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普及化挑戰:就算租稅優惠給足了,還有手續費頂著呢!

臺灣預計在五年內達到「行動支付普及化 90% 」的政策方向大家都不陌生,為了讓更多商家願意裝設行動支付,政府更是祭出租稅優惠增加誘因。然而,對店家而言,租稅誘因只是間接因素。

Jocelyn Lee
Plain-Tech
12 min readJan 29, 2018

--

本篇文章從「店家似乎不太鼓勵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這個現象出發,探討背的原因,然後試著歸納出幾種可能的緩解方法。

「行動支付」的定義,白話一點的意思,就是透過「手機或行動載具」完成的支付行為。至於文言的定義,根據 2012 年國際清算銀行零售支付工具創新報告(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將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之廣義定義為:

舉凡以行動存取設備(如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透過無線網,採用語音、簡訊或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方式所啟動的支付行為均屬之。

而在國內,共有九種行動支付類型:1. TSM 手機信用卡
2. HCE 手機信用卡
3. 國際代碼化(token)手機信用卡
4. 行動 X 卡
5. QR Code 行動支付
6. 行動金融卡
7. NFC 手機電子票證
8. 電子支付機構(O2O)
9. 行動收單(mPOS)
資料來源:行動支付交易額 衝破百億
圖/臺灣行動支付業者十分眾多(來源:癮科技

臺灣市面上的行動支付其實族繁不及備載,這裡列幾個比較知名的,方便看的時候腦中先有個理解。在臺灣,常見的行動支付模式主要有兩種:「NFC 感應」以及「QR code 掃描」。NFC 可以想成「拿著手機給機台或感應器『嗶』一下」的這種支付方式,知名例子如:Apple Pay、Android Pay、Samsung Pay;而 QR code 掃描就是掃一下 QR code 以完成交易的支付模式,例如:LINE Pay、街口支付。

被藏很深的行動支付

以我的使用習慣而言,如果店家提供非現金的支付方式,我會以「手機能完成的支付」作為優先考量。所以,最近結帳時,都會特別看一下結帳檯附近有沒有裝設感應設備,或是標示出支援的行動支付方式。

詳情請見:

微風廣場找不到支援的行動支付

前兩天在台北車站買飲料,排隊的時候腦袋提醒我(?)眼前這家支援行動支付,但看到 POS 機附近只有悠遊卡機台沒有任何標示,想說是不是記錯了。最後,快速搜尋「飲料店名+行動支付」,才找到街口跟微風合作的訊息。

快輪到我之前我仔細在結帳檯搜尋,確定除了悠遊卡機台,沒有任何 QR code 刷卡區、廣告標示;只好結帳時親口問店員:請問我在這裡可以用街口支付嗎?

得到「可以,稍等」的回答後,正狐疑到底是刷條碼還是 QR Code,我看到店員從櫃檯底下掏出一支掃碼器,掃描條碼然後完成結帳。

店員不太會所以收掉的 QR code 掃描

另外一個經驗,是我常去的八方雲集。去年先是 LINE Pay 推出特定套餐有優惠且可用 LINE Pay 支付,而且享有高額點數回饋。當我點完套餐,問店員能不能使用 LINE Pay 時,店員露出狐疑的表情,看起來完全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最後是店長在後面喊一聲「可以!」然後指示店員拿出結帳檯底下的掃描牌子讓我刷。刷完了以後,我把付款完成的頁面拿給店員說已經跳出付款成功,店員還是一副呆愣的樣子,最後是店長告訴他要從一台平板上查看有沒有交易成功的資訊,才完成這筆不到 100 元的交易。(因為跟店員、店長來來回回溝通了兩三次,搞得我很像奧客……

前陣子,街口也與八方雲集進行合作,在 APP 頁面看到我常去的店也是合作店家。 但因為沒在結帳檯看到任何標示,加上怕發生上述類似的情形,大概過了兩、三週後,我終於看到牌子放在檯面上(但是放反@@),才開始用街口付餐費。

圖/商家通常會在結帳區域標示支援的行動支付類型(來源:癮科技

真的怕人用嗎?

還有時間+閒工夫在排隊的時候 Google,或是在發現店家不太熟還是繼續用行動支付結帳的人應該不是太多,通常沒看到行動支付標示,或是店員因為不太會用導致結帳隊伍拖長時,大部分還是就拿現金或使用 POS 機附近支援的。

遇到上述情況時我就很好奇,一般來說花了成本架設行動支付,不是會希望多促銷大家使用嗎?可能使用人數不多,放在結帳檯可能會影響結帳的迅速,所以先收起來等有人用的時候再拿出來,但不至於連廣告標示都隻字不提吧?加上之前在 PTT MobilePayment 板上看到的一些使用體驗,例如:店家直接說掃碼機壞掉不給用、要求顧客使用現金、不耐煩為什麼硬要用行動支付拖延結帳速度等等,我就開始猜想,有沒有可能,店家其實不太鼓勵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

如果我的猜測真有其事,我推估有幾種可能:

  1. 行動支付對店員而言會拖慢結帳速度,只留速度快的悠遊卡或什麼都不留。
  2. 與集團或連鎖企業合作,但不見得在集團商場設店的店家,或是每間連鎖企業下的加盟店都願意使用。
  3. 不想讓行動支付平台抽手續費。

針對第二點,這個是集團或連鎖企業、他們旗下的店家與平台談合作時涉及的商業考量,這裡不多做論述,主要針對「結帳流程」以及「手續費」的部分討論。

掃碼支付狀況多

綜合我半年多以來,在四大超商(7–11、全家、OK、萊爾富)以及連鎖店(全聯、美廉社、康氏美、屈臣氏)還有幾家非連鎖餐廳的支付體驗來看,有出現問題幾乎都是掃碼支付;用 NFC 感應支付除了感應位置要喬一下以外,在支付本身很少出現狀況,感應需要的時間也比較短。

掃碼支付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店員不熟悉操作(有的還會問你他們的 POS 機要按哪一個鍵←這個我怎麼會知道!?),尤其在「會員集點」、「電子發票載具」以及「支付」是三種不同的條碼而必須刷三次(而且「支付」必須最後刷)的情形,不熟悉操作的店員,要嘛問你怎麼用,不然就是露出屎面責怪你沒事用什麼行動支付。

再來就是網路連線問題。由於掃描支付必須連上網路才能完成支付,通常會卡在結帳檯的人,要嘛因為沒有行動網路而且沒成功連上 Wi-Fi,所以交易一直感應不過;不然就是店家端的感應卡很久,甚至失敗必須重刷。

比起行動支付,最傳統的現金支付,以及因為進場早大家比較熟悉的電子票證(悠遊卡、一卡通、iCash、有錢卡)在結帳時都很快,不僅為離線支付,在支援電子發票的商家也可以直接發票歸戶,不用刷一堆條碼。目前 LINE Pay、街口開始在推「刷一次抵兩三種條碼」的機制,或是在同一個介面上可以一次讓店員刷完,試圖簡化複雜的支付程序。

「手續費」或許才是大魔王

扣除銀行自己推的行動支付平台(例如:玉山 wallet),行動支付平台的商業模式多為:協助店家架設行動支付設備後,以行動支付收取的金額一定比例與店家進行拆帳,作為手續費。以街口支付來說,從他們的開放合約來看,街口的金流手續費是 2.2%(不確定這樣的行情如何),比銀行信用卡支付的 2% 手續費多了 0.2%:

圖片來源:街口服務契約書

由於市面上大部分的行動支付都是與特定銀行合作,綁定信用卡或金融卡進行支付,因此,銀行仍然會向行動支付平台收取手續費。以街口為例,他們收取的 2.2%,其中就有一部分必須支付給銀行,至於是不是一般信用卡手續費的 2%,這就是平台與銀行協商的過程,估計不會是公開資訊。

對消費者而言,拿出信用卡刷讀卡機,以及拿出手機使用行動支付,需要支付的金額不會有所不同,主要是方便性、優惠比較的消費考量。但對架設支付設備的店家而言,無論架的是信用卡刷卡機,或是行動支付的設備,架設成本是其次,重點在於「無法 100% 取得交易的金額」而必須進行拆帳,因此,手續費的多寡就會是重要考量。

支援行動支付的店家通常同時裝有刷卡機,如果是 2% 以及大於 2% 手續費(行動支付平台手續費+行動支付平台必須付給銀行的費用)的比起來,店家自然希望拆帳給其他人的金額可以少一點。

若是小額、非連鎖的商家,在沒有大量結帳需求或是不需要吸引外來客的情況下,行動支付平台不用找零、幫店家吸引營收等誘因自然不存在,商家自然不會想裝讀卡機或是行動支付來讓其他人拆帳他的營收。

雖然政府祭出租稅優惠,但店家還是必須評估「省下來的稅務優惠」跟「需要多拆帳給行動支付平台」的數額哪一個比較多。更何況,政府的優惠對象是「月營業額未達 20 萬的店家」,這類店家營業額不高,省下來的稅跟拆帳費用比較起來,如果多付的手續費遠高於省下來的稅,店家還是不會想裝,縱使裝了也不鼓勵用。相較之下,租稅優惠還比較吸引營業額較高的連鎖商家裝設行動支付,但政府並沒有推。

圖/財政部祭出鼓勵行動支付的方案(來源:蘋果日報
有興趣看官方資料的可以到這裡:* 財政部新聞稿:財政部發布行動支付租稅優惠措施* 小規模營業人導入行動支付適用租稅優惠作業規範(台財稅字第10604698750號令)

目前的學術研究,仍然側重在「消費者何以選擇行動支付」上,較少提及「生產者端如何營造有利於行動支付的環境」這個部分。以節稅及手續費對商家平台的意義而言,這一塊因為涉及商家的財務資訊,資料取得不易,或許由國家主導的研究比較拿得到數據?

解套:談判空間的擴大

以政府的角度而言,除了官股的台灣 pay 他們得以直接控制交易條件以外,否則只能透過政策鼓勵或租稅優惠等比較間接的方式,提供使用/裝設行動支付的誘因來推行動支付普及。其他較為直接的交易條件,只能透過市場機制來解決。

說到台灣 pay,不免要為打不進 iOS 系統 murmur 一下:

市場機制說穿了就是比大小的叢林法則,誰的市場勢力大,誰談判就有利說話就大聲。行動支付業者作為平台,必須面臨的主要角色有:消費者、店家、銀行。以「店家消積不用」的現象來說,若想提高市場勢力,針對主要角色,可以嘗試的方向為:

  1. 消費者端:砸錢用優惠利誘,培養使用者消費習慣;
  2. 店家端:使用者基數一多,自然可以在契約協商的空間加入如果拒用或藏起來的懲罰機制,甚至加入消費者評分作為交易條件調整的依據;
  3. 銀行端:跳過信用卡支付,或是與銀行協商較低的拆分數額。
圖/街口合作契約設有拒用懲罰機制(雖然「權力」應該要寫成「權利」才對……)(來源:街口服務契約書

雖然是面臨三種不同的角色,但我認為 1、2、3 之間是依序漸進的過程,無論在與店家或是銀行的談判,都會以使用者基數作為評估平台實力的依據。以平台的發展而言,唯有先讓使用者數據(例如下載 APP 人數、每月交易金額、每月使用次數等等)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扭轉平台與商家的依賴關係(就像我們到店內消費時,會看重能不能使用信用卡付款一樣。)才能在訂立、履行與店家的合約時,有較強的交易條件協商空間以及執行力。

面對銀行時,所謂跳過信用卡支付,目前的替代方案就是採取如同悠遊卡般的儲值模式,放錢進去然後用裡面的錢消費。然而,近年來,「只有悠遊卡」功能的卡片越來越少,大多以聯名卡+自動儲值的方式出現,顯示消費者依賴的交易模式仍以透過銀行機構為大宗。因此,我認為取得市場力量後與銀行協商拆分數額的方式較為可行。

這裡不免提一下市場機制的現實,以可以跨境支付的行動支付 Apple Pay(註 :採用的是 NFC 感應支付,而非掃碼支付。)來說,銀行幾乎被剝了好幾層皮仍然會繼續推下去。在〈Apple Pay 第 2 波敲定 5 家〉新聞當中提到,蘋果抽取 0.15% 的「過路費」(卡友每刷 1 筆,銀行須支付 0.15% 手續費),及 iPhone 持卡人每綁 1 張活卡,銀行就得按季支付 6 元的「綁卡費」給蘋果。但因為是趨勢所向,為了不落人後,「就算賠錢做心酸、硬著頭皮也得做」。

結語

臺灣市場目前雖然已有較知名的支付出現,但仍然以群雄割據的狀態為主,也就是停留在上述的「培養使用者消費習慣」的第一階段,作為一名消費者,使用習慣先不談,以比價的角度考量,在這一兩年內應該都可以從這樣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較為優惠的消費條件。

聚沙成塔,積少成多,還是加減用。

若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拍手」給我支持:1. 單純喜歡:請給我 1-5 個拍手;
2. 希望看到這一類內容:請給我 6-15 個拍手;
3. 其他:16-50 拍隨便你拍!
如果喜歡我的科技/法律文章,可以訂閱「Plain-Tech」持續觀看相關文章;如果想看我其他文章,可以 Follow「Jocelyn Lee」,讓我有機會提供您更多內容:)

--

--

Jocelyn Lee
Plain-Tech

練嘸蝦米輸入法意外寫起部落格的傢伙,在野法曹,筆記軟體「熊掌記」忠實粉絲,最想再去的國家是紐西蘭。 📧 mtrg017@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