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ROTAR到G MASTER

鏡頭命名學的破碎化與無聊日常

Weifu Lin | 林渭富
獨眼龍の國
Published in
38 min readJan 31, 2021

--

在真理沈淪的至暗時刻,你需要的光明,首先是召喚萬物的名字。

— 浮斯・馬齊克(False Magic, 1600–1687)《自然哲學的秘術原理》,民明書房出版

為免誤解,在此先行告知:以上皆為鬼扯。但以下都是真實存在且可以搜尋到的鏡頭名稱。像是:

・Tamron 18–270 mm f/3.5–6.3 Di II VC PZD
・SIGMA 14–24mm f/2.8 DG DN Art
・Canon RF85mm f/2 Macro IS STM
・Nikon 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
・Panasonic LEICA DG VARIO-ELMARIT 12–60mm f/2.8–4.0 ASPH. POWER O.I.S.

任何心存一絲熱情的攝影消費者,試著召喚(朗讀)兩次當今相機製造廠商提供的鏡頭商品名稱,也不禁要皺眉。三眼神童的智慧手機已不稀奇,而攝影用鏡頭體積不但越來越龐大,名字也越來越長。

名字是智慧的具象物

早在達蓋爾發明銀版攝影術之前,歐洲社會就已經開始使用透鏡了,它們大多用於望遠鏡、顯微鏡、以及一般人戴在鼻頭上的眼鏡。

1804年,英國科學家威廉・海德・沃拉斯頓(William Hyde Wollaston)的「新月型透鏡」(meniscus lens)設計,可能是最早應用在攝影上的光學裝置,達蓋爾的早期實驗就用過這種透鏡。達蓋爾接著與法國天文望遠鏡及顯微鏡工匠査爾斯・舍瓦利耶(Charles Chevalier)合作,使用「舍瓦利耶消色差透鏡」(Chevalier Achromatic Lens)。

為了拍攝人像,奧地利的約瑟夫・馬克斯・佩茲瓦(Joseph Max Petzval)設計的高速鏡頭,就直接稱之為「佩茲瓦肖像鏡」(Petzval Portrait);而為了拍攝建築或風景而設計的鏡頭,就叫快速直線鏡(Rapid-Rectilinear)、消球差鏡頭(Aplanat),或風景鏡頭(Landscape lens)。

此時的鏡身大多以黃銅製成,鏡筒上刻著編號、製造者以及製造地,有特定用途,卻不見得有可呼喚的名字。

沒有名字就沒有身分,沒有身分就不受保護。為了保障商品利益,開始有了商標(trade mark)與品牌名稱(brand name)。

19世紀的光學產業沒有電腦輔助運算這種東西。設計鏡頭需要許多人的智慧與殫精竭慮,除了前人經驗、自我的直覺可以幫助設計者減少嘗試錯誤之外、還需要時間。一顆六片結構的鏡頭,即使依靠對數表,每個鏡片表面「只」進行200道光跡運算(以及重複驗算),至少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工作。

這樣的心血結晶,値得擁有自己的名字。

光學產業對自家產品命名策略,各有不同盤算。日系廠商早期策略很單純,頂多是將鏡頭名附加一套字母用來標示「鏡片數量」(例如:奧林巴斯的G-ZUIKO的「G」表示使用七片鏡片);到了後期變得混亂,動輒將高級玻璃原料、處理工法、鍍膜、附加功能放進名稱,念起來洋洋灑灑一長串。如今各家業者官方網站都有解說鏡頭各種縮寫標示的小百科網頁。

歐洲廠商多半根據單一原則,賦予鏡頭個別名字。這個原則,各廠又有不同見解:對蔡司而言,命名對應的是「光學結構設計」;對徠茲而言,則是「最大光圈」與特殊處理;對施奈德來說,是前兩家廠商策略的集大成,既有針對光學結構設計的命名,也分大小光圈、價位高低、不同產品系列。

為鏡頭命名是一種商業手段,不需嚴格遵守學術研究領域的二名法規範,但概念仍是相近的:

為了避免知識交流障礙,使用博雅通識的希臘文或拉丁文是基本原則。當然,偶有例外。

如果你熟悉規則,或許就能順利拆解字首、字根、字尾,理解當時為新生事物命名的典故與背景。儘管今日這種死語言堆砌對大多數的消費者已是無用知識,但或許某些語言練習與小故事能觸動你的心弦,順便排解煩悶無聊。

回到古希臘世界

蔡司為PROTAR申請的帝國專利字號:№56109,1890年4月。取自1901年出版的蔡司官方文件。

歐洲光學工業生態,既非托拉斯壟斷也非寡頭,各地小作坊林立,表現優異,良性競爭,德意志帝國境內的日耳曼人尤其重視學徒制的教導與傳承,為光學工業打下了深厚根基。另一方面,理論與材料研究也逐步領先歐陸其他國家。

時間回到1890年。當時的帝國光學業界要解決的障礙,有些需要新材料(如鋇冕玻璃)的研究,有些需要先人經驗、敏銳的直覺與智慧才能克服。光學問題除了球面像差、色散、變形之外,還有像場彎曲(field curvature)、像散(astigmatism)。後兩者是當時的兩大難關。

蔡司的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提出的解決方案,稱為「消像散鏡」(Anastigmatic)。這個字帶有雙重否定意味:「像散」一詞來自「Astigma」,意為「非點」(no point)。「非點」意味著焦點位置是模糊的艾里斑(Airy disc),最終成像不夠銳利,人眼的散光也是同理。

「Astigma」(詞性變換後)中間插入一個否定詞「na」就成了「A-na-stigmatic」,意思是「非 - 非 - 點」(no-no-point),不是「非點」,表示成像清晰銳利。

要「召喚」這顆鏡頭,一共要唸出五個音節,相當拗口。研究與一般經驗都指出,超過三個音節的詞彙,口語傳播時就會遇到阻力,行銷不易獲得成功:

鏡頭小劇場麥斯:唉呀,我的漢斯兄弟,今天我一定要推薦你買一款新設計的鏡頭,叫做安娜斯蒂瑪蒂克,拍出來的風景實在太美了……(漢語自動翻譯中)漢斯:安娜怎麼了?麥斯:是安娜斯蒂瑪蒂克!漢斯:安娜斯蒂…….克?麥斯:啊……呃……算了,今天天氣很好,世界和平。(全劇終)
蔡司第一個註冊商標。鏡片圖形來自TESSAR的後半段,也是PROTAR的後半段。圖片來源:蔡司官網

如此詰屈聱牙的名字也逃不過被抄襲的命運。同業認定這是「特性描述」而非商標或品名,於是群起拷貝之。

儘管蔡司宣稱賣出了超過一萬個鏡頭(或授權),最後還是採用另一個早在1890年就註冊的名稱,比PLANAR問世時間更早。

它的名字是:PROTAR。

可以肯定的是,PROTAR的命名與光學地位,足堪擔當日後所有以「AR」字尾為名的大家長,蔡司甚至將PROTAR的後半段鏡片組的圖形,作為第一個企業的註冊商標。

AR家族大集合:我們都是AR

隨著蔡司公司生產、推廣以及授權他廠使用TESSAR結構、PLANAR結構,AR家族勢力逐漸擴張,各家廠商也開始推出以AR為命名基礎的系列商品。

字尾-AR來自拉丁文「-āris」,意為「關於……」(pertaining to)。迄今字尾採用 -AR為名的鏡頭百百款,族繁不及備載,此處只介紹數款具有代表性、故事性的銘鏡:

PROTAR(CARL ZEISS,德)

很可能就是第一款字尾以AR命名的攝影用鏡頭。PROTAR的字首來自古希臘文「πρῶτος」(prôtos),意為「第一、最早、最重要的」(first)。綴合起來即為「原型、首開先河者」之意。

UNAR(CARL ZEISS,德)

這款鏡頭產量不多,特徵是使用四片單一個別獨立鏡片,沒有雙合或三合透鏡組合,推測字首命名可能來自於拉丁文「unus」,意為「單一;獨;唯一」(one)。

TESSAR(CARL ZEISS,德)

魯道夫為蔡司設計PLANAR後,緊接著推出了TESSAR。巧妙結合了PROTAR的後半部與UNAR的前半部,僅僅使用四片透鏡,字首來自古希臘文「τέσσᾰρᾰ」(téssara),意為「4」。

TESSAR發表之初即表現不俗,蔡司長期獨佔TESSAR的設計專利,其他廠商也開始推出類似的結構設計,甚至擁有類似的名字。

1901年倫敦刊登的平面廣告。TESSAR於1902年註冊。圖片來源:Grace’s Guide

PLANAR(CARL ZEISS,德)

當代最具知名度的蔡司光學設計之一。字首來自拉丁文「planus」,意為「平坦、平原」。此結構特徵之一是像場與其他設計相比,較為平坦。

SONNAR(CARL ZEISS,德)

同樣是當代最具知名度的蔡司設計之一。特徵是最大光圈可以開放到f/1.5,在當時是非常「明亮」的鏡頭。字首來自德文「Sonne」,意為「太陽」。過去也曾有一說指出命名來自蔡司工廠附近的地名,但官方正式認可的解釋就是「太陽」。

關於更多命名的小故事,可以參考這篇《ZEISS SONNAR餘暉依舊閃耀(下):繼承與創新》

BIOMETAR,BIOTAR(CARL ZEISS JENA,德)

東西德蔡司二戰後被迫分家,但東德蔡司偏好的名字不是PLANAR,而是BIOTAR以及BIOMETAR,這兩個商業名稱就一直讓東德蔡司使用到合併為止。追根究底,PLANAR、BIOTAR、BIOMETAR三個品名,其實都來自同一設計。字首BIO來自古希臘文「βίος」(bíos),意為「生命,生活」;字根「meta」同樣來自古希臘文「μετά」(metá),意為「在……之中」,結合起來可以理解為「活在生命之中」。此名意味深長,但絕非與生化科技有關。在BIOGON一節中會再做說明。

PANCOLAR(CARL ZEISS JENA,德)

東德蔡司在BIOTAR的基礎上進行有限度的改進,宣稱新產品強化了色彩重現,產品命名為PANCOLAR。字首來自於希臘文「πᾰν-」(pan-),意為「全,每一」,字尾COLAR可能是COLOR的諧音字,組合起來可以理解為「全彩」,這命名和庫克(Cooke)的PANCHRO有異曲同工之妙。

HELIAR(VOIGTLÄNDER,德)

福倫達(VOIGTLÄNDER)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光學製造廠。HELIAR的設計和蔡司的TESSAR很接近,但HELIAR問世的時間比TESSAR還要早,結構則是從庫克三合透鏡(Cooke Triplet)改良而來。命名由來顯然是古希臘文「Ἥλιος 」(Hḗlios),這名字大有來頭,既是「太陽」,也是希臘神話中太陽神海利歐斯的名字。

SKOPAR(VOIGTLÄNDER,德)

福倫達另款頗具知名度的老鏡名。字首來自於古希臘文「σκοπός 」(skopós),意為「我觀察」。許多光學觀測儀器都用到這個字源,像是望遠鏡、顯微鏡、瞄準鏡的德文都是以「-skop」作為字尾。英文「-scope」亦系出同源。

XENAR(Schneider-Kreuznach,德)

施奈德是老牌光學精密儀器廠商,專精於設計製造鏡頭,早期推出的XENAR應該是蔡司授權生產的TESSAR結構。XENAR字首來自於「ξένος」(xénos),意為「外來者」。視其上下文本,這個字有多種層次含意,負面的話意指「敵人」,最友善的則是「來賓」。有一說指命名源自於1898年發現的元素氙氣(Xenon),有的施奈德鏡頭品名,甚至就直接叫「XENON」和「XENOTAR」。但氙氣的發現者也是以同一個古希臘字來命名,結果是殊途同歸。

SYMMAR(Schneider-Kreuznach,德)

字首來自古希臘文「σύμμετρος」(súmmetros),意為「對稱的」。施奈德為大型相機與精密儀器設計的對稱型光學結構,多帶有這一個品名,如APO-SYMMA即是。

ELMAR(LEITZ,德)

徠茲公司成立初期的鏡頭名與古希臘文無關。主事者只是單純地跟隨LEICA的命名規則,將公司創辦人名字(Ernst Leitz)頭文字的EL與相機設計者名字(Max Berek)組合在一起,取名為ELMAX,但這名稱只使用了一段很短的時間。ELMAX的結構與蔡司TESSAR非常相似,僅有光圈葉片位置與玻璃材料不同的差異,光學素質也十分接近。

根據《徠卡物語》(The LEICA Story)的作者埃米爾・凱勒(Emil G. Keller)的說法,徠茲公司隨後將ELMAX更名為ELMAR,是為了向蔡司的TESSAR原型致敬。同一時期其他相機廠商的AR家族成員,光學結構相同或類似,命名的理由也差不多,就是遵循前人慣例。

EKTAR(KODAK,美)

美國柯達公司早期生產的相機,無論鏡頭結構設計為何,只要是高價位鏡頭一律稱之為EKTAR,所以EKTAR僅僅只是品牌名稱。字首與古希臘文或拉丁文無關,而是公司名稱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的頭文字EK組合而成。這名字後來不只用在鏡頭,也應用在其他設備與各種傳統底片產品上。

TAKUMAR(ASAHI PENTAX,日)

旭光學工業株式會社(Asahi Optical Co., Ltd.)成立於1919年,二戰後才專注於相機產業的製造。1952年推出了日本第一台SLR單眼反光相機:ASAHIFLEX I。搭載的鏡頭名為TAKUMAR,來自於創辦人兄弟日裔美籍攝影家梶原琢磨之名。在「琢磨」的英文拼音「TAKUMA」後加R作為慣例上的字尾,如是正式加入AR家族的大家庭。到了後期不再使用,殊為可惜。

按:可能是當時的旭光學經營層評估後,認為Super-Multi-Coated TAKUMAR與PENTAX並列太過冗長?不過其他廠商正在反其道而行之。

SERENAR(CANON,日)

佳能鏡頭向來只標示接環名稱(像是FD、EF-S、RF),沒有鏡頭品牌,唯一例外的是早期首款自製鏡頭「SERENAR」。此名由會社舉辦內部投票選出,靈感來自月球表面的「澄海」(Mare Serenitatis);一說是希臘神話中的月神「塞勒涅」(Selene),兩種說法起源相同。

它出現在佳能早期各焦段與不同結構設計的鏡頭上,所以是品牌名稱,後來因某種不明原因放棄(有一說是顧客抱怨名字太難唸而決定不再使用)。

佳能官網提供的早期仿徠卡相機,鏡頭品牌SERENAR已成絕響。圖片來源:佳能相機博物館官網

ON家族:陽剛的男性氣質?

另一個食指浩繁的光學大家庭則是以「ON」為字尾的命名系列。有趣的是,比起AR,日系廠商似乎更偏好以「-ON」為命名指標。這可能與東西方文化差異,或者和語言、發音捲舌位置都有關。

這個-ON字尾來自古希臘文「-ον」(-on),意為「以主格、受格、呼格的單數形式作為結尾」。

在學術界中此一意圖特別明顯,通常用於「形成名詞、被視為基礎或理化基本單位」的事物名稱,像是:非金屬元素、次原子粒子、量子、或分子物質等等。你只要稍微瀏覽一下元素週期表就能發現某族元素(如稀有氣體)大多以on作為字尾。

相機產業的發展和光學、物理化學息息相關,因此採用相同路徑來命名新創事物的傾向,也有跡可尋。

不過日本尼康公司名就是典型例外。1946年當時還叫做日本光學工業(Nippon Kōgaku),簡稱「ニッコー」(Nikko),原本開發的35mm小型相機打算叫做「二コレット」(Nikorette)。高層評估時認為這名字「太軟弱」(顯然是發音造成不當聯想),想要採用「更男性化、更陽剛一點」的名字,於是以「Nikko」為基礎,加上「N」作為發音的結尾,稱之為「Nikon」發音為「二コン」,後來索性將NIKON也註冊為企業名稱,儘管美國人還是各吹各的調,不是唸成「乃肯」就是「你肯」,一點都沒有「你控」的男人味(大艸原)。

尼康公司官方說明「NIKON」的命名由來。

沒錯,這就是尼康公司名由來的官方說法,雄壯威武,和蔡司伊康(ZEISS Ikon)一點關係也沒有……。不過,當你發現尼康早期就是靠著仿製ZEISS Ikon相機起家,你可能會開始懷疑尼康的說法。

特別是1960年代日本尼康和蔡司兩家廠商就彼此互相控告,有段時間尼康公司必須把相機機身銘版和所有配件包裝都改成「NIKKOR」才能賣到德國境內;而1992年,蔡司伊康在美國被尼康反告,最後居然敗訴,導致蔡司無法在紐約州販售ZEISS Ikon相機。歷史總是有些怪異的反轉再反轉。

佳能(CANON)公司名稱由來則又是另一個例外。此是後話。

因此ON家族就成了一個男性團體了嗎?好像不是。放眼望去,歐美包括日本數十家相機業者,採用這一系列命名的廠商並不多,其中好幾家早已退出市場,只剩下江湖傳說。

FUJINON(FUJIFILM,日)

富士公司多角化經營,除了底片也生產一系列相機,各種大小片幅都有,命名完全不必費心思考古和訓詁,就直接叫做富士相機、富士底片、富士鏡頭(FUJINON)。

HEXARNON、HEXAR(KONICA,日)

柯尼卡(Konica)公司曾在台灣有過一段風光,長輩們可能還是習慣叫它「小西六」相機。只是……底片、相機、快速沖印店市佔率長居下位,2003年與美樂達(MINOLTA)合併,然後在下一次併購行動中消失。它的光學產品的表現一貫保持平實風格,因此也有不少擁躉者。

早期搭配相機的鏡頭稱為HEXAR(算是AR家族),後來變更為HEXANON,HEXAR改為相機品牌。字首HEXA來自於古希臘文「ἑξα- 」(hexa-),意為「六」。

這個命名直接地與創業者出身有密切關係:創業者小西屋六右衛門本身是日本東京米商小西屋的「六代目」老闆,離家創業後開的寫真材料店兼賣藥的店鋪叫「小西屋六兵衛店」,接著又開始研究底片製造,開了一家叫「六桜社」的工廠,製造的大型相機堅持使用櫻木,後來的「櫻花」(SAKURA)底片就是柯尼卡底片的前身。一切都和「六」和櫻花有關……。

ZENZANON(BRONICA,日)

碧浪之家(ZENZA BRONICA)是一家只生產中型片幅相機的廠商。這個原則,在遭遇數位影像市場大浪衝擊下,先是被騰龍(TAMRON)公司收購,但無力回天,只能黯然離開舞台。

早期鏡頭委託尼康製造,後期自家鏡頭名為「ZENZANON」,據說改由東京光學、東德蔡司、富岡光學代工。字首「ZENZA」取自公司創業者吉野善三郎的「善三郎」名字拼音(ぜんざぶろ)前半段加上-NON合成。

ROKINON(ROKINON,美)

簡單地說,ROKINON是韓國光學製造商三陽光學(SAMYANG)在美國經營的獨立商標和品牌(就像美樂達在北美銷售時,為了區隔市場,必須使用MAXXUM品牌一樣)。

ROKINON可能來自於更早在北美以平價產品銷售相機的日系品牌「ROKINA」。這家相機廠商自1980年代後逐漸淡出,推測可能在某一時間被SAMYANG收購,整編後以ROKINON之名重新出發。現為專業鏡頭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各種接環的平價鏡頭選擇。

NOKTON(VOIGTLÄNDER,德)

福倫達頗負盛名的大光圈產品。字首「Nokt-」來自拉丁文「nocturnus」,意為「夜晚」。和徠茲的NOCTILUX,以及尼康的NOCT,意義皆同,都自詡在夜晚昏暗低光源處仍有出色表現。

ANGULON,SUPER-ANGULON(Schneider-Kreuznach,德)*

1930年,施奈德為自家對稱式廣角鏡頭註冊了一個名字,稱之為ANGULON。字首來自拉丁文「angulus」,意為「角度、角落」。1955年到1963年,又推出了三種超廣角鏡頭的設計,這次直接升格成超級版本「SUPER-ANGULON」,和1930年代的設計無關,反而比較接近第二代的BIOGON的結構。光學素質極佳而被徠茲公司採用,SUPER-ANGULON由此聲名大噪。

特別說明:和ON家族中的大量日系鏡頭品名相比,施奈德的超廣角鏡頭顯得有些微妙的不合群。也許獨立出來,和下一個GON家族並列,是更妥當的分類。

GON家族:廣角鏡頭重鎮

如果先不論早期那些神奇的灌水鏡頭(真的是在鏡頭內腔中注滿水),廣角鏡頭很早就問世了,而且是光學產業中相當重要的產品。因為無論是專業用途或一般消費者都有強烈需求,而設計、校正像差、製造組裝都有相當難度。

20世紀前後,出現了幾位天才型的光學設計者,善用了自己的直覺與累積的知識,留下了傳奇遺產。一開始人們偶然發現,利用一片凹透鏡,可以巧妙地把投影畫面放大並且縮短投放距離,原理「恰好」和望遠鏡頭的組成相反,於是光學設計人員開始設想把一組大型負透鏡組置於正透鏡組之前,創造出「逆望遠式」(Reverse Telephoto)的廣角鏡頭。

二戰後緊接著民主、共產陣營決裂,冷戰前線瀰漫著緊張氣氛。柏林牆兩邊的德國人,在光學研發科技上合作也彼此較勁。這次東德蔡司贏了,搶先在1950年推出了逆望遠式設計的FLEKTOGON,用在PENTACON SIX中片幅以及35mm底片的PRAKTIKA上。

法國愛展能(P. Angénieux)公司和東德蔡司和幾乎是同時提出逆望遠式的廣角鏡頭的專利申請,而西德蔡司也隨即在1952年推出了新設計,命名為DISTAGON,最早是為哈蘇HASSELBLAD 1000F設計的。

愛展能把自家廣角鏡頭取名為「逆焦」(RETROFOCUS),知名度甚高,很多消費者(包括我在內)以為「逆焦」這個商業名稱就是光學結構設計,因此逆望遠式廣角鏡頭設計也被常被稱為逆焦式設計。

注意到了嗎?除了法國人比較難搞之外,大多數的廣角鏡頭命名的字尾都使用-GON。字尾-GON來自於古希臘文的「γωνία 」(gōnía),意為「角度;角落」。

也就是說,如果鏡頭擁有「廣闊視角」,無論是哪一種設計都有資格進入這個大家庭。

HYPERGON(C. P. GOERZ Berlin,德)

1900年,帝國境內位於柏林的戈爾茨(C. P. GOERZ Berlin)公司發表了一款大型相機使用的廣角鏡頭,命名為HYPERGON。採用對稱式設計,視角達到130°,但最大光圈僅有f/22,成像邊緣暗角嚴重到必須使用特殊曝光手段。儘管如此,HYPERGON的名頭霸氣又響亮,足以擔當GON家族的代表。字首來自於古希臘文「ὑπέρ」(hupér),意為「超過、在……之上」(over)。

BIOGON(CARL ZEISS,德)

BIOGON的名字早在二戰前(1936年)就出現在為連動測距相機CONTAX II設計的高性能廣角鏡頭上,第一代版本根據SONNAR設計修改而成。可別誤會這些鏡頭有什麼「生化」特異功能,那是近代的觀點。

根據蔡司官方文件的解釋,在1936年當時使用「Bio」命名,是為了彰顯它在動態攝影的優越表現,以及全新的結構設計。1952年,同一位設計者推出了第二代結構,視角變得更大、暗角失光程度更少,甚至比DISTAGON更低,因而成為超廣角鏡頭的經典設計。

BIOGON兩種結構不同的廣角鏡設計示意。圖片來源:Mliu92@WIKI CC BY-SA 4.0

DISTAGON(CARL ZEISS,德)

1952年,西德蔡司終於推出了與東德蔡司叫陣的新廣角鏡設計,命名為DISTAGON,最早是為哈蘇Hasselblad 1000F設計的廣角鏡。字首「DISTA」來自英文的「DISTANCE」(距離),這是蔡司的正式說明。如果硬要往前追溯典故的話,英文的DISTANCE字首來自拉丁文的「distō」,意為「我站在遠處」。

HOLOGON(CARL ZEISS,德)

BIOGON結構有一個極為特殊的變體,那就是1966年蔡司發表的超廣角鏡頭HOLOGON。其字首來自「ὅλος 」(hólos),意為「全部、全體」。產量不多,只有徠卡M接環版本。後來蔡司索性為這隻特殊鏡頭專門打造了一台35mm底片機身,專門用來安置這顆視角達到110°的超廣角鏡頭。

順便一提,蔡司後來為電子化的CONTAX G系列設計的16mm f/8.0,名字雖然也是HOLOGON,但光學結構不完全相同。

ULTRAGON(VOIGTLÄNDER,德)

在1950年代,福倫達曾經大膽地提出一個類似LEICA VISOFLEX的構想,藉由一整套複雜反射鏡機構,以及更複雜的操作程序,企圖將一款超廣角鏡頭安裝在自家的PROMINENT連動測距機身上。它最後並未進入量產作業。但是「ULTRAGON」這名字還是保留下來,後來用在「不那麼超級」的廣角鏡上。

字首ULTRA-來自於拉丁文的「ultrā」,意為「超越」(beyond)。從當時型錄廣告看,這龐然巨物的確超越了某種極限 — — 吹牛皮的極限。

24mm f/5.8在設計藍圖上是可能畫得出來的,但當年的生產成本與組裝難度都無法符合量產要求。根據福倫達產品型錄重新繪製。繪圖:Weifu Lin

CURTAGON(Schneider-Kreuznach,德)

施奈德推出的逆望遠式廣角鏡頭。字首來自拉丁文「curtus」,意為「短」,或許是用來表達短焦距之意。不過,比起其他同片幅的逆望遠式鏡頭,施奈德的廣角鏡頭體積也比較嬌小玲瓏。不過晚期就不再使用這品名而統一使用SUPER-ANGULON了。

OR聚落:第三變格陽性抽象名詞?

OR像是各種傳說與故事集散的小聚落。因為放眼望去,當今攝影消費市場上真正以「-OR」字尾命名的廠商,可能只剩下尼康一家,其餘早已消失於歷史洪流,或者升格為神。

有趣的是,最喜歡以「-OR」字尾為鏡頭命名的,都集中在這幾家業者:日本尼康、德國的戈爾茨(Goerz),以及法國光學機械學會(SOM)的兩大品牌拜赫丘(BERTHIOT)、艾馬季(HERMAGIS),及大名鼎鼎的電影鏡頭製造廠奇諾普帝(KINOPTIK,坊間暱稱堅無敵)。

但是-OR字尾其實並沒有什麼可供考據之處,只是英文文法中創造出來的「行為者名詞」(agent noun);在拉丁文中用來構成第三變格陽性抽象名詞,和-ER、-AR相去不遠。那何不一開始就用-AR呢?

NIKKOR(NIKON,日)

按照先例,尼康公司的鏡頭本應屬於AR家族,因為公司研發的首款大型相機用鏡頭,名稱叫做ANYTAR。不過歷史總有許多分叉的小路,每個節點都產生不同的發展與故事。

尼康公司累積了為佳能代工製造鏡頭的經驗,最後決定不發展中大型相機,而是將目標瞄準35mm片幅的小型相機。並且以當時公司名稱縮寫「NIKKO」(音同日光),字尾補上「R」,申請了鏡頭商標。尼康說「這是當時攝影用鏡頭名稱的命名習慣。」

申請的商標NIKKOR,於1932年正式登錄。這個時間,足可證明Nikkor並非從Nikkorex(1960年才上市)而來。

尼康鏡頭名稱「尼克爾」(Nikkor)就是「Nikko」+「R」。圖片來源:Nikon官網。

ROKKOR(MINOLTA,日)

美樂達曾是日本產業中最具創新活力與衝勁的相機鏡頭製造商,自動對焦技術改變了相機產業,但它首先推出全球第一個可交換鏡頭自動對焦單眼反光系統,卻無法改變因為侵權訴訟最後和解賠償165億日圓以至於日後走向衰敗的命運。

在此之前,美樂達堅持連玻璃原料都自製的手動對焦鏡頭名稱,叫做「ROKKOR」。字首「ROKKO」來自公司創業地點附近的神戶市六甲山(讀作ろっこうさん)。字尾+R,除了完成一個「第三變格陽性抽象名詞」,也方便發出完整音節。後者恐怕才是主因。

美樂達輸出國外的鏡頭商品,商業名稱也有所變化。對應北美市場標示為「ROKKOR-X」;歐洲市場則另行變更為「CELTIC」,意為「凱爾特人」。但是到了1981年,ROKKOR、CELTIC這些名字都不再出現了,單純只標示「MD」或「MINOLTA LENS」。

這個習慣一直維持到公司營運惡化,併入柯尼卡公司,再被SONY收購為止,消費者甚至完全不知美樂達的高價位鏡頭上的「那一道金環」是什麼意義,消費者只能自行認證「G鏡等於金環等於高品質保證」,因為美樂達抱持「極簡化」的行銷精神,什麼也沒解釋。

SEKOR(MAMIYA,日)

早年台灣大街小巷中的傳統照相行中,拍攝證件大頭照的中型相機,十有九成是萬美雅(MAMIYA)。只有極少數店家會選用哈蘇、祿來等更昂貴的機種。這給人一種「萬美雅很專業但有點粗俗」的疏離感,但其實萬美雅在業界享有一定聲譽,高價位型號迄今仍是傳統底片的夢幻機。

它的鏡頭也擁有自己的品牌名「SEKOR」。這名稱來自於萬美雅公司前身負責製造鏡頭與快門組件的「世田谷光機株式會社」。取其「世田谷」(せたがや)、「光機」(こうき)的字首拼音組合成為鏡頭名「SEKOR」。

FULGIOR(KINOPTIK,法)

法國是攝影術的發祥地,擁有深厚的光學工業底蘊,這點在電影業界使用的專業光學產品中可見一二。業餘玩家與二手販子交互吹捧電影鏡頭的妖風大盛,到了凡人無法理解的荒謬程度。老舊斑駁、早已停產的各式鏡王鏡后中,奇諾普帝(KINOPTIK)就是一座高不可攀的神壇,業餘人士用華麗詞藻品評鏡頭之餘,順便冊封它一個神化的「堅無敵」暱稱。

它擁有多種鏡頭商業名稱,其中一款早已停產的FULGIOR,字首來自拉丁文的fulgeō ,意為「我閃耀、閃爍」之意。這個本身自帶光芒的命名,若是被有心人士知曉,大概又會拿來炒作一輪價格。

DAGOR(C. P. GOERZ Berlin,德)

光學史中,戈爾茨的DAGOR的地位特殊,經常被研究學者帶上一筆。京斯萊克(Rodulph Kingslake)為此鏡頭撰寫了超過兩頁的專論,可見一斑。

DAGOR是一款對稱式消像散鏡設計,設計者埃米爾・馮・赫格(Emil von Höegh)當年只有27歲,拿著設計圖紙先去登門拜訪蔡司,但不知為何蔡司興趣缺缺,馮・赫格只好另尋出路。戈爾茨試作樣本後發現效果奇佳,立刻延聘馮・赫格擔任首席工程師(在此之前戈爾茨首席工程師才剛過世)。產品一上市立刻獲得成功,證明戈爾茨眼光準確。

DAGOR名稱來源並沒有希臘神話背景或難念的拉丁文,它僅僅由「戈爾茨雙消散鏡」(Double Anastigmat Goerz)頭文字縮寫,字尾加上OR而成。

蔡司公司後來應該也知道戈爾茨這家公司內的人才,於是在1926年收購了戈爾茨公司,成為蔡司伊康(ZEISS Ikon)的重要成員。此時馮・赫格雖然早已過世,但他的設計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蔡司懷抱,也算光學史佳話……。大概……吧?

ZUIKO(OLYMPUS,日)

奧林巴斯(OLYMPUS)也擁有鏡頭品牌名。但字面上看來它並不符合任一個分類,但這無礙於它的表現。奧林巴斯公司創業初期,另外設立研發鏡頭的光學部門「瑞穗光學研究所」,取其中二字組合為「瑞光」,讀音即為ZUIKO。瑞光,望漢文生義,就是「吉瑞之光」。

奧林巴斯從傳統底片到數位時代都非常重視這個名字,一直使用到最終退出相機市場為止。按照市場慣例,ZUIKO應該加上「R」的字尾變成「ZUIKOR」,但奧林巴斯並沒有這樣做,這使得它在日系鏡頭品名中獨樹一幟。

LUMIX(PANASONIC,日)

松下(PANASONIC)在血流成紅海的相機市場中成功打造出一個新品牌LUMIX,遇上與徠卡合作的鏡頭時就會出現三種品牌(例如:LUMIX+LEICA+SUMMILUX)擠在一起打架的熱鬧場景。

松下現在並不強調自家品牌的故事,但拉丁美洲官網還能找到當初的舊資料,提醒我們:LUMIX由「輝度」(Luminance)的字首與「混融」(mix)組合而成。但是,輝度是一個表述光強度品質的字詞,其計量單位為燭光/每平方公尺(cd/m²),顯得呆板無趣。其字源可以再追溯自拉丁文的「lūminōsus」,意即「發光的、明亮的」。

總而言之,品牌代表著將「國際牌的電子技術能力與徠卡光學技術力融合在一起」的自我期許。

LUMIX也不是新鮮事。若是仔細搜尋,事實上你可以在網路拍賣找到一些名為盧米埃兄弟盧米克斯(Lumière Lumix)的6X9老折相機。兩者顯然沒有關係。

候補板凳預備軍:SIGMA、TOKINA

除了美皮韓骨的ROKINON、韓皮韓骨的SAMYANG之外,專業鏡頭製造廠商還有長年穩坐市場的左中右三大護法:適馬(SIGMA)、圖麗(TOKINA)與騰龍(TAMRON)。它們的鏡頭命名策略各出奇招,不過都不再走希臘拉丁的考古路線,而是從現代尋找靈感。

SIGMA的鏡頭系列名稱,分成「現代」(CONTEMPORARY)和「藝術」(ART)兩大類。字面意義清楚,不需強作解人:就是現代藝術。

TOKINA的鏡頭也不難理解,無論是大寫「AT」與小寫字母「atx」都是「先進技術」(Advanced Technology)。附加字尾-X或-m,則與「有無反光鏡」相關。也有標榜高階定位的兩種鏡頭品牌,分別是「OPERA」(歌劇)以及「FIRIN」(古愛爾蘭語,意為「真實」)。

TAMRON的命名策略「原本」不難理解。所謂的Di,即「數位整合」(Digitally Integrated),意味著全系列產品都是為數位世代重新設計,立意良善。不過,當美工排版和文字編輯都不明白含意時,就會出現視覺辨識困難,條列出來才能明察秋毫。少一個「I」都不行:

請放心,只有中文版鏡頭目錄的美工排版如此。其他各國都很容易辨識。

Di III:適用於無反光鏡可交換鏡頭相機

Di II:適用於 APS-C 規格數位單眼相機

Di:適用於所有數位單眼相機

翻遍日、美、歐各地TAMRON的鏡頭數位型錄,只有中文版會排版成「DiIII」,也算雞立鶴群了。

自成一格的LEICA家族

多年來穩居業界泰山地位的徠茲(後更名為徠卡)公司,早期專注在35mm底片小型相機鏡頭研發,自有一套命名哲學,坊間已有各式詳盡說明,對稍有瞭解的攝影迷而言,基本上毋須多做解釋。

字首「SUMMI-」或「SUMMA-」都來自拉丁文「summus」的變形,意為「最高級」、「頂峰」。與其說這是鏡頭的商業名稱,不如說它就是徠卡公司研發部門的座右銘。

字尾分類上大致應用了「兩個規範」,與例外處理:

最大光圈原則

小於或等於f/2.8:字尾一律標示為「-RIT」或「-AR」。通常「-RIT」是「-AR」的改良版。字尾來自拉丁文「-ītēs」,意為「特定人事物的繼承者、後代」。

f/2.0:字尾一律標示為「-CRON」。1951年第一批採用Lak9玻璃的鏡頭,徠卡公司內部文件原本是登錄成「SUMMIKRON」,意味使用當時最新的鑭系冕玻璃(Kron-glas,即Crown glass)。

f/1.4:字尾一律標示為「-LUX」。來自拉丁文「lūx」,意為「光」(light)。

大於f/1.2:一律標示為「NOCTILUX」。字首「NOCT-」來自拉丁文「nocturnus」,意為「夜晚」。

特殊處理

非球面:品名後附加「-ASPHERICAL」或「-ASPH」。球面(Spherical)一詞在字首加上A代表否定,意為「非 — 球面」。

像差校正程度:達到複消色差標準的產品,在品名前附加「APO-」。要注意的是,APO不僅僅是玻璃材質而已。真正能達成複消色差標準的鏡頭,至少必須滿足下列三種嚴苛的要求:

1. 嚴格控制光學鏡片研磨精度、鏡片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與分散率値(abbe number)。
2. 龐大光學系統的計算準確性。
3. 嚴格控制的組裝精度與鏡筒零件精密度。

變焦鏡頭:一律在前加「VARIO-」。來自拉丁文「varius」,意為「多樣化的,變化的」。

長焦望遠鏡頭:一律在前加「TELYT-」。來自古希臘文「τῆλε」(têle),意為「在遠方」。

例外個案

建立規則之前,徠茲公司對鏡頭名字並沒有統一的看法。命名權落到設計者頭上,一開始也出現了像是「SUMMAR f/2.0」這樣的例外,或是「轉頭看身邊事物」信手拈來的命名。

像是「HEKTOR」是設計者(Max Berek)的寵物犬名;而「SUMMAREX」的字尾「REX」,則是設計師另一隻寵物犬名。唯一一款柔焦鏡頭「THAMBAR」字首來自希臘文「θαμπός 」(thampós),意為「朦朧、模糊」。

徠卡新款鏡頭規劃,偶有例外。如:SUMMILUX-M 90 f/1.5 ASPH,以及NOCTILUX-M 75 mm f/1.25 ASPH。動輒採用非球面鏡片又同時具備了APO校正標準,如果又是變焦鏡頭或望遠鏡頭的話,那麼這種原則終究會讓鏡頭的名字越來越莫名其妙。

ZEISS新一代鏡頭命名原則

蔡司公司家大業大,投注在消費級攝影用光學產品的心思,和其他廠商相比,原有的經典設計早已成為古典,忠誠消費者不免心生焦慮,但寶刀終究要再度出鞘。2015年開始出現的新系列產品,有標榜「不妥協」(No Compromise)的高階旗艦,也有經濟實惠的輕巧產品,而它們全都以禽鳥來命名。

也就是說,新鏡頭全名是在「保有原有光學結構設計名稱」的前提下,另外附加一組鳥類學名。蔡司公司在對外宣傳時隱去光學結構設計,只採用新的名字,可能還是會讓一般消費者(特別是老骨頭)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這或許是蔡司公司用來區別本家設計與外包設計的差異所在。以下是簡單的探索與整理:

BATIS(全片幅自動對焦 SONY E接環用)

來自「Batis」,雀形目鳥類屬名。分布於非洲東南部。這一屬的雀鳥通常有鮮明的羽色分布圖案,白色喉部與黑眼圈,體型嬌小。

LOXIA(全片幅手動對焦 SONY E接環用)

來自「Loxia」,雀形目鳥類屬名。分布於北美、歐洲。特徵是擁有一對交叉的鳥喙。

TOUIT(全片幅自動對焦 SONY E接環、富士X接環用)

來自「Touit」,新熱帶界地區的一種鸚鵡科的屬名。這個名字由來是巴西當地土著說的一種已經消失的方言「Tuí eté」,意為「真的很小的鸚鵡」。

MILVUS(全片幅手動對焦SLR 佳能/尼康接環用)

來自「Milvus」,一種中型猛禽的鳶類屬名。分布於歐洲地區。當初是由法國學者建立的屬名,命名來自拉丁文,意為「赤鳶」,或「紅色的風箏」。事實上英文、德文中的鳶和風箏都是同一個字。

OTUS(全片幅手動對焦SLR 佳能/尼康接環用)

來自「Otus」,鴟鴞科下一個種類眾多的角鴞屬名。集中分布於北美及歐洲、亞洲少部分地區,一般人熟悉的貓頭鷹大多在這一屬當中。命名來自拉丁文,意為「有耳朵的貓頭鷹」(按:其實貓頭鷹都有耳朵,只是耳羽長短不一)。這是ZEISS新款鏡頭中最高階、設計概念為「毫不妥協」的高價位鏡頭系列。特別要注意的是:「毫不妥協」並不代表完全無像差。

光學大雜院:舊蘇聯與中國

全世界擁有光學工業的國家很多,但掌握紮實理論基礎與材料研究的國家,始終沒有太多變化。二戰後蘇聯從德國耶拿(Jena)取得的工具機與材料在烏克蘭基輔、俄羅斯聯邦境內重新建立產線,但其殭屍體制缺乏創新活力,最後終究崩潰。在此之前,蘇聯仗著這些戰爭遺產,也勉強撐了40年,推出大量生產的低價光學產品,惠我世人良多。

舊蘇聯生產的鏡頭幾乎全以德國古典設計為藍本。品牌名天馬行空,從天上的木星(JUPITER)、織女星(VEGA)、太陽神(HELIOS),到地面的波浪(VOLNA)、工業(INDUSTA);地底下的紅寶石(RUBINAR)、花崗岩(GRANIT)、甚至還有世界和平(MIR)……命名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基本上沒有分類必要。

另一方面,中國長久以來同樣沒有光學工業基礎。近來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代工業者,絕大多數都是沿襲前人資產,新瓶裝老酒。代工者薄利多銷,沒有鏡頭商業名稱的概念也無此需要,因為「公司名就是鏡頭名」。沒有創新,就沒有需要保護的對象。中一光學和日本合資,有鏡頭品名如「MITAKON」或「SPEEDMASTER」等,是少數特例。

台灣:原住民語是命名的靈感來源

二戰後經濟發展絕大部分依靠冷戰與韓戰而存活,進而壯大,但台灣同樣沒有良好的光學研究基礎。早年僅僅只是日、歐品牌中低價位商品的代工業者,拜智慧手機猛爆性的成長,台灣代工業者也在手機零組件供應鏈中佔有一席之地,但手機鏡頭無法獨立於手機外單獨運作,畢竟是一件遺憾。

世大光電的是少數幾家具有自家品牌的光學鏡頭製造廠商,鏡頭命名原則也十分簡潔:鏡頭品名來自出身地宜蘭古名「噶瑪蘭」,因為商標登記限制而標記為「KAMLAN」。

事實上,根據復古與在地化的回歸法則,以原住民語作為商品命名法則,可能是未來的潮流。

ZEISS、G、G MASTER…

SONY吸收了美樂達的光學設計實力,加上本家深耕已久的數位感光元件專利,兩相結合下取得了長足進步,數位相機市佔率逐年上升,光學御三家地位眼看著就要改朝換代。

在此之前,SONY和蔡司策略聯盟,蔡司為SONY相機提供專屬接環的各式鏡頭,而SONY光學研發部門正在進行一場美樂達光榮復興運動。這場復歸的宣言就是2016年的「G MASTER」:同時追求「超高解像力」與「散景」的極致表現。

儘管SONY宣稱「G MASTER」是高階鏡頭品牌名稱,但是記憶猶新的美樂達擁躉者,應該都還記得當年美樂達同樣有一系列鏡身標示金線,鑲有金色銘版的G系列高價位鏡頭,可惜併購後已然消沈。這次的「G MASTER」是否正是「GOLD MASTER」的大復活?是否能喚醒老玩家的復古情懷,或召喚更多新攝影消費者,投入「G MASTER」陣營?

儘管新設計的現代鏡頭採用最高端、最先進的光電技術,擁有前人難以想像的完美畫質,彷彿眼下就能拋開蔡司聯盟,獨力成為業界新巨人,而這種奇想,並非不可能發生。

然而,行銷上依賴演算法,強力而毫無節制地播送社群廣告,G MASTER聽起來就像「金大師」一樣廉價,無形中產生的話語通膨,削弱了品牌價值。草包也有金大師的自爽感,而攝影愛好人士成為被廣告轟炸的受害者。

或許我們再也回不到人類憑藉直覺與經驗的年代,只能依靠每秒千萬次、億萬次運算的光學設計電腦輔助軟體所生產的混血式設計,來協助人類「臻至完美」。

臻至完美而失去人性。

沒有了英雄與篝火堆旁長者口述的神話故事,伴隨我們的只有破碎的工程師代碼與一如往常的完美,與無聊。

References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ar
https://lenspire.zeiss.com/photo/en/article/the-unique-history-of-the-otus-lens-family-zeiss
https://www.zeiss.com/consumer-products/int/photography/loxia/loxia-235.html
https://english.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74594/origin-and-meaning-of-the-tar-suffix-in-photography
http://company7.com/zeiss/history.html
http://www.marcocavina.com/articoli_fotografici/Zeiss_cute_DFR_DDR_lenses/00_pag_English.htm
http://camera-wiki.org/wiki/Lens_patents
http://www.oldlens.com/lenshistory.html
https://www.oocities.org/westontina/protar/index.html
https://www.gracesguide.co.uk/File:Im19010725Phot-Carl.jpg
https://the-shashi.com/tse/7750/
https://www.cameranonaniwa.co.jp/blogs/2220560957/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gon#Etymology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curto#Etymology
https://www.konicaminolta.com/jp-ja/corporate/history-timeline.html
https://law.justia.com/cases/federal/district-courts/FSupp/803/910/2133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