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步驟寫出完整競品分析報告

不知道大家在展開新產品設計後有沒有自己的設計方法跟流程呢?不論你的方法跟流程是什麼,相信都不會缺少競品分析這個步驟吧!競品分析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市場的狀況及競爭產品的優缺點,進一步知道自己產品的優勢及劣勢。做競品分析的方法也有很多,這篇文章將會來分享我們如何有系統的做競品分析,那我們就開始吧!

Step1. 了解你做競品分析的目的

在開始收集競品之前,首先你需要知道你的研究目的為何。在不同的設計階段尋找競品,目的可能都不一樣,比如在專案的初期,我們會比較全面的分析競品,包括商業模式、市場定位、影響力、體驗流程、功能架構、設計風格等等,進而評估產品在市場上具不具有競爭力,是否能彌補市場的空白,或是借鑒競品的優點進而發想產品功能;而如果是在產品後期迭代的階段,可以針對功能及設計上做分析。

我們大致可以把分析的維度分為三個方面

  1. 商業層面
  2. 內容與功能
  3. 體驗和設計

這邊列舉了幾個常見的工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運用,在開始競品分析的第一個步驟除了確定你的分析目的及維度,同時也需要選擇適合的方法。

Step.2 挑選適合的競品

確定了分析的目的之後,我們就要來選擇適合的競品啦!

競品的定義其實很廣泛,在市場上和你的產品有相同的用戶族群、在類似的使用情境、使用相似的解決方案解決用戶的問題,這些都能算是競爭產品。

依照目標用戶、產品功能、使用情境、用戶需求、產品價格等方面,我們可以將競品分為幾個類型:

  1. 直接競品
  2. 間接競品
  3. 潛在競品

若是要比較自己的產品和市場上其他產品的優劣,可以主要選擇直接競品做重點分析;如果是在產品的發想階段,則可以同看幾個間接競品跟潛在競品,甚至可以找一些提供類似解決方案的實體服務,或許也可以蹦出一些新的想法!

在選擇產品時也需要有些依據,通常我們會選擇在市場上影響力高的產品,搜索排序、App Store 上的排名、用戶的評價、下載量等等都會是我們挑選時的依據。

Step3. 資料收集與分析

確定了目標及決定好競品後,我們就實際進入了分析的步驟啦!

分析之前我們得先收集到需要的資料,我們大致可以運用三種方法:

  1. 二手資料收集:直接利用網路搜尋獲得競品的公開資訊可以讓你快速地了解競品狀況,一些智庫或研究機構也會有些免費或付費的研究資料可以參考。
  2. 實際走查:想要了解競品實際去使用自然是一個最直接的方式,可以用一般用戶或專家的角度去看競品,這當然也是取決於你的研究目的來決定。
  3. 用戶訪談/問卷:更進一步也可以透過訪談跟問卷,去了解真實用戶使用後的感受。

收集完資料之後,我們可以利用前面提到的工具,能夠幫助你快速的將龐大的資料做系統化分類及分析,以便後續做橫向比較。

橫向比較是我認為在做競品分析中最重要的步驟,用簡單的表格就可以完成,也可以更容易地比較競品之間的差異。

依照你的分析目的可以自己來定義左邊的欄位,假設你今天主要是要分析產品功能,也可以將產品功能分成比較大的功能分類,再列出功能細項,可以得到更精細的比較表。只要確定你的邏輯清晰、目標明確,那就會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框架。

Step4. 結論與策略

當你做的競品分析比較全面的時候,你最後一定會得到非常非常大的比較表,這時你就需要給出結論,才能夠算是正式完成競品分析的任務。

在做結論時,有兩個建議:

  1. 用結論破題
  2. 可視化

用一句話說明結論並搭配簡短的說明,可以是比較表、數據、產品截圖等等,這可以幫助你的客戶及夥伴更快了解整個競品分析的內容,更容易做後續的決策。

最後再提一下一些做競品分析的時候常見的錯誤吧!

沒有定義結論

有時我們瀏覽了市場上具影響力的產品,列出了功能表,提出了各個產品的亮點,做了各種分析比較,但卻忘了給出結論,那不論中間分析得多仔細完整都是沒有意義的。考慮競品做法背後的意義,進而結合自身產品的策略定義結論,才不會讓你的競品分析只停留在“分析”的階段。

過多的個人觀點

設計師依照個人經驗,自然是能判斷產品的好壞,但過多主觀的看法可能也會影響到分析的結果,在給出結論時,可以提供你的評測標準,告訴大家你是透過什麼樣的原因進而提出這樣的結論,避免有過多個人主觀判斷,進而得出一個更加全面客觀的報告。

沒有明確的分析時間

競品分析算是設計流程中發散的一個階段,發散這件事可大可小,我想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畢竟市場上的產品真的太多了,需要考慮的層面也很多,一個不小心就花了太多時間在收集資料跟分析上了。這就是前面提到第一個步驟跟第二個步驟最重要的地方了,明確好你的分析目地、對象以及分析的程度,在這個階段就可以先預估執行時間,免得影響到產品的進程。

競品分析可以算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從查找資料、分析、整理到最後給出總結,但這絕對是所有設計師的必經之路,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可以改善你做出的決策,更可以幫助你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找出產品的突破口!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啦~大家下次再見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