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鬼共居的都市綠地 — — 重新探索公園的身世
小時候老媽經常帶小編去林森北路的欣欣影城看國片。印象裡,除了欣欣百貨和對面的高檔晶華酒店,白天那附近總覺得冷冷清清,長大後才曉得要到晚上才會顯得熱鬧。夜晚的林森北路酒店林立,是臺北市有名的紅燈區。
當時老媽很少帶我走到影城的另一頭,在年少的記憶中,那裡曾有過抗爭活動。當時在臺北市長陳水扁任內,為了建設14和15號公園,居民反對拆遷的事件上了新聞,類似的記憶片段還有中華路商場,以及大安森林公園所在地的拆遷爭議。
那時我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只覺得要在都市裡拆掉別人的房子蓋公園,好像是件奇怪的事。
在編輯這本《公園地景百年流轉》的過程裡,這些記憶又紛紛回籠。當年林森北路上拆遷事件發生地,也就是今日林森公園與康樂公園的所在地。其實在50多年前也曾經是公園預定地。在1932年,日本時代的臺北市區計畫圖上,僅隔一條道路相望的兩片綠地,就被標上了「公十四」和「公十五」的公園編號。而臺北市數一數二的大公園,也是好額人的後花園 — — 大安森林公園,在1932年的地圖上被標示為「公七」,也就是七號公園預定地。
這張1932年的地圖,可說是日本統治下,欲將臺北市帶往現代化的過程之一。不過,這些都市計畫中有很多建設因為戰爭緣故被延後或改做他用。
戰後林森北路上的14和15號公園預定地,更成了「人鬼共處」的特殊場域。這裡原本就蓋了日本人的墳墓,今日去林森公園和康樂公園時,不妨留意那看起來很像單槓的東西,可不是體育器材而是鳥居。來自中國的居民還在墳墓之上蓋了違章建築,一待就是數十年。
後來還有以日本時代的葬儀堂改建的「極樂殯儀館」,這個「極樂世界」一度成為臺北市唯一的殯葬建設。1950年代政治犯槍決後一律交給極樂殯儀館處理,家屬領取屍體還得繳交鉅額贖屍金。
到了我去看「新烏龍院」的90年代,這塊公園預定地上共有1207戶人家,以及數間廟宇、攤販等等。在歷經徵收與抗爭,1997年才繼大安森林公園後,拆除建物,改成公園。
當年和老媽去看郝劭文搞笑的我,當然是不曉得這段歷史,不知道這裡在日本時代是公園預定地,也不清楚有過日本人墳墓和殯儀館,僅僅當它再一次成為公園的過程中,留下些許記憶。
如今這片土地和大安森林公園一樣都有了新的樣貌,從人鬼共居之所,轉投胎為好額人與民眾共用的都市綠地,也算是回歸了最初始的規劃。在1932年的地圖上共有17座公園,個個命運不同,某種意義上,反映著臺灣現代史的歷程。林芬郁老師的《公園地景百年流轉》一書,即是耙梳了80年來臺北這些中大型公園的歷史故事。
《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
🛒博客來👉https://lihi1.com/Y7KXq
🛒城邦讀書花園👉https://lihi1.com/J3UEA
🛒誠品👉https://lihi1.com/rAACF
🛒讀冊👉https://lihi1.com/2G1i4
🛒金石堂👉https://lihi1.com/cEhNy
🛒聚珍臺灣👉https://lihi1.com/8h0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