有出入]
  • 一年大部份的時間奶牛在牧場上分佈均勻,但是在雨季形成一個集群。
  • 地面材質影響活動量,和磚相比,沙子提高步行速度。
  • 大多數觀察到的母牛經常表現出對一個特定區域的偏愛。
  • 牛角長度與乳齒被用來估計年齡。
  • 咖啡>橙汁>自來水

⭐研究:2018 奶牛心理學(連結全文)

  • 此文對於牛的學習認知與情緒等試驗與研究有詳盡的綜述說明。
  • 奶牛是雙色性,能夠更好地區分長波長的顏色(紅色、橙色和黃色),而不是短波長的顏色波長(藍色、綠色)。奶牛比靜止的更能注意移動的物體,而且通常被突然的動作嚇到。
  • 奶牛也有復雜的氣味腺體,包括趾間、眶下、腹股溝和皮脂腺。嗅覺在它們的社交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嗅覺在進食中的作用並不大已知。一般來說,奶牛使用它們的嗅覺來擴展它們從其他感官獲得的信息,但是在社會和生殖行為的情況下,嗅覺似乎是信息的基本來源。
  • 由於它們是獵物,有時可能會抑制熟悉的疼痛跡象,以免被人注意到。有趣的是,雖然奶牛經常害怕被人類觸摸,但它們也會被人類撫平。某些形式的觸覺接觸,例如在耳後抓撓。
  • 眼白百分比變化與奶牛情緒的關係在過去幾年中一直是重要的研究重點領域。可見眼白的百分比增加當牛的上眼瞼被抬起時,負責這個動作的肌肉是由交感神經控制的與情緒相關的節後軸突。眼白百分比的變化是最初被概念化為一般喚醒的表達,但現在被認為是情感效價。眼白增加還與挫折的行為指標相關,包括攻擊性、刻板印象、發聲和搖頭。
  • 其他測量指標:鼻溫、耳朵姿勢、心率。外周體溫也有被確定為非人類哺乳動物主觀情緒狀態的指標。撫摸導致平均鼻腔溫度顯著降低。負面情緒狀態會導致外周體溫降低。放鬆的耳朵姿勢,包括向後耳朵姿勢和掛耳姿勢。不太放鬆的耳朵姿勢,包括直立和前耳的姿勢。
  • 奶牛從事哺乳動物中發現的所有形式的遊戲,包括玩球等物體,跳跑和奔跑,以及與其他物種的成員進行社交遊戲。打架、社交舔和玩耍犢牛在出生後的第二週左右開始增加,並在四個月大時達到高峰。
  • 負面情緒狀態似乎也會影響奶牛的判斷能力。非常年輕的荷斯坦小牛在熱鐵脫芽角後至少 22 小時內表現出負面判斷偏差;小牛不太可能在手術後的兩個會話中處理模糊的屏幕顏色。另外在與母親分離之前,小牛對那些模棱兩可的刺激做出反應72% 的時間。然而分離後,反應下降到 62%。結果表明,就像人類一樣,當奶牛苦惱時,他們對模棱兩可的刺激表現出相對更消極的反應偏見
  • 奶牛暴露在壓力的同種動物中,它們也表現出明顯的壓力反應,例如餵養減少並增加皮質醇釋放。這些反應部分是由尿液中的嗅覺信號介導的。
  • 與成年奶牛不同,小牛更喜歡與伴侶進行全面的身體接觸,而不是通過圍欄進行有限的接觸。但是在成年奶牛中,即使是純粹的視覺人工“社會”刺激,例如鏡子,也可能是社會緩衝的來源。在有側視或正面視鏡的情況下稱重小母牛時心率降低了。
  • 大量研究證實母牛和小牛經歷出生後迅速形成的強烈情感紐帶,並且自然斷奶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母小牛的結合部分取決於母親能夠在出生後幾個小時舔小牛。並假設社會性舔會導致奶牛的心理穩定。
  • 母牛在與小牛分開時會感到痛苦,這種壓力似乎是團聚時減輕。母嬰關係調查奶牛發現,母牛在僅僅接觸五分鐘後就與它們的小牛形成了強烈的母性紐帶出生後。五分鐘後與小牛分開的母親能夠認出自己的小牛小牛並在分離後長達 12 小時從事母性行為。所有母牛都表現出痛苦的跡象(走動,小便,發聲,對接等)與他們的小牛分開後。他們住在一個圍場的盡頭,不斷地發聲,並表現出高度不安的跡象。24 小時後分離後,母牛繼續表現出痛苦的跡象,但再也無法認出自己的小牛。
  • 在牛犢分離六小時、一天和四天后的研究,犢牛對分離的情緒反應與分居日期相關(即,他們在分居之前與母親共度的時間)。四天後母親以更高的頻率呼喚他們的小牛。3–5 周大的小牛可以使用聲音提示識別它們的母親。小牛比其他成年母牛更優先響應來自它們自己母親的呼叫。
  • 物種一般性緊張、恐懼和反應。高反應性是一種適應性有蹄類動物的進化特徵。然而,因為它與較低的產奶率有關和較低的體重增加率,通常被解釋為作為農業框架中的主要負面特徵。這種看待反應性的方式的差異說明了允許動物在自然環境中茁壯成長的進化適應性特徵是如何通常那些動物使用者認為在人工環境中不受歡迎的特徵,以及人工繁殖如何和處理往往與動物的基本性質不一致。[我們希望他們跟我們一樣沒有警戒心、懶散放鬆溫順]
  • 擠奶期間踩踏(表示緊張、恐懼或不適的行為)最多的奶牛在社會隔離期間花更多時間面對牛群的奶牛在第一次泌乳期間生產的牛奶更少。此外,社會分離期間較高的發聲率與較低的產奶量有關。
  • 具有攻擊性氣質的奶牛唾液皮質醇水平顯著更高,以及降低妊娠率、降低犢牛出生體重和降低犢牛斷奶體重。對人類不那麼害怕的奶牛每天觀察到的躺下次數也較少。他們也更頻繁地出現在機械擠奶器面前。然而,年齡也是一個因素,老母牛也表現出更多的恐懼。
  • 母親的保護行為所有奶牛都具有很高的這一特性。例如,在一個母牛對陌生的多功能車接近時反應的個體差異調查,母親和小牛在出生後 24 小時內,99% 的奶牛在車輛和小牛之間移動方式。
  • 在更複雜的社會群體中長大的奶牛犢往往具有更高的應對能力以及更高的應對變化的能力。沒有經驗的奶牛表現出較少的發聲和跺腳。與成對飼養的小牛相比,小牛單獨居住在新環境中表現出更大的痛苦,並且更不願意接近不熟悉的小牛。此外,與同齡一起飼養的奶牛比與一個較老的同種一起飼養相比,更容易反應。
  • 奶牛與其後代和牛群成員都形成了持久的社會紐帶。牧場上的小牛通常根據熟悉程度和親屬關係形成子群體。

⭐研究:2017 家養奶牛放牧有無的行為:綜述(有檔案)

  • 研究表明,當可以選擇是在牧場還是在小隔間中時,影響偏好的因素很多,導致花在牧場上的時間從 9% 到 70% 以上不等。牧場使用取決於季節、天氣條件、食物的位置、在室內住房和牧場的距離、和一天中的時間。更喜歡在夜間待在牧場。
  • 高產奶牛消耗更多的食物並且比低產奶牛花費更長的時間進食。
  • 放牧與吃 TMR 相比更耗時,如果補充高質量食物也可以減少放牧時間或牧場進入受到限制時。奶牛無法牧場時將花費平均 3 到 5 小時/天進食,分為大約 7 餐/天。然而,室內住房類型也會影響進食時間(5.6 隔間住房對 5.2 小時稻草房/天)。
  • 奶牛自由選擇時吃 TMR 和草的混合物,但比例不同。一研究指出奶牛花費總進食時間的 76% 吃 TMR,24% 吃草。另一研究發現奶牛總進食時間的 18% 到 44% 都在吃草。
  • 在牧場平躺時間為 12.6 小時/天,但是當土壤被破壞非常泥濘時,平躺時間減少到 3.2 小時/天,當它變得非常潮濕時,奶牛甚至選擇躺在混凝土上而不是牧場上。
  • 當在室內小隔間或牧場躺臥之間做出選擇時,總躺臥時間這兩個領域在 43.8% 和 58.3% 之間變化。在夏季,奶牛在室內度過了大約 30% 的總躺臥時間,更喜歡躺在牧場上(超過 70% 的時間)。然而在冬季,奶牛將牧場使用量減少到每天約 20%,並且首選躺在室內稻草床上。然而,本研究的記錄僅限於白天,所以在牧場上躺著的時間可能更長,特別是因為奶牛大部分夜間在牧場上。
  • 溫濕度指數THI >72通常被接受為上臨界氣候。發現在 THI 較高的白天,奶牛在室內呆的時間更長,可能用於遮蔭。牧場上的牛暴露於在高達 28ºC 的溫度下,每小時有 85% 的時間在陰涼處度過。
  • 降雨會影響在牧場上花費的時間,奶牛在雨天呆在室內的時間更長和寒冷的冬天。在下雨的日子裡觀察奶牛行為的變化發現奶牛要么停止它們的行為活動,要么回到室內。寒冷潮濕的天氣會導致躺臥時間減少,站立的姿勢可能會減少暴露在風雨中的表面積。
  • 研究表明,當奶牛被圈養時,跛足的發生率明顯更高。零放牧農場的跛足奶牛數量翻了一倍。爪子接觸糞便是室內跛行增加的可能原因,泥漿的酸度也會軟化和侵蝕馬蹄 。
  • 放牧一段時間後,蹄的健康狀況可能會有所改善。牧場提供柔軟、舒適的表面,使爪子承受成比例的壓力,使足部恢復和減少進一步的蹄損傷。一個研究說至少需要 85 天才能讓奶牛從蹄病和跛行中恢復過來,另一個說在牧場上僅 4 週後步態得分就有所改善。
  • 牧場上奶牛的臨床乳腺炎病例少於帶小隔間的室內奶牛。幾項研究報告稱,秸稈中的乳腺炎發病率更高,空間有限的稻草堆會導致奶頭被踩到,增加感染的風險。
  • 在沒有牧場經驗的情況下飼養的小牛/小母牛/母牛年紀越長,他們對住房子的偏好就越強。個體發育放牧需要牧場經驗,本能的覓食行為小牛是要吃奶的,他們必須通過經驗學習如何吃草。
  • 如果牛要在一年中的一部分時間被圈養,那麼連續圈養牠們會更好嗎?其他結果表明並非如此,因為獲得牧場對生產、健康和福利有明顯的好處。
  • 距離的影響是,牧場近距離房屋 50 m的奶牛花費了 68% 的時間時間在戶外,而那些在遠處的牧場(距離室內房屋 260 m)在牧場上花費的時間明顯減少(44%時間),更喜歡躺在室內。
  • 在夜間,奶牛平均有 79.6% 的時間在牧場上度過,這不受距離的影響,而白天的牧場使用量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少。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一般在晚上不吃,所以他們可能對晚上靠近 TMR 的要求較低。
  • 約一半的額外牛奶歸因於草攝入量,其餘的可能是增加躺著、改善舒適度或降低壓力。
  • [本綜述最後提出牧場改善建議]

⭐研究:2008 牛的行為與人和動物的關係(連結全文)[資料稍舊但描述細緻]

  • 牛眼中桿的高比例和晶狀體的形式,使牛具有良好的視覺敏感性(對光刺激的強烈感知),但敏銳度降低(對細節的感知弱)。然而,他們的遠景非常清晰,但花長時間對焦。動態運動的感知比人類更細緻,但是有誤導性。[附圖]
  • 牛眼對光的強烈敏感性是它們“黃昏”生活方式的結果。這意味著它們在面對強光(不會打擾人類)時會眼花繚亂,從而產生對對比光的“恐懼”。因此,從窗戶投射到地板上的方形光或地面上的顏色變化可能會使牛停在它的軌道上。亮度的變化需要調整瞳孔直徑和光色素的數量:後者在從陰影區域進入較亮區域時被消除,反之則合成。視覺色素的合成時間比消除時間長:在牛身上需要長達 3 分鐘。因此,從明亮區域過渡到陰影區域需要幾分鐘的調整時間,飼養員在打算移動動物時應考慮到這一點。
  • 眼睛的橫向位置和瞳孔的矩形形狀可實現更寬的視野(高達 330°),牛幾乎可以看到周圍發生的一切,不包括位於的狹窄區域在他們後面。然而,正面視覺區域包括一個盲點,視線無法在該盲點處會聚。當動物受到驚嚇或壓力時,飼養員會觀察到這個盲點的跨度會增加。[附圖]
  • 脖子是牛可溝通識別的元素[附圖]

1 : 中立位置

2:自信的方法[脖子前伸]

3:攻擊性姿勢[角朝前]

4:順從的方法[脖子下壓]

5:飛行前警告位置[脖子緊縮]

  • 上下擺頭是一種恐嚇行為有助於在大群體中建立或重申等級制度。其他恐嚇行為:用蹄或角刮地,用灌木或樹籬摩擦側面或頸部。在發情期間,這些動作特別頻繁,構成了炫耀行為。用脖子摩擦地面更多的是一種嗅覺交流,使動物能夠用信息素浸漬地面。
  • 飼養員的移動速度(即飼養員是否揮動手臂、奔跑等)與擠奶期間動物的躁動呈正相關。飼養員在陪伴奶牛時越激動,它們在擠奶時就越緊張(經常移動、踢腿等)。
  • 牛擁有第二個嗅覺器官:Jacobson器官或犁鼻器(犁鼻器),用於個體之間的交流。這個器官位於上顎的嘴裡。它的使用與被稱為“Flehmen 行為”的特徵行為密切相關,即動物抬起鼻子,嘴巴微張,上唇捲起,舌頭平躺,使空氣進入Jacobson器官。這兩個嗅覺系統(鼻子和鼻竇的粘膜以及犁鼻器)很可能具有互補的功能,這兩個器官的敏感性根據氣味的自然濃度及其生物學意義而變化。
  • 牛有許多有氣味的腺體Jacobson器官似乎比鼻子的粘膜對信息素更敏感。它還使動物能夠識別牛群中的社會等級:即使是看不見,牛也維持群體等級。移除嗅球後仍能保持等級與發情,但會受到Jacobson 器官燒灼的影響。
  • 壓力過大的牛的存在或其尿液的氣味會改變其同伴的行為反應。當小母牛暴露在壓力大的同伴動物的氣味中時,還可以觀察到它們的學習能力較慢。尿液或糞便的排泄通常是對它們在另一隻身上發現的恐懼的行為反應。糞便中化學信號的存在對牛群的其他成員構成了警告信號,並可能導致拒絕和迴避的反應。糞便的氣味對牧場有持久的勸阻作用;一個月後,動物拒絕在污染區吃草。[跟我寫得一樣~]
  • 公牛的存在會加速小母牛的青春期,相反,母牛的存在會刺激公牛的睾丸發育和睾丸激素的產生。
  • 研究認為牛主要使用視覺鍵來區分人類,但經常讓牲畜聞他的飼養員也可以被牲畜“認出”。 相反,他們肯定一個外人會被他“奇怪”甚至是他的“寄生”氣味所識別,例如獸醫的藥物氣味。
  • 牛棚中 70 或 80 分貝,擠奶室或通風機下到 90 分貝。然而,牛確實習慣了熟悉的噪音,即使它們很強烈。小母牛和小牛比牛和公牛對新聲音的反應更快,牛能快速適應它們通常的聲音環境:它們識別並適應農場的日常噪音(擠奶室、拖拉機、收音機),只有新的或意外的噪音才會導致恐懼反應,尤其是尖銳的聲音(高頻)。低音調(低頻)傾向於安撫動物。
  • 牛的聲音交流的平均頻率為 8,000 Hz,這是它們可以檢測到的最大頻率:在這些頻率上,牛甚至可以聽到非常微弱的聲音 (10 dB)。聲音多種多樣:哞哞、咕嚕聲和吼叫,它們具有不同的含義:警告、威脅、戰鬥的召喚、戰鬥的挑釁、戰鬥的召喚牛群,痛苦的哭聲或表示聚會的哭聲。小牛被帶走時,音調會轉換。
  • 與大喊大叫的人相比,奶牛更喜歡輕聲說話的人。 此外,與被毆打相比,他們似乎更不喜歡大喊大叫。
  • 社交grooming是由另一隻動物舔頭部和頸部周圍的區域進行的,有時還伴有摩擦和抓撓。這種行為是牛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上發生在同一群的動物之間。將新動物引入一個群體通常會導致理毛行為完全停止,只有在新來者的社會地位建立後才會重新開始。grooming確保了清潔作用,在建立、穩定和加強社會聯繫方面具有功能意義,並在它們受到干擾或被剝奪食物後安撫它們。
  • 觸覺接觸時,扭動尾巴比毆打它們的消極性要小,電擊是它們最害怕的。應該注意的是,扭動尾巴看起來不舒服,但只要動作不會導致受傷,它似乎不會讓奶牛感到不安。
  • 味覺感受器位於上顎和舌頭的頰粘膜附近,在那裡它們重新組合成味蕾。牛舌頭上味蕾的形式和分佈決定了它們對不同口味的感知:苦味和鹹味的兩側,酸味和糖味的舌根以及鹹味的舌尖。在味覺檢測中優先使用舌頭的內部部分與食草動物在口中保留食物的時間更長的事實之間存在聯繫。
  • 牛沒有hydration receptors[下丘腦口渴中心的感覺受體,用於監測血液中溶質的濃度(滲透壓)],但位於舌根的機械感受器傳遞與水流相關的壓力變化。 同樣,舌熱感受器會通知動物口腔內的極端溫度。 因此,人們會以一種間接的方式感知缺水壓力。
  • 牛對味道的感知與人類不同:它們喜歡含糖的味道(甜菜根、糖蜜和玉米青貯飼料)、鹹味(鹽石、礦物質)以及奶、香草和烤杏仁的味道。如果飼養員直接從他的手上給奶牛提供鹽,它們也會習慣人類的氣味。
  • 一群牛的等級制度會迅速建立,而且通常不會發生衝突,從第一個小時起。當等級制度建立後,僅占主導地位的動物頭部的一個動作就足以提醒其他成員他們的位置。
  • 支配地位和領導力之間沒有直接關係。領導者更多時候是處於中間社會地位的動物。最年長也是最有經驗的,往往是領導者。當牛群移動時,動物的順序幾乎系統地相同。因此,一位領隊將開始向新牧場移動,另一位領頭人將鼓勵前往擠奶室。然而,當進入牛棚時,動物會根據社會等級進行。
  • 在日出和日落時觀察到放牧強度的峰值,尤其是在夏季中午活動減少。但光週期對活動峰值的影響是有爭議的:在恆定光照下進行的實驗表明,80% 的攝食活動發生在上午 9 點到晚上 9 點之間,無論白天有多長。
  • 液體的損失部分是由於動物的自然蒸散(溫度調節),在奶牛場的情況下,是由於牛奶的生產。為了喝水,牛把吻部塞進水里,讓鼻孔在水面上把水吸起來。奶牛平均每天喝 40 升水,但奶牛之間有顯著差異。水溫(建議在 15 到 27°C 之間)及其流量也可能對消耗的水量產生影響。溫度每升高 1°C,用水量就會增加 1 升以上。
  • 在其生命的前 5 個月內,幼崽 90% 的時間都是躺著的。剝奪年幼動物的休息時間很可能會導致非常年幼的小牛死亡。 21 至 25 週後,休息的需要減少到總時間的 75%。當牛被剝奪食物和休息時,休息時間的恢復優先於飢餓。剝奪他們 75% 的休息時間會導致血液中皮質醇水平顯著增加,這表明壓力水平顯著。
  • 當空間有限時,等級制度會影響休息時間:當空間不足時,等級較低的奶牛在晚上躺下的次數較少並且總休息時間較少。非反芻的快速眼動的熟睡眠狀態與頭部靠在腹的姿勢聯結在一起。成年人中,這種睡眠狀態只發生在夜間,根據農場的不同,佔夜間時間的 2% 到 4%,並且分為 8 到 10 次。
  • 在牧場,牛會避開被尿液弄髒的區域。另一個種族的糞便的存在導致牧場內牛群活動的減少,但牛不會用尿液標記它們的領地。鑑於奶牛的解剖結構,排尿所需的時間比排泄糞便的時間長,並迫使奶牛停止。而排便可能發生在動物移動或進食時。
  • 平均而言,動物每 24 小時排便 10 至 16 次,小便 3 至 9 次。相對濕度是一個重要因素:20% 到 80% 的相對濕度變化,排便的規律性從 3 到 12 次。壓力也會增加排泄:當面對恐懼時,牛的第一反應之一就是小便和大便。第一次被隔離的小牛比隔離飼養的同齡小牛排便更多。68% 的奶牛在擠奶室裡排尿或排便。
  • 在沒有母親的情況下飼養的小牛更頻繁地進行個人grooming活動。
  • 大手大腳和踢打基本上是恐懼或痛苦的反應。最常見的是在動物被限制行動時,腿的側向運動、前腿的彎曲以及快速地向前向後運動,表明拒絕或恐懼。踢腿、頭部和耳朵的擺動被解釋為動物壓力的跡象。 根據感受到的壓力的強度,也可能口吐白沫、鼻孔擴張、眼珠微凸、呼吸急促。
  • 群體的大小影響排卵的自然同步、性活動的頻率以及對雌性生理狀態的識別。公牛在雌性發情前幾天“守衛”,並表明他打算將所有其他雄性排除在比賽之外。然後他嘗試了幾種方法來讓自己確信雌性在生理和行為上都具有接受性:嗅探生殖器區域,將頭靠在雌性的骨盆上,最後試圖附上。
  • 母牛對分娩有一定的控制權,可以在擠奶時防止分娩。一旦小牛出生,胎盤就會隨之而來,隨後被母親吃掉。胎盤的吸引力非常有限,並且由妊娠的荷爾蒙變化決定:這是隱藏所有可檢測到的出生痕跡不被潛在掠食者發現的願望的一部分。
  • 大多數情況下,母親會立即認出小牛,但如果有太多其他動物在場,識別可能會受到干擾。母親首先通過嗅覺信號識別小牛:母親嗅她的幼崽,將它的氣味浸入她的嗅覺記憶中。梳理活動將維持數月,是這種嗅覺識別的一部分。母親在新生小牛出生後 5 分鐘內對其進行梳理,這種梳理可能持續長達 30 分鐘。然後定期重複這種活動並刺激排尿。
  • 從出生開始,小牛的感覺和運動能力就非常發達,並且在體溫調節和運動方面迅速獨立。 母親在教小牛吃什麼和融入社會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牛通過視覺和社會因素的組合來識別它的母親:它識別母親的哞叫聲,以及它的皮毛顏色。
  • 母親會鼓勵進食,小牛在分娩後一小時內站立,通常會在接下來的一小時內找到乳頭。出生和第一次餵奶之間的間隔取決於小牛的活動、出生條件以及母親在小牛被母親引導到奶頭時的行為。新生小牛跟隨母親的側翼找到乳房,因此在與其母親“反向平行”的位置進食。隨著它的成長,它採用垂直的姿勢,甚至從它的母親後面進食。在野生或半野生的牛群中,出生時觀察 5 到 8 次,然後是 3 到 5 次,每次餵食持續 10 到 15 分鐘。餵養可由母親發起、由小牛發起,有時是由另一頭小牛餵養引起的。
  • 小牛比成年牛學得更快,尤其是它們的視覺理解能力更敏銳。 年輕人更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 然而,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是牛的一個永久特徵。
  • 性情很可能在決定等級方面發揮作用。具有等級優勢的動物在社交和非社交情況下表現出較少的恐懼反應。年齡是性情的一個重要因素,與動物的最大經歷有關。最年長的動物對令人不快的處理有更大的容忍度,因為它們已經忍受了更長的時間。
  • 牲畜飼養員經常從最早的年齡開始處理這些動物,因此人類實際上可以成為動物漠不關心的環境因素:動物學會忽略對其沒有直接後果的刺激。
  • 從牛身上獲得的結果讓我們相信動物確實對它們的照顧者有一定的依戀:當它們被隔離於社交圈時,照顧者的存在會使羔羊平靜,而當他再次離開它們時會引起痛苦。對於奶牛來說,人的存在可以使壓力情況平靜下來。然沒有研究證明牛對人類有真正的依戀。
  • 人類可能代表孤立動物的“社會替代品”。與母親分離的小牛相比,和由母親撫養的小牛沒有尋求與人類的接觸。與群體飼養的公牛相比,單獨飼養的公牛犢對人類更具攻擊性。單獨的隔間裡飼養的動物,更害怕人類,如果受到打擾,它們會更具攻擊性。單獨飼養的小牛比成對飼養的小牛更容易接近人類。無法與同伴交往的犢牛對人類表現出更多的興趣。在母親的帶領下飼養的小牛在進餐時間不與人類接觸,而孤立的小牛將進餐時間與人類聯繫起來。
  • 牛對快速移動和叫喊很敏感;他們需要熟悉和冷靜。即使他們是溫和的,情緒不穩定、匆忙、壓力大或外向的人(情緒高漲、音量增大、頻繁運動)很可能會嚇到動物。動物無法理解這些人,如果反复遭受這種行為,這種不了解會導致動物產生恐懼和慢性壓力。 “飼養員的行為與奶牛的行為密切相關。在人類出現時逃跑最少的奶牛是那些生活在積極互動頻繁而消極互動較少的農場中的奶牛”
  • 奶牛犢可以很容易地區分溫和的處理者和不愉快的處理者,但他們在不同的地方區分它們的能力較差。因此,如果所有負面處理都發生在同一個地方,它可能會減少對人類的普遍厭惡。
  • 三個敏感時期:幼齡、斷奶(母嬰分離)產犢。定義為大量重組的時期,此時發育中的動物更容易因剝奪或環境侵略而不穩定。出生後前四天處理過的小牛在 6 周大時飛行區縮小,並且比接受同樣護理的小牛更容易接近人類,但後來期間(從第六天到第九天和第十一天到第十四天)。後者在與人接觸時更加沉默寡言。斷奶給動物帶來的劇變以及與母親的社會聯繫的破裂可以促進人與動物的關係。在 8/9 個月時斷奶的育雛品種比開放式小牛馴服得更快。產犢期用盛滿食物並沾滿羊水的手接近這只動物,與沒有接觸過相比,奶牛在進入擠奶室時似乎反應更慢。
  • 動物遺傳選擇的一個標準是溫順性測試,在這個測試中,動物被隔離在一個圈中。 人類試圖將動物與其他動物保持在圈的對角,作為一種常規措施來檢測對人類有潛在攻擊性的小牛(平均佔人口的 4%),並對繁殖用的利穆贊公牛進行初步選擇。 該測試的結果還顯示與生育力與遺傳正相關,但與母性行為無關。

圈養行為

家畜圍欄心理學:訓練牛使用電圍欄

  • 當牛、野生動物或人被掛在倒刺鐵絲網時,倒刺鐵絲會造成可怕的甚至致命的傷口。當你平靜下來時,在被倒鉤鐵絲圍欄纏住後脫身已經很困難了。但是,如果您、您的牛或野生動物在被鐵絲網纏住時被電圍欄擊中,您幾乎可以保證您、您的牛或野生動物會在您驚慌失措時被撕成碎片。電線的一次電擊是無害的,光滑的電線確保您可以輕鬆地將其拉到安全的地方。但是被纏繞在與電線混合在一起的倒刺鐵絲網中會阻止逃脫,反復電擊可能會導致電灼傷,甚至可能致命,儘管您可能會首先將自己撕裂成倒刺電線的碎片。
  • 轉角超過 90 度的小巷拐角將導致牛停轉,因為後面的人會在他們也離開拐角之前改變方向以跟隨他們的領導者的移動。出於同樣的原因,門總是最好放在角落裡。
  • 如果它們太靠近牲畜圍欄,電圍欄會給你的牛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小巷太窄,如果任何交通擁堵將牛推到電圍欄上,牛就會開始恐慌。他們會衝破或跳過電圍欄,而不是冒險被壓在憤怒的小電線上。
  • 可以用繩子安靜地約束一整群牛。這條假電線讓你可以讓整個牛群保持冷靜,這樣它們就可以思考通過大門的方式。與一群善意的志願者大喊大叫和揮舞棍棒相比,假電線對牛群施加的壓力要有效得多。

⭐研究:1981 牛如何回應電圍欄(連結全文)

  • 進入圍場後牛朝著電柵欄走去。幾隻動物靠近圍欄,顯然沒有意識到它的在場。然後是兩三隻動物看著柵欄。一個嗅到了電線,受到電擊,吼叫著跳開了。對此,許多其他人跳了起來,牛群移到圍場的另一半。
  • 沒有牛收到超過總數三次電擊,三天后無一返回電擊。大多數電擊發生在第一天,第二天只有三個、第三天一個。
  • 總共19只動物中的10隻被電擊,佔總數的 53%。該組的其他牛顯然學會尊重而不接受電擊。
  • 在收到的 14 次電擊中,九個發生在動物通過嗅探電線進行調查。第二天后,沒有動物嗅了嗅籬笆。然而,觀察到一隻動物接近距離電圍欄一米以內每天超過 15 次。
  • 當他們被乾草誘惑時,小母牛立即到圍欄並圍成一團挨著鐵絲。他們猶豫地接觸上方跟下方,表現得好像強烈地被乾草所吸引。然而,沒有動物試圖推下電線。一些動物聞時感到電擊,有些不小心被震驚了。20分鐘後,他們放棄了挑戰並返回另一個圍場的盡頭。在接下來的一周裡,這些動物沒有嘗試通過來得到乾草。
  • 動物們很長時間才注意到沒有電流的金屬絲。一直到第六天(近 150 小時)動物才通過斷電的電線下,並在第八天越過電線。
  • 大約一半的動物是從不被電擊並傾向於避免柵欄。其他牛堅持放牧靠近柵欄。因此,一個人不能期待每隻動物的態度圍欄是一樣的。

⭐研究:1972 體重和角的存在對家牛社會等級的影響(有檔案)

  • 角對決定支配-服從關係至關重要;體重差異是次要的,並且與角的存在相互作用。
  • 當體重相近的小母牛配對,有角的佔優勢在 85% 的情況下。當兩人都有角,但是重量不一樣,越重的在 90% 的案例中占主導地位。但當兩者都沒有角時,體重不影響優勢關係。
  • 雖然生病老牛很虛弱,她經常能保持她在牛群中的主導地位。
  • 除去占主導地位的小母牛的角的一個月後,其他的四十一個人際中,只有一個關係剩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假設,一旦建立主導地位,維護關係主要是通過遠程威脅信號,很少涉及身體接觸。在這些情況下,角的作用很小,可能無對抗性的個體識別表現也參與其中。

研究:2013 牧場上的牛確實沿南北軸線排列,但排列取決於牛群密度(連結全文)

⭐研究:1980 家牛的社會關係在現代管理技術下(連結全文)

  • 不要混淆攻擊性和社會等級順序,占主導地位的動物很少是最具侵略性的。
  • 等級關係的建立非常迅速,主要是通過識別遠距離發出的物理屬性、姿勢或其他信號。因此,一項由 4 頭小母牛組成的 25 個實驗組的研究表明,大約 70% 的關係是在動物放在一起後 10 分鍾建立的,幾乎所有的關係都是在 1 小時後建立的。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關係的建立大多是在沒有任何爭鬥的情況下發生的(65%),有時甚至沒有任何積極的互動。
  • “有經驗的”動物比“沒有經驗的”動物決定他們的關係的速度要快得多。並且更頻繁地不打架。
  • 視覺和嗅覺的剝奪都不能阻止等級關係的形成。
  • 似乎以同性幼崽為一組飼養的動物,在與成年動物沒有任何接觸的情況下,很晚才顯示出優勢關係。當相同的動物與來自陌生群體的相同年齡的其他動物混合時,它們能夠在六個月前建立優勢關係。對於由它們的母牛成群飼養的小牛,這些關係在 2–3 個月後建立,有時甚至在生命的最初幾週後建立
  • 兩種動物之間建立的優勢-從屬關係非常穩定,它們中的大多數會持續數年。雖然這種情況很少見,但其中一些可能會逆轉。這種修改大多是在沒有戰鬥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並且很難解釋。即使經過 45 天的分離期,在此期間動物要么被隔離,要么被安置在其他群體中並接受各種體驗,也很少發生改變。
  • 蒙住一群奶牛的所有成員不會導致任何社會關係的改變。
  • 小牛一出生就與媽媽分開並且與同齡的牛飼養,從未見過成牛,以及密集空間的飼養都會造成攻擊行為的上升。牧場就未見此情形。(個人並未觀察到)
  • 社會等級本身對被支配的動物產生不利影響,它們的進食或休息時間有時會大大減少。還觀察到,優勢動物從優先選擇最佳進食或休息場所中獲益;即使當它們不再飢餓時,它們也可能暫時禁止被支配的動物獲取食物。(與另一研究結論不同)
  • 一些關於 300–350 頭牛群的報告表明,這些動物的產量低於小牛群。生育問題出現在大牛群中,可能導致受孕率下降 10%。
  • 同一飼養組或不同組的四隻動物之間的競爭測試結果表明,與熟悉的動物在一起時,動物的進食時間總是更長,這對於社會等級低的動物更顯著。當動物僅在 6 個月大後才被放在一起時,同一飼養組的動物之間不存在這種耐受性。

馴化/放牧

研究:2018 牛的馴化:兩三個事件?(連結全文)

  • 在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之間,最常見的牛種是野牛 ( Bos primigenius ),範圍從北非到歐亞大陸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這種以前廣泛分佈的野生物種最近滅絕了,最後記錄的種群是在公元 1627 年在波蘭發現的。
  • 各種牛的遷徙與雜交等分析。

研究:2007 在舊世界新石器化過程中,牛奶是“次要產品”嗎?(連結全文)

  • 利用考古動物學技術的最新改進來構建和解釋反映動物管理策略的屠宰年齡概況,分析了 36 只綿羊和山羊以及 17 只牛的收穫概況。它們早在兩個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初期就為綿羊和山羊的牛奶開發提供了明確的證據,並強烈表明存在牛乳業的特殊管理實踐。總而言之,這些數據表明,在新石器時代初期,乳製品就已經是飲食的一部分,因此應該在最早的近東馴化過程及其傳播到地中海盆地的過程中發揮作用。這一證據及其解釋表明,早在公元前 9 世紀中葉,新石器時代前陶器(PPNB)的村民就能夠開發出特殊的技術創新來開發早期家畜,當時他們還是“畜牧獵人”。耕者”而不是真正的農民。

研究:2017 不同植物多樣性草地上(共)放牧牛羊的行為模式(無全文)

  • 牛減少了它們在羊面前放牧的時間。
  • Sward 植物成分對牛的行為沒有影響。
  • 牧場的綿羊行為受到草本植物成分的影響。
  • 牛和羊在一天結束時會花更多的時間放牧。

研究:2007 牛羊混合連續放牧對永久性牧場畜牧性能及草地組成的影響(無全文)

  • 在斷奶前期間,僅由綿羊放牧的羔羊放牧區的生長率明顯低於混合放牧的放牧區。只放牧綿羊地塊的羔羊的增重也較低,在斷奶後期間,C + S/C + S 處理記錄的增長率最高。C + S/C +斷奶後每單位面積的承載能力和總活重增加也始終較高 S 處理,而 C/S 處理的斷奶前承載能力最高。

研究:2009 捷克共和國物種豐富的牧場集約和粗放連續放牧下小母牛的行為模式(無全文)

  • 粗放放牧 (EG) 和集約化放牧 (IG)活動如飲酒、舔鹽、舒適行為或社交互動是穩定的,兩種治療之間沒有差異。IG 小母牛花更多的時間放牧。些發現表明,在所調查的兩種放牧強度下,物種豐富的牧場上的牧草都足以供牲畜使用。

研究:2019 青藏高原夏冬牧場犛牛放牧行為特徵(無全文)

  • 傳統上,犛牛全年只吃天然牧場,不添加任何營養品,並且已經很好地適應了極端的冬季條件。兩個季節的晝夜行為模式相似。黎明 (07:00) 時,每小時的放牧時間和下頜運動增加,保持相對穩定,然後在黃昏時減少 (19: 00),而每小時的反芻、咀嚼和丸劑則呈現相反的趨勢,黎明時減少,黃昏後增加。冬季放牧活動的普遍減少可能是減少暴露於惡劣條件下的一種策略,從而減少用於覓食和體溫調節的能量消耗。

研究:1980 以Deschampsia flexuosa (L.) trin為主的草地養分循環。並被奶牛吃草(無全文)

  • 即使不施肥,放牧也不會導致土壤中有效養分的數量顯著下降,但由於放牧,Ca、Mg 和一定程度的 Mn 和 P 的可交換量增加了。土壤pH值沒有變化,但上層土層的容重和有機物質含量增加。除磷外,降水中養分的沉積量大於屍體所在區域的沉積量。

CNN:2017 野生、滅絕的超級奶牛重返歐洲(無全文)

  • 生態學家 Ronald Goderie於 2008 年啟動了Tauros 計劃,尋求解決生態系統的問題。歐洲歷史上最強大的食草動物似乎提供了解決方案。
  • “我們認為我們需要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食草動物,以應對大型掠食者……並且可以完成大片野生地區的放牧工作,”戈德里說。“我們推斷這種動物必須像北極熊。”戈德里並沒有嘗試對猛獁象旅鴿等物種採用基因編輯或高科技去滅絕方法,而是選擇了一種稱為回傳的方法來創造一種他命名為“Tauros”的替代牛。
  • 這位生態學家曾預測,要達到預期的結果,需要七代人,這可能在 2025 年實現。該計劃現已進入第四代,整個歐洲的試點計劃正在提供鼓勵。
  • 對野化倡議的批評者認為,引入新物種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發布了新的指導方針,以努力管理此類影響。“恢復原始物種的近似值可能有助於扭轉從情感到生態方面的損失,但問題往往在於細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再引入專家組主席 Axel Moehrenschlager 博士說。“通常強調技術可行性,而沒有充分強調風險。主要是像過去棲息的野牛這樣的濕地森林是否仍然存在,它是否會對野生或馴養的植物或動物產生負面影響,以及它是否可能危及人類,問題很多。”

研究:2017 比較兩用與專產奶牛在放牧基礎的系統(連結全文)

  • 瘦了的牛更容易跛腳,但不一定更臟。重度肥胖的牛跛行的發生率較低,但它們更常被污垢覆蓋。
  • 現在 95% 的密集型歐洲的牛群由荷斯坦弗里斯蘭牛組成。大約 83% 的歐洲乳製品生產系統是集約化農業系。這些集約化農業系統的特點是“高投入:高產出”。飼養密度通常較高,他們在田間使用更多的人工肥料,飼料成分基於大量的玉米青貯、濃縮物和其他添加劑,一年四季都產犢。所有這些特性都旨在實現高產奶量。
  • 儘管荷斯坦弗里斯蘭品種在開始時產奶量較高,夏末產奶量堪比雙產目的品種。對於有機生產系統,這些特殊品種,比如荷斯坦弗里斯蘭和奧地利布朗瑞士人,都不是最佳選擇。當高產奶牛繁殖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使用這些品種的好處就消失了。
  • 大多數農業系統涉及專門的奶牛品種已被調整以實現高產奶量(例如高品質的精飼料和飼料、專門的飼養系統和嚴格的管理因素)。然而現在奶牛將面臨更惡劣的氣候條件和更低的質量飼料。與所有其他品種相比,荷蘭弗里斯蘭牛的最高(略高於最佳)Holstein Bakels 和 Brown Swiss 品種得分最低,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兩用品種(肉乳兩用)應對以牧場為基礎的系統更好。因此兩用的品種(如荷蘭弗里斯蘭牛)更適合有機農業系統。
  • 母牛在出生後的前一百天的後部衛生評分明顯較高哺乳期意味著它們比哺乳期的奶牛更臟更長的時間。哺乳期超過200天的奶牛似乎是最乾淨的動物。後部和乳房的衛生評分之間的密切相關性使得觀察後腿上的污垢可被視為乳房健康的指標。

--

--

One
One by Earth

與大自然穩定交往中,夢想著被獅子吃掉/Dating with Na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