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德國托兒所 Kita 尋覓之路
本篇記錄在德國卡魯尋找托兒所(以下簡稱 Kita)的經歷,比我預期的還精彩。這半年間,我們同時也搬家、第一間幼稚園合約談不攏、多方請託幫忙找。最終參觀了三間幼稚園,有三次選擇的機會。套句朋友說的:在德國多半是「被幼稚園選擇」,不是家長選。我們恰巧遇到不同體系的 Kita,是個難得又有趣的經歷。
前言
幼稚園(Kita) or 保母?
2023/9 回到德國後開始尋找幼稚園、保姆。起初我們的態度比較佛系,因為 8 個月以下小孩幾乎不會被接受,但我們隱約感覺到市政府提供(也是唯一)的幼稚園排隊系統也很佛系,毫無動靜,所以開始逐一發信給幼稚園跟保姆。
雖然陸續收到回覆,但幼稚園多半是拒絕信,少說也收了 10 幾封吧@@ 保母曾得到一個回覆,但需要跑另一個政府的補助流程才能去參觀。就在想說能做多少是多少的情況下, 一月中某天吃早餐時,跳出一間幼稚園邀請我們去參觀、面談的信件,感動+嚇死~我們的故事就此展開!
Kita 怎麼登記?
每個城市的規則不同,卡魯官方有個 Kita-Portal 系統,所有幼稚園原則上都只透過這個系統來處理小孩入學順序,而且在小孩出生後才能上系統登記。
「懷孕就要開始搶登記」的這種傳說,在我們城市不適用。不過先生也聽同事說,Kita-Portal 是走佛系路線,最好還是要靠自己「努力」。不管是努力去問,還是另行出路,如:找保母。從結果來看,我認為除了努力,「運氣」更是找到幼稚園的關鍵。
Kita 怎麼分齡?
0–3 歲叫 Kinderkrippe,他們會簡稱 Krippe,中文我會叫他托嬰或托兒所
3–6 歲叫 Kindergärten,就是幼稚園
Kita 德文全名是 Kindertagesstätte,兒童日間照護中心,就是上面兩者的統稱。
幼稚園體系
說體系好像我有做什麼研究,恩…沒有,單純就是我搜尋看到過的幼稚園類型,整理如下:
- 「純」私立幼稚園:由私人公司經營,有一家公司經營了城內外數家幼稚園。
- 「家長自組」幼稚園:不確定背後由誰營運,但重點是家長要自行組織家長會來運作幼稚園。除舉辦活動外,甚至連日常餐點、小孩的活動,家長都要輪班去投入。有一間在森林裡看起來超酷,但我們這種沒空的家長,且德文不好,就直接 pass。
- 政府委外機構的幼稚園:我們這兒有個機構叫 AWO,他們幾乎就是政府手腳的延伸,政府太忙無法親力親為,所以委託他們做。業務包括:年長者安置、外國人生活疑難雜症諮詢,當然辦幼稚園也是他們的業務之一。
- 教堂轄下幼稚園:城內規模較大的教堂有附設幼稚園,家長不需有宗教信仰,但校外教學或日常活動會帶小朋友了解天主教知識及相關慶典。
- 大學附設幼稚園:先生工作的大學剛好有附設幼稚園,但有身份限制,也就是父、母若不再受雇於大學,小孩的就讀資格會立即遭到取消。
- 企業合作幼稚園:有兩種,一種是限定特定公司員工的子女;另一種是多家企業聯盟或贊助,入學者的父母必須為該些企業的員工。
參觀經歷
第一間「純」私立
一月中收到一間距離家裡走路十分鐘的幼稚園,之前曾在網站上看過覺得很不錯,沒想到收到他們通知可從 3 月開始入學。我們很興奮與園方相約一週後去參觀面談。外觀很不起眼的幼稚園,室內空間反而充滿巧思,各空間的規劃是很豐富有趣,有建造遊樂場、閱讀室、藝術空間、運動室、餐廳、睡房,給小小孩活動很足夠了。(室內空間沒有照片,原因在最下方)
這間只經營托兒所,沒有三歲以上幼稚園,托兒時間可長達 9 小時,師生比約 1:3~4。費用雖然不便宜,但吃的部分還包括奶粉,尿布,連洗衣、洗被單也都包含在內,可說是一條龍服務,家長幾乎沒什麼額外花費或自行準備的東西。
不過,這間的合約解約條件較嚴苛,或者說他們不願意解釋得很清楚。在此同時,我們幾乎確定要搬家了,避免搬家後需要換幼稚園而需賠付一大筆費用,在諮詢德國律師朋友跟德國鄰居合約的內容後,決定放棄去這間托兒所。其實這是個艱難的決定,因為我們知道在德國放棄托兒所的機會,下一個機會不知還要等多久才會再出現。
第二間 教堂管轄
在放棄第一間入學機會後,便開始尋求先生辦公室秘書的協助,這屬於私下請託,因為辦公室秘書沒有提供這個服務的義務。好心的秘書,協助我們打電話給這間教堂轄下的幼稚園詢問。我們在兩週後得到他們回覆: 10 月可新收一位托兒所學生,相約 3 月中跟園長碰面聊聊。
園長是位年輕、有活力的女性,可說英文(很流利,但她很謙虛),托兒所部的規模小巧可愛,只有兩個班,每個班 10 個學生,配置 2–3 個老師。有自己的廚房,每天早上固定時間會帶小朋友去戶外走走。
第三間 大學附設
雖說是大學附設幼稚園,但簽約時發現背後還是一間私人公司,所以究竟是公立、私立 or 準公托?用台灣的標準來分似乎有點困難,因為必須要知道經費籌措、補助來源、受僱員工的身份才會更清楚。
其實是哪種類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月要付多少錢」。用時數來計算,這間跟前兩間幼稚園價格差不多,但空間跟師資看起來不錯,離家近,且 5 月就可以入學,所以我們最後決定先去這家,而且這家跟老師溝通可以說英文。
據園長所說他們是雙語教學(德語為主+有一個老師會專門說英文),但我們目前不是很在意這個,只要小孩能德文、中文轉換自如就好了,這兩個語言都那麼不容易。英文未來只要他有使用需求,他總得想辦法學會;再說我跟先生的英文也稱不上好,無法在家跟他流利用英文對話,沒必要把自己的不足或遺憾,變成壓力加諸在他身上。
入學流程
第一次參觀+與園長面談 → 回家考慮回覆確認是否接受 → 正式簽約 → 確認所屬班級,並與老師約面談確認第一天到班時間。
這次班級的老師面談時,她帶我們參觀小朋友用餐、睡覺的環境,並簡單介紹他們一天常見規劃的活動,同時給了一張需準備攜帶的物品清單。實際入學後運作如何,之後體驗過有機會再更新。
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
我沒參觀過台灣托嬰或幼稚園,只能從資料跟日常觀察,推測以下是跟台灣不同的地方:
適應期制度(Eingewöhnung)
這樣的制度是為了讓小孩在有安全、信任感的情況下進入新的環境,而不是用看不見父母的無奈、哭泣、妥協來接受新的環境。無庸置疑地,這是園方最看重的一個環節,如果父母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陪伴,應該是不太可能入學。對比我兒時在台灣唸幼稚園的經驗不太好,我希望這樣的制度可以讓我的小孩未來長大後比我更有安全感。
每家托兒所有自己的時程規劃方式。一開始通常都是一天一小時,家長全程陪伴,先觀察三天看看,狀況好,就會開始練習分離 5 分鐘,狀況好,就再往上加時間。如果適應良好,就可以每天加總時數。詢問托兒所經驗,每個小孩適應期不同,短則幾週,慢則幾個月,也有剛開始看起來很適應,但一兩週後發現「原來這是分離」就開始黏父母的小孩也有。所以園長都跟我們說父母最好心裡準備好 6–12 週的陪伴與陣痛期。
我在一個幼稚園網站找到一個圖片,用植物灌溉來圖像化這段時間的小孩、父母與托兒所的關係,還蠻可愛溫馨的。
圖片來源:http://www.kiga-stavern.de/seite/510290/eingew%C3%B6hnung-und-bindung.html)
Kita 總時數
1/ 這裡很多父母都是下午 2–3 點左右就去接小孩,因為很多家長都有請「真正的育嬰假」或縮短工時,多花時間陪伴孩子。這在台灣大概不可思議吧,多少人希望托嬰中心可以(應該)幫忙顧到至少 6 點以後,以配合台灣常態性加班的文化。
2/ 總時數每間不同,過去兩年因師資不足,許多幼稚園都下修可提供托兒時數。有些少至每天 6 小時,有些則是有一個固定價格,超過部分以加價來計算。特別是若早上 8 點前送去,往往都只會有一位老師,節省人力成本。
3/ 我們最終選擇的大學附設幼稚園,總時數有三個區段可以選,一個月前通知可以調整。如果遇到特殊或緊急情況需要增加時間,可額外以小時計價付費,最晚可到八點,說實在有這麼晚的托兒服務,在這裡很少見,大概是要給大學教職員一個安心工作(加班?)的好理由。
肖像權的重視與保護
兩個面向:
1/ 家長的拍攝行為:家長必須簽一張切結書,也就是進入幼稚園裡,原則上是不可以拍照,尤其絕對不可以朝有小孩面孔的方向拍。小孩再可愛,未經他的父母允許,就是不可以拍。
2/ 小孩肖像的處理與使用:合約的附件有一份必簽文件,每間幼稚園的園長都花了不少時間講解肖像權授權的重要性,明確告知父母你可以在文件上勾選同意或不同意的你的小孩出現在幼稚園拍攝的照片裡,以及要不要讓你的小孩出現在同學的照片裡。對於這樣重視肖像保護的態度,我很是認同,可能是被歐盟法規洗腦成功。
合約
1/ 以 3 歲作為分界點,作為合約屆滿日。通常如果有幼稚園部,可直升的機率很高。
2/ 如要終止合約,每間托兒所的提前通知期及計費方式不同,一定要看或問清楚。
不專業小結
在德國「排隊等上幼稚園」不是新聞,等待期短則幾個月,長則達一兩年,主要是師資不足的問題,所以也做好要陪伴小孩一段長時間的心理準備。不過到了 4 歲以後,為了讓小孩能夠順利銜接小學,通常會提升他們優先入學的順序,所以最多(?)就是撐四年。但這個撐是很可怕的,只願諸位在德國父母都能儘快找到托兒所或保母;有找到的,小孩也能適應順利,遇到好老師、同學,一路快樂學習的進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