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影像音樂平台

在Mac Mini M2 (2023)上修圖和聽音樂須知

獨眼龍の國
Published in
17 min readMay 10, 2023

--

1984年,蘋果公司推出麥金塔(Macintosh)系統,一開始在印前輸出、影像處理、平面設計領域就佔據了產業先機。不過微軟視窗系統也有自家的專屬地盤,雙方互有高下,當你打算組裝一台自由度高、強調線上平台與強大的3D遊戲效能時,Windows仍是帶頭大哥。

你嘗試強制抹消兩大陣營的邊界,就會產生一隻奇美拉 — — 它不僅吸血(你的荷包),還同時了繼承兩種系統的弱點。

將寫作、音樂收藏、影像相關領域的工作材料從Windows移動到Mac,是一次偶然的遷徙計畫:在特殊時期,你不得不開始思考這件事。

於是我們進入了一個介於學生、攝影文青、不玩3D遊戲大作的麻瓜之間的奇異次元世界,在那裡等待你的是搭載Apple M2晶片,沒有原廠鍵盤滑鼠拖油瓶,你可以自由選擇配件的Mac mini(2023),基本價格甚至下降了新台幣3000元。如果你並不樂意加入黑金塔陣營,那麼挑選時就要仔細搜集情報、擬定計畫並按部就班執行了,畢竟Mac mini(2023)售價從新台幣18900元到13萬5900元——如果再加上原廠周邊配件,價格帶極其寬廣,完全不符合「平價電腦」的計畫。

採購計畫與行動

2020年,蘋果發表自家設計的M1晶片後,家裏購買的M1 Macbook Air的新設計鍵盤(宣布蝴蝶鍵盤已死,再讓原本並不怎麼高明的剪刀腳復歸)以及巧控滑鼠,再一次證明了上述鐵口直斷至少廉價七成正確。或許蘋果希望所有人都用Siri來代替鍵鼠和巧控板,但別冀望Siri或巧控板有能力聽寫你一秒鐘數十萬次上下的思路。

對業餘休閒攝影愛好者而言,Apple Mac mini STUDIO以及PRO等級的晶片相當於效率浪費,根據過去使用M1 Macbook Air的經驗,可以合理推斷Apple M2晶片的進化,應付一般日常上網瀏覽影片、聽音樂、處理少量低強度的照片或影片轉檔,其效能綽綽有餘。你可能需要擔心的,是未來日益暴漲的儲存容量。

主機

蘋果產品用記憶體容量與儲存空間來定價。記憶即空間,空間即財富,二者相當於消費者為了使用蘋果虛擬倉庫額外支付的記憶稅。

拜NCC之賜,台灣的上市時程比起其他國家晚了一個月,2023年3月14日蘋果官網開放線上預購後,足足過了近一個月時間才正式出貨。

儘管儲存容量非常重要,基礎版本的256GB SSD空間明顯不敷使用,但是如果你預算有限,建議優先升級記憶體,攝影從業人士再考慮M2 PRO等級主機,或者回頭選購M1 Mac STUDIO。要注意的是內建記憶體和SSD無法「在家自行擴充」,優先選擇擴充記憶體至16 GB,至於SSD則可以透過雷電4(Thunderbolt 4)以外接方式擴充。

從基本版升級時建議優先提升記憶體。儲存容量可以透過雷電4埠加以擴充。

藍牙鍵盤、滑鼠首次配對連線之前……

鍵盤滑鼠是桌上型個人電腦中最重要的人機介面,蘋果輸入裝置的設計思維卻始終陷入矛盾— — 有時是毀滅性的自我解構。原廠鍵盤滑鼠造型美學目標遠遠高出工具性,乃至於迄今蘋果仍無法完美設計出滑鼠中鍵 — — 它如果沒被辦公室灰塵或手指皮屑堵塞的話,就是完全不存在,只因為賈伯斯心目中的滑鼠,只能是單鍵式。

昔日使用Mighty Mouse的糟糕體驗讓我感到萬分困擾,這次果斷購入Logitech MX Mechanical及Logitech MX Anywhere 3 for Mac滑鼠。

MX系列優點是跨平台,能一鍵切換到已配對的Mac/Windows PC。它的「類櫻桃茶軸」手感不錯,機械鍵盤軸體觸發行程比標準櫻桃茶軸短,但能確保大量高速輸入時不至感到疲乏;至於MX Anywhere 3就更不用說了,體型略嫌嬌小,至少它有完整驅動、更高的加速度、更流暢的捲動,以及一顆完整的、手感更紮實的金屬製滾輪中鍵。

要注意的是:MX系列產品必須使用最新版操作介面(Logi Options+)來進行細部設定,不能使用Logi Options(沒有+符號),也不能用電競滑鼠專用的G Hub。

首次開機設定時,Mac主機以藍牙訊號進行握手協定時,有「極高機率」無法與第三方廠商鍵鼠成功配對,卡在中途進退兩難的尷尬場景時有所聞,即使原廠鍵鼠,同樣也要接上原廠附贈充電線來觸發配對。所以,如果你不打算買原廠鍵盤滑鼠,首次開機進行設定時,請先準備一組有線USB鍵盤滑鼠作為基本輸入裝置(不用買太貴,百元級的鍵盤滑鼠組即可)。

需要買視網膜顯示器嗎?

原廠只有「高不可攀」與「貴死人」兩種顯示器可選,除了顯色準確、雷電3/4介面極方便之外,剩餘價值是揭示主人品味的時尚家飾。

在大眾市場上還有很多理性選擇,如EIZO、BENQ、LG、ASUS等等都有偏重影像處理取向的專業型號,但是多年來的市場反應證明了這些廠商並不高興推出Mac專用顯示器。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尚未購入螢幕,那麼在挑選外接顯示器時,要特別留意視網膜顯示器(Retina Display)以及HiDPI(High Dots Per Inch)的匹配。

UI縮放比例一直是個很難克服的老問題。從最早期的OS System 1–9的19 pt,到OS X的21 pt,再到最新的macOS 13.3.1,像素高度龜速增加到24 pt。在此,使用的單位「點」(pt)等於一般螢幕解析度的像素(早期UI的pt和px二者不同)。

24點像素高度在1080p的Full HD畫面尚稱合理,到了4K/5K視網膜顯示器上,繁體中文字型擠成一團,視力不佳者(如我)就頗感吃力。話說回來,這可能是視窗型作業系統的陳年老症頭 — — 因為微軟歷代Windows系統UI縮放比例的表現並不比Mac更優秀。

蘋果為iPhone、iPad規劃了視網膜螢幕,同樣的顯示標準也應用在到桌上電腦如iMac顯示面板。考慮到工作視距,根據蘋果提供的公式,每英吋所需像素「只需要」218 ppi左右,非視網膜螢幕的標準是109 ppi。另外,蘋果的HiDPI(High Dots Per Inch)顯示技術,強制使用顯示器的四倍像素來重新描繪使用介面,從而「接近」蘋果自家的視網膜螢幕的顯示水準。

4K原生解析度的桌面。「可顯示的工作坪數」較大,但UI縮成一團難以辨識。
蘋果的HiDPI技術讓4K解析度的UI放大到與1080P的尺寸相同。「可顯示工作坪數」相對則只有四分之一。

這表示32吋4K顯示器的像素密度即令達到了140 ppi,並不算完美對應視網膜螢幕規格;某些尺寸的2K顯示器也無法完美對應HiDPI。

32吋4K顯示器透過比例縮放,選單列高度增加為48px,字體放大至與傳統1080p解析度一樣高,字體和UI重新描繪看起來「還可以」但不如Macbook以及iMac原生視網膜螢幕清晰銳利與觀看空間二者兼備。

在4K顯示器下,選單列高度增加兩倍,變為48px。但可顯示面積等同於Full HD畫面。

如果你在系統設定中選擇將4K解析度以「2560 x 1440」來重新繪製,那麼macOS會將全體畫面先升頻到5K解析度取得足夠像素、長寬各縮小一半比例後再輸出訊號,目的是盡可能保持UI清晰銳利,其代價是不得不犧牲GPU部分的效能。

macOS的HiDPI縮放效果並不代表「最佳化」,因為每一單獨個體的肉眼感受閾值不同,他(她)感受到的清晰銳利度就有差異。此外,有些HiDPI參數可能使得全體畫面變得模糊、捲動頁面時畫面閃爍抖動、甚至出現摩爾紋。變更解析度需要額外的GPU運算,不僅更加耗電(影響筆電續航力),整體顯示效能也會跟著下降。

任意縮放解析度會出現警語:「使用縮放的解析度可能會影響效能」。M2 Mac mini具有10核心GPU,或許能輕鬆處理5K升頻,再降頻至1440p還能維持60Hz的更新率?總之HiDPI和微軟的Windows PC的縮放比例思維方式大不相同。

有些第三方軟體嘗試提供接近原生解析度的新HiDPI參數,但必須注意並非原廠方案,未必讓所有人都滿意,實際上可能相當糟糕。蘋果公司或許認為原廠顯示器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吧?

除此之外,想要使用顯示器上的USB-C埠並顯示4K 60Hz的穩定畫面,還需要幾項條件:

  1. 使用可接受視訊的端子、合乎規範的USB-C視訊傳輸線材,建議至少要用雷電3以上的認證纜線。隨便買一條「USB-C充電線」是不行的。
  2. 如果顯示器USB-C埠透過DisplayPort Alt Mode來傳輸視訊,組態必須調至「USB 2.0」,畫面更新速率才能達到60Hz。實際操作詳情請參照各顯示器廠商的使用說明手冊。
  3. 針對Apple Silicon晶片以及macOS更新除錯,且能穩定運行的韌體版本。
BenQ PD3205U要將顯示器選單中USB-C組態設定在2.0,螢幕更新率才能達到穩定的60Hz,圖片來源:BenQ顯示器使用手冊。

Mac使用者最佳選擇,其實是27吋-5K(5120 x 2880 px, 218 ppi)或32吋-6K的視網膜顯示器(6016 x 3384 px, 218 ppi)——或者iMac的24吋-4.5K特別規格解析度——這也正是蘋果自家顯示器(如Studio Display或Pro Display XDR)採用5K,甚至6K解析度的原因。

蘋果於2020年推出Apple M1晶片時,許多第三方廠商品牌的顯示器都出現各式各樣的閃爍抖動(flickering)現象——有的輕微,有些很嚴重,最糟的則是完全無法工作。網路社群可以搜尋到多種解方,沒一種保證藥到病除,大多是第三方廠商韌體無法匹配的蟲蟲危機。購買前,最好先確認你目前使用的顯示器型號是否在災情清單中,或者製造商已釋出更新韌體修正問題。

另一顆更大的隱形地雷……是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傳輸原為影音娛樂設計,廠商大力推廣,介面廣泛普及到個人電腦顯示設備,但嚴格來說,HDMI埠並不完全適合個人電腦顯示器。

為了同步傳輸數位音訊,HDMI其預設色域範圍是「受限制的(16–235)」,而非完整的(0–255)。家庭劇院、一般應用尚無大礙;如果為了專業用途必須校正顯示器色彩時,設定在受限制色域會導致色彩校正失敗。比較理想的電腦用視訊傳輸埠是DP(DisplayPort)或雷電3/4,二者皆有USB-C介面。總之,當你為Mac mini選擇顯示器時,視訊埠優先順序為:

Thunderbolt 4 (USB-C) ≧Displayport>HDMI

此時要注意的是:有些便宜的USB Type C充電線其實頻寬不足,不能作為4K 60Hz以上的視訊傳輸線,但它們的外觀看起來一模一樣,購買前務必確認規格。覺得USB規格太混亂的朋友,請直接指名雷電4傳輸線。

2023年9月27日(台灣時間)蘋果正式發布macOS 14 (Sonoma),毫不猶豫升級的我立刻遭遇打擊:顯示器的USB-C埠在冷開機時收不到訊號,除非你重新插拔視訊線,或者關閉螢幕電源並重開。這問題不算嚴重但頗為惱人,反覆嘗試後發現不透過主機背後的雷電4埠直連,改走雷電4介面的擴充工作站(Docking Station)可以輸出畫面。所幸原廠客服效率一流,安排回廠徹底檢修後,目前顯示器正常工作中。

話說回來,購買蘋果原廠顯示器,任一台都會附贈昂貴的雷電4高速傳輸線,可以同時支援8K/6K 60Hz視訊、充電、資料傳輸線,又有與Apple M1/M2晶片相容性保證,不用擔心HiDPI不支援導致螢幕UI與字體一塌糊塗需要第三方軟體下場救援的困擾,頗有HiFi音響界發燒線材的潛力。不順便買台原廠螢幕嗎?M2 Mac Mini主機佛心價,但是算起帳來相當精明,總能在關鍵處從紅字翻黑。

雷電4擴充工作站

至此,你必須鄭重考慮的不是USB-C集線器(Hub),而是一台和主機的雷電4高速介面匹配且能主動供電的擴充工作站(Docking Station)。有了穩定供電,外接式的M.2 NVMe SSD透過雷電4介面才能保證獲得理想的讀寫速度。

英特爾(intel)對雷電4的認證異常嚴苛,直接導致雷電4擴充塢清一色都是高價貨。各家型號品牌都有特色,請根據自身需求,事先規劃有哪些設備必須與主機連接,再來挑選適當產品。像是外接SSD、高速讀卡機、底片掃描器、相片印表機、DAC、監聽耳機或喇叭等等。

有些廠商提供的擴充塢造型美觀,功能繁多,標榜能與主機完美融合,但要注意供電問題。這些商品的擴充塢並未自備電源,而是從Mac mini主機的USB或雷電4介面取得電源,如果無法同時驅動多顆外接儲存裝置(如大容量的3.5吋傳統硬碟),可能造成隱患。

效能封印?產品區隔?低價版讀寫速度砍半

下單前你必須先知道一事:蘋果變更了內建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配置,改為單顆粒256 GB(而非兩顆128 GB),陽春型的M2基本款讀寫速度只有前代M1的一半,聽起來像是半殘的封印。

經全球各路鄉民實測,M2陽春款還能維持在1500 MB/sec左右的讀寫水準,超越SATA,足可應付一般影像處理需求。如果你非常在意被砍的讀寫效率,就多交一筆「高速公路過路費」提高內置SSD容量至少到512 GB,或直上M2 PRO。

蘋果一向勇於嘗試新傳輸埠介面,過去的SCSI、IEEE 1394風行一時,現在全砍掉了。主流傳輸埠除了Lightning外,就是USB以及雷電4。M2 Mac mini基本款搭載至少兩個雷電4傳輸埠,只要搭配雷電4擴充塢,你可以將儲存裝置放在外接盒(External Enclosure)。內建SSD盡量只用在存放作業系統、常用App和交換檔(Swap files)。

M2 Mac mini 256 GB內建SSD大致維持在1500 MB/sec左右的讀寫速度。不算最快但足堪一般應用。

外接儲存:作業用高速存取與大容量備份

Mac mini主機擁有理論值達到40 Gbps的高速通道,規劃外接儲存裝置時可以再進一步細分成「高速存取」與「大容量備份」兩大策略。此時你會需要的是:

  1. 雷電4外接盒搭配M.2 NVMe SSD:用來儲存日常工作資料,如需要即時存取、編輯的照片圖檔及各類文件;
  2. 大容量備份空間:當檔案編輯處理完畢後,遵照「3-2-1」原則備份至macOS的時光機(Time Machine)。除了NAS外,2.5/3.5吋傳統低轉速硬碟也能勝任,只需準備兩倍於原始資料的硬碟容量即可。
透過雷電4介面連接的M.2 NVMe SSD外接盒,採用PCIe x2匯流排供電的讀寫速度。

UPS安全備援

Mac mini不是Macbook,穩定電力供應才能確保資料的安全。還好Mac mini並不是消耗電力怪獸,一台基本500VA的UPS就足以供應主機+螢幕+擴充塢的電力——至少能讓你緊急存檔並安全關機。

當你準備好新的硬體環境,登入Adobe Creative Cloud和微軟帳戶,重新安裝Photoshop、Lightroom,以及微軟的Office 365。匯入備份檔案,就能將影像編輯環境和文件順利轉移到Mac平台上。

原本最擔心底片掃描器的Mac平台授權問題,所幸德國Silverfast公司允許同一帳戶在雙平台都能使用同一版韌體,掃描速度和Windows不分軒輊。

iTunes音樂轉移相對容易

同理,將多年的Windows平台上的iTunes音樂檔案轉移到新的Apple Music內也還算順利。記得先在前一台桌上電腦登入iTunes帳戶,選擇「取消這台電腦授權」,再轉移檔案。

Mac平台上的iTunes很早就整合到Apple Music,蘋果不斷提醒促銷活動,但我沒興趣免費試聽6個月後要支付年費,何況自己有600多張CD收藏還沒完成轉檔!

手邊的Micromega myDAC是一台相當老舊的USB DAC,接上擴充塢後,意外地在macOS 13.3 Ventura下即插即用。6吋主動監聽喇叭超過10歲,聲音表現中規中矩,找不到換機理由。

結論:終究還是需要一台外接光碟機,多年收藏CD的龜速轉檔進度才能再開。加上一堆外接儲存裝置、工作站和集線器,蘋果主義所謂的單一簡潔,已蕩然無存。

後記

Apple Mac mini的造型設計從intel晶片時代沿用至今,也繼承了某種天生的弱點,亦即:對無線訊號的接收力不佳。其中最容易受到干擾的就是Wi-Fi無線網路和藍牙訊號。

如果你突然間遭遇到各種無線網路訊號不穩定、間歇性斷線、藍牙鍵盤滑鼠訊號嚴重延遲甚至卡頓導致無法操作的狀況,那麼請務必優先檢查系統中的USB 3.0外接集線器(Hub)。廉價第三方廠商周邊商品電磁屏蔽太差,本身就是2.4GHz訊號的嚴重干擾源,同時也干擾藍牙周邊以及Wi-Fi 2.4GHz的連線品質。解決方法是改用更加注重電磁屏蔽的USB 3.0 hub,當然又是一筆開銷。

如果你僅僅只是要連接印表機、底片掃描器、光碟機等低速周邊,直接使用USB 2.0 hub即可。

將HomePod (包括mini在內)加入Mac系統內作為喇叭可能會踢到鐵板……。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想用HomePod(包括mini)充當喇叭,家中原有的無線路由器的網路設定選項可能會和裝置發生衝突,最終導致失敗。按照基本流程進行設定前,有幾個關鍵設定要特別注意:

  1. 暫時關閉無線網路白名單過濾功能,完成設定後再將HomePod的無線MAC Address加入。2.4GHz和5GHz的MAC Address不同,要分別設定。
  2. 關閉路由器中的智慧流量監控(Qos)。
  3. 將網路設定中的DNS設定一律設定為「自動取得」。
  4. 無線路由器SSID名稱不得有空白。

HomePod的無線技術「似乎」存在部分相容性問題,偶爾(尤其是在使用Youtube觀賞影片時)會出現無故斷線必須手動重新連接的問題。更惱人的是:無論HomePod軟體如何更新,使用Wi-Fi在區域內網路傳輸音訊延遲至少2秒鐘的症狀從來都沒能克服。這個屬於HomePod天生痼疾,官方認證支援的無線路由器也救不了。想要剪輯影片、玩遊戲這類重視「音聲必須立即響應」的應用,還是乖乖地使用本機USB埠輸出數位音頻到外部DAC解碼。這樣你的工作桌面恐怕又是一團亂了……。

References

  1. bjango, Mac external displays for designers and developers, Part 1 (2016) and Part 2 (20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