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婚禮:文定/訂婚儀式
文定/訂婚儀式在台灣,往往是結婚習俗中重要的歷程,今天來分享我們絞盡腦汁後,放入一點小創意的成果。
準備與調整
起初我百般思考,總覺得儀式繁瑣,而有些儀式代表的意涵我也不甚認同。不過,某天靈機一動,也感謝長輩給予空間,用了一些小聰明,最終愉悅地完成文定儀式!
既然想調整習俗,那得先做基本功,也就是先了解幾個重要習俗代表的意義。
機會是給用心好好準備的人!
研究後,我們刪減了不合時宜的,留下有意思的及長輩的需求,然後跟長輩解釋我們的想法與替代方案。
• 刪除:丟扇子−有一說是把壞習慣丟掉、潑水−女兒成為男方家的人
• 保留:奉茶−引導另一半認識及正確稱呼長輩、戴首飾−見面禮、吃湯圓−圓滿
簡化好命婆與媒婆
我們捨棄找好命婆與媒婆的角色,直接兩人牽手進場。奉茶時,互相擔任介紹者。儀式的司儀,則請才華洋溢的朋友,她不僅說話風格自然不嬌柔做作,中、台語精通,還能事前客製化討論,太感謝了!(淚)
文定儀式流程
12/1 早上 9:15 在金色三麥大廳,正式開始!
以下分享儀式流程,但醜話說在前,部分橋段或使用的物品不傳統,且對遵從傳統的長輩而言,這種年輕人自以為的改良在他們眼中很「刺目」。因此,在此先感謝爸媽體諒年輕人的辛勞,不特別刁難與堅持(再淚)。
奉茶、喝甜茶
一般是新娘奉茶給男方家人(包含新郎坐在最後一位),並由媒人婆引導結婚後的稱呼。但我想不到新郎不奉茶的理由,且引導稱呼是件有意義的事,我們都認同,那就雙方各派長輩,對稱的進行吧!
由新娘先奉茶,新郎引導稱呼;接著新郎奉茶,換新娘引導稱呼,這樣大家都有喝到茶、也都知道怎麼稱呼長輩了,Perfect!
坐高腳椅、長輩戴首飾
這橋段網路上有各種版本,一定有的是婆婆幫媳婦戴首飾,但岳母是否要為女婿戴項鍊則未必,經討論後決定讓流程對稱,所以先婆婆、後岳母。
新娘部分,我不喜歡套裝放在紅盒子裡大副的那種金飾(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買了未來不會戴、租了也是浪費銀兩,謝謝婆婆準備優質的項鍊。耳環、手鍊則由我們自行挑選。
新郎部分,原本我媽打算去保險箱找出有傳家意義的金項鍊,但確認新郎本人意願後,決定改成送再實用也不過的手錶
以上見面禮日後在生活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實用主義至上的我們,超開心!
介紹六禮
- 首飾:婆婆送項鍊、耳環、手鍊;岳母送手錶
- 喜餅:犁記喜餅 12 盒
- 酒: 一般是米酒,但改成紅、白、粉紅酒
- 米香:李亭香購買
- 頭尾禮:經父母同意以紅包袋替代,但仍放婚禮用新鞋一雙
- 聘金:依女方家需求
下聘金
聘金分大、小聘由男女方各派代表一名,然後由女方最終決定聘金是否收取(容我說句實話,這橋段沒有改版,就是按習俗)
互餵湯圓
湯圓代表圓滿,所以把甜甜圓圓的食物跟另一半分享,第一口吃到湯圓瞬間覺得:好餓啊!多餵我吃幾口吧
禮成
請賓客一同享用湯圓,金色三麥幫我們準備的湯圓真的很好吃(在此幫金色三麥李副店宣傳,他說:「辦婚禮送一份副店長湯圓。」)
家族合照
這部分就交給專業的攝影師吧!
加碼影片
多虧表哥鼎力相助,在當天素材、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剪輯文定儀式照片、影片,做出優質的影片在婚禮播放,歡迎欣賞。 https://youtu.be/igQU7MbuKyw
後記
我常在想是我比較古怪、反骨,還是華人圈也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煩惱。
如果你跟我一樣過度認真思考、檢視傳統訂婚的橋段,應該會發現大多習俗的意思或俗諺,都是在凸顯男尊女卑。
舉例來說:丟扇子,意味著「丟掉壞習慣不要帶去夫家」,請容許我批評這個意義下的習俗:
1. 什麼是壞習慣?誰有資格說某個習慣是壞習慣?
2. 壞習慣為什麼要因結婚而丟掉?若自知的「壞習慣」,應是某天發自內心認同而去除,跟結婚沒什麼關係。
3. 帶去夫家?結婚是兩個個體的結合,女性沒必要責任大到去夫家要避免從事一些習慣(不被認同的習慣被認定為「壞習慣」是很常見的…)
由以上可知,我的文定儀式內容不傳統,我盡所能的把男女地位失衡意味在內的橋段刪掉。我很滿意這場儀式,但不是因為這樣做很叛逆或反骨很酷,而是做自己也認同的事、對我們有意義的事、不浪費買一些廢物。當然,若非父母的支持,這場微革命的文定儀式,可能會爭執的不可開交。
如果你要辦文定儀式,我的建議是:
• 先探探父母在些儀式中主導性的強烈度,長輩說「這些事就交給年輕人處理」,可聽但不要全然相信。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 過程中任何突發狀況、有人口無遮攔,都要抱持無比的耐心與冷靜,把這些事想成「關關難過關關過」,兩個人不斷的溝通、演練,一起闖關勝過各自為陣。
並肩作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