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 一個對文字瘋狂成癮的女子

Jane
Jane
Published in
2 min readMay 23, 2017

1992年11月7日我在一個和往常一樣普通的日子裡出生。

畢業於中文系,目前正努力從新聞所寫完碩論趕緊出關打怪。

我從小特愛文字,在學ㄅㄆㄇ之前,因為跟著媽媽朗誦心經、金剛經、楞嚴經,先學會了認字。那些字是什麼,排列出什麼意義我不懂,「那些意義會被長大的我賦予吧?」小的時候,只會這麼想。

12年國教過去,老師黑板上洋洋灑灑寫下所謂熱門科系,告訴同學擁抱這些科系,將來便會擁抱成功。「原來成功是一條從A點畫到B點的筆直道路啊!」老師的粉筆指向通往成功的路徑,直得沒有任何一點歪斜。

可是我喜歡文字啊,喜歡文字背後的情感,作者的苦悲喜樂,都放在文字上了,「那不算成功嗎?」我心想。最後,我還是沒走上熱門且筆直的成功之路,我在志願卡上填滿了中文和歷史,然後送出。

大學如願進入中文系就讀,我最喜歡的課是詩經和二十世紀現代散文選、二十世界現代小說選,那四年終日泡在書海裡,日子如此祥和。畢業後,我大概懂了那麼一點當初高中老師說的,熱門科系如何帶來成功。文字在商業面前,力量有時候是微弱的,看起來是不起作用的。但木心曾說:「文學即人學。」

當我失戀,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時,我在詩經裡面,體會到什麼叫做:「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當生活中的挫折使我抬不起頭來時,我總會想到王祥夫《半截兒》裡,身體殘缺的主人翁,是如何把頭努力往後背,再往後背的大哭。當苦難接踵而至,我便在余華《活著》裡,感受到活著這件事,去忍受生命所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生活裡不論是平庸、無聊、痛苦或幸福。

我始終堅信,文字可以改變什麼。於是,我帶著我的筆,進入台大新聞研究所就讀。我用著文學的觀察力,寫出客觀的真實。雖然解決問題不是一個文學家或是一個記者能辦到的事,但手上的那枝筆,卻同樣能為不能說話的人發聲。

寫作帶我去到了我生活範圍以外的世界,那裏也許不是總是美好,也許光線微弱、小路曲折,但我始終願意去經歷,願意去寫下什麼,讓在我腳步之後的人有機會能看到。

我想,這便是寫作的意義- 給那些還願意讀、願意去經歷的人,留下一些文字。

正如同羅智成在《透明鳥》中所寫:

「我們還必須相信
永遠會有些東西
比眼前知道的
更值得了解與追求

我們必須在內心
為這更多的可能
預留一個地方」

--

--

Jane
Jane
Editor for

我準備好接受全宇宙的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