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意識|Lewis Gesner

Arts Observer Field Archive
aofa
Published in
Oct 22, 2021

Read in English

我常常問自己,藝術是什麼、藝術可以是什麼、藝術應該是什麼。身為一個藝術家,「是」、「可以是」、「應該是」隨時準備好把我推向作品創作。這些提問跟人生其他範疇的提問沒什麼不同,諸如道德、經濟、使用及消費之類的。但我們為何不再提出這些問題?難道它們跟事物運行、跟時間的關係不再重要?回答「什麼是⋯」、「可以是什麼」、「應該是什麼」不再重要了嗎?

三個問題之中,最令人困擾迷濛的大概是「應該」。它暗示著其中有對錯,或者有要做的選擇,更勝於何者必須發生、或者必須存在。「應該」是關於控制那些單純作為造因及作用的事物之可能性。在人類的事務中,它暗示了在「什麼是⋯」以及「可以發生什麼」之間有一點自由。嗯⋯⋯至少我們可以想像我們是自由的。從更大的尺度來說,在宇宙的尺度上,它就是一個對統治規則有選擇權的神或造物者。「應該」的事實意味著改變、行動或者進步,因為它是選擇的本質。即便選擇保持不變,它仍是時間上的進展。而且,選擇本身也涉及賦予價值。

現代及當代藝術已經完成了打破過去藝術傳統的最佳演繹。傳統上,有贊助人徵召藝術家的藝術技巧,使用於贊助人打造的主題,諸如宗教(為教堂)或肖像畫(為富人或貴族階級)。然而,現代和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已經開始把焦點放在藝術家和他們自己的表達需求上,而非贊助人的需求。這是西方社會變革的結果。而且,由於這些動機的形式不會一直遵循傳統,藝術因而開始需求新品種的中介專家:藝術評論家、或策展人。突然間,新事物、改變的所有一切維持了贊助人的利益,贊助人依賴藝評家,從一個在過去較為匿名的場域中尋找新秀。但這裡有一個基本問題,就如藝術被反映在支配一切的基本規則和本質上。

現在已經安全地確定宇宙正在膨脹(增長)或者向外拉開。膨脹的速度無法用宇宙大爆炸來解釋。這種無形的力量,也許是某物(神?)選擇裡的「應該」。無論如何它都在發生。這種膨脹不只代表行星們、太陽們和星系們正在飛離彼此,它也代表物質的非常原子在分離,亞原子粒子也是如此。

此次擴張結束後,已經分離所有成分的所有的物質都將成為虛無。宇宙將完全虛空。

這些描述可能乍看之下浩瀚到某種高度,但它的確跟藝術有關,它與宇宙是位於同一條道路上。對藝術解釋越來越複雜的需求會導致膨脹——直到沒有藝術可檢視。我相信它在當代工作中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採取一項簡單的原則:低等意識 — — 不去試圖建立於我們的探索和直覺上,而是擁抱遺忘,以及拒絕我們自己對成功的感知,藉此就能夠躲開將藝術品瓦解的作品剖析。當它似乎是當代藝術國度所渴求的高等意識,藝術家應當找到一條遠離終極墳墓塚的路。(論證待續)

中文翻譯 fiona cheng

About the Author|Lewis Gesner

美國多媒材實驗藝術家,近四十年聚焦在聲響發展的可能性,作品常以行為藝術、音樂/樂音與寫作呈現,擁有視覺藝術與英國文學碩士文憑。多元經驗與高度實驗性作品經常走在藝術的前端。現居高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