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s notes 彼得筆記
Peter's Notes 彼得筆記
2 min readJul 14, 2019

--

不是巴菲特,不買航空股!

新制勞退基金投資長榮航,高居第六大股東,卻因碰上罷工、勢必虧損一筆。

為期十七天的長榮航空服員罷工落幕後,員工已正式恢復上班。但從工會幹部郭芷嫣遭解職,加上資方持續對勞方訴訟,可知看似和平解決的事件並沒有完全結束。

股東權益受損,是外界抨擊這次罷工的主要理由,畢竟除了研究機構預估公司全年獲利蒸發逾5成,而且全民都因此受害:除了長榮集團持有大部分長榮航股權外,新制勞工退休基金(以下簡稱新制勞退)也是其大股東;換言之,總數多達1,150萬人的勞工,投資部位因此蒸發了一大筆錢。

以往,新制勞退從未進入長榮航前十大股東之列;2015年首次進榜、就以4.91%持股高居第四大股東,此後連三年減少。但五月底刊出的年報顯示,新制勞退已是長榮航第六大股東;有趣的是,過去一年來新制勞退默默買進長榮航,從2018年時持股1.22%大增至2%。對照新制勞退對華航的持股,僅從1.49%小幅增加至1.90%,新制勞退對長榮航的「關愛」明顯多過華航。

在長榮航罷工行動中,政府一直以「長榮是民營企業,必須自負盈虧」為由、表示愛莫能助,直到交通部長林佳龍一席暴衝的「檢討航權說」,情勢才逐漸解決;一年之內,新制勞退對長榮航持股暴增63%,可能正是因為長榮航不像華航、受前幾次罷工拉高薪資成本,因此才會被新制勞退一路加碼。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發展速度遠快過預期的罷工,還是讓新制勞退部位受損。

2013年時,股神巴菲特曾經形容航空股是「死亡陷阱」,他甚至強調:「買航空股的成績,將連續一百年都很悲慘,投資人等於把錢丟進無底洞!」,即便他後來一改立場、開始買進航空股,但這句話放在台灣人最熟悉的航空公司身上,似乎一樣適用;五年來,華航股價下跌4%、長榮航小漲1%、國泰航空跌17%(未計算股票及現金股利),顯然都比港台股市大盤落後許多。即便能控管成本結構中最吃重的油價,維持和諧的勞資關係、不致發生罷工,挑戰同樣困難。可見,除非你是巴菲特,否則最好離航空股遠一點!(風傳媒)

--

--

Peter's notes 彼得筆記
Peter's Notes 彼得筆記

周岐原是專業財經記者,他曾因公被起訴1次,在香港獲頒10座財經新聞獎,發表作品逾120萬字。他擅長中國經濟及商業,兩岸三地資本市場,新創、併購、商業人物、家族企業及公司治理報導。周岐原的寫作理念是閱讀世界,書寫世界。演講、講座、課程及商業合作邀約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