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總醫師時在家醫科內做的一些改變

作者:陳文學 醫師

最近看到一篇談總醫師是個屎缺的文章,看一看覺得分析得很有意思,確實在當總醫師的時候,好像就是一直在做雜事,畢竟之前連主任都說他是在打雜的,那麼總醫師不就是超專業打雜員嗎?

排教學活動、聯絡會議、給學生orientation、臨時支援門診、辦忘年會、迎新、備齊評鑑資料巴拉巴拉一大堆

當然總醫師是可以就按照過去的做事方式,撐過一年就好,或者是,想辦法做些什麼,讓流程更順,讓之後的人做這份工作時可以更輕鬆

雖然當總醫師的時候很忙碌,但我還是在一些地方做了一些改變,讓後面的人做起來是更舒服

給學生的Orientation投影片

家醫科每個月大概都會有1~2個學生(clerk/Intern/PGY)來科裡面輪訓,在我剛接總醫師的時候,總醫師給學生Orientation的方式就是跟他們說明在家醫科要完成的作業和報告,以及說明班表,告訴他們什麼時間要去上課跟門診等等,然後就沒了。

老實說我自己在Orientation完以後,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學生來沒跟他們好好介紹家醫科,就先叫他們要寫作業準備報告

所以我就自己做了一份投影片,用來跟學生介紹一下家醫科在做些什麼

Orientation投影片

一開始就憑我自己,很難評估到底這份投影片的效果好不好,但至少學生看到我的第一個笑話時會先笑出來

一直到最近,總醫師已經交接到小我兩屆的學弟,然後我也知道這份投影片有交接下去,而且後面的總醫師又有再加上新的東西,我就知道當初這個決定是對的

明確定義分配的工作內容

每年評鑑資料上傳前,總醫師會匯總一整年的資料,看看哪些地方有缺漏,有缺的地方就要補起來,因為工作量真的很大,不太可能靠總醫師一個人就用完,所以都會由總醫師分配給下面的學弟妹。

之前遇到的問題就是分配下來的工作很模糊,只說要補哪幾天的資料,但是主題要由補資料的人自己想,可想而知補的速度就很慢。

到我自己來分配工作的時候,我就很明確定義清楚哪一天就是要補哪個主題的資料,接收到工作的人就不用想太多,順著把工作做完就好,也確實學弟妹反應說,這些工作只是花時間,但不用傷腦筋,比起以前好操作很多。

總醫師工作交接文件化

會想要把工作文件化,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當年在找上一屆總醫師接下工作時,學長就只拿出了一張A4紙,然後就邊口頭講解,邊在紙上寫了一下總醫師的工作,當下真的頭很痛

所以我幾乎是從一開始,就試著定義好總醫師的工作

在一個新位置上時,就開始考慮培養自己這職位的接班人,並把交接傳承的規劃定明確,把資料的存放位置都講清楚。

這是我在大人學的文章裡學到的概念,也確實很受用,先把自己的工作定義好,未來交接才能交接的順,而不是等到要交接時才在想工作內容到底有哪些

後記

其實總醫師的工作,表面上是打雜,實際上其實是會碰到大大小小的流程,一個流程牽涉到的人越多,其實越有優化的價值,因為效果會放大好幾倍,就像一開始的orientation投影片,做一做也沒多少時間,但因為後續可以一直用在新來的學生上,前前後後到目前這一屆總醫師的話,那份投影片大概也已經發揮了20倍以上的效用了。

所以總醫師是屎缺嗎?我不覺得,如果具備洞察力,這會是個很容易展現價值的職務

--

--

陳文學醫師(Wen-Hsueh Chen, MD)
陳文學醫師

北醫醫學系畢業,現職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個人網站:https://fm-chen.tw 📅門診時間:https://fm-chen.tw/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