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和郭台銘,合唱怎樣一齣戲?

Peter's notes 彼得筆記
Peter's Notes 彼得筆記
3 min readApr 18, 2019

--

今天台灣花蓮的6.1強震讓很多台灣人頭暈目眩、驚魂未定,但此前一天、4月17日,恐怕也是許多台灣人作夢也想不到的一天-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角逐2020大選;尤其郭台銘在參拜過奉祀關公和媽祖廟宇後強調:「媽祖託夢要我一定要出來」,大家驚訝之餘,民心所向似乎還是出現了轉變。

“the man who made your iPhone wants to run Taiwan.”紐約時報如是說。(圖片來源:紐約時報截圖)

4月18日一早,高雄市長韓國瑜訪美返台,搭乘高鐵直趨高雄市政府辦公,盡管接機民眾依舊緊緊包圍,角逐大選呼聲依舊不絕,但很明顯的,郭台銘一入局,高喊「韓國瑜」的聲浪(不論實體或者網路),立刻減少。

(圖片來源:百度)

郭台銘比韓國瑜年長幾歲,是韓當年板橋國小的學長,但除此之外兩人原本並無淵源;由於這幾個月來,這兩位大佬頗有一番互動,而且如今看來,這些互動處處又極似令人遐想的伏筆,要說他們沒有針對參選事先溝通,難以服人,至少我個人相信,他們是有某種聯繫的。

3月17日,韓國瑜在立委補選後與郭台銘見面,兩人對著鏡頭大嚼黃玉米、並簽署備忘錄,議定鴻海將採購高雄市出產的農特產品,每年達1千萬公斤;此外,鴻海宣布加大投資高雄市,準備讓高雄成為鴻海運營全球AI事業部門的所在地,將招聘至多3千名員工。

3月22日,韓國瑜又在港澳出訪期間遇見郭台銘,兩人與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來了一張合影,會後郭台銘在個人臉書頁面披露,他認為台灣農業的出路,在於必須要讓作物產銷像周星馳電影中的火雲邪神般「唯快不破」,以「快檢驗、快出貨、快物流、快到貨、快銷售、快回饋」,配合鴻海集團的「訊流、技術流、金流、人流、物流、過程流」,如此才能作到韓國瑜所說的「高雄發大財」。

(圖片來源:郭台銘臉書)

3月28日,關鍵浮現,韓國瑜被問及是否參選2020時,他說了句:「老鼠咬拖鞋,大的在後面」。此時,還鮮有人將他口中「大的」與郭台銘聯想在一起。

4月5日,郭台銘被問及誰是「後面那個大的」,他強硬直言自己不是大隻老鼠,「是大老虎」。

4月15日,郭台銘出席一項論壇時,發布臉書貼文,指出「想參選2020的人一個也沒來」,由於郭台銘從未說過自己不選,這句話立即引發我的高度重視,回報同仁務必盯緊郭台銘動態。

4月16日,郭台銘透露「是否參選,這一兩天就會決定」,局勢果然全盤明朗。

4月17日,郭台銘宣布參選,隔天,韓國瑜回台的步伐,看上去可是輕盈了許多。不論兩人如何借力使力,這齣雙簧可是唱得極為高明。2020大選,好看了!(圖片來源:郭台銘臉書、百度百科、韓國瑜臉書)

--

--

Peter's notes 彼得筆記
Peter's Notes 彼得筆記

周岐原是專業財經記者,他曾因公被起訴1次,在香港獲頒10座財經新聞獎,發表作品逾120萬字。他擅長中國經濟及商業,兩岸三地資本市場,新創、併購、商業人物、家族企業及公司治理報導。周岐原的寫作理念是閱讀世界,書寫世界。演講、講座、課程及商業合作邀約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