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 summary|森林如何促進人類健康 — 基於研究現狀

One
One by Earth
Published in
Apr 1, 2022

Meyer K & Bürger-Arndt R(2014)How Forests Foster Human Health — Present State of Research-based Knowledge (in the Field of Forests and Human Health).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Vol.16(4).

一、概述
此篇綜述旨在回顧國際間關於暴露在森林環境(包含虛擬實境與照片等)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特別是減輕壓力的影響(因為心血管疾病與憂鬱症將成為全球最常見的兩種疾病),並針對研究使用哪些方法量測身心健康指數作出整理。最後回顧歐洲、英國與德語系國家(GSC)對於森林政策在公共衛生方面的發展。

二、研究方法
採用Boolean search operators以限制或囊括研究的蒐集,並屏除無關於人類福祉的研究,最終從18個搜尋引擎中,選篩出91篇文獻(72%來自亞洲,日本為大宗)。另特別針對有關GSC森林管理策略、森林育樂與健康等論述深入研究。

三、結果

1、森林帶來的健康效益及其量測方法
(1)心血管系統:脈搏、血壓、心跳變異率(HRV)、交感神經活動LF、副交感神經活動HF、LF/HF、LF/(LF+HF)、endothelin-1(ET-1)或homocysteine
(2)免疫系統:自然殺手細胞(NK)活性、顆粒溶解素、顆粒酶A/B、穿孔素、NK和T細胞的比例、白血球細胞計數、唾液免疫球蛋白A(s-IgA)、interleukin-6和tumour necrosis factor α
(3)荷爾蒙:唾液皮質醇、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雌二醇、黃體酮、睪固酮
(4)糖尿病:絕對血紅蛋白(t-Hb)、血糖
(5)心理健康:情緒狀態量表(POMS)、語意分析量表、特質焦慮量表(STAI)、貝克抑鬱量表、睡眠時間

2、森林管理策略之比較
(1)歐盟森林行動計畫(FAP)將森林休閒功能擴及到為身心健康帶來益處,其中「森林可達性」為指標之一。
(2)在英國新的蘇格蘭林業戰略(SFC),將健康列為七個關鍵之一,並制定森林促進健康戰略,與衛生部門合作密切。
(3)GSC並未制定相關的策略以應用森林療癒的效益。

四、研究討論與省思
本研究團隊認為在森林環境優於非森林環境進行身體活動所帶來的健康效益,需要更多更嚴謹的的研究證實,並將受試者的社會關係列入考量,補充接觸森林對長期健康影響的資訊。關於森林管理策略,研究團隊認為應該增加森林的可達性,包含綠地計畫以及如何減少民眾接觸森林的心理障礙等,並且讓醫療體系人員了解到森林可以提供的健康效益。

— — — — — —
個人閱讀心得
關於「森林的可達性」之前著重在地理位置上,以及因地理位置引動的移動時程、心理距離感與恢復時間等。此篇更提到對自然的陌生、害怕等負面感受,亦是影響「森林可達性」的重要因子。行政院「開放山林」政策實行至今,森林可達性雖然增加了,但同時也引發許多山林生態與族群衝突的問題,其源頭或許與一般民眾對山林的陌生害怕、並因此更傾向於轉移都市感(例如豪華露營、越野車上山)進入山林有關。

之前看德國森林護管員彼得渥雷本的書時,就有注意到,在日本李卿教授或上原巖教授的書中,都會提及德國森林療癒發展多麼完善(柯奈普療養地、森林處方簽等),但德國作家卻反過來稱讚日本首先提出Shinrin-Yoku的概念,絲毫未提德國的發展。此篇德語系國家的綜述,更能凸顯出森林療癒實際上在德國就是小小小眾才知道的事情。對於德國醫生是否真的會開立森林處方簽,並且可申請健保給付的說法,感到相當疑惑。但至少從此篇綜述中亦可窺見森林與健康的相關政策,應是勢在必行了。

-寫於2022.02.25

--

--

One
One by Earth

與大自然穩定交往中,夢想著被獅子吃掉/Dating with Na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