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慾的選讀清單|撕裂與認同的交接處,有韓國料理。

我終於也開始哈韓了嗎?

去尼泊爾旅行時,落地隔天我被沙發衝浪的屋主帶去市區吃飯。
「市區有一間台灣料理店,他們有賣珍珠奶茶,而且老闆是台灣人!」在車上,屋主A興奮分享:「你一定會喜歡。誰不想念家鄉味呢?」

誰呢?可能是剛離開台灣不到24小時的我吧。
飯後屋主A繼續熱情牽線,希望我跟老闆多聊聊:「如何,好不好吃?他們家的料理夠道地嗎?」我微笑和老闆尷尬互望。撇除主觀的口味喜好,就算店家已經努力進口食材,盡可能忠實呈現,要跟我前天晚餐配的五十嵐比較,仍然太吃力。

「能在陌生的城市裡知道有和自己有關的店家,這種感覺很好。」
這是我當時盡可能想到最真誠但不傷害到人的回覆。

距離多遠,才會讓人好奇自己是誰

我完全認同食物味道連動到人的自我認同。

不用到尼泊爾,光住在台北,也足夠我清楚對照出自己不是台北人:習慣在小吃店第一口後就得拿桌上調味料改造,不喜歡半糖以下的麵線跟滷肉飯。

但,難道我就夠”南部人“嗎?
每次回家,走路被抱怨腳步太快跟,吃飯被食物的份量跟平價嚇到;越來越不liàn-tńg的台語、講道理時的口氣,都會被家人朋友歸類為「越來越台北人」了(請別戰我深愛人們的刻板印象)。

唸書時期我很混,常坐在朋友車後座到處閒晃、殺時間。明明是自己提議翹課,但坐在路邊吃豆花發呆時,還是會想著:『這麼安逸真的太廢了!我必須要逃走!』後來,我真的出走到速度相對快速的城市,展開與過往全然不同的生活、挑戰。

我當然不是台北人,但,我也不完全屬於家鄉。認同的矛盾之於我,像新生白髮輕巧翹起,在頭上折射出不同的閃光。

可能在人不安、感受懸空時,特別需要緊抓認同感;而爬鑿認同的過程,總是特別容易受傷。畢竟,沒有人會希望最後發現自己不屬於哪裡。

喝牛雜湯一定要沾報醬油膏跟薑末的我,以及完全不使用醬料的台北友人。

一直對韓國的流行不太有感,但近期卻讀了幾本韓裔作者的書後,開始對韓國產生”不正統“的興趣。所謂不正統,是因為這些作者雖為韓裔,其實是在美國長大定居,鮮少”返鄉“;他們是音樂人、主廚,做出來的音樂和料理絕非「正韓」,但都指向了韓國——那個他們認知自己是誰的基地

與其說自己對韓國產生了興趣,不如說對那股強烈的認同感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作者們如此積極在韓國尋找認同?

讀完書後,我想,或許一部分是來自撕裂——成長過程被他者化對待,以及許多部分,來自那個從小到大愛你、拉拔你的人所餵養的口味。

《Crying in H Mart》

作者: Michelle Zauner/ 出版日期:2021

我的歸屬永遠操縱在他人的手中,他們不給我,我自己永遠求不到。⋯⋯我永遠無法同屬於兩個世界,永遠只能一腳在內,一腳在外,隨時等著被某個比我更有資格說話的人給任意驅逐出去

好長一段時間裡,我努力想在美國獲得歸屬感,盼望此事勝過於一切。然而當下這一刻,我只希望被當作韓國人,只希望眼前這兩個不承認我身分的人接納我。 — — 《Crying in Hmart》

本來就超愛獨立團Japanese Breakfast!
據說樂團取名由來是主唱Michelle小時候常被誤會成日本人,才故意取個惡趣味的團名。

JB第一張專輯是在Michelle媽媽罹癌過世後所寫的。而這本《Crying in H Mart》則是她記錄與媽媽從小到大的相處,以及那段陪病時光。H Mart是美國的連鎖韓國超市,從韓國特別的辛香料、食材到熟食、美食街都有。因為媽媽很堅持家鄉的飲食,於是Michelle從小便養成了韓國胃:

「我其實說不了幾句韓語,但每次走進H Mart,我總會錯以為自己的韓語十分流利。我會輕撫商品標籤,低聲唸出上面的字──蜜香瓜、醃蘿蔔。」

作者陪著媽媽逛超商、做菜,回韓國探親,一邊感受自己與兩地人們的差異性,一邊也神奇地感受到媽媽不只是媽媽——她躺在阿嬤身邊吃水果時是個女兒,和手足嘰哩呱啦時是個好姐妹。那麼,要怎麼跟其實這麼立體、多面的媽媽相處呢?而對媽媽而言,我們也是這樣複雜的存在吧。

她說:「你知道我體會到什麼嗎?我只是沒遇過像你這樣的人。」
她這樣說,好像我是外地來的陌生人,或是派對上陪朋友來的怪人。
從生我養我的女人嘴裡聽到這句話,感覺可真奇怪,我和她在同一個屋簷底下生活了十八年,我身上有一半來自於她。媽媽一直努力想要了解我,就像我也一直努力想要了解她。

在H mart看到自己的書的Micelle!超可愛💗

【彩蛋】這本書還有搭配歌單(不愧是音樂人寫的書!),讀完後聽真的會哭到噴流涕,就算你在讀時已經哭過一次了。

《吃顆桃子》

作者: 張錫鎬 David Chang / 譯者:鄭煥昇
出版社:啟明出版 / 出版日期:2021/10/08

凡此種種,都讓我質疑起是不是廚房的傳統,創造了屬於我個人品牌的憤怒,我在想是工作的種種——恐懼、壓力、我累積的各種習慣、文化——解鎖了原本就在我內心翻湧的東西。

一開始對張錫鎬的認識僅止於「安東尼波登的主廚朋友,有幾間酷店,跟東尼一樣喜歡在電視上罵髒話」。要閱讀張錫鎬的自述,才知道張錫鎬是如何養成的:他如何長大,如何感受在韓、美各自社群中的邊緣;如何交到讓料理靈感大增的酷朋友,又如何失去一路相挺的重要夥伴;如何想藉由幹一票大的毀掉自己,如何幸運成功,又如何真的墜落。

張錫鎬很尖銳、易怒,擁有特權,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許多時候他之所以成功是出於幸運。而上述這些,他都自知,因而他也情感柔軟、時常反思,時常修正。

閱讀過程邊讓人覺得,哇,這傢伙真不討喜。但我不討厭。

另外,剛開始閱讀過程會感受到內容與書封的強烈衝突感(封面太柔軟,而內容太硬漢了);但讀到一半,便會開始欣賞這反差萌。如果張錫鎬穿了兔寶裝邊罵髒話好像也滿合理的(嗎)。

左:中文版內書封|右:原文版封面(就真的很硬漢)

最後,當然得再提到東尼(有點硬要,但沒人能阻止腦粉)
沒人會質疑安東尼波登為環遊世界節目創下經典:主持人毫無保留向當地食物、文化回饋質疑或喜好;同時毫無保留融入現場,坐在地上、路邊,和在地人一起大吃大喝。全系列精彩死,就算是張錫鎬在Netflix上的系列也無法追上(就算我很喜歡兒通餐那集,看到煮海帶湯部分幾乎掉淚)

找找東尼在哪裡

其中一集,東尼去到韓國過了瘋狂的幾天。後來在今年出版的《波登的世界旅遊指南》中,當時的一位韓裔工作人員如此回憶他:

「和東尼一起拍攝《波登不設限》韓國特輯之前,我是個很不同的人,展現出自己不一樣的部分,會讓我感到羞愧與尷尬,我一心只想融入。
我這一生都覺得自己沒有歸屬感,一直到那次拍攝經驗之後,我才意識到是這樣的背景成就現在的我。」

重看了一次,還是相當的感動。歡迎大家也點進回味。也祝福透過挖找,透過進食,我們能慢慢找到安適之處。

--

--

朱 剛勇
前方有相遇,他們都溫柔。

貧窮議題工作者(哪種斷句都對),搞組織工作,研究,策展,寫字,設計,創作。興趣使然地,積極探詢現狀以外更多可能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