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Pixabay

在資訊爆炸的洪流裡,找回資訊主控權

社群網站逐漸成為大部分人主要消息來源,縱使這些人都知道他們所看到的內容是片面、被篩選過的。試著透過本文,提出關於資訊取得的一些替代方案。

Jocelyn Lee
Published in
5 min readNov 4, 2017

--

前兩天聚餐的時候,聊到了每個人臉書動態牆的內容。才赫然發現臉書的 algorithms(註:演算法)做得真的十分徹底;這種生活上的直接經歷,感受遠比網路文章的再再分析、描述來得真實。

原先,「同溫層」形容使用者只會看到與自己立場類似的內容,而會慢慢喪失對於特定議題觀點的多元角度;但我想個人化推播的演算法則,若發揮到最極致,不單只是排除與自己立場/價值觀相左的內容,甚至到了只看得到自己「極度有興趣特定領域」的內容及廣告。

作為一個臉書的低度使用者,電腦的標籤頁面以及手機的應用程式早已移除「Facebook」,單純使用其 Messager 功能,縱使因為公事聯絡需要到社團回訊息、放檔案,對於動態牆的個人以及訂閱粉絲專頁訊息我也不太按讚或是留言。於是,我的動態牆上便處於雜草叢生的狀態。

在不使用臉書的初期,由於還沒找到適合的資訊取得替代方案,曾經有一陣子對於時事是處於大 LAG 的狀態。但仔細回想我的資訊獲取管道,發現我每天會檢視的內容來源其實很固定。後來,才慢慢找到一些除了臉書以外的資訊取得方式。

電腦端&行動端:電子報、Google 新聞

電子報 (Newsletter)

大部分的資訊網站,都會提供電子報訂閱的功能,每天會將文章匯整為一封信寄給訂閱的用戶。如果檢視 Email 是每日的必做事項,把訊息轉到那裡也是一舉兩得。

順帶一提,提供一個管理電子報訂閱很好的工具:Unroll.me 清理 Email 信箱,一鍵退訂惱人的電子報

Google 新聞

圖/Google 新聞版面

相必大家都對 google 搜尋引擎不陌生,Google 新聞分為兩部分:預設的訊息分類、自訂的關鍵字。前者其實就是 Google 自行抓取一些種類,例如財經、科技、娛樂,並填充在自家瀏覽器中搜尋得到的內容;自訂分類,就是自己設定每天要搜尋的關鍵字,google 搜尋完後將結果一次餵給你。

電腦端:Feedly

Feedly 是一款 RSS 訂閱平台,使用者可以將想要訂閱的網站連結輸入 Feedly,然後一次閱覽。對於不再將臉書當成社交平台而只是資訊獲取平台的人而言,將自己會逛的網站 RSS 集中後,也可以達到跟上臉書一樣的效果,而且不會內容不會先被演算法過濾。

然而,RSS 訂閱有一個缺點,現在有越來越多內容的主要載體是臉書的 Post 或是粉專的貼文,由於臉書沒有提供 RSS 訂閱功能,此時就需要一些將 FB URL 轉換為 RSS 連結的工具。(延伸閱讀:訂閱 Facebook 粉絲專頁 RSS 的方法,幫你脫離臉書訊息控制

行動端:新聞媒體 App

在我的手機裡,我採取了讓自己的通知中心不得安寧的方式──下載新聞的官網 app,並打開推播通知(但關閉聲音通知。)以臺灣的時事而言,我的目的很類似之前看報紙先掃完標題的行為,就是快速了解今天都發生了什麼事,但了解的程度僅限於「已讀」,除非有與自身領域相關或是關心的議題,才會進一步找資料。雖然目前的資訊的含金量有待加強,但至少可以藉由快速滑動的方式來做「淘金」的行為。

推播情形如下:

圖/通知中心推播新聞情形

平均每隔幾秒,手機就會接到這些消息來源的推播通知,如果不想讓手機一直跳通知,可以開啟勿擾模式;如果怕重要的通訊消息會被略過,可以只關閉這些新聞的「聲音通知」即可,有時間滑手機的時候,再慢慢瀏覽這些消息,看完後一次清除。

小結

在資訊爆炸時代來臨,必須有效率選擇攝取的資訊已成為必要。如果不希望自己所看到的訊息,被演算法先作為濾鏡過篩,想要加強自己對訊息的掌握而不想接受臉書的餵食,但也沒時間一一上自己的消息來源攝取資訊,上述的方法,或可作為折衷的方式。

若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拍手」給我支持;如果非常喜歡,可以多拍幾下 :p;或者「Follow」我,讓我有機會提供您更多內容。

--

--

Jocelyn Lee
Plain-Tech

練嘸蝦米輸入法意外寫起部落格的傢伙,在野法曹,筆記軟體「熊掌記」忠實粉絲,最想再去的國家是紐西蘭。 📧 mtrg017@gmail.com