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LEICA M 3襲來

改變日本相機業發展路線的魔法權杖

Weifu Lin | 林渭富
獨眼龍の國
Published in
23 min readDec 4, 2020

--

如果你認為LEICA M3的設計平淡無奇,那是因為它成為35mm相機的典範與被模仿對象已有66年之久的緣故。攝影:Weifu Lin

神話的起源

老攝影人的記憶,在資訊傳播不發達的年代,多半來自幾本薄薄的本地攝影雜誌、攝影學會,以及漢博區街坊巷尾的浮誇推銷;各擁神主牌的鍵盤攝影大師們總是愛在網路社群互相嘴砲,彼此消遣。久而久之,這些口耳相傳的故事不是散佚就是被眾人冷落,更多的是被扭曲解釋、重新編造成一團歷史迷霧,成為新的記憶。

於是我們總是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毫無疑問就是徠卡聖光」、「蔡司的稀土玻璃鏡頭才是王者」、「這張傳世名作就是徠卡鏡頭拍的」、「徠卡在當年價值等於一幢房子」……乃至於「徠卡擋住了子彈救了我一命」的神奇見證。

故事變成了歷史,歷史成為傳說,而傳說成了神話。

儘管如此,為了虛榮而偽造的魔戒,仍然必須摧毀。神話的起源不是老人們的幻覺,其中很多來自同樣是戰敗者的渴望。

二戰後的日本相機業者,在一片廢墟中掙扎著重建,需要一個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目標,他們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徠卡。這麼做是有理由的。而徠卡毫不留情地給了這群開發者一拳重擊。

二戰後的經濟體系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原本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內部雖仍然維持著聯邦的羅馬共和體制,實際上對外成了一個「新羅馬帝國」,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由此落到美國肩上。

今日我們熟知的光學工業兩大巨頭,當年都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軸心國覆滅雖然帶來了和平,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戰敗國糧食短缺以及嚴重通貨膨脹。

馬歇爾計畫援助歐洲各國金額。注意:不同學者對美國援助內容是否在馬歇爾計劃中,有不同看法,最終統計也略有差異。圖片來源:Wiki,資料來源:The Marshall Plan Fifty Years Later, Palgrave MacMillan, United Kingdom, 2001.

為了防止歐洲崩潰後落入極權主義的控制,美國伸出援手,推動了馬歇爾計劃。其中光是援助西德的款項,至1951年止就達到14.48億美元,金額約相當於2019年的142億美元(注意:不同學者對美國援助內容是否在馬歇爾計劃中,有不同看法,最終統計也略有差異。詳見上圖說明)。西德在大量金援下加上強韌的民族性,短短10年就滿血復活。

至於東德呢?……很抱歉,蘇聯老大哥不准東德參加援助計畫,又不像美國那樣慷慨解囊。東德相機產業苦於沒有外援,為了求生不斷合併,某些戰前的知名老牌廠商從此消失於歷史舞台。位於耶拿(Jena)和德勒斯登(Dresden)的東德蔡司被迫與西德蔡司兩地分隔,命運乖舛,此是後話。

日本戰敗退出滿州國後的權力真空,必然引起外界覬覦,幾股勢力嘗試填補真空,間接導致了1951年朝鮮半島韓戰爆發。此時,日本搖身一變,成為盟軍合作夥伴,作為聯合國軍隊的後勤補給基地,獲得大量戰爭物資訂單,此消彼長,日本相機製造業者隨之受益,二戰前為軍方服務的光學技術得以存續,日本光學(Nippon Kougaku)公司,亦即後來的尼康(Nikon)就是箇中翹楚。

1954年在台灣:白色恐怖、海峽危機,與海盜

舊金山和約後,台灣一直處於稱為「維持現狀」(status quo)的懸空,這句話其實是拉丁語「保持戰爭前的原狀」(Status quo ante bellum)的縮寫。韓戰爆發,蔣介石有強烈意願參戰,也實際動員了軍隊待命(像是鮮為人知的台灣陸軍軍士教導團),但在美國強大阻力下,始終無法行動。

1954年這一年,台灣又發生了哪些事件?

一月: 韓戰投降軍隊一萬餘人抵台

三月:國民大會罷免李宗仁副總統。蔣介石連任。

四月:白色恐怖,高一生(Uyonge Yatauyungana)等人被害。

六月:丹陽(即舊日本帝國海軍雪風)驅逐艦劫持蘇聯油輪陶普斯(Туапсе)號。

九月:九三砲戰(第一次台海危機)。

十二月:《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正式簽訂。

台灣就在這樣的風雨飄搖中維持現狀,或者說,一直保持著風雨飄搖,也就是「保持戰爭前的原狀」。

這一年,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台灣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約為2862元,約等於當時184美元(注意是年收入。這還是經歷一場嚴重通膨風暴後的統計數據)。要存幾個月的薪資才能買到剛上市的LEICA M 3?這恐怕不是當年台灣一般小市民關心的事。

1954年世界影像博覽會(Photokina),在科隆舉辦。當時東西德仍處於分裂。圖片來源:Wiki (Bundesarchiv, B 145 Bild-F001518–0009 / Brodde / CC-BY-SA 3.0)

思考與決斷

此時的日本,有另外的心思。就在日本相機廠商不斷努力奮起,靠著價美物廉,多半是仿製巴納克式徠卡(Barnack Leica)35 mm相機給同盟國佔領軍人以及外國人,經營漸有起色,開始覺得自己與徠卡的距離越來越近時,LEICA M 3彷彿以王者之尊,轟然降臨人間。

奧林巴斯(Olympus)公司的米谷美久就坦率地讚美LEICA M3的出現,「對35mm相機界來說,相當於一場革命衝擊,神一般的存在」:

35mmカメラ界においては革命に等しいくらいのショック。神様みたいな存在だった。

— 米谷美久(1933–2009)

《朝日相機》(アサヒカメラ)雜誌則是在1999年的M 3問世45年特集中指出LEICA M 3「……憑著無與倫比的新機能,以及日本工業水準無法達到的精密度,對日本相機的後續發展和目標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可以這麼說,LEICA M 3的設計思維,到今天都還存在於日本相機的基因中,包括SLR、DSLR以及目前獨領風騷的無反光鏡數位相機(MILC)在內。

M 3的出現,也使同一群人被迫重新思考方向。

開箱就是震撼教育

當年日本各大相機廠中,佳能(Canon)從不諱言它的目標就是徠卡,甚至公司座右銘就是「追上徠卡,超越徠卡」(ライカに追いつけ追い越せ)……聽起來像是公開大膽的告白。

公司創辦人吉田五郎找到一台LEICA II並隨性拆解,發現「……裡面沒有鑽石,而是黃銅、鋁、鐵、硬橡膠等等的零件,組合起來後卻能賣上天價,這讓我有些不快。」

這種複雜的情緒,或多或少成為吉田五郎創業的動機。

題外話:儘管吉田創業僅僅一年後就離開了,他宣稱製造了10台「KWANON」(觀音)相機只是木製模型,從未正式進入生產組裝線,連官方都坦承到底有沒有這台相機,實際上是個謎。

公司成立初期並無甚技術實力,基本上是以合作方式委外生產鏡頭與重要零組件,比較像是一個商會。該商會自稱「漢薩同盟佳能」(Hansa Canon)其實十分恰當,漢薩同盟是中世紀歐洲(尤其是德國)常見的商業公會組織,當時的合作對象之一是日本光學(尼康),主力商品就是仿製LEICA,因此有著鮮明的「徠卡風」。

佳能比其他日本相機廠商更早取得LEICA M 3,當然是為了想要學習與模仿。那麼,當年佳能公司內部員工對LEICA M 3有怎樣的看法?

當時剛入社兩年的技術部工程師角館正道(退休時是佳能技術開發部部長)參與了拆解行動。他的感想是:「聽到聲音感到震撼,拆解時更是震驚。」(聞いてびっくり、開けてびっくりだった)。因為機身的螺絲極少(部分是隱藏的),他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分解。後來,早他一年入社的長輩根本智(退休前是佳能電子社長)設法「自製」了一套專門工具,問題才得以解決。

即使是專業技術人員,想要一窺M 3的奧妙,也必須像苦行修士一般竭精殫慮,戰戰兢兢,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的LEICA M 3登場氣勢何等威嚴。

以今日觀點來看,有了前人累積的經驗,拆機並不是件難事。除了有拆機影片可供觀摩,還能用便宜的網拍價格買到拆解徠卡相機的專門工具。如果你願意,或許還能買到《白癡新手也會修LEICA》這類手冊。不過一般人若是知道光是拆下軍艦部上蓋,至少需要10個步驟、五種工具,恐怕早就先打退堂鼓了。

軍艦部上蓋移除後,真正的震撼教育才剛開始。首先是緊密安置的複雜零組件,盤根錯節地安置在機頂,既細緻又不顯奢華,一切都是必要的安排。

M 3的連動測距觀景器(Meßsucher)使用了不是一組,而是「屋脊式稜鏡」(dach prism)以及五稜鏡(penta prism)共兩組稜鏡,分別構成克卜勒式(Keplerian type)測距器,以及逆伽利略望遠鏡式(reverse Galilean type)觀景器。在當年(1954年)稜鏡加工技術仍相當困難,而M3一口氣用了兩種!眼前的景象,不免讓拆解者心存敬畏。

LEICA M3連動測距器的光學結構與後續機型的差異。根據月刊アサヒカメラ,1999年11月報導重新繪製。繪圖:Weifu Lin

角館正道回憶,以相機設計者的立場而言,他印象最深刻之處在於布質快門簾幕組件。當快門上弦之後,齒輪之間立即脫離連結,動作卻非常輕柔;利用摩擦力的外周式碟煞裝置有效地減緩震動,這些機構都充滿了難以想像的精巧。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就是這種設計為LEICA M型相機帶來一種獨特的,「如耳邊低語呢喃」的快門聲響(ささやくようなシャッター音)。

仔細檢驗過其他零組件後,根本智發現還有三點驚奇:

  1. LEICA M 3內部所使用的彈簧,內面都經過手工仔細拋光打磨,使接觸面積增加,維持更好的機能。這在當時的佳能工廠「絕對」無法辦到。
  2. 橫走式快門簾幕鼓(shutter drum)運行方式精確度高,比過去產品摩擦力更低,這與快門速度的精確度有直接關連。這一點立刻被佳能公司模仿運用到自家產品上。
  3. 墊圈(washer)。墊圈看似簡單無奇,但當時日本的工業技術水準無法製造同樣的墊圈規格。這就是當年日本與德國兩國的技術差距。

最令人沮喪的是與工作母機的精密度問題,當時日本所能生產的工作機沖床壓鑄精密度不足,簡單地說,連M 3的軍艦部上蓋都做不出來。

結論:LEICA M 3是德國總結了二戰前的技術結晶,當時的佳能公司……不,當時所有日本相機廠商,全都無法仿製LEICA M 3。

就像是28奈米晶片廠商遠遠看著台積電5奈米晶片那樣,日本相機廠商想要藉由仿製LEICA M 3生存的這一條路,似乎已經到了盡頭。

必須做出果斷決定

不只是佳能,其他日本相機廠商在1954年世界影像博覽會(Photokina)後,也逐漸明白了世局變化。

佳能同一時間推出的新機是Canon IVSb改良型,口碑不錯,但也只能先放在一邊,立即研發新產品。經營者決定「必須做出M 3等級的對抗機種,總之以現有技術力全部投入開發下一個型號」,但要「逐次改變」。此後佳能陸續推出了VT型(1956年)、VI型(1958年)連動測距相機,逐一仿製M3上已有的功能。1959年推出高級大眾等級的P型時獲得市場青睞,「相機大眾化」的路線隱隱可見。

累積了技術與經驗之後,佳能終於在1959年推出自家第一台單眼相機:Canonflex,奠定了單眼反光相機(FD接環)的基礎,也為日後的EOS傳統單眼(EF接環),以及數位單眼EOS D系列、乃至於最新的EOS R系列(RF接環)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佳能第一台單眼反光相機系統:Canonflex,1959年。圖片來源:Canon Museum

奧林巴斯的行動則同樣謹慎。後來成為總設計師的米谷美久,1956年才剛剛入社,當時公司的產品以鏡間快門相機為主軸,並沒有和Nikon或Canon直接競爭,但多少受到M 3的影響。米谷美久的回應是:「面對困難與衝擊,並加以克服」(ショックを克服し、それに立ち向かう苦労を目の前で見ていた)。

受LEICA M3影響推出的第一部相機是1955年上市的Olympus 35S。以快門過片桿代替轉盤方式過片、底片計數器自動歸零、回捲底片方式都是模仿M3;1957年推出Olympus Wide Super外觀更接近M3,觀景窗進行改良,加入自動視差補償功能。

但M3的障礙難以超越,能改變的只有思維。米谷美久的心思轉向單眼反光相機的研發,其成果就是閃耀的OM-1(發售時稱為M-1)。雖然直到1972年才誕生,但OM-1的目標其實仍是LEICA M3。米谷美久的設定是OM-1必須要和M 3一樣小型、輕量,快門動作聲音要盡可能低。由於對快門聲音非常在意,OM-1是當時唯一採用噪音計測量快門聲音的機種,目標是「除了打板噪音之外,其餘動作聲響不能輸給M 3」。

Olympus PEN F,現在要加上Classic才能和數位版本區別。圖片來源:Wiki by Ashley Pomeroy(符合CC 3.0)

具有時代意義的Olympus PEN F,是一款半格片幅的單眼反光相機,設計者眾所周知同樣也是米谷美久。他直言,Olympus PEN F在設計構思上和LEICA M 3也是相通的,「M 3是創意的導師。」米谷美久說道。

或許最瘋狂、最果斷、也最悲壯的決定,來自於美樂達(Minolta)公司。

當時還是美樂達工務部設計課長兼務的田嶋義三回憶道:「事實上沒有人能否認M3的出現,加速了日本相機廠商單眼相機時代的來臨,即使是Nikon和Canon都一樣。」

1957年之前,美樂達公司投注了所有心血研發了一台連動測距相機,稱之為「Minolta Sky」(ミノルタスカイ)。「Sky」並非相機型號,可能只是研發計畫名稱而已。公司創辦人田嶋一雄帶著這部原型機遠渡重洋飛抵美國,想在某次促銷會議中推廣本機。從各方面看起來,它都有和LEICA M3一拼的實力。

雖然沒有量產,但Minolta Sky基因仍保留在數台銘機之中。這本《追上徠卡!》是當年戰後日本相機技術人員的回憶錄,封面主體正上方就是傳說中的Minolta Sky。攝影:Weifu Lin

這台相機從未進入生產線成功量產。田嶋一雄回國後,快刀斬亂麻地終止了Minolta Sky計畫,並宣布朝單眼反光相機進軍,緊接著馬上在1958年發布了美樂達第一台單眼反光相機Minolta SR-2。

LEICA M3對美樂達的衝擊,就是直接腰斬了可能十分優秀的Minolta Sky。

傳說它試驗性地生產了100台,只有美樂達高層主管才能擁有(另一說是只製造了兩台原型機)。時至今日,如果你在任何場合看到宣稱是「Minolta Sky」相機本尊或者鏡頭,絕對是眾人爭睹的稀世珍品,有人甚至把「Minolta Sky」封為夢幻機種排行榜第一名。

因為除了上圖這台「001號」之外,從未有人發現過新的編號機現身過。

田嶋義三,是社長田嶋一雄的親弟弟。老哥一句話封殺了弟弟的研究心血,然後弟弟每月加班工作超過90小時,僅僅花了6個月時間設計機身,一年後推出全新單眼反光相機Minolta SR-2!這種連續劇般的轉折……未免也太過浮誇了。比較合理的劇情是公司政策急轉彎後,田嶋義三以Minolta Sky原型機諸般機能作為基礎,SLR才能如此快速的開發成功。

LEICA M3的條件:一軸不回轉

別忘了徠卡公司在1954年的同時,仍在銷售上一代的巴納克式徠卡(Barnack Leica),甚至還在1956年時推出最後一款螺牙式機身LEICA IIIg。對某些忠誠玩家來說,這才是經典中的經典。

但是,也別忘了LEICA M3幾樣重要特徵,像是「觀景器和連動測距器合一」的明亮觀景窗,就是一大視覺享受。這並非M3首創的先河,早在1936年,蔡司的Contax II就已成功將取景器(Viewfinder)與連動測距器(Rangefinder)整合到同一個大型觀景窗中。巴納克式徠卡相機的觀景器和連動測距器不但是分開的,而且十分狹窄,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學習才能熟悉操作。

巴納克式徠卡相機的快門轉盤有兩個,高速快門和低速快門需要分開設定與操作,使用時還會咻咻地轉動,有點惱人。到了M 3,利用專利的齒輪機構,這兩個零件也合而為一,快門轉盤只有一個轉軸而且拍照時不會跟著旋轉,這項變革,讓LEICA追上Contax II,也成為追隨者加入35mm相機陣營的必備條件了。

LEICA IIIf。巴納克徠卡相機的特色之一:分離的高速、低速快門轉盤,運作時還會旋轉,有時十分惱人。圖片來源:Wiki by Kameraprojekt Graz 2015。符合CC BY-SA 4.0

時代先鋒:首先要有錢

LEICA M 3的重大缺點致命傷就是「它從來沒有便宜過」。根據肯・洛克威爾(Ken Rockwell)整理的市場情報,LEICA M3連同一隻最便宜的ELMAR-M 50mm f/3.5標準鏡頭,1954年零售價格為348美元,換算成2019年的購買力價值,約為3306美元。

當年的LEICA M3是全新系列商品,商店大多不提供單機銷售,因為你買了機身必定要搭配至少一款也是全新M接環的鏡頭,所以M3機身價格是扣掉套裝鏡頭所得到的數字,僅供參考。

即使在美國,這也不是一般消費者能輕鬆負擔的價格。別忘了在1954年的日本,LEICA M 3還是舶來品。當時還沒有WTO,日本與德國雖然簽訂了雙邊「日德通商協定」,但還是限制昂貴的奢侈品進口。日本消費者想要買一台LEICA M3,必須另外支付30%關稅、外加30%貨物稅,每一年只能進口10萬美元(折合當時約3600萬日圓)的貨物。

算盤打下來,一台LEICA M 3最終價格狂飆至20萬日圓以上,大約是Canon VT型相機本地售價(11.5萬日圓)的兩倍。日本戰後大學生畢業後起薪(大卒の初任給)約為一萬日圓,日圓兌換美元的匯率為360:1。

攝影:Weifu Lin

所以漢博區老人說起當年買一台徠卡與東區房子同價,顯然只是思古幽情,不是信口開河。那麼,2020年最新產品LEICA M-10R,機身「只要」8295美元(或新台幣26萬元),我們應該默默點頭,表示欣慰嗎?

如果我們還能發現新典範……。但典範總是在夙昔。

附錄:Nikon的奇葩小歷史

1954年,徠卡(當時稱為徠茲)公司推出LEICA M 3,對日本相機業者而言不啻晴天霹靂。即令是像尼康這樣久經沙場的老將,也感受到震撼。

尼康前身日本光學(Nippon Kougaku)是當時的三菱財閥為了國家使命而指定成立的重點企業,於1917年合併了三家會社的光學部門成立,最早開始生產的商品是雙筒望遠鏡。隨即於1921年召聘了八位德國光學技師前來日本協助提升技術水準。

戰爭期間,日本光學大多都在為軍方生產光學軍品。最有名的莫過於大和號戰艦的光學測距儀「光四八金物」,基線長達15公尺,能夠測量5–50公里內的目標,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光學測距裝置。嚴格說來,日本光學一開始是「光學兵器」公司,而非相機廠商。

日本光學(Nikon前身)1932年申請了Nikkor商標。圖片來源:Nikon官方網站

1932年,公司註冊了「Nikkor」商標,使用在「物理化學、攝影用儀器以及望遠鏡上」,算是在二戰爆發前就做好商業化的準備。但是此時主要還是幫漢薩同盟佳能製造鏡頭,用在仿製徠卡機身上。

二戰後失去軍方大客戶靠山的支持,必須思考如何與民生消費接軌,一度考慮要製造120中型相機,最後決定開發35mm相機。獲得盟軍監督官廳許可後,1948年正式推出了Nikon Model 1。Nikon原本是相機品牌,後來也成為公司名稱。

Nikon I底片片幅24x32 mm,這特殊規格後來被稱為「尼康格式」(ニコン判)。每格底片少了4mm的寬度,這在當時可能會被讚許為好點子,因為一卷市售底片或許能拍到40格。

這奇葩決定導致拍攝的底片無法與美國當地的自動沖洗機對應,被盟軍監督官廳禁止輸出是理所當然的,不得不立刻在下一個版本改進。但下一台機型Nikon Model M片幅稍微拉寬一點變成24x34 mm……,還是不符大眾規格。早期型號稀奇古怪,各種龜毛(公司曾經想要生產24x24mm「Tenax格式」的機型),使得這些產品變得非常少見,大多成為收藏品。

LEICA M 3的機身左右平衡比例也是日本相機廠商模仿的典範之一,Nikon F也不例外。一直到Nikon F4才有所改變。本圖根據 《ライカ通信》第一集(2000年4月)資料重新繪製。

片幅尺寸不合的問題,一直拖到1954年的Nikon S2之後才終於解決。

對於仿製這檔子事,日本光學也有不同的眼光。其他業者都以仿製當年最風行的巴納克式徠卡為主,尼康選擇的仿製對象則是蔡司的連動測距相機Contax II。

這並不奇怪,因為Contax II也是1936年德國蔡司的最先進機型,擁有許多優於巴納克式徠卡的功能,像是整合取景器和連動測距器到同一觀景窗就是一大進步;高速低速快門兩者合為一軸不回轉,這些都優於巴納克式徠卡。至於售價更是領先,巴納克式徠卡已經很貴了,而Contax II則硬是賣得比巴納克式徠卡還要貴到人神共怒。

日本光學深知:Contax當時獨步全球的垂直金屬簾幕不但成本昂貴,製作組裝困難,糟糕的是修理不易。最後決定:Nikon I採用Contax的陽剛外型,但快門簾幕組仿製LEICA的橫走式布幕快門。這又是個相當神奇的組合。

再者,Nikon連動測距相機或前期的單眼反光機身儘管尺寸不一,但以鏡頭光軸為中心的左右比例卻和M3相同,都接近4:3。Canon也是如此。顯示早期在設計機身時,這些日本廠商都是以LEICA M 3作為典範的基石。

1950年Nikon S問世,幸運地遇上貴人鄧肯(David Douglas Duncan)帶到朝鮮拍攝戰場,並給予極高評價(雖然主要是稱讚Nikkor鏡頭銳利),從此一砲打響了Nikon的名聲。

Nikon 單眼相機系列為何要取名「F」的官方說明。

1954年M3衝擊來臨,日本光學馬上就感受到強大靈壓。官方正式說法是「開發技術人員受到M3的刺激」。尼康計畫在同年推出Nikon S的改良型,眼看著LEICA M3的超越性,如果不立刻回應,猶如芒刺在背(其實M3進口價格太貴,也不見得影響銷售),於是決定修改規格後再公開。

同年年底,變更規格後的Nikon S2正式發售,多少拉近了與LEICA M3的差距。像是觀景窗放大率增為100%、更明亮的框線、捨棄過片轉盤改用過片桿、方便捲片的迴片曲柄等等。1957年的Nikon SP更上一層樓,緊接著,公司立即就在同一年下令以SP為基礎,開發出自家單眼相機鎮山之作:Nikon F。

你是否曾經好奇,Nikon單眼反光相機系列為何要取名為F?以下是原廠答覆:

因為單眼反光相機(Single Lens Reflex)最能代表單眼反光相機特性的是反光鏡(Re-Flex),但R這個字母,在非英語系地區的消費者念起來會有不同發音,而字母F在世界各地的發音較為一致,所以Nikon 單眼反光相機從此就命名為F系列了。

這個理由頗為深奧,令人費解,既然和發音有關,應該很容易理解。

References

  1. 月刊アサヒカメラ,《衝擊のM 3:カメラを変えた、日本を変えた》,1991年11月號
  2. 大和號戰艦,松野正樹等著,安國寺、SEAFOX等譯,2006年初版,星光出版社,頁106。
  3. https://www.obayashi.co.jp/chronicle/80yrs/t3c1s1.html
  4. https://www.the-american-interest.com/2018/04/03/seven-theses-marshall-plan/
  5. https://petapixel.com/2012/11/24/most-expensive-production-camera-and-first-leica-m-sold-at-auction/
  6. https://petapixel.com/2018/06/04/the-last-leica-m3-ever-made-can-be-yours-for-just-595000/
  7. https://global.canon/ja/c-museum/history/story03.html
  8. https://imaging.nikon.com/history/
  9.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1954%E5%B9%B4%E8%87%BA%E7%81%A3
  10. https://ebook.dgbas.gov.tw/public/Data/35291319871.pdf
  11. https://www.l-camera-forum.com/leica-wiki.en/index.php/Wilhelm_Stein
  12. http://shima77.web.fc2.com/oldcameras5.html(非https 安全性連結)
  1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ax_II
  14.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8B%E3%82%B3%E3%83%B
  15.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8B%E3%82%B3%E3%83%B3%E3%81%AE%E3%83%AC%E3%83%B3%E3%82%B8%E3%83%95%E3%82%A1%E3%82%A4%E3%83%B3%E3%83%80%E3%83%BC%E3%82%AB%E3%83%A1%E3%83%A9%E8%A3%BD%E5%93%81%E4%B8%80%E8%A6%A7
  16.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8B%E3%82%B3%E3%83%B3%E3%81%AE%E9%8A%80%E5%A1%A9%E4%B8%80%E7%9C%BC%E3%83%AC%E3%83%95%E3%82%AB%E3%83%A1%E3%83%A9%E8%A3%BD%E5%93%81%E4%B8%80%E8%A6%A7#%E3%83%8B%E3%82%B3%E3%83%B3F
  17. https://imaging.nikon.com/history/chronicle/history-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