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A Product Designer,我們怎麼在排山倒海的意見海裡前進?

Jovy Liu
Pinkoi Product
Published in
Jul 4, 2023
Photo by John Schnobrich on Unsplash

隨著專案範圍的不同,成員的組成也會不盡相同或更加多元。而 Design Critique 是 Design Process 中很重要的一環,有產出並輸出的同時,就會有批判,是另類的「作者已死」,也體現在設計師的日常。對於收取回饋的這個環節,自信心建立的心路歷程是漫長的,也是許多 Designer 需要面臨的難題(本人也常死在心理建設的半路上)。

As a Product Designer ,我們怎麼化解排山倒海而來的意見?

先說結論:每一次在收取反饋時,都應該將設計決策緊貼著我們要解決的目標與指標。

這是自從工作以來,每個專案都會陷入的窘境,我總在會議開始之前幻想過各種場景,是血淋淋的戰場,也可以是一片風平浪靜的擁有良好雙向溝通的局面,這取決於我們怎麼接收和回應。

Design Process Cycle 中是各種的思維碰撞,意見交換是流動的,因此得出“多元的意見是好事,良性的溝通會激發更多的可能”。而這些意見,要如何去辨識是不是具有可採取性,我們需要思考它是不是可以幫助我們更接近專案目標。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我們的目標是想要:“increasing add-to-cart rate商品加入購物車的比率)”,這時候可能會有 stakeholder 提出非此次目標的回饋,例如按鈕不夠大,使用者中途放棄購物車怎麼辦、整體轉換率呢,這些不重要嗎?

面對這些排山倒海難以吸收的意見,設計師只需要思考,這些意見能不能幫助提高 add-to-cart rate,去決定要不要採納。

這是非常需要練習的,包括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或者面對很發散的意見想反駁時,如何迅速提出更好的解法以及清晰且足以使人信服的說法…等,都是高度情緒勞動的事情,問題也會視專案的複雜程度,有不同層次。後來我嘗試把工作視為日常生活,而當 stakeholder 提出疑問時,其實心裡都有伴隨的立場,就比如我們在聽朋友聊天一樣,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尚未被具象化的「假設」,我們要做的事是去協助攤平這個假設,首要釐清這個意見背後支持的脈絡是什麼。

以上面的例子來延伸,當提出按鈕不夠大的回饋,其背後隱含的焦慮是“擔心資訊無法凸顯”,因此提出想放大 call to action 的解法。這時我們可以針對這樣的擔憂,去思考不同的解決方案,放大按鈕或許就不是一個唯一解。

不同 stakeholder 會有不同取捨,我們需要把眼光一致地放在指標和目標上,才更容易取得共識。

小結

如上述所說,這個過程是非常需要練習的,很多時候我也並不是做的那麼好,和不同的 Designer 交換了許多想法的心靈梳理,節錄以下:

「 作為設計師一開始的時候很容易期望大多的 stakeholder 買單,希望大家都喜歡自己的設計。一旦有壞的 feedback 以及負面聲浪很容易連結是不是自己價值出現動搖,如果把這兩個聯想再一起,長期下來會打擊到自己作為設計師的信心;後來發現每一次都並不是一次過關,不禁思考不完美的狀態是不是才是常態。

如果每一次端出來的東西都有好有壞,那我該怎麼去轉換心態?我們當然可以不設定 “我們要追求最完美的設計” ,不追求 “我們只能收到好的意見“,因為作為設計師,我們要解決的是別人的問題,我們要展現自己的成分其實沒有這麼多。

如果每一次的產出不是代表自己的能力,那設計師的能力在哪裡?

或許在於…我們如何用運用方法,去解決別人的問題,我們最終 Refine 的範圍和 Deliver 的方式,是不是真的解決了別人的問題了,即便不是自己的想法那也沒關係。」

✍🏻 人際關係的處理不限於職能、生活取向,溝通很常是一切煩惱的根源,但我們最終都會是自己的領路人,外擴自己的 Comfort Zone,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

--

Jovy Liu
Pinkoi Product

感覺散落各處的 Product Designer | ‘’ 辯論 & 設計&寫 specs 的設計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