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份永續生活— 社會住宅中的共享模式

大鼬 Ting
都市改革組織(OURs)
6 min readAug 6, 2018

2018年新北市政府與玖樓共生公寓攜手進行「永和國光青年共居計畫」,以青年作為實驗主體,將共居模式融入社會住宅。其中的共享客廳、實體社群活動、周邊社區參與等。但實際上的共居是否真如想像中美好?為了達到共享生活、創造人與人間的連結,將會面臨什麼挑戰?該如何實現想中的居住生活?

永和國光青年共居計畫中的青年親手製作共享客廳的傢俱與佈置。(圖片:新北市政府 官網)

使用權的發揮

近年隨著科技發展,網路成為一個方便的平台,來媒合各種「共享」的需求。「共享」的實踐如今在城市中隨處可見,包括Airbnb為短期租屋平,讓擁有空房間的房東提供短租;obike為無樁式共享單車,能任意停放與租借;ubike定點式借還車的公共運輸系統,遍佈台灣各個城市。

其中也有伴隨而來的優缺點,負面現象有Airbnb上房東所提供的住家房間,未符合旅館、民宿法規;obike常發生車體遭破壞故障、被凌亂棄置在偏遠地方。正面影響像是Ubike公共自行車系統因而發展出車型的通用設計、動能發光的車頭燈、運用各個站點的使用狀況數據分析來調配車輛數,運用這些做法來回應共享的需求。物品的使用轉為共享後,台灣的法規尚未能完全規範,而人們原本濃厚的私人財產權觀念,也需要將租借的永續觀念植入生活以愛惜資源。

「共享」不僅將自己原有的東西分享出去,以避免資源閒置或浪費;透過出租的模式,弱化了人們的所有權,而回到使用權本身,使物品的存在與價值發揮到最大。

2017年引進台灣的共享單車obike。 (圖片: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co-”的多元型態

如今空間的共享有各種模式,包括co-housing(共居)、co-living(共生)、co-working(共工),其中的字根”co”便是”collective”的縮寫,有「集體、共同」的意思。另一個例子是南機場社區,想出出老人共餐、食物銀行、食享冰箱的方法,提供社區中需要的人能得到食物,並以共餐的模式建立老人之間的連結與社區情感。

早在1970年代的丹麥,便有共居住宅的雛形,他們以「孩子應有一百個父母」為理念,組織五十個家庭,共同建造了一個共居社區 — Sættedammen。而北歐共居住宅的興起,起源於為職場婦女分攤育兒工作的社福模式,共享廚房、餐廳、洗衣等空間。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客家文化的圍屋、福建土樓中,也能看見濃厚的集體生活、共同居住意識。

南機場社區除了提供共餐,也設立幸福食物銀行,使社會上多於的物資可以讓居民免費領取。(圖片: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 臉書)

當「共享」發生在社會住宅中?

在台灣提到「共居」,最快能聯想到的是玖樓的共生公寓。玖樓尋找有意願活化空間的房東,進行空間的重新改造,將空間注入「共生」的活力。而近年政府逐漸重視社會住宅政策,可預期將帶動一波社宅的興建。社宅中所容納的新住戶,與較高比例的公共設施,使「共居」模式有新的操作場域。在社會住宅中有以下的做法:

1、共享居住空間

社會住宅比起一般住宅有較多公共設施,這些設施也提供給附近鄰里的居民使用,實現社會住宅的福利性與公共性。因此社宅中的co-housing模式,能使用社宅中的公共設施為實作場域,促進居民的互動,進行共食、共煮(分享食物)、共學(討論議題)、共作(才藝勞作)、共樂(休閒活動)的交流。

共享模式以「人的使用」帶動「靜態空間」,使空間具有活力與生機,同時打破一般住宅的空間與心理隔閡,回應都市生活的陪伴需求,以及單身獨居者需要的社群網絡,並使相對弱勢者獲得無形協助,消除都市生活的不安定感。

但共居生活訴求極大的公共性,必須分享彼此的生活空間、時間。空間上,原本擁有極度私密性的個人居所,需分享部分給予他人,個人的隱私便大幅降低,也使個人的喘息空間遭到壓縮,可能無形中形成自我壓力;時間上,在工作、放學之餘,需花費不少時間進行與他人的活動聚會,但並非任何人的工作型態與身心狀況都能負荷。共居生活的營造與帶動,又該由誰發起?

玖樓共生公寓的室友聚會、共居景象。(圖片:玖樓 臉書)

2、租用傢俱模式

張清華建築師提到:「租用的經濟跟共享經濟一樣,是租用而不是擁有的想法。」租用傢俱的概念是共享經濟與循環經濟的融合,傢俱能依各家戶的需求流動於社會住宅中;而當傢俱無法再使用時,能進入廢棄物再利用的循環系統。傢俱也能不斷循環使用,使租戶獲得真正的使用權,而不受綁於所有權。

而張清華建築師也提到:「我們必須去跟所有家電與傢俱的供應商洽談租用合約,想辦法把前期的花費成本降低,但長期下來不見得比較便宜。」能知道前期尋找合作供應商、租賃平台如何建置、維修保養的系統化流程、租用是否會造成民眾不愛惜傢俱的心理等等,都是待解決的問題。

ikea平價傢俱便宜、一體化風格,提供現代居家的傢俱選擇,張清華建築師並提到與ikea合作租用傢俱的期待。(圖片:ikea官網)

擁抱新的住宅文化

社會住宅目前的挑戰,除了量體上的規劃遠遠不足,經營模式的循環與永續性也是挑戰。台大城鄉所黃麗玲老師提到:「台灣近代的居住文化一直很貧乏,70年代的公宅,應該說是國民住宅,在那時候很快地被私有化,所以不構成一個公共的住宅文化。 到底這一波社會住宅運動中我們怎麼重新把斷掉的、以前存在感低的公共居住文化,能夠復興或重建?」黃老師也提出日本、韓國在完成公宅量體的興建後,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重建,或改以在都市中以小型化、多樣化的模式供應公宅,從追求量體邁向公宅有機化的下一步。

台灣目前的公共住宅供給落後他國許多,社會要求政府重視居住權的聲音越來越強烈,或許台灣緩慢的腳步是另一種優勢,能在追求量體的同時,將住宅進行多層面的嘗試,例如:共居、混居、社區共享、循環經濟、智慧化、綠能等等,使台灣的住宅融入現代化與公共性的觀念,建立公共開放、創新的住宅文化。

【 本文延伸自OURs都市改革組織《步入城市》系列講座第16場「我們的社會住宅(張清華)」之講座內容。】

--

--

大鼬 Ting
都市改革組織(OURs)

城鄉研究|女性議題|都蘭田野。 用外星人的視角,反省這世界習以為常的事。在萬事萬物的體驗中,創造出心中的一片曠野。A Taiwanese woman writing something out about her thoughts, experiences and one-time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