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評論

評〈小夜曲・夜未眠〉

Kritik: The Night of Serenade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

這場演出以「NSO室內樂」(NSO Chamber Concerts)的名義行銷,類似的節目在過去幾年偶有所聞,形式上由大團的音樂家們組成室內樂組合,出演小編制節目,最著名者如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團,或是「愛樂弦樂獨奏家」(Philharmonische Streichersolisten)等等。在這二年間,受到Covid-19的影響,這樣的室內樂節目在臺灣有頻繁增加的趨勢,囿於疫情管控政策,大型節目的存續受到挑戰,召集幾個人就可以上台的此一形式製作,反而特別適合適時遞補。

指揮者迷思

這次演出取消了指揮角色,樂團編制為16人(4-4-3-3-2)。弦樂合奏不設指揮本屬常見,即使在臺灣,也有幾個樂團素來都是這樣進行的。演出者云「我享受有指揮帶領時的直觀,也享受沒有指揮時,所有演奏者創造一種往中間聚集能量的樂趣。」此言是否有理?究竟有指揮或沒有指揮,在音樂上的差別是什麼?

依筆者見,習於樂團工作的音樂家們轉而服從於首席小提琴的肢體指示,使其成為實際上的「指揮」,承擔了原本的指揮工作。回顧前言,演奏者本來意圖「往中間聚集能量」,筆者卻認為,在無指揮的形式下,「中間」應該是捉摸不定的、虛實難辨的,而不是欲追求的概念實體。無指揮樂團的觀察指標,正在於各聲部的獨立與活躍,特別是對於平常難以施展的內聲部而言,取消指揮也意味著取消了主要旋律線的絕對地位;聲部之間的互動、此消彼漲,在無指揮形式下往往一目了然。相對於此,如果演奏者選擇將指揮角色投射至另一人,同時其餘的演奏細節執行如常,取消指揮與否當然也就成為虛無的討論 — 你終究是要找個指揮的。

另外我們也可以思考:指揮是隨時可以取消的嗎?什麼樣的曲目更適合?這就要談到今晚曲目的差異了。

內容思考

點評:保守有餘,意義待尋

所安排的Elgar/Suk/Tschaikowski等曲,在弦樂文獻上被概分為「浪漫作品」,其創作年代相近,然而實則三首曲目之間還有不小的差異。作於1880年9月的Tschaikowski小夜曲力度對比大,動態強烈,同時聲部分工相對單純,更適合以大編制樂團(而非室內樂組合)演出。今晚演出者全數出身樂團,表現游刃有餘。舉凡圓舞曲速度設定的流暢,以及慢板樂章初始變化多端、富修辭特色的五句問答等,都執行得十分傑出。

上半場的Elgar/Suk卻不是如此。這二首作品的情緒遞轉更快,分句較短,力度收斂,這些特色也許適合較親密的16人編制,卻不適合2,000人規模的場地。以筆者角度,上半場的慢板樂章速度過快,使和聲無處安放之外,也有過分強調旋律角色的傾向。以Suk為例,低音提琴的和聲功能(e.g. Ⅲ, 9ff.)過於隱晦,副旋律(Ⅲ, 13f.)提早繳械等狀況,都在傷害音樂本來的細節與精緻程度。固然也有少數執行到位的力度表現(Ⅲ, 56)(Ⅳ, 74),但是更像是刻意設計,而非出於音樂的需求,也難以持續(Ⅲ, 58 appassionato)。再論一些特殊音效(Ⅱ, 186)的演出,在舞台上可能堪用,傳到觀眾席卻細不可聞 — 然而這本來是指揮者的工作。

這些要求,在指揮者執行下會不會更好?或許未必。但在取消指揮的形式下,將室內樂演得像樂團,無疑就是不完整的一次嘗試。純就音樂的考量來看,顯得顧此失彼,較臺灣幾個類似形式的樂團也並沒有特別突出之處。或許更周全的做法,還是在小廳演出,但要如何兼顧收益,就要看主辦單位的智慧了。值得一提的是,這晚的大廳有比例相對高的學生聽眾,教學上的意義不言可喻,令人欣慰。[Published on Feb. 27, 2022]

音樂會資訊 Concert Info

時間 Time: Feb. 25, 2022 (F)
地點 Venue: 國家音樂廳 Nat’l Concert Hall, Taipei, Taiwan
座位 Seat: 2F21R-18
曲目 Program: Serenades for Strings by Elgar (Op. 20), Suk (Op. 6) & Tschaikowski (Op. 48)

— Clap👏 to convey your support to this publication.

This post, with identical content by the editor, could also be seen and searched for on Revue.

--

--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